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心得 > 手机访问:m.u522.com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

来源:www.u522.com时间:2024年08月17日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精选10篇

  《过于喧嚣的孤独》是一本由(捷克) 赫拉巴尔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1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一):我想去布拉格

  某天在q上和友人说,我想去布拉格。对方心领神会,因为喜欢他?恩。一个已经不在世上的人。后来在微博上看到一张图,是夕阳下的查理大桥。跟在后面评论“我最爱苍茫的黄昏,唯有在这种时刻我才感到有什么伟大的事情可能要发生。”没几分钟有人@了,续上了这段话后面我没记住一部分“当天渐暗,黄昏来临时,万物就变的美丽起来,所有的街道,所有的广场,所有在暮色种行走的人,都象蝴蝶花一样美丽,我甚至觉得自己也是一个漂亮的小伙子了。”偶尔把这张图打开看上一会,有个念头从心里滋生。我可以背上行囊独自去任何可以去的地方,唯布拉格,我想和你一起去。

  如果我遇见了你,能放下自己的矜持,放下一路跌跌撞撞走来抵抗生活貌似强大的披挂。给你看我的软弱,偶尔还有眼泪,藏了整个青春的撒娇。若是吵了架,不自以为是的一味的等你来哄,有时候我也会主动哄哄你。看见挑担卖杏啊枣啊的,在你面前我能无所顾忌的拿起一个随便擦擦就吃。如果是这样的你,我们去布拉格,好不好?

  我会告诉你,去布拉格不是因为风景的吸引。是因为一个男人,我喜欢的。

  我们一起去看布拉格老广场,你会说,卡夫卡住过这的。我想看的是广场右起的第三座“铃铛屋”。是他初到布拉格住过的地方。我们还会去利本区堤坝巷24号,老屋在建地铁时早已拆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堵纪念墙,墙上有他的画像和猫。当然一定不会漏掉,夕阳里的查理大桥。对了,还有金虎酒吧和金锚酒吧,只是不知道还在不在。如果可以,还要去趟近郊克斯科的林中小屋。杉树林的小屋,有很多猫。他经常会看看那里的猫,给它们食物,住上几天。

  或许在旁人眼里,这种行为是成年里的幼稚,会被鄙视。我不在乎。你不会讥笑我。知道你会喜欢上他。他年轻时是个帅小伙,头发白了,还秃了,风度气质看上去还是招人喜欢。他是法学博士,可是他更喜欢做不同工种的工作。做过仓库管理员,铁路工人、列车调度员、推销员、跑龙套的,还有废纸回收站的打包工。现实生活里,谦虚的男人是极具魅力的。他的魅力无可替代。他的“身上蹭满了文字,俨然成了一本百科辞典”。他说过,“我的作品实际上是我生活的注释”。

  一九九七年二月三日,病愈等待出院的他从医院五楼坠落身亡。有人说或许是探身窗外喂鸽子时的不慎,可能是个意外。在失眠的晚上,一次次翻看他说他之所以活着,并为之而推迟了死亡的《过于喧嚣的孤独》。自个认为坠落不是意外。是的,他是赫拉巴尔。

  如果我遇见了你,我们一起去了布拉格。我会斟两杯自己做的葡萄酒,告诉你我是怎么遇见赫拉巴尔的。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二):比起内容,我对作者更感兴趣

  读的书少,不知道作者谁,看到腰封也恨不得和其他读者一样撕掉它。

  但是由于体量小,不得不前面几十幅生活照,后面十几页人物记事表。现阶段无法揣摩作者写作用意以及想要表达的讽刺和寓意深度,只能说是被排版引导的对作者产生了浓浓的兴趣。

  博士生干了一辈子几乎不需要大学问的体力活,相信自己可以用文字表达自己,那么前面的都是过程,为文字而备的经历。连死亡的推迟都是为了文字。这样的生命听起来真让人神往。尤其挣扎在物质低层。

  因为05年学日语所以看日剧,喜欢上了上野树理,于是看了last friends,发现原来锳太也有演技的哇。追了《即使这样,也要活下去》,对满岛光映像颇深,深刻坚决的眼神和消瘦的身型。没错过《年轻人2018》。百度了满岛光,发现她是大器晚成,竟也成家了。老公有代表作《扁舟记》。爱奇异看了这部电影,豆瓣评论有位网友提到了本书的第一句话:三十五年了,我置身在废纸堆中,这是我的love story。

  当下买书,半天翻完了。这便是我和此书的缘分。

  想着一直可能让你烦扰的是好书好文好字好女子好的写作,认知,表达,老子的无为和大道至简。那么就这样生活下去。无论我是否继续这么爱钱下去,我决定记住你。

  不论我是否记得处理旧书废纸的老头,我都记得紫色袜子和鞋;记得青年基督和老者老子的比较。如果你想成为老子那样的老人,青年时会是耶稣的样子吗?

  不想那么多了,对于活到很老,自身并不是很期待。毕竟没有非完成不可的事,来来去去的日子,平平淡淡的生活,叽叽喳喳的我,不去想像的未来,let it be。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三):什么是过于喧嚣的孤独

  应该说,这本书吸引我的首先是名字,孤独、喧嚣,而书入手后,发现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除去译者的译后记和近半本书的赫拉巴尔生活照,小说真的是很短了。

  通篇读下来,并没有什么曲折的情节,小说以一个在地下室工作了35年的一个打包工人的口吻,描述了他在工作时偶然从图书中得到的收获,以及一些回忆。

  赫拉巴尔这篇小说的文字很有特点,不分段,通篇都是内心独白。由于读得是译文,所以不能确定原文是否采用了长诗一般的语言。也大约是自己的积淀不够,很多隐喻、人名、典故的出处还不是很清楚,这是以后有机会要再次深入研读的原因,以下只是我个人对书名为什么叫《过于喧嚣的孤独》的一点理解。

  社会主义突击队员代表的是现代的、理性的、无情的、工业化的充满效率的行为,而汉嘉代表的是一种传统的、艺术的、人性与神性结合的酒神精神,因此,当汉嘉喝着酒用心地制作一个个包裹时,他是在用灵感和激情去创作,而社会主义突击队员喝着牛奶打包的时候,仅仅是在生产。打包这种行为对于汉嘉来说,是创作,是生命的意义,而对于突击队员来说,是谋生的手段。一个用酒神精神创作独一无二作品的艺术家,在面对一群高效率工业化量产品的凶猛却又无力阻拦的时候,怎能不感到一种过于喧嚣的孤独?当工具变成了主人,当主宰者创造者沦为了麻木而机械的奴仆,当真正的艺术作品不被肯定和认可,而流水线的效率却成为唯一标准时,还活在世界上的真正的艺术家必然感到这种过于喧嚣、过于进步和过于单调的孤独。

  上古的老子只留下道德五千字,而当今的网络小说动辄百万字、千万字,只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究竟是进步了还是已经毁灭了呢?老子只写五千言也许是由于那个时代没有现代化的印刷发行行业,没有搜狗输入法,没有百度一下,没有输入联想回车键,没有无限供应的a4纸可以让人滔滔不绝的讲废话。赫拉巴尔说“依我看这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向前迈进之后又都向后回归”。我并不认为网络文学有什么不好,它的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是,读过几千万字的灭魔诛仙总裁穿越后,是否和读老庄、读诗经楚辞一般感受呢?

  艺术无法量产,一个艺术家创作出一个完美的作品,本人的经历与天赋,上帝恩赐给他的灵光一闪,缺一不可。工艺品也许还可能通过“十年磨一剑”的坚韧去实现其精巧,艺术恐怕不能。

  汉嘉三十五年用老式的机器精心打包,自己孤独一个人,没有亲人,没有爱人,有的只是书以及对往昔的回忆片段,并且由于他的创作效率不高,使得院子经常被纸张堆满,并因此而饱受苛责。在创作的同时,汉嘉不停地拿一些书回家,以至于家中的书摞得很高很高,生怕有一天倒下来压死。赫拉巴尔就是汉嘉,面对着不理解的人群批评,面对着无法完成作品的恐惧,孤独地一个人苦苦地追求心中完美的作品。 追求完美这一点,从书前歌德“唯独太阳有权利身上带着斑点。”这句话可以得到印证。

  由此,不难理解赫拉巴尔说为了写这部书,推迟了自己的死亡。作者写这部《过于喧嚣的孤独》写了几十年,三易其稿,而流传下来的,也只是本小薄册子。书后附录的赫拉巴尔年表,给我们描绘了作家一生的轨迹,一个法学博士,没有按照应有的轨迹一步步走完庸俗的一生,而是去生活、生活、生活!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用他一生去体验和感受到的生活和思想去创作,他所创作出的作品,皆是如汉嘉的纸包一样,也许在外人看来鄙陋不堪,但在作者自己看来,却是如自己的孩子一般的可爱,每一个作品都独一无二,每一个作品都是用酒神精神和上帝偶然赐予的灵感创造出来的。汉嘉无法决定收到什么样的书,一个纸包究竟能够压缩进什么,只有上帝能够巧妙安排,而怎样挑选和制作,只有汉嘉知道。这部《过于喧嚣的孤独》也一如汉嘉的纸包,上帝用一个人一生的时间去丰富素材成为这本书的内容,然后由一个灵感,由一个勤勉的天才进行创造。

  “火,它的光把一切痛苦深埋在下面,脸上却挤出一个悲哀的微笑。”这是书中汉嘉评价茨冈人的话,我想,用以评价赫拉巴尔和他的这部作品,同样恰当。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四):这本书只提供了感情,需要自己提供一个故事

  以前读被说为特悲伤的小说我总是很不屑,觉得不过就是命途多舛,搀和一些亲情、友情、爱情的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如果是本中国年轻作家写的,多半还得死几个主角。也有过几部小说让我觉得的确难过,主要也是为其中的某些情感所吸引了。

  但是《过于喧嚣的孤独》通篇没什么情节,甚至没提什么伤心的回忆,主人公只是在写自己日复一日的、几乎没有情节变化的生活,写自己曾经充满对精神世界的渴望但最终也渐渐麻木的思考。而他身边的人也基本如此,没什么特别。但看到最后,却让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一种浓烈的悲伤,空洞而悲伤。

  主人公,主人公的叔叔,和主人公一起工作的几个文化人和几个姑娘,他们都是经历了一个时代、并最终和旧时代一起被抛弃的人。所以主人公的叔叔把开了一辈子的火车头挪回自己的后院,建个小铁轨,每周开着绕院子几圈,逗逗曾经的老朋友和邻居的小孩,最后孤独地死去。这让我想起《肖申克的救赎》里的那个蹲了一辈子的监狱的老爷子。当最终被获释出狱了,投入新时代了,却发现自己早已经被遗弃了,或者说,相互遗弃,因为老爷子的内心也早已经遗弃了这个新鲜的社会,他习惯了过去在监狱里的日子,宁愿和过去的日子一起被抹去。

  所以直到看到《过于喧嚣的孤独》的最后一页,我的情绪才被调动起来,宣泄而下。那份浓烈的、压抑的、知足认命的、又充满了渴望与情结的情绪最终崩盘。所以主人公拒绝离开陪他三十五年的压纸机去包白纸,拒绝离开他的地下室,拒绝离开他的天堂。他哪儿也不去。这个平时在酒吧里会惹酒保嫌弃的、浑身污渍、额头趴着绿头蝇尸体、袖管里躲着老鼠的普通工人,决定和他的记忆死在一起。

  我忍不住想,会有什么可以陪我三十五年?陪伴三十五年的人或事如果结束了,没有了,要怎么接受呢?且不说三十五年,即便是三五年,人也会厌了、倦了,厌倦和习惯所带来的忽视,是任凭你如何付出真心也无法敲醒的,唯一的方式就是失去。可是,只是为了敲醒的话,失去的代价会不会太大了呢?

  或许忽视并非本意,只是出于对依赖和永恒的一种恐惧罢了。害怕一旦真的陷入一段三十五年的关系,等到不得不剥离的那一天,只有以死相抵了。

  这本书很无趣,一部中篇小说花了我整整一个星期去上班的路上的时间,因为几乎没有情节,没有起伏,夹杂着日复一日相同的生活描述、没有听说过的长长的哲学家名字和枯涩拗口的精神思想。我没办法看第二遍,因为知道这样的内容之后我很难坚持看第二遍。

  但这本书很有趣,它饱含了太多的感情在里面,每个字都像饱满得要溢出来,让人无法不投入太多的心思去读,无法不耗自己的情感去理解。好像书里什么都没提,读者却用自己的情节和情感把这个书名填满了。你无法想象自己带着一份悲伤去活一辈子,却也害怕这迟早的麻木会在失去的那一刻后悔万分。我没办法看第二遍,我已经足够悲伤了。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五):被无限和永恒喜欢的人

  赫拉巴尔讲的故事有一个残酷的情节梗概,里面充满了肮脏破败的画面,不断出现血与毁坏。

  汉嘉在布拉格做处理废纸的打包工,工作间是个闭塞的地下室,堆成山的废纸从底层开始腐烂发酵,数不清的老鼠在里面做窝。汉嘉喝着啤酒,把废纸和老鼠一起塞进压力机。他独身一人,因奇异的命运或种族屠杀失去伴侣,为了阅读废纸里夹杂的各种书籍经常误工。那堆高山一样不能及时处理的工作时时触怒着他的主管,最后,汉嘉被开除了,新应工者接手这项工作并迅速替代了他。在无人之夜,汉嘉潜回地下室,躺在使用了三十五年的压力机里,混着废纸与书籍,把自己压成一个包。

  如果这则故事被刊在时报上,多半会沦为好事者以平庸自矜的语料。得体、富裕和安闲几乎被所有社会推崇艳羡,出于人类的动物本能,世俗划分得意与失意的标准粗暴明了。以这种标准衡量,上面的故事无疑是个残酷而荒败的悲剧,在失去又脏又累的工作后自杀身亡,这种事情不体面得令人同情。

  但有时候,世俗与非世俗中的得失截然相反。或是在放弃某些非世俗的坚持后,反而成了世俗意义上的好人。或是像汉嘉一样,惨死在世俗的故事里,却在另一个层面中得偿所愿。

  这个故事更适合被看做一个love story:他热爱人类智慧,并在不仁慈的年代里得到了回应。

  汉嘉不幸生活在20世纪的捷克斯洛伐克,一战后宣布独立的国家,从成立之初就开始被工人运动和政权动荡缠身,在法西斯主义势盛时又成为慕尼黑阴谋的被交易者。二战中纳粹德国控制它,二战后苏联又悍然接手,层出不穷的势力在这里角逐,就像书中在布拉格下水道里争夺阴沟统治权的鼠族。

  但打包工作成全了汉嘉。书籍被暴力驱逐到废纸处理场,他工作的地方。就这段熟悉的历史逻辑,捷克真是亲切的异邦,以至于我们能够对它的罹难心有戚戚,但幸好两个民族并非同类。布拉格即使经历了长期的艰难与恶俗,依然保持着尊严与浪漫,就像它的城市建筑与它的汉嘉。

  特殊的年代让汉嘉和书籍形成了类似共生的关系。汉嘉对于思想的渴望近乎本能:“我生活在一个已有十五代人能读会写的国土上……在这里,人们过去和现在都有一种习惯、一种执着:耐心地把一些思想和形象压进自己的头脑……他们为了一包挤压严实的思想甘愿献出生命。”另一方面,在急于压制与破坏的社会里,读书又蒙上了对思想进行收容与拯救的意味。汉嘉把被抛弃的思想藏塞进头脑,使它们在脱离书籍以后仍有驻所——“我相信在那样的时代,当一切思想都只记载在人的脑海中时必定格外美好,那时倘若有人要把书籍送进压力机,他就只得放入人的脑袋”。

  打包的本质是入殓。每个包的中心是一本名著,包外裹着绘画大师灿烂的复制画作。这项贯穿全书的工作充满了符号与仪式感,与他安葬舅舅的逻辑如出一辙——汉嘉把舅舅生前搜集的彩色铁片洒在遗体上。因为人之所取,终为其魂之所成,那些铁片是死者的勋章。书也一样,有灵魂者均应被郑重以待。它们承载的东西为它们赢得尊严,天道不仁慈,汉嘉只能以这种方法给它们以入死时的光荣仪式。

  所以,汉嘉的去职是一个终结。离开废纸场,汉嘉无处获取思想,思想没了头脑收容,书籍同时失去读者与入殓师,它们真正成了废纸。

  在工作继任者的世界里,书籍成为单纯的工作处理对象,嘉作为遗世的思想收容者,本质与被送至废纸厂的书籍毫无二致。他有权获得和书籍一样的葬敛礼,他的头脑就是他的勋章。

  我甚至一点也不为汉嘉感到遗憾,确有所爱者比大多数世人都幸运,更难得汉嘉的守护之物至终完整,充满尊严。汉嘉的故事很像梁祝,抓着流于弥消的价值死不松手,这样的人一点也不孤独,因为他们求仁得仁。

  “我从来并不孤独,我只是独自一人而已,独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中,因为我有点儿狂妄,是无限和永恒中的狂妄分子,而无限和永恒也许就喜欢我这样的人。”

  ——他同样作想。这是最好的成全了。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六):一个灵魂的独居者

  作者赫拉巴尔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位身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汉嘉,三十五年来,他像是工业时代一个不停转动的机器,每天与压力机为伴,做着最简易却劳累的工作,他说自己像是有着西西弗情结,但是我却觉得他的内心是欢畅和充盈的。虽然,他每天都在酗酒,但是酒精的麻醉可以把他带到书中的场景中。他一直活在自我的世界里,无论外界如何喧嚣,他三十五年来,不断的从废纸堆中发现那些人类智慧的结晶,那些伟大的作品,那些随废纸一同丢弃的书籍。

  闭上眼睛,我可以想象出那样一种画面——在阴暗潮湿泛着臭味的地下室里,一个佝偻的老头自得其乐的精心打包着一包包废纸,每一件都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杰作,他们的周围都被伟大的美术作品所包围。

  最后的结局让我想到了包括海子在内的好多人。他们都属于灵魂的独居者,追求一种内心的纯净,即便是穷困潦倒,但是精神世界的充盈可以使他们不去计较物质上的贫乏,唯一让他们无法承受的是他们所塑造的精神世界的崩塌。当属于他们的时代过去,一切突如其来的改变都是让他们所无法承受的。所以只有选择死亡,在一个他们无法接受的世界来临之前结束生命,让生命终止在精神世界的鼎盛之中。汉嘉的生命是与那台陈旧的压力机绑在一起的,最终当这台压力机就要被时代淘汰的时候,他也随之而去了。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七):过于寂静的喧嚣

  看《过于喧嚣的孤独》,对比目前状态,身边发生的事情都那么寂静。习惯早上很早起来去实验室,静静看书。中午吃饭也不喜欢和任何人一块,听着有声读物拓宽视野。下午一直嘴馋吃零食,这就是为什么永远不能减肥,我的性格悲剧。周一-周五一般都会去健身房骑动感单车,很嘈杂的音乐,沉浸其中,不用思考,汗流浃背,自虐到底。更多的时间,都是选择很寂静的环境,捧一本书守候着。也不想参加任何读书会等活动,几乎不与任何人讨论书。谈话中那种共鸣的感觉不能极致地得到表达,有时还有被抽空的无力感,尤其是和不喜欢看书,谈看书后有什么用的功利性态度的人聊天后。看书不需要什么用,就是想要找到共鸣的人,思考,而不是每天面对琐碎平淡的人和事说着琐碎平淡的废话。面对书中的废话,我可以远离之,即使我的生活就是由琐碎构成,但是能减少这种琐碎就尽量避免。寂静中内心澎湃着。

  所以我喜欢树立一个女神一样的幻想。中午和一个学妹,还有长的真的很像小汤唯的她的室友打牌。那时我明白了由于选择了书,丢失了参与很多人青春微笑的机会。我的幻想只是构筑了我的围城,但是女神还是在围城外。但是即使这样,我还是选择使这个围城更加牢固。就如《过于喧嚣的孤独》中书对于叙述者的意义(其实这书没仔细看==)。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八):天道不仁慈

  天道不仁慈,因而人,一个有头脑的人,也不可能仁慈。因此我读书既不是为了娱乐,也不是为了消磨时光,更不是为了催眠。我耐心的把一些思想和形象压进自己的头脑,这给我带来难以描述的欢乐,也带来更多的痛苦。同样,我不是酒鬼,但我一杯又一杯的喝酒,是为了活跃思维,使我能更好的深入到一本书的心脏中去,我喝酒是为了让读到的书永远使我难以入眠。

  对于读书,《过于喧嚣的孤独》中主人公汉嘉这样的观点让我不知所措。我还没有体会到,那样深厚的沉重:书读的越多,心就越被真理和道德重压着。汉嘉的职业是废纸回收站的打包工,他孤身一人,没有妻儿没有朋友,在肮脏腐臭的地下室用压力机处理废纸与书籍。在废纸的浑浊中,不时会有珍贵书籍放出夺目的光彩,汉嘉便从中挑出一些带回家去阅读。经过三十五年的积累,他身上蹭满了文字,俨然成了一本百科辞典,用他的话说,他不幸地有幸在无意中获得了学识。他读书的时候,实际上不是读,而是把美丽的词句含在嘴里,嘬糖果似的嘬着,品烈酒似的的一小口一小口地呷着,直到那词句像酒精一样溶解在身体里,不仅渗透到大脑和心灵,而且在血管中奔腾,冲击到每根血管的末梢。他在他打出的每一个包里都放进一本书,翻到他最喜欢的那句,比如康德的:“有两样东西总是我的心里充满了新的、有增无减的惊叹——头上的星空和我内心的道德法则”,这样他工作的时候心里就充满了一种辽阔感,无边无涯,极为丰富,无尽的美从四面八方向他喷溅。

  他对书视若珍宝,可是他赖以生存的职业却是毁坏它们,毁坏世界文化巨人的著作。他每天目睹人类文明的精华被粉碎机无情的压碎,心中的痛惜和愤懑令他难以忍受,仿佛世界上只有他一个人明白人类浩瀚的文化需要珍惜,他便只有在书中寻求真理的慰藉。他的背上仿佛永远背着由大大小小书本构成的两吨重的苍穹。他本想退休以后将他工作用的压力机买下来,然后在他的花园里继续从事这项令他心满意足的工作,但是人们发明了一种巨型压力机,新的机器由于有传送带不允许停顿,不像他一样可以边看书边工作,汉嘉觉得这是一项“没有人性”的工作,而且新来接班的年轻人根本不在乎他们处理的是多么令人心动的珍宝,只是干脆机械的处理着废纸。听说这样的机器很快就会完全取代从前的压力机,汉嘉恍惚中意识到,一个新的时代开启了,他收到的冲击就像哥伦布发现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时那些保守的人所感受到的震撼。可是在这场暴风雨中,他曾经信赖的书本竟没有一本能够解救他,他仿佛看到整个布拉格连同他所有的思想,他读过的所有的书籍,他整个一生都被压在一个包里,虽然盛满了书的灵魂,但依然是个肮脏破烂,那不比老鼠有价值的一生……在新的时代,在那忽视文化的时代,他的心灵无法得到安宁。最后他选择了倒在他的压力机里,像塞内加一样,像苏格拉底一样,在他每天工作的地下室中跨越生与虚无的界限。

  天道不仁慈,但也许有什么东西比天道更可贵,那就是同情和爱,但是汉嘉,经过三十五年毁灭性的工作,对此已经忘记了。他深沉的思考,无限的爱,全部的忧郁与惆怅都离这个世界远去了。我们就像橄榄,唯有被碾碎的时候才能释放我们的精华。汉嘉的离去,带走了文化的苦难,留给这个世界无尽的沉思。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九):大脑压力机的碾压故障现场

  2018年夏天买了这本书。书名吸引了我,准确的说是“孤独”二字在击中了在热气腾腾的书店流汗的我。我回过神,目光游移到“过于喧嚣”,耳边正充斥嗡嗡的嘈杂。我小心翼翼的从书架抽出这本书,带它回家。

  那会儿刚回国不久。莫名的落差感让我失落,环境的突变让我觉得格格不入。家人和朋友让我觉得温暖,心里却似若有所失。孤独是我的死结(也是很多人的)。我抱着某种求医问药或是同病友交谈病情一般的心情开始读这本书。

  第一遍读,不懂。这书没解开原有的死结,它自己本身竟也成了一个死结。“你的大脑不过是一台碾压各种思想的压力机而已。”(p81),我的大脑故障了,无法碾压。它像一块包裹挤压的过于密实的思想,沉重坚硬,卡在我的大脑里无可奈何。我走失在它的字句迷宫里却不大找到理解的通路。最后,我默默将这本书放回书架。

  2018年冬天,我开始重读,很认真地。

  这次读,却似乎读懂了一点,但还是无法碾压彻底。重读三遍仍然像是三场碾压事故,但终于那么些碎屑剥落下来,拾取整理在此。

  一 概述

  “本书是作者最重要的代表作,酝酿二十年,三易其稿。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为它而活着,并为写它推迟了我的死亡”。小说诗意地叙述了一个在废纸回收站工作三十五年的打包工汉嘉,他把珍贵的图书从废纸堆中捡出来,藏在家里,抱在胸口。他狂饮啤酒,“嘬糖果似的嘬着”那些“美丽的词句”。这是一个忧伤的故事,爱情的忧伤,文化的忧伤。汉嘉最终将自己打进了废纸包,他乘着那些书籍飞升天堂。”----摘自书封面内页

  故事的主角有三个:汉嘉、书和压力机。

  故事里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脉络显明的走向,节奏感也不如一般的小说容易把握。

  这是个带着酒精味儿的故事,像是醉汉似乎迷醉又似清醒的嘟哝和呢喃。这酒味儿是书中所有字句发酵而来,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使这酒味似乎伴着汉嘉粗重的呼吸真切的扑到读者脸上。汉嘉喜欢喝酒,为读书喝酒,他说:“我喝酒是为了让读到的书永远使我难以入眠。”这酒味儿很浓,稠密得像包围这他的思想。稠密的思想让他不孤独,他说:“我从来并不孤独,我只是孤身一人而已。”

  全书开篇第一句是“三十五年了,我置身在废纸堆中,这是我的love story”。这个故事在某种意义上的确是一个love story。汉嘉三十五年的爱真切而痴狂,他在废纸堆里找到了他的爱----书和思想。他最终“殉情”,因为他无法再和三十五年的唯一挚爱继续在一起。

  爱的忧伤,思想的忧伤,命运的忧伤,社会的忧伤构成这个忧伤的故事。不是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的矫情,而是带着超现实主义色彩的悲剧。

  二 汉嘉的线条

  第一人称叙述的故事里每句话都反映了主人公的心智情感,甚至可以说每句话都是主人公本人。如同人物肖像油画,每一笔色彩的层层涂抹叠加最终构成栩栩如生的人。所以我这里的描述,至多是简陋线条构成的速写:

  他是一个废纸回收站的打包工。

  他喝酒,真实的酒精和词语的酒精溶解在他的身体里。

  他因为工作无意中积累学识,身上蹭满文字,脑袋里装着各样死的活的思想。

  他是艺术家,却又是自己的观众,他让自己打的每个包都美得无懈可击。包里心里躺卧着伟大的书籍,包外裹着绘画巨匠的画幅。

  他生活在两个世界,半梦半醒。他沉溺于梦境却似乎又在真理的中心。

  三 汉嘉和书

  “三十五年来我同自己、同周围的世界相处和谐,因为我读书的时候,实际上不是在读,而是把美丽的词句含在嘴里,嘬糖果是的嘬着,品烈酒似的一小口一小口呷着,直到那词句像酒精一样溶解在我的身体里,不仅渗透到我的大脑和心灵,而且在我的血管中奔腾,冲击到我每根血管的末梢。”(p1)

  他对书的爱,我觉得这一个句子就足够表现的淋漓尽致。一个个动词,用的太好。

  他爱书,却是书的屠夫。他的工作要求他将一本本书和着废纸与各样杂物投入巨大的钢铁机器碾压成一个包。

  于是他让每本书的葬礼都郑重无比。书安息于包的中心,梵高毕加索高更伦勃朗的耀眼画作为包裹穿上彩衣。这成了他的宗教仪式,他的弥撒。

  他是书的屠夫,也是书的拯救。

  平时工作时,他救书。

  “正如流经工厂区的浑浊河水中偶尔会有美丽的小鱼闪现一样,在这废纸的长河中不时也会有珍贵的书脊放出夺目光彩,我的眼睛被它耀得发花,我朝别处望了片刻,然后才迅速把他捞出来,先在围裙上抹抹,翻开书页闻闻它的香味,这才像读荷马预言似的读了第一句,它牢牢地吸引住了我的视线。之后我把它收藏在一只小箱子里…”(p6)

  战火连绵中,他救书。

  他目睹人类文明的精华和世界文化巨人的著作横遭毁坏。他屡次的拯救都已失败告终。他目送满载被当做战利品的书籍被军用火车运走。

  “我呆呆地望着,望着远去的车尾铁钩上挂着的红灯,我身子靠在一根电线杆上站在那里,跟达芬奇一样,他也曾靠在一根柱子上站在那儿,呆望着法国兵怎样把他的一尊骑士像当做练习射击的靶子,一节一节地把马和骑士摧毁。”

  他是书的拯救,书确成了他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三十五年来我带回了两顿重的书,当我躺在床上进入睡乡时,两顿重的书犹如两千公斤的梦魇压迫者我。”(p17)

  “我的背上仿佛永远背着由大大小小书本构成的两顿重的天穹。”(p20)

  最后,他死去,像他手中那些书一样在压力机上死去,升天。

  四 汉嘉与压力机

  压力机对汉嘉而言已经不是冷冰冰地轰鸣着的机器,而是三十五年的陪伴。他原本等着再过五年和他的压力机一起退休,自己掏钱把压力机买下,像他舅舅买下火车一样。但是这个时代的车轮前进的飞快,他熟悉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一切都变了。两个年轻人来接替他的工作,接管了他的压力机。他无法适应这样的巨变:

  “突然一下子,我的肉体和灵魂都意识到了,我将永远无法适应这个变化,我的处境有如当年某些修道院的僧侣们,当他们得知哥白尼发现了新的宇宙定律,地球并不像大家公认那样宇宙的中心之后,他们便集体自杀了,因为他们无法想象能有另一个样子的世界,一个与他们迄今生活于其中,与他们所熟悉的世界不同的世界。”(p72)

  他无法想象那样一个世界,没有他的压力机,而且他不能再从臭烘烘废纸里捞出珍贵的书籍。

  他失魂落魄,精神恍惚,他在幻觉中看到自己连同所有一齐被压力机压在包里。

  恍惚间,他已经来到了他工作的地下室。幻觉成了现实。

  汉嘉的舅舅死在自己的火车上。汉嘉最后也死在自己的压力机上。他像塞内加一样,像苏格拉底一样,最终选择倒在他的压力机里。

  这压力机成了他生命尽头的陪伴,也成了他终极的导师。他仿佛注定在他的刑具上认识最后的真理,跨越生和虚无的界限,去探求死亡。

  汉嘉的死在书里有许多处伏笔。一个例子是看林人的儿子和猎人犹如因果报应一般的死(p17)。汉嘉担心那些书会为他杀死的那些耗子来报复他,杀死他。最终他死了,谁知是如何呢?

  五 天道不仁慈

  “天道不仁慈”像是魔鬼的低语,从故事开始就一再出现:

  “通过阅读,我从书本中认识到天道不仁慈,一个有头脑的人因此也不仁慈,并非他不想仁慈,而是这样做违背常情。”(p5)

  “……达·芬奇当时已经认识到天道不仁慈,因而有头脑的人也不仁慈。”(p13)

  “……原来在我的脚下,在所有的下水道中都在进行着残酷的战斗,由此看来老鼠的天国也不仁慈。我,一个在废品站当了三十五年打包工的人,一个同老鼠相去无几的人,又怎能仁慈?”(p23)

  “天道不仁慈,在我的上面和我的下面,生活也不仁慈,我心里也不。早上好,高更先生。”(p44)

  我往下读着,眉头皱起。当真如此么?我不相信。

  忽然读到“天道不仁慈,但我那时候还很仁慈。”(p56)心里忽然松动。

  再读下一页。“天道不仁慈,但是也许有什么东西比这天道更为可贵,那就是同情和爱,对此我已经忘记了,忘记了。”(p57)

  因为赫拉巴尔钟情于老子,这里的天道极有可能就是老子口中的道,指向终极真理。但那爱和同情却更为可贵。

  我反复思考这句话,想到律法和爱。律法是神真理的影子,让罪显多。但爱却能遮掩许多的罪。神是公义严厉,却也是慈爱,甚至他本身就是爱。这爱何等可贵,从这爱而来的仁慈,人如何想象完全?

  同情和爱更为可贵,对此我们应当牢记,牢记。

  六 向前还是向后?

  幻觉中,汉嘉见到耶稣和老子同时出现在他工作的地下室。在这一段有对比耶稣和老子许多精彩描写,虽然有些地方我不甚认同,但我依然认为赫拉巴尔的写作非常出彩。

  “耶稣是progressus ad futurum”,老子则是“regressusf ad originem…” (p39)

  rogressus ad futurum和regressusf ad originem都是拉丁文,分别意为“朝着未来前进”和“退到本源”。赫拉巴尔的观点恰如其分。

  “因此,依我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向前迈进之后都向后回归……螺旋体同与圆圈儿相重合,progressus ad futurum和regressusf ad originem相链接,对此我有切身的体会,我不幸地有幸在无意中获得了学识,现在我开始梦想让progresus ad originem同regressus ad fururum相重合。”(p45)

  rogresus ad originem同regressus ad fururum分别意为“向着本源前进”和“朝着未来后退”。

  向着本源前进,朝着未来后退。这其中充满了思辨和玄妙。

  汉嘉看见曾经遗失在牛粪里的袜子和凉鞋又再次出现,就像是一个隐喻。

  七 想象和比喻

  赫拉贝尔的幻想恣意驰骋,整个故事里有太多精妙的比喻。

  随手摘录几个:

  “当我的目光落在一本有价值的书上,当我一行行阅读这些印刷的文字时,这书留下的也唯有非物质的思想而已,这些思想扑闪着翅膀在空气中飞,在空气中中滑翔,赖空气生存,回归于空气,因为归根结底一切都是空气,正像教堂里的圣餐,既是基督的血又不是。”(p4)

  “…当我一觉睡醒抬起头来时,裤腿上的膝盖部分已被我的口水弄湿了一大块,因为我身体蜷缩着,蜷作一团,犹如冬天的猫,犹如摇椅上的一根弯曲的木头。”(p10)

  “一个孩子般的茨冈小姑娘,淳朴得犹如一块未经雕琢的木料,犹如圣灵的气息;一个茨冈小姑娘,除了点炉子生火之外一无所求,那些木柴是她背来的,从瓦砾堆上捡来的沉重的梁木和板条,大得像十字架一样,她背在背上运来…”(p55)

  八 书的眼睛

  这句话就像是这本书的眼睛,透过它可以一瞥整本书的灵魂。

  “仁慈的大自然创造了一种恐怖,在这种恐怖中一切安全感都已毁灭,它比痛苦更为强烈,在真理出现的时候笼罩着你。对此我曾感到大惑不解,直到有一天我忽然心头一亮,觉得自己在变得美好起来,因为在经历了所有这一切——在过于喧嚣的孤独中看到的一切,身体和灵魂所感受到的一切——之后,我还有足够的勇气使自己没有疯狂,我逐渐惊异地意识到我的工作把我抛进了一个广大无垠、威力无边的领域。”(p49)

  这句话的罗曼罗兰版本是这样的:“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

  这忧伤的故事,但结尾确带着明亮。汉嘉死去,他看见了他青年事情曾经爱过的茨冈小姑娘。他起飞升到空中,到另一个未知。

  九 赫拉巴尔abc

  a。青年时期他取得了法学博士

  。他前后从事过十多种职业,为了观察生活

  c,他曾在废纸回收站做过四年打包工

  d。他喜欢猫

  e。他受到老子思想的一定影响

  f。他喜欢去“金虎酒家”喝酒

  只有他能写出这个故事。因为他说“我为了他而活着,并为写它推迟了我的死亡。”

  这样的书极少,我有幸遇到。

  一九九七年赫拉巴尔从医院五楼的窗口坠落身亡,据说当时他想触摸窗外的一只鸽子。

  我翻看著书最前面的照片。妻子去世后的赫拉巴尔孤身一人。我看着照片里的老人,看着他的孤独。

  最后一张照片是他的背影。他脱去汗衫搭在肩上,索性光着上身,走在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上。然后我忽的记起“向着本源前进,向着未来后退。”

  至少不再孤独。

  十 最后

  轻轻合上书,重新放回书架。一地碎屑,却终究不完全。也许哪天会再重读。

  孤独喧嚣依旧,声音却似乎有些不同。或许像汉嘉所说,我从来并不孤独,我只是孤身一人而已。

  二零一四年二月七日 凌晨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十):天地喧嚣

  我还是不能理解这个题目,之前理解过的孤独, 或许是清寂的,或许是沉重的,又或许是浪漫的, 但是什么才是喧嚣的孤独,而超过了喧嚣的孤独, 又或许是怎样的境界。

  之前读过百年孤独,那时一种无比沉重的孤独, 像是尼采笔下永恒的轮回, 逃脱不了,所以也不要抵抗。忽然一阵风, 把一切吹走,真的是一点痕迹不留 ,剩下的只有这永恒的孤独。

  天地不仁慈,但天地也不会冷酷,天就是天,地还是那个地。 这世界如此喧嚣,吵闹的没有任何意义, 就如同 这没完没了的八卦,人人爱听,人人好奇,他活了,她死了, 他爱了,她散了。 大家都如痴如醉,满腹激情又或失落。 大概这就是昆德拉描写过的媚俗。 如果这世界的本质是孤独,那么人们会选择媚俗,从而带来了喧嚣。

  所以我们都被这喧嚣包围着,唯一不曾改变的就是这永恒的孤独。

  天地喧嚣不仁,有一个姑娘她的马尾辫子沾到了粪便,没有得到绽放的爱情,但是那颗曾经真挚的心,会得到永恒。

  天的喧嚣不仁,有对异国的清洁工姐妹花始终被蒙骗,她们相信着这个没有底片的相机, 镜头前的微笑,就是她们留给这个世界的灿烂。

  天地喧嚣不仁,我们最后的一点希冀都会被剥夺, 但是在这世界的某一个角落, 一个发着光的灵魂被稠密的思想所保卫, 步入永恒。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

  过于喧嚣的孤独-(捷)赫拉巴尔-5星

  当我看完这本书去查看出处时,才知道这本书是捷克乃至全世界广受好评的著作,而作者赫拉巴尔,也是捷克一位家喻户晓,深受爱戴的文学奇才。

  我觉得名副其实。

  赫拉巴尔自己对这部作品曾说过这样的话:“我之所以活着,就为了写这本书,我为《过于喧嚣的孤独》而活着,并为它而推迟了死亡。”

  作者酝酿二十年,三易其稿,为了捡拾到“时代垃圾堆”上珍珠般闪烁的小人物的美好心灵,法学博士出身的他从事过仓库管理员、火车站调度员、钢铁厂工人、废纸回收站打包工等工作,在贫民区里一住二十年。最后,1997年春,在他84岁生日不久,从医院五楼窗口坠下,一颗巨星就这样陨落了。后来对于他是为了触摸一只窗户外的鸽子坠楼身亡这样戏剧色彩的注脚,不知是真实还是因为传奇。

  回到小说本身。

  这是我到目前为止看到的,对于“孤独”诠释的最好的一本书。看完小说,真真觉得这书名是如此恰如其分。

  小说是这样开篇的:三十五年了,我置身在废纸堆中,这是我的love story。通篇几乎就是主人公汉嘉的自言自语,从絮叨的话语中能看到他极致的孤独。

  然而从一开始,汉嘉就说:我有幸孤身独处,虽然我从来并不孤独,我只是独自一人而已,独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当中。即使他生活在生活最低层,即使他觉得自己正在被迫摧残和践踏文明,小说主旨依旧是:虽然天道不仁慈,但有比天道更可贵的东西,那就是同情和爱。我能看到从小说中折射出来的大爱,是一种不自主的悲天悯人,是对人类文明的深刻思考。

  小说就是主人公汉嘉的独白,精妙在于,即使所描所写只是一间潮湿恶臭的地下室里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我依旧能意识到,作者有着大胸怀有着大爱。每个人都有着孤独感,但是反反复复强调研磨、放大、细化那只占据你生活某一部分的情绪的书写,就太过狭隘了。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并不是让人去摒弃自己的真实情绪,而是要有苦有甜,在爱与忧愁中走下去,才是一种真正的生活态度。

  小说是充满悲剧色彩的,书里有几个显而易见的意象,红色绿色按钮、绿头苍蝇、灰老鼠等,无不在伏笔最后的结局。我难过于汉嘉的境遇,也知道时代的法则就是如此。

  汉嘉觉得一个永无止境地构筑着的世界令人沮丧,这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向前迈进之后又都向后回归,如同他的那台压力机,唯有这样世界才没有瘸了一条腿。生命通过斗争向前发展,然后通过寻求解决矛盾的愿望而争取到一分钟又一分钟的平衡。我能从汉嘉巨大的悲剧中感受到向上的精神,内心充满力量的人,如主人公,是不惧生死,更不惧孤独的。

  我惊异于作者写出的耶稣与老子的对话,惊异于progressus ad futurum和 regressusf ad originem的碰撞,在孤独中对人性的探讨,才是着墨孤独的本质。而新时代的流水线工人开始出现,老师开始教学生撕开书本,自己将要去打包白纸,都要预示着是时候该回归本原了。

  先生们,我是刽子手的帮凶,也是刽子手下被砍去头颅的芸芸众生。而最大的英雄,“是那些在社会的垃圾堆上而没有掉进混乱与惊慌的人,是意识到失败就是胜利的开始的人。”

读《过于喧嚣的孤独》有感

享受孤独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过于喧嚣的孤独》看完了,静静的合上书,脑海里充满了汉嘉的形象,书中的主人公,通过他,反映了作者赫拉巴尔对生活的理解,对生命的敬畏。

  小说诗意的叙述了一个在废纸回收站工作了三十五年的打包工汉嘉。

  三十五年中,他置身于废纸堆中,与压力机,废纸,阴冷的地下室打交道。但他却过的充实,自在,尽管不顾形象,尽管被主任批评,他却不计较,不抱怨。

  因为他爱书,他每天最幸福的莫过于把珍贵的书从废纸堆中捡出来,藏在家里,抱在胸口。他狂饮着啤酒,同时读着喜欢的诗句。

  对,他就是这样的人,以书为伴,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最终因为科技的进步,时代的改变,他被“退休”,继而将自己打进了废纸包,他乘着那些书籍去了天堂。

  这是一个忧伤的故事,文化的忧伤,爱情的忧伤,在作者的笔下表达的诗意,别致。茨冈小姑娘,简单的无欲无求,最终却成了时代的牺牲品。

  书中说:因为我有幸孤身独处,虽然我从来并不孤独,我只是独自一人而已,独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之中,因为我有点儿狂妄,是无限和永恒的狂妄分子,而无限和永恒也就喜欢我这样的人。

  是呀!独自一人并不代表孤独,真正的孤独是内心的孤独,是精神世界的荒芜。

  书中又说:希望有一天我们读的书将会使我们的生活有质的改变。

  其实,读书只是一种习惯,一种生活的元素罢了,但可喜的是我们可以从读书中扩大我们的知识面,从读书中拓宽我们的思维,从读书中领略不一样的人生,从读书中提高对问题的剖析度,从读书中拓宽自己的高度,从读书中提升自己的高度!从书中完善自己,从书中认识自己!

  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可见,从书中可以更好的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那么,让阅读继续下去…

  谢谢生命中给我独处的时光。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

  当时先浏览了下这本书附录的作家生平和作品年谱,发现他的作品很多后来被拍成电影,或改编成话剧,当即首选了这本薄薄的书。

  的确有如杨乐云译后记所描述:赫拉巴尔确实将他深沉的思考,无限的爱,他的全部忧郁和惆怅都放进了这部作品。作者本人说:我之所以活着,就为了写这本书。

  书本几乎没什么情节,大段大段的文字就像主人公汉嘉在脑海里自言自语,他在废纸回收站做了35年打包工。但他热爱读书,于是他“身上蹭满了文字”,于是他的脑袋“成了一只盛满活水和死水的坛子,稍微倾斜一下,许多蛮不错的想法便会流淌出来”。他细致地描写“我读书的时候,实际上不是读,而是把美丽的词句含在嘴里,嘬糖果似的”,“那书在我手里就跟圣坛前新娘手中的花束一样瑟瑟颤抖”。这本书事实上就是汉嘉与读书的“love

  story”。

  这本书的写作手法很有意思,关键字、词、句多次重复,好像犯了文章之大忌,然而,每个读着都能感受到重复的强大力量。你会记住“35年”这个数字,记住“压力机”这个机器,记住“天道不仁慈”(作者喜欢老子)。书中描写了少数人,同样因关键字词的重复而非常有力量,令人难忘。例如青年时代的美人儿曼倩卡二度携带着粪便的生活片段;茨冈小姑娘的“一无所求”。

  书中关于耶稣和老子的描述很有趣,一个是“举止优雅的年轻人”,一个是“满脸皱纹的老人。“我看见耶稣在不停地登山,而老子却已高高站在山顶;我看见那位年轻人神情激动,一心想改变世界;而老先生却与世无争地环顾四境,以归真返璞勾勒他的永恒之道”。

  末了,“我最爱苍茫的黄昏,惟有在这种时刻我才会感到有什么伟大的事情可能要发生。”这段话我很喜欢,虽然“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但我的确也喜欢苍茫的黄昏。

《过于喧嚣的孤独 底层的珍珠》经典读后感10篇

  《过于喧嚣的孤独 底层的珍珠》是一本由[捷] 博·赫拉巴尔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简装本图书,本书定价:16.00,页数:27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过于喧嚣的孤独 底层的珍珠》读后感(一):一个人要有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在垃圾堆里赞美人性

  1在lens杂志上看到了一篇介绍捷克作家赫拉巴尔的文章,图片很多,感觉这个作家很有意思,生活有些传奇,自己有法学博士的学历,却偏要去做各种社会底层的杂工,最终却因为写作而成了名闻天下的大作家。

  2今天才知道有这么一位作家,实在是孤陋寡闻了。一直以为捷克只有写《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情》的昆德拉,对捷克这个国家非常缺乏了解,在看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这本书的时候,就觉得这个国家跟我们不一样,只是具体细节不甚了了。

  3初看这本书的时候,感觉有些坑。薄薄的小册子,居然有一半是作者的生活照!这事情有些过了,出版商为了增加厚度,将一个中篇小说做成一本可以卖出价钱的书,不得不增加这些边角料。

  4而且,文风也让我觉得有些不太能接受。作为阅读微信朋友圈文章已经有几年历史的我,已经比较适应那些标题党的搞鬼了,你要是不那么取个标题,不那么一惊一乍地行文,觉得仿佛胡辣汤里少了胡椒,味道有些不足。

  没办法,这年头,阅读口味就是这样被带坏的。

  5匆匆翻过前面的那些图片,读了前两章之后,觉得这个主人公(某种程度上也是作者的影子吧)有意思,太有意思了。作为一个垃圾站的工人,天天跟那些废纸,那些被当做垃圾处理的书本,那些以书为食物的地下室的耗子打交道,会有怎样的心情呢?

  6 他居然在废旧图书里找到了自己想看的书,居然在压制这些废旧图书在压力机上打包之后,将名画的复制品裹上,想想一下这样的垃圾是什么样子呢?一个人要有怎样的心情才会给垃圾做这样的包装,让垃圾也能有个体面好看的外观?一个人要有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在垃圾堆里赞美人性?!

  你看,这句话,多么标题党的味道呀。

  7 如此浪漫的有文化的垃圾站老汉汉嘉同志,在参观了一个更先进的垃圾处理机器之后,心情绝望了。在新的垃圾站里,工人们穿戴整洁,食物干净,效率很高,还谈论着定期安排的国外度假,但是工人们对自己要处理的东西无动于衷,没有什么感觉,不像他还能在其中找到各种名著拿回家研读,还能够给垃圾裹上名画的复制品。

  8这是一种怎样的绝望?套用流行的词汇,这是“工匠精神”的缺失呀!看到这里的时候,突然被手机朋友圈里的一篇文章打断,写这篇文章的是一位记者,在看过了有人断言报纸的记者将会有更多人失业之后,他为自己曾经的新闻理想而发愁。

  9 与垃圾回收工人汉嘉相比,这是一种多么相似的感觉。新的垃圾回收设备出现了,汉嘉老汉失业了,同时消失的是他对垃圾中那些他认为的精神宝贝的牵挂;网络替代了报纸,原来的记者们要失业了,同样的消失的还有曾经的新闻理想。

  10这么短短的一本小书,本来可以一口气读完的。但是因为在碎片化时代,即使那么短小的书,也被碎片了好几次。不过这是一本有着很多隐喻的书,值得一读再读,更值得为之深思。

  《过于喧嚣的孤独 底层的珍珠》读后感(二):重生的火焰燃彻山谷

  赫拉巴尔不仅仅给我的世界打开了一扇可能的门,更为我指向一种文学的可能性的想象中,品尝了一丝甜腻的苦楚。

  在接触科塔萨尔之前,我就读过赫拉巴尔的《过于喧嚣的孤独》到现在我还能清晰的记得那时候刚读完时的凝重和痛楚,就像是张撕裂成无数块的风中的纸屑。我直到现在还在回味那种孤寂与无奈。

  另外一本让我心中一震的书,是《刺猬的优雅》。书中的女茶房就像是一只含苞待放酝酿几十年的纯纯的玫瑰在那里静静地散发着淡然的香气。当这个世界慢慢被各种碎片化、浮夸的杂碎般的人情和凌乱的节奏打碎成一地的时候,有些人还在静静的等待着自己开花的那一天,那将是一次盛大的狂欢节,在每一次的欢呼中,那个静静等待的灵魂已经慢慢变成了一杯醇酒,飘散在那里穿越了千年等待着一个同样孤独的灵魂与其慢慢语。如果说作者一直在等待一次对话的出现,那么读者便是那个孤独的灵魂最本真的慰藉。也许,在每一个灵魂心中都有主的身影,他静静的看着那个痛苦的灵魂在慢慢的升华。

  当一车车的书走向自己的终点的时刻,虚无,作为人类最为本真的虚无便慢慢浮出了自己的面庞。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中那个吞噬一切的无脸男就像一只吞噬一切的虚无。然而,虚无也不是没有尽头,正如死亡不会是一个终点。那里灵魂和他的符号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融合在每一个读者的生命中。这便是一次又一次的重生,一次又一次的转世。在根本的意义上,转世就是一个思想注入到另一个思想中,一个灵魂占据了另一个灵魂。当生命有了第二次重生的机会时,还有什么比更加灿烂的度过更有意义。

  或许这不是一篇称职的书评,却是一道重生的苦酒酿出的最美的诗篇。在诗歌作为一种文体衰微之后,诗的精神便由小说撑起了大旗,在此,那些酿造出人性最美诗篇的小说便是小说的歌者,因为,那里你能感受到同样悸动的生命在为每一次的震颤高歌。

  《过于喧嚣的孤独 底层的珍珠》读后感(三):too loud a solitude

  太多,太多可以在这不到一百页的文字中感受得到。它触动的是心灵,它表现的是人生。前段时间一直在看一些唯美主义流派作家的作品,对于美的欣赏和哲理性的思考,以及随之而来的忧伤情绪更多,这本书则正带给我完全不同的冲击。 从现实意义上,是的,它可能是从一个小人物(巴比代尔)的经历等等中对捷克在二战期间以及社会主义年代(特别是1968年后傀儡政府的出现后)的真实到鲜血淋漓的故事。但从个人感受来讲,又远远不止这些。它几乎混杂了作者所有的人生体验,这本书在我看来可以代表他本人的所有内心的意识和感情。若是我们也能把自己的人生体悟写成这样一本书该有多好!这里融合著作者所有对世界演变,个人衰老等等复杂的内心体验,无奈而悲伤,痛苦而淡然。而它之所以感染力强,之所以使人切实地感受到那种痛苦和心碎,就是因为它写出了“无能为力做出改变”产生的无力感,这难道不是所有心痛的根源吗?废纸回收站打包工汉嘉,无能为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无能为力改变那些美好的书籍不断地毁于压力机,更无能为力改变正在向着机械化,去民主化发展的整个社会主义社会。他只能看着美好的事物不断地毁灭,然后尽可能让它们有着一个体面的,美好的结束。 他还有那么多对人生复杂的感受!他读康德、尼采、加缪。“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准则”,他对生命永无止尽的斗争(如同下水道里的老鼠群一样),万事万物总是存在的矛盾与对立,生命不断走向的循环,progressus ad originem regressus ad futurum(进到本原和回到未来),和可以概括所有这些的耶稣和老子的象征是有着多么深切,而又多么动人的体会。而社会,真实的社会在不断前进,向着他越来越不赞成的毁灭的方向前进,新的年轻人,新的世界,而他却已垂垂老矣,被抛弃,被扔下,连唯一的读一读被扔掉的旧书只想去选择,只能去选择把自己放进压力机里,以这为终结。他恨自己的行业,他恨思想不断在其中被毁掉,但这又是他唯一能做,的,他不得不去做的。他在这世间便是在地下室里的那些苍蝇中工作,伴随着他们的嗡嗡声,那里喧嚣,而又孤独。 还有最重要的,“最高法则是爱,这爱便是同情。”,“天道不仁慈,但也许有什么东西比天道更为可贵,那就是同情和爱,对此我已经忘记了,忘记了。”“找寻什么?找寻另一种幸福。”我们则不要忘记,因为忘记,会让我们同样对生活痛苦而无能为力,只剩所有已经失去的东西。我们要勇敢,要去看,只有如此才能拯救我们于无论来自于谁的不仁慈。 这是一本值得反反复复看很多遍的书,也是再老一些重新回看,我会有更多,更多与之产生共鸣的人生感受和体悟。而来自作者本人,并非出自作品的一句话同样给我以很多启迪,将会指导我未来对待事物的态度,“只有理解他人,才可能理解自己。生活,在任何地方都要不惜任何代价参与生活。” 接下来打算去读一读他另外一部小说《我曾侍奉过英国国王》。

  《过于喧嚣的孤独 底层的珍珠》读后感(四):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值得书写

  之前看过《过于喧嚣的孤独》,仅此一篇,就觉得应该要看一下赫拉巴尔其他的作品。因为看过,直接跳到那些短篇上,一样还是平实的语言,一样的小角色,一样生活在社会底层而又自得自乐的孤独个体。

  总体来说每一个短篇都是很不错的,赫拉巴尔的语言风格使得文章更具真实感。就像是一个旁观者在以流水账的方式记录眼前发生的事情,向读者还原最本真的世界。在叙述中,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那些说着说着就突然跳跃到完全不同话题的场面,赫拉巴尔这种刻意的蒙太奇表现至少在这些短篇中是极具标志性的。

  似乎可以说富裕的人各有各的生活方式,贫困的人都是相似的。看第一篇时就感觉像是描写印度,当然是我从电影里看到的印度。骑着摩托车的小混混是在每一个偏僻的角落里都有的吧。相似的场景,相似的人生如何还值得反复的写呢?

  在所有的短篇中,那篇《吹牛大王》篇幅是最长的,主角是熟悉的打包工汉嘉。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机智的甚至是油腔滑调的打包工,一个有着叛逆精神的汉嘉,而在《过于喧嚣的孤独》中,我想再怎么也读不出这些来,在那里只是一个安分守己、孤独落寞的书籍痴迷者。相比之下,除了对书籍的熟悉之外,完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啊,自述和他述的差别也不会有这么大吧。

  每一个人活在世上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再单调的生活也总还是有涟漪的时候,就像那个午后在酒吧里不受打扰看书的小伙子,我不知道是不是他的每一天都是这样,但至少有一点,他可以因书中的故事大喊大叫,也会为书中的情节而痛哭流涕。作为一个观察者,只要细致入微,总是有东西可以写。

  不需要在文字上玩弄技巧,也无需在主题上需求灵感,亦不用在思想上寻求煞费心思,记录下当下的一切就好,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是值得书写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新奇的世界。

  《过于喧嚣的孤独 底层的珍珠》读后感(五):〖阅读报告〗《过于喧嚣的孤独》:殉情式救赎

  老年时的捷克作家博胡米尔·赫拉巴尔一度沉浸在回忆录体写作之中。在《过于喧嚣的孤独》一书中,他为世人讲述了一段有关人与书的禁忌之恋。

  故事的主人公汉嘉与书的关系是微妙而矛盾的。一方面,为了在禁书年代与书亲近,他选择了废纸打包站这样一个刽子手般的工作,在与书偷情的同时,他也蹂躏、粉碎和杀戮书。另一方面,他用三十五年的漫长岁月为自己与书打造了一间局促的婚房——一个存储了两吨重书籍的密室,摇摇欲坠的书山犹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会与睡梦中的汉嘉来一个亲密的“死亡之吻”。这种相爱相杀的虐恋构筑了该小说最基本的“人物关系”。

  汉嘉先后与两位女友的短暂相爱揭示了其与书长达三十五年爱情故事的真实语义。因两次在公共场所沾染上粪便被公众耻笑而负辱出走的初恋曼倩卡,在晚年却通过自己的床换取几个木瓦匠的劳动回报,为她建造了一个装载着柏拉图式爱情的房屋,而她的艺术家情人则为她创作了一尊天使般的曼倩卡像,从此剔净了那萦绕许久的不洁之物。汉嘉的另一个女友——一个“纯朴得犹如一块未经雕琢的木料”的茨冈小姑娘,在与汉嘉有过几夜肌肤之亲后,便遭到了集中营式的屠杀,无辜的灵魂飘曳在点满恶火的焚尸炉之中。这指明了禁书的两个基本特征,即被政治“粪便”污名化和对作者身份的极端否定。于是,一捆捆被宣判死刑的书籍被送往殡仪馆(废纸打包站),巨大的凌迟机器(压力机)则将它们极有效率地处死。而与一般的刽子手不同的是,汉嘉还主动充当了入殓师的角色,他时常将一些承载着深邃思想的精美书籍从贪婪的禁忌之口中抢救出来,用一些美妙的油画复制品将它们装殓起来,并送到他的洞房中冷藏。

  书所扮演的角色是超越时空限制的思想中介。与其说汉嘉恋书,不如说他更热爱通过书籍所联系到的诸多朋友。在该小说的爱情叙事中,老子、耶稣、黑格尔、萨特、加缪等友人的名字频频浮现在纸面之上。其中,“天道不仁慈”的感叹在小说中出现了有十几次之多,这表明老子《道德经》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思想深刻影响了汉嘉(赫拉巴尔)。在一个“已有十五代人能读会写”却焚书的喧嚣国土上,汉嘉是孤独的,然而,相对于寂寥的无书世界,汉嘉却拥有充满活力的精神家园,此时,他是富足的。这充满辩证的喧嚣与孤独,赋予了小说标题丰富的内涵。

  小说中汉嘉的妈妈和舅舅的先后死亡预示了汉嘉的终极选择。妈妈的尸体被火化后,目睹了从人骨化为骨灰的汉嘉,自此也以这种想象看待他对书籍的屠杀,书籍被压碎如同人骨被碾碎,汉嘉清楚地意识到他的所作所为与火葬场的同质性。舅舅的死亡则彻底暗示了汉嘉和书籍终将被拆散的命运。舅舅是一个看守信号塔长达四十余年的信号员,也是给汉嘉“指点迷津的吟游诗人”,最终,曾给予过汉嘉力量的信号塔伴随着舅舅的脑溢血死亡而轰然倒塌。

  这呼应了小说的结尾,汉嘉被剥夺“刽子手”的权力,同时也丧失了“从臭烘烘的废纸中捞出一本珍贵书籍来作为额外收入”的机会,转而只能面对一堆毫无性感的白纸,机械地做着捆绑的动作。因为与书籍的结合,汉嘉由一个文盲自我救赎成为一本蹭满文字的百科全书,如今,救赎的脐带再一次地被割开,如何实现未来的救赎?汉嘉选择了殉情,他拿起那把沾满墨迹和血腥气味的大刀(压力机),安然地躺下来,以自刎实现了殉情式救赎。

孤独,遇见你的美——读《过于喧嚣的孤独》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本书,我是从一本杂志上看到的,但其实当时并没有多少感觉,特别是名字,在现在满大街都是心灵鸡汤的文章中给人一种过分夸张的感觉,直至后来看到作者为这本书所说的一句话“我为它而活着,并为它推迟了我的死亡”,这句话像个谜一样深深吸引着我,所以毫不犹豫地买了这本书。刚买回来看到书时,吃了一惊,没想到书那么薄,而且出版社为了赚钱(完全可以弄个合集啊),整本书前面后面几十页都是作者照片和简介,所以满是抱怨。但看到第一句时,我就被吸引住了,”三十五年了,我置身在废纸堆中,这是我的love story”,我喜欢这样的带有淡淡诗意的开头,一篇文章好的开头总是会刺激你的味蕾,不仅吸引你继续读下去,而且让人回味无穷,就像杜拉斯的《情人》开头一样,总让人念念不忘,不自禁回想。

  小说很短,只有八节,且每节都没有段落,在这本书前,我从未想过小说可以这么写,这本书不止形式上颠覆了我对小说的概念,而且文字的表达方式更是让我闻所未闻,作者的文字好像有一种魔力,虽然描写的好多东西很是让人恶心,但也会让人不禁回想。记得看过第一遍时,我满脑子都会浮现书中那些关于老鼠,曼倩卡与大粪,苍蝇,成吨的书,母亲与舅舅的死亡,茨冈女人,巨大的压力机等等画面,而每次一想到这些画面,我又一阵阵反胃,不愿想象这世上怎么还有这样的世界,其实明明知道这是个小说,可我就是确实觉得那么真实。爱默生曾说过“在天才的每一部作品中,我们认出了我们自己抛弃了的思想:它们带着某种疏远的威严回到了我们的身边。”这本小说就是这样深深拉扯着我。这本书是通过一个在废纸回收站工作的老打包工汉嘉的通篇独白,讲述了他在这里工作了三十五年的故事和所思所想。汉嘉独自生活在生活的底层,终日在肮脏、潮湿,充满着霉烂味的地下室用压力机处理废纸和书籍,但因为常常能捡拾到珍贵书籍,他喜欢着自己的生活,这是他的love story,他并不感到孤独,就像他曾说的“因为我有幸孤身独处,虽然我从来并不曾孤独,我只是独自一人而已,独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之中,因为我有点狂妄,是无限和永恒中的狂妄分子,而无限和永恒也许就喜欢我这样的人。”

  这是一本从孤独中开出花儿来的书,看完整篇,觉得文章的名字起的是如此恰当和贴切,孤独是常在的,而又常过于喧嚣。作者所说的过于喧嚣的孤独在我看来,从大的方面是知识和真理在那个常常喧嚣时代的孤独,在那个荒诞的时代,书本被漠视,汉嘉曾眼睁睁看着自己抢救出来的珍贵书籍在下雨天被卡车运走竟伤心不禁自己要求警察带走他,社会主义突击队只知处理书本而对其内容无动于衷,美学教授需要打包工从废纸堆中寻书以寻求另一种幸福,诗人需要用刀威胁别人来听一听他的诗等等,在这样一个时代,知识和真理永藏背后;从小的方面是汉嘉的思想在喧嚣,在呐喊,他曾提到"精神斗争之可怕绝不亚于任何一场战争。”当他读书时,他是在梦境中,在一个美丽的世界,但现实总时时去碰撞他。整本书采用的是捷克式幽默,以一种近乎天真的黑色幽默消解着荒诞的现实,要证明现实的荒诞,就要比荒诞更荒诞,十倍地放大这种不合理的地方夸张到不得不令你正视的地步,就像文中的曼倩卡,她的前两次出现都伴随着大粪,(书中总共出现三次大粪,而且每次都是在最美好的时刻出现,这隐喻着在那样的时代生活不会幸福),而她最后的出现更是惊奇,以自己身体为砝码建了一所房子与一位雕塑家谈着精神恋爱。这种种鲜明的对比、隐喻深深揭示着捷克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深深反思与担忧。

  抛开大的人文主义和社会背景来说,其实,每一个爱书的人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据赫拉巴尔说他为这个选题酝酿了二十年之久,这本书其实是有点自传性质的小说,作者就是通过汉嘉的爱书写出了自己对书的痴迷,这正像爱书的你我他,在书中读着那些美丽的语句就像嘬着糖果似的嘬着,还有孤独,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遭遇孤独,但有书在,我们并不会感到自己的孤独,因为你的孤独也是别人的孤独,与他们交谈你会发现孤独乃是人生常态,叔本华曾说“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所以当汉嘉失去工作时,失去书本失去他的孤独时,他告诉自己“打这会儿起,伙计,一切全得看你自己啦,你得逼着自己到人群中去,你得自己找乐趣,自己演戏给自己看,直到你离开你自己”,但他根本无法存活,他想到了从前的自己,但看到的却是对自己的谴责,所以最后他选择了死亡,选择拒绝被赶出自己的天堂,选择了去看一看布尼茨也无法向他说清的事情。他的死是警钟也是探寻,正如他所说的“我们有如橄榄树,唯有被粉碎时,才释放我们的精华”。

读后感

  《过于喧嚣的孤独》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最重要的代表作,酝酿二十年,三易其稿。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为它而活着,并为写它推迟了我的死亡”。小说诗意地叙述了一个在废纸回收站工作三十五年的打包工汉嘉,他把珍贵的图书从废纸堆中捡出来,藏在家里,抱在胸口。他狂饮啤酒,“嘬糖果似的嘬着”那些“美丽的词句”。这是一个忧伤的故事,爱情的忧伤,文化的忧伤。汉嘉最终将自己打进了废纸包,他乘着那些书籍飞升天堂。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来自当当网上书店的网友:汉嘉或许真是孤独的在废纸堆里从事他日常赖以维生的工作,却不断在各种知识领域中来回穿梭,而享受了孤独中交战不已的喃喃絮语,总觉得“过于喧嚣”是真好的形容,汉嘉所享有的不就是这些?而那个享受下午茶丰饶滋味的我所观看仿若无声电影的画面,却是另一种极端。后来我竟随手拿出背包里的《过于喧嚣的孤独》恣意的读了起来。妻后来端来了份口味清淡的小火锅当成是我们所共享下午茶的最后一道美食,身旁那一桌情侣早已离开,留下半桌端来却只吃了几口的菜肴,离开的时候似乎也没有感觉到不安,仍兀自沉浸在他们自以为是的浪漫里。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来自卓越网上书店的网友:米兰·昆德拉说: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了不起的作家。赫拉巴尔的作品大多描写普通、平凡、默默无闻、被抛弃在“时代垃圾堆上的人”。他对这些底层人物寄予同情与爱怜,并且融入他们的生活,发现他们心灵深处的美。他的小说是最具捷克味的作品。赫拉巴尔说:“最大的英雄是那个每天上班过着平凡生活的普通人,是我在钢铁厂和其他工作地点认识的人,是那些在社会的垃圾堆上而没有掉进混乱与惊慌的人,是意识到失败就是胜利的开始的人”。

读书心得——读《过于喧嚣的孤独,底层的珍珠》有感

  这两天读了一本赫拉巴尔写的书——《过于喧嚣的孤独,底层的珍珠》,阅读之后有一些感触,真正的感触并不单纯来自于书卷的内容或者感人情节,而是来自于现实生活。通过阅读,通过结合自身现处的社会所作出的思考,我们才能在读一本书中汲取到一些有营养的成分,才能慢慢锻造心智的成熟。 我只阅读了一遍,也许我对这本书的理解是肤浅的,表层的,但是单单是这肤浅的理解也足以让我思考良久,让我有所成长了。现在让我们来谈谈这本书吧。

  赫拉巴尔是二十世纪捷克文坛继《好兵帅克》作者哈谢克之后又一位家喻户晓、深受老百姓爱戴的文学奇才。他的作品大都描写普通、平凡、默默无闻、被时代抛弃在“垃圾堆上的人”。他的一生都同这些人在一起,同情他们,爱着他们,把自己与他们等同,发掘他们心灵深处的美,收集了他们成亲上万的语言精华及故事,创造出一群平凡而又奇特、光芒四射的人物形象。

  书中是这样描述那些底层的珍珠的:“最大的英雄是那个每天上班过着平凡、一般人生活的普通人,是那些在社会的垃圾堆上而没有掉进混乱与惊慌的人,是意识到失败就是胜利的开始的人。”因为他们一刻也没有失去生活、没有失去对生活的幻想,他们常常在哭和笑。无疑,赫拉巴尔本人也是这众多底层的珍珠中的一颗,他一生中扮演过众多底层阶级的角色,深知底层群众的苦难与无助,并且义无反顾地担当了诉说历史的那个人。他是这样形容自己的:“我是一个乐观主义的悲观者和一个悲观主义的乐观者,是双重的,两面墙的,有着拉伯雷式的笑和赫拉克利特式的哭。”看到这句话,我想到了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巨匠,他们又何尝不是乐观主义的悲观者和悲观主义的乐观者呢?他为这些底层的珍珠创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新词——巴比代尔,巴比代尔代表着这样一种人物形象:这是一些身处极度灰暗之中而又能“透过钻石孔眼”看到美的人,他们善于从眼前生活中找到快乐,善于运用幽默,哪怕是黑色幽默来极大地装饰自己的每一天,甚至那些最悲惨的日子,他们说出的话被那些理智的人看作是不合理的,他们所做的事情是体面人不会去做的,他们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仿佛语言选中了他,要通过他的嘴巴来瞧见自己,证明自己的能耐有多大······

  是的,底层的珍珠是那些吃透了生活的苦难、生活的无聊而没有陷入绝望,没有丧失发现美的眼睛和爱的勇气的人,是那些不甘于平凡、有所妥协于现实而又时时刻刻在现时的生活中创造美、创造快乐的人。也许他们也会某天某个清晨,某个傍晚走在上下班的路上,在打盹的列车里像哲学家那样问起自己: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日复一日这样活着为了什么?也许他们也会在星空下、在入睡前像文艺的诗人那样陷入苦恼···但是他们并没有陷入这种无穷无尽的追问和烦恼中,他们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脚下,接受现实,把生活的苦果当做甘霖来消化。然而这并不是对现实的一种屈服,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就像一趟旅程,如果前途注定是曲折的、坎坷的,那么他们就要在行途中建立起浪漫、温馨与和谐,他们享受着自己历尽艰辛铸造起来的幸福,他们相互拥抱相互感动,令作家和诗人在同情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更多的爱与敬佩。

  那么这些底层的珍珠是谁呢?他们离我们有多遥远?在赫拉巴尔眼中,他们是车站值班员、保险推销员、钢铁厂工人、废纸打包工、舞台布景工······他们都是一群极其平凡的人,平凡地工作,平凡地生活,平凡地老去,但是他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藏着一颗颗泛着美丽光芒的珍珠,他们的言谈何等睿智幽默,他们一生平凡但也不乏精彩。同样地,我们身边也有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的底层的珍珠,我那位只受过低等教育却崇尚知识、深爱着自己亲手耕耘的菜园的母亲,我那位为了供养一家而放弃环游世界甘于做一名勤劳忠实的水电工、时时刻刻都乐观幽默的父亲,那位会主动跟我打招呼的宿舍楼清洁阿姨,那位每天在校园里顶着炎热太阳拔草的阿姨,那位每天三点钟起来去买菜的瘸脚婆婆······每每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站在人群中,静静地看着人来人往,不同的面孔,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身份,不同的际遇,但是他们都有共同拥有一样东西——那就是平凡,他们只是沧海一粟,他们不曾停下脚步,在人生的路途中,带着希望和勇气一直往前行,不管脸上带着笑容还是哭丧。我是那时才看清了一点生活的,我是那时才开始被生活感动的,为什么不热爱生活呢,不管你是幸运的宠儿还是苦难的承受者,为什么不笑迎生活呢,不管你生于美丽还是生于丑陋,为什么不理解生活呢,不管你是诗人还是农民?

  赫拉巴尔说:“只有理解他人才有可能理解自己。生活,在任何地方都要不惜任何代价参与生活。”是啊,为何不品尝生活呢,不管它是甘甜的还是苦涩的?

读《过于喧嚣的孤独》有感

  导读:----读《过于喧嚣的孤独》有感,特别是当我在读到捷克作家博?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时,隐藏在孤独优雅的叙述里,造就了属于一个孤寡老人的“过于喧嚣的孤独”,这喧嚣是我们无法凭空想象的,会有此等喧嚣,你会看到一个人失去三十五年来的唯一的生存方式和喧嚣的孤独时,在记忆的碎纸堆中翻寻----读《过于喧嚣的孤独》有感人最可悲的不是失去记忆,而是不肯去回忆。我发现自己正在失去对思想对语言文字的记忆。

  在记忆的碎纸堆中翻寻

  ----读《过于喧嚣的孤独》有感

  人最可悲的不是失去记忆,而是不肯去回忆。我发现自己正在失去对思想对语言文字的记忆。特别是当我在读到捷克作家博?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时,迅速陷入了一种令人炫晕的折服。博?赫拉巴尔比任何人都更好地捕捉到象征着人类知识的精美书籍和辞典只是些徒劳地制造出的概念,这些不断更新的文明表皮终将被压成一团废弃,令人忧伤和恐惧。博?赫拉巴尔自己也说他是为写这本书而活着的,这本书令他品尝到巨大的恐惧。“我被这部作品吓着了,然而一部正经像样的作品会引起作者担心和紧张的。我常想,我在写完这类书之后便会死去。可我没有死,于是我就不得不痛快地品尝这巨大的恐惧……”书中隐喻的哲思,隐藏在孤独优雅的叙述里。“当我开动机器处理那些美丽的图书,当机器哐啷作响,最后以二十大气压的巨力把图书压碎时,我仿佛听到了人骨被碾碎的声音,古典名著在机器中压碎恰似头颅骨和骨骼在手推磨中碾磨一样,我仿佛在压碎犹太教法典中的词句:我们有如橄榄,惟有被粉碎时,才释放出我们的精华。”

  有人说,世间本没有垃圾,有的只是放错了地方。可是,他们似乎忘了人类就是最大的垃圾。

  思维的记忆正如舞台上的聚光灯,只照亮舞台的一部分而将剩下的部分留在黑暗中。要是它将舞台全部照亮,人们也就不会再使用它们了。思维的目的就是选择记忆排除无序的点滴。米兰?昆德拉有一段话像是接下去说的:“如果有人能将他所经历的所有事都留存在记忆中,如果他能在任何时候回忆起任何过去的点滴,那么他已经不是人类;他的爱、友谊、愤怒,以及他宽恕和报复的行为都将与我们不同。”

  三十五年来,汉嘉用一台打包压力机处理废纸。废纸中,从百科词典到艺术哲学无所不有。汉嘉肮脏的身上蹭满了文字。工作之余每天阅读一本好书,字字句句都得到时间被手持铲子的老工人充分咀嚼。但这份工作是如此底层如此肮脏,汉嘉的手指总是被暗藏在废物堆的刮胡刀片划伤,遇到从屠宰场上运来的血肉模糊的废纸,还会被成群的苍蝇围绕,以至于他去啤酒店要一杯酒水,服务生都会厌恶地远离他,他的额头上留存着拍死的苍蝇,袖筒里窜出小老鼠来。

  就是这样一个卑微的废纸回收站的工人。却定时为教会图书馆和民族学教授免费赠送好书,更会为了将普鲁士王家图书馆精美藏书因成为战利品而将按照废纸价格:每公斤售价一外汇克朗装上火车卖给瑞士和奥地利而深感犯罪感。“那时候我已在内心找到了力量,使我目睹不幸而漠然处之,克制自己的感情,那时候我已开始懂得目睹破坏和不幸的景象有多么美……”

  人生的回忆就在这些和废品发生的时刻被挖掘出来。母亲的骨灰、舅舅腐烂的尸首;总是因沾染粪便而备受歧视和嘲笑的姑娘曼倩卡;只需要升起炉火做一锅土豆墩香肠、偶尔也

  想放放风筝的无名姑娘后来死于集中营;辛苦生活的茨冈女人,总坚信会有漂亮的照片给她们……和岁月有关的爱和悲凉的片断,在这个老鼠遍地的地下室里悠扬地浮现。耶稣和老子也会浮现在卑微的地下室里,被汉嘉看出两厢对比后的奥秘。

  知识、想法、回忆和苍凉,汇集了争战的老鼠、疯狂的苍蝇,轰鸣的机器,造就了属于一个孤寡老人的“过于喧嚣的孤独”。对人类文明的珍惜,如此便有新一种表现方式:在每一个废纸包里放一本摊开的书,外层包裹名画复制品,连同免不了被同时挤压致死的肮脏动物,成为一个方方正正的包裹。这喧嚣是我们无法凭空想象的,一个人关上嘴巴,却在心底变得无边无际的时候,会有此等喧嚣。

  到了最后,他亲眼看到年轻人和新型打包机器即将代替他的位置、他和所有老式打包工人边处理废纸边看书的工作方式,年轻人和孩子们练习将崭新的书籍扯下封皮,将书瓤扔给机器,看都不看一眼,他开始不断地重复说,“天道不仁慈”,书都被这些手扯得毛发倒竖。处理废纸变成没有人性的工作,这让汉嘉心痛不已。最终他失去了工作,以便让位给这些机械工作、高效率的年轻人接替他的岗位和他的水压打包机。

  他便将失去一切。你会看到一个人失去三十五年来的唯一的生存方式和喧嚣的孤独时,便是无以延续的死结。他在微微的醉态中看到整个布拉格从外延、到自己所在的地点,全部被挤压,打成一个巨大的废物包裹。这究竟算不算发自卑微个人的对世界极至的无望呢。 也许是这样的暗示,或是不可避免的绝望,他真的将自己送往三十五年来朝夕相处的压力机器。他最终将自己也打成了包。作为他钟爱并熟悉的终结方式,安静迎接不仁慈的命运,把自己等同于哲学和名画,隐喻于最终的命运。

  五星文库wxphp包含总结汇报、外语学习、it计算机、旅游景点、专业文献、出国留学、资格考试、办公文档以及读《过于喧嚣的孤独》有感等内容。

优文网欢迎您转载分享:http://www.u522.com/zw/1097107.html

上一篇:白狗秋千架读后感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