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心得 > 手机访问:m.u522.com

蜻蜓眼曹文轩读后感

来源:www.u522.com时间:2024年08月17日

蜻蜓眼读后感400字

  前几天,妈妈为我买了曹文轩的纯美小说系列,让我深有感触的,是这本《蜻蜓眼》。

  这本书从有四分之一法国血统的小女孩阿梅开头,围绕阿梅写出了中国跨洋丝绸商之子杜梅溪与法国女子奥莎妮相识、相恋的故事。由于战争,杜梅溪带着奥莎妮回到上海,继承家产。从此以后,他们在上海结婚生子,有了孙女阿梅。再通过阿梅,从侧面写出了蓝屋的艰辛。但在生活最艰苦时,奶奶奥莎妮仍然用微笑撑着蓝屋。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从马赛来到上海,却再也未能回去的奶奶奥莎妮。她在去世的时候,左手一直紧紧地握着,当阿梅掰开她的手时,手心里的那四个字震撼人心:我要回家!

  蜻蜓眼是两颗像蜻蜓眼睛的珠子,那是太爷爷送给奶奶的,而奶奶在临终前把它们送给了阿梅。蜻蜓眼是爷爷与奶奶爱情的象征。阿梅外公的一句话说得好:你爷爷是个放风筝的老头,你奶奶是风筝,蜻蜓眼就是风筝线,风筝线断了,风筝便会掉下来。爷爷因为乱世,多次受伤,最终带着遗憾离开了人间。爷爷离世,蜻蜓眼被抢走,这些对奶奶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可即使这样,奶奶依然保持着微笑,坦然面对生活。

  这本书从头到尾有快乐,有悲伤,字里行间,句句透出真情。无论是阿梅还是爷爷奶奶,个个有血有肉,令人感动。从这本书中,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即使在阴云密布的日子里,也要永远保持微笑。

蜻蜓眼的优秀读后感

  蜻蜓眼是作家曹文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蜻蜓眼的优秀读后感,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蜻蜓眼的优秀读后感一

  蜻蜓眼是曹文轩获得安徒生童话奖之后写的第一本书,小说故事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写的是之后三四十年间发生在中国上海、法国马赛、中国宜宾三座城市之间,中法结合的一家三代人的生活及遭遇。小说以中法混血儿孩子阿梅的成长为线索,以孩子的视角勾勒出那个特殊年代中一家人的相扶相帮。人类无法避免乱世的伤残,但人类永远珍视初心和童真。

  故事中的主人公阿梅是一个善良,美丽,善解人意十分懂事的“小钢琴家”。作者曹文轩用平淡而有温暖的手法生动的刻画出了阿梅是一个懂事又令人心疼的孩子。看似稚嫩的外表早已慢慢读懂大人们的苦楚。阿梅一家在时代的重压下相互扶持,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正能量。但不代表在我们的和平时代,坚强就只能纸上谈兵了呀。坚强、善良、孝敬等等中华传统美德还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学生,想必人人都会背。不管是什么都不能空喊口号。如果大家都能静下心来多读书,多思考,兴许就会少一些被高考逼疯,被现实弄得抑郁的人了吧。

  曹文轩这样评价自己的书:“故事是中国的,主题是人类的。我们必须知道,中国发生的故事,只是人类通过人性在中国的特殊表现。”作者说他喜欢珍藏故事。我尊重作者的看法,但是我也想保留下自己的想法,正是因为我担心自己的想法和观念会变,所以我才需要在想写的时候就紧紧抓住自己的思绪,我担心自己以后看到的世界就不一样了,但这也是因为自己的观念还不够成熟,对自己不够自信,才会如此。

  总之,多说无益,好书需要自己品味。我建议大家看看这本书多读读温情的故事,对自己有好处。

  蜻蜓眼的优秀读后感二

  刚拿到这本书时,我兴奋、开心至极,扫了一眼这本书的名字“蜻蜓眼”,我还傻傻地认为这本书讲得是蜻蜓的眼睛。但是,读完之后我才发现这本书与我想得大不相同。

  中国丝绸商之子杜梅溪在法国马赛偶遇到了法国女子奥莎妮。这俩人一见钟情,相爱、结合,他们到上海定居,并生下四个儿女。而这“蜻蜓眼”是太爷爷送给奥莎妮的礼物。“蜻蜓眼”看上去像眨巴着并闪动着目光的眼睛。把它接近光源时,那珠子似乎是活的一样,一只只眼睛,都在不住地眨巴着,就像有蜻蜓停在树枝上,在转动着脑袋。

  岁月流逝,奥莎妮从少女到老妇女,渐渐地融入了中国的生活。但是,奥莎妮毕竟是异国血统,而这异国血统却给这个中国家庭带来了两次暴风雨。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情是气愤的。我特别恨那个谣言的主人(谣言最开始出自谁的口中),如果没有他的话,“杜梅溪是资本家,经常剥削穷人的生活,奥莎妮是外国特务,是间谍”。那么,爷爷和奶奶就会多活几年了。

  书中最令我难忘的是《月光下》这一章。主要讲了阿梅,奶奶的孙女要去参加学校的钢琴比赛。比赛那天阿梅穿的干净、漂亮。当她走到化妆老师面前,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化妆老师告诉她自己的节目被取消了,而且新校长又上阵了,因为那句谣言,所以阿梅的节目被取消了。阿梅只是个小孩子,不能因那句谣言就把她的节目取消了呀!阿梅她为比赛做了充分的准备,难道,她所做的一切都白费了吗?

  通过读这本书,我明白了不要成为谣言的主人,更不要成为谣言的传递者;要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更要学会做一个坚强勇敢的人。

  蜻蜓眼的优秀读后感三

  这个暑假我看了曹文轩的纯美小说系列《蜻蜓眼》,收获颇多。

  《蜻蜓眼》主要讲述小女孩阿梅和她爷爷、奶奶的故事。整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感人至深。蜻蜓眼是两颗像蜻蜓眼睛的珠子,是太爷爷送给奶奶的,也是爷爷和奶奶爱情的象征。

  爷爷杜梅溪,曾经的水手,粗矿的外表下却有一颗无比温柔的心,与法国女子奥沙妮相识、相恋最后结成夫妻,并且生下四个儿女。当第二次战争爆发,奥沙妮毅然带着孩子们跟着回国心切的杜梅溪回到中国上海定居,她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温润和优雅。奶奶奥沙妮就是他永远的“码头”。蓝屋里有他们一家人的笑和泪,钢琴的典当与赎回,蜻蜓眼的失而复得,最后一瓶香水的艰难拥有的一连串事件,都载满了爷爷对奶奶真真的爱,汇成了一首雅致、纯美、感动之歌。

  奶奶奥沙泥一别故乡几十载,直到去世前也没有机会看看故乡和亲人。在给阿梅过完生日后,她选择一个人安详有尊严地离世,只是在手心里写下“我要回家”。这是优雅的奥沙妮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看到这,我的心里堵堵的,是难过?是同情?是气愤?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不仅为奥沙妮惋惜,还为她的遭遇感到同情。命运为什么要让奥沙妮与她的家人遭受如此大的罪?只因为她是一个外国人吗?那些恶人仗着有权有势就可以胡作非为?害得一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支离破碎!我仿佛看到了在那硝烟四起、人心惶惶的特殊年代,奥沙泥一家人相扶相帮,艰难而又温馨地生活着。要是他们一家人不是生活在当时的乱世,那他们该多幸福!我为自己不是生活在乱世,而是生活在这个和平的时代而感到幸运。

  这本书我最喜欢和佩服的就是奥沙妮了,她善良、乐观、不屈不挠的精神总是感动着我。她是个贤惠的妻子、伟大的母亲、和蔼的奶奶,“即使在阴云密布的日子里,也要永远保持微笑”。

《蜻蜓眼》读后感700字

  “多读书,读好书”,寒假中我得到好书推荐——曹文轩的佳作《蜻蜓眼》,兴致使然立即放头扎进书海中,细细品味品味起佳。读完之后心中感慨万千,五味杂陈。 这本书文字优美,情节跌宕起伏,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中国丝绸商之子杜梅溪在法国马赛偶遇了法国女子奥莎妮,两人一见钟情,相爱,结合,并生下四个儿女。二战期间,杜梅溪携法国妻子回上海定居。此后,岁月流逝,奥莎妮从少女到老妇,渐渐融入了中国的生活。她给这个中国家庭带来了优雅与温润,然而她的异国血统亦在这个特殊年月中成为这个家庭灾难的来源。 读完这本书,我感触颇深:这一家人在灾难发生之前是多么幸福,奥莎妮和孙女阿梅拥有只属于她们俩的秘密,拥有无与伦比的快乐。奶奶生病的时候,阿梅义无反顾把她最珍贵的钢琴贡献出来,只希望奶奶生命得以延续。这份孝心像金子般闪出光芒。 读到这里,我不禁被奶奶与孙女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亲情,像一朵百合花一样纯洁;亲情,像大海一样深沉;亲情,像天空一样高远。我不由得想起那件事: 一个周末,我和姐姐走着去公园玩耍。走到一个小区门口,突然两只狗疯狂地向我们边叫边冲过来,当时身边没有一个大人。我们俩已被吓得脸色发白,浑身发抖。这时姐姐拉着我就往前面跑,可是事情没有那么顺利,我一下倒在了地上。这时狗冲上来围着我们狂吠。姐姐连忙蹲下,扑在我身上,不知哪来的力量,她对两只狗大吼道:“滚开,滚开!”我抬起头,看看那两只狗,它们在慢慢向后面退,最后,一回头跑走了。这时,姐姐连忙扶起我,对我说:“你没事吧!快走吧!”我摇摇头说:“我没事,谢谢姐姐。”姐姐笑着说:“咱们姐妹还要谢吗,应该的!”姐姐看了看已经跑远的两只狗,拉着我向公园走去。 曹文轩灰《蜻蜓眼》以庄重忧郁灰风格,诗情画意灰意境,充满智慧的叙述方式,呈献给读者一个真善美的艺术世界。它告诉世人:人类无法避免乱世伤残,却应该珍视那份永远的亲情。

《蜻蜓眼》读后感400字

  作者:小丸子 时间:02-19 16:00:49

  今年寒假我读了一本名叫《蜻蜓眼》的小说,作者是我非常崇拜的著名儿童作家曹文轩。读完后,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书中的主角是一名小女孩——阿梅。全书以小孙女阿梅的成长为主要故事线索,以阿梅的视角勾勒了在特殊的年代中一家人相扶相帮,相濡以沫的动人情景。阿梅的爷爷杜梅溪与奶奶奥莎妮在法国马赛相遇相知相爱,并生下了四个儿女。在二战期间,爷爷不得不带着一家人回到上海定居。

  在故事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小阿梅,但我更多的是对她的佩服。在二战期间,不得已回到上海的爷爷一家,原本富裕的生活却越来越艰难,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在我印象中最深的就是阿梅的懂事。在阿梅只有五六岁的时,奶奶经常带她去蛋糕店吃蛋糕,后来日子艰难了,吃不起蛋糕了,奶奶总觉得对不起阿梅。后来她们又一次走到了蛋糕店的门口,小小的阿梅看出奶奶的为难和窘迫,懂事地拉着奶奶的手,微笑着对奥莎妮说:“我不想再吃蛋糕了。”听到阿梅的话,奶奶非常难过,为阿梅的懂事而难过……每当我看到这一段是,心理也感到一丝的痛,并有着深深的惭愧。

  我妈生了我和弟弟两个,可有时候我总是和弟弟吵架,妈妈为此很是伤心。我们俩个都是妈妈的心头肉,没有第一和第二。阿梅比我小得多,却比我懂事,善解人意。虽然她还小,但却处处帮助别人,不给他人添麻烦,和阿梅比起来,我简直是太小心眼,一点也不懂得顾及他人的感觉,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弟弟吵架。我以后要以阿梅为榜样,学习她的懂事和善解人意。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想我得到的这些道理将陪伴我一生,阿梅也会在我心中永存。

曹文轩《蜻蜓眼》读后感作文

  编者按:《蜻蜓眼》以小女孩阿梅的成长为线索,并以这个孩子的视角勾勒出了那个特殊年代中,一家人相扶相帮,相濡以沫的动人情景。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蜻蜓眼》读后感 ,看看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

  《蜻蜓眼》读后感

  清晨,太阳露出了红红的脸蛋,鸟儿站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唱个不停,凉爽的晨风轻轻地迎面吹来。这时,《蜻蜓眼》映入我的眼帘

  这本书主要以小女孩阿梅的成长为线索,并以这个孩子的视角勾勒出了那个特殊年代中,一家人相扶相帮,相濡以沫的动人情景。

  这本小说最让我着迷的不是阿梅,而是阿梅的奶奶奥莎妮。她跟中国丝绸商之子杜梅溪结婚,并生下了四个儿女。二战期间,她跟着丈夫回到上海定居。此后,岁月流逝,奥莎妮从少女到老妇,渐渐地融入了中国的生活。她给这个中国家庭带来了优雅和温润,然而她的异国血统被许多中国人误认为国际间谍,并想出种种办法伤害她。可奥莎妮本是柔弱的老妇,但在爱的正义下,她显得十分坚强。就算那伙人夺走了她最心爱的蜻蜓眼,她也想尽各种办法,甚至不惜用苦肉计夺回了项链。

  从奥莎妮奶奶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我也明白了爱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就像奥莎妮奶奶一样,因为她对丈夫、对孩子们的爱,使她心甘情愿离开自己的故乡,来到遥远的中国,并且一待就是一辈子。奥莎妮奶奶一生经历坎坷,但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 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这本书真的使我受益匪浅。

  作者|四升五 张芸麒

  公众号:文心书院小作家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曹文轩《蜻蜓眼》读后感作文

  编者按:《蜻蜓眼》以小女孩阿梅的成长为线索,并以这个孩子的视角勾勒出了那个特殊年代中,一家人相扶相帮,相濡以沫的动人情景。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蜻蜓眼》读后感 ,看看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

  《蜻蜓眼》读后感

  清晨,太阳露出了红红的脸蛋,鸟儿站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唱个不停,凉爽的晨风轻轻地迎面吹来。这时,《蜻蜓眼》映入我的眼帘

  这本书主要以小女孩阿梅的成长为线索,并以这个孩子的视角勾勒出了那个特殊年代中,一家人相扶相帮,相濡以沫的动人情景。

  这本小说最让我着迷的不是阿梅,而是阿梅的奶奶奥莎妮。她跟中国丝绸商之子杜梅溪结婚,并生下了四个儿女。二战期间,她跟着丈夫回到上海定居。此后,岁月流逝,奥莎妮从少女到老妇,渐渐地融入了中国的生活。她给这个中国家庭带来了优雅和温润,然而她的异国血统被许多中国人误认为国际间谍,并想出种种办法伤害她。可奥莎妮本是柔弱的老妇,但在爱的正义下,她显得十分坚强。就算那伙人夺走了她最心爱的蜻蜓眼,她也想尽各种办法,甚至不惜用苦肉计夺回了项链。

  从奥莎妮奶奶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我也明白了爱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就像奥莎妮奶奶一样,因为她对丈夫、对孩子们的爱,使她心甘情愿离开自己的故乡,来到遥远的中国,并且一待就是一辈子。奥莎妮奶奶一生经历坎坷,但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 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这本书真的使我受益匪浅。

  作者|四升五 张芸麒

  公众号:文心书院小作家

蜻蜓眼曹文轩6

  蜻蜓眼的读后感500字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日前携长篇小说新作《蜻蜓眼》在首发式上与读者见面。《蜻蜓眼》发表在《人民文学》杂志第六期,小说故事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写的是之后三四十年间发生在中国上海、法国马赛、中国宜宾三座城市之间,中法结合的一家三代人的生活及遭遇。小说以中法混血儿孩子阿梅的成长为线索,以孩子的视角勾勒出那个特殊年代中一家人的相扶相帮。人类无法避免乱世的伤残,但人类永远珍视初心和童真。

解读:曹文轩最新力作《蜻蜓眼》的魅力

  解读:曹文轩最新力作《蜻蜓眼》的魅力

  张冠秀

  当读者们还沉浸在曹文轩先生荣获世界级重要文学成就奖项——国际安徒生奖的激动、欢呼、感叹和掌声中的时候,曹先生已经悄然退出各家各派媒体的追逐,说“一个作家不去写作,而去应付频繁的采访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完后,依然保持他独有的高雅、冷静与平淡,在这个浪漫的初夏,送出了最新力作——《蜻蜓眼》。

  《蜻蜓眼》是一部长篇小说,有大仲马的感觉,有卡尔维诺的味道,是让编辑盼了7年之久的作品,是曹先生珍藏了30多年的心底情结,是一个凄美、感人、厚重的故事,是一段中法跨国之恋的传奇,是一部对那个特殊时代灾难浩劫的抨击,是一种对当今幸福美好生活的珍惜,更是对生命的意义信念执着追求的坚持!走近《蜻蜓眼》,仰视曹文轩经典文学,倾听故事中的人物对话,便是这个静静的夜晚唯一可做的事情。

  是的,我洗净了手,缓步坐于窗前。开了窗,打开纱幔,轻拢长发,做一个深呼吸。开启扉页,闭一闭眼,努力打破对故事的预先猜测。而后,开始阅读。

  故事是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到以后的三四十年间发生在马赛、上海、宜宾三座城市的一家三代人的生活和遭遇。在忠实记述各种大大小小变故的同时,艺术地吐露对初心和童真的珍爱、痛失和修复、重整之愿。坚守心中不灭的爱与美,构建起人性光辉的僻护所,这也是曹先生作品永恒的旋律。其基调保持曹先生创作风格一贯的优美,落语精确,情感收放自然,节奏时而舒缓,时而紧张。情节跌宕起伏,欲罢不能。这心刚放了下来,又突然被悬吊起来,变幻莫测。故事仿佛有一股魔力吸引着你非一气读完不可。要知道,这可是曹先生作品突出的特点!我不得不擦擦紧张的眼睛,活动活动一直抻着的脖颈,重新追随故事的轨迹。就这样,几经循环,几度调节。读着读着,人物便动了起来,场景便动了起来,一切便活了起来。于是,一股暖融融的爱意和美的韵味就随着醉人的音符一般的文字流淌开去,一部动感迷人的电影立即倾泻于我的眼前。

  《蜻蜓眼》的开篇,曹先生抛开了以往常用的大片的景物描写手法,而用一个小女孩阿梅的朴素出现引出了一段温馨浪漫的传说一样的爱情:一个潇洒的中国水手和一个美丽的法国女孩,邂逅在法国马赛。拿女孩阿梅的话说,就是“那天,爷爷和奶奶在马赛的一家咖啡馆,一见钟情。”从此,拉开了故事的序幕。曹先生一直迷恋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在《蜻蜓眼》依然保留这个特色,只是相比《火印》《细米》《青铜葵花》《根鸟》等其他作品而言,《蜻蜓眼》的不算太多,但却恰到好处,因为故事不同,背景不同。但是,在我眼里,爷爷、奶奶和阿梅的相搀相扶,宋妈、胡妈对主人的相依相伴,奶奶漂亮的旗袍、始终挂在嘴角的微笑,阿梅和阿郎的沟通理解,一大家人和和睦睦的很有情调的生活,遇到灾难浩劫时共同面对的场景……这一切的一切,这所有的所有,未尝就不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爱和美——是曹文轩作品中一个永不言尽的人性话题。同样,在《蜻蜓眼》中,曹先生用极其细腻的文笔,借助“蜻蜓眼、咖啡、杏树、蓝屋、红油纸伞、毛衣、钢琴、旗袍、小皮箱、香水、小火轮”等元素将这个故事编汇成一首雅致、纯美、感动之歌。

  爷爷杜梅溪,曾经的水手,粗犷的外表下却有一颗无比温柔的心,对奶奶奥莎妮,对他心中永远的“码头”。在日子一天天窘况之下,爷爷感到对不住她,让她大老远地跟着来到中国受苦受累受惊受怕,心里就会生出不尽的歉意,他总会“伸出有力的胳膊,轻轻挽住奶奶的腰,而奶奶则总会仰起头,冲爷爷微笑。”此时无声胜有声,这种感觉有苦涩,有担当,更有坚强。钢琴的当走与找回,蜻蜓眼的失去又找回,最后一瓶香水的艰难拥有等一连串事件,都盈满了爷爷对奶奶真真的爱。

  曹先生在细节上处理得非常到位,这也是一个真正的大家的写作品质。奶奶说“上海男人是最干净的男人,爷爷又是上海男人里头最干净的男人。”所以她才爱干净。爷爷在猪场被迫劳动改造,叮嘱看望他的阿梅,去砖厂看奶奶的时候,一定要换上最干净的衣服。因为,他怕猪场的臭味脏了他的“码头”,他的奥莎妮。

  “干净”也是曹先生作品突出的特点。他的文字是干净的,他对文学的阐释是干净的,他对当今孩子们的精神成长引导方面也是干净的。他说:“站在水边的人无法不干净”。水,是曹先生作品中一个永恒的载体。作为文坛上享有“水之子”美誉之称的他,魂里梦里都是水的故事。比如,《草房子》《青铜葵花》和若干若干的中短篇中,都无一例外地写到了水。他说:“水让我的灵魂,永远不会干燥”。而《蜻蜓眼》中同样显示了水的灵性。“大芦荡”一章节中依然留了“水乡”这一风景,这是我渴望而又熟悉的。当读到“下落”章节中“蜻蜓眼被抢走,爷爷死去”的时候,我的心情倍感沉重,甚至愤怒,这时忽然闻到了芦苇的清香,看到了萤火虫,小船,粼粼的水波……不觉为之精神一振,一种久违了的感觉瞬间从胸口涌出。“大芦荡”这一章节,为整个篇章增加了更加灵动、舒缓的美。不过,我更想说,即便没有这些描述,曹先生诗意的文字一直是流动的,润泽泽的,如水一般,活泼泼地流淌。这种高度境界的美,在创作难度较大的《蜻蜓眼》中尤为突出。我曾慨叹,离开了超过千万字著述的熟悉的童年水乡(水边的文字屋),离开“第二故乡”张北草原(《火印》的创作地),曹先生依然保持高调的创作激情,奉献给大家更为优美动人的故事,这才是一个真正文学家的实力!

  奶奶奥莎妮,一个20岁就嫁给杜梅溪,为他生儿育女,为他远渡中国,操持家事的女人,对他的儿孙们,尤其对孙女阿梅几乎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奶奶,是一个雅致的法国女人,是一个在困境面前不弃不离的中国妻子,对家族,对爷爷,对中国。最难忘的是她脸上始终的微笑,有对事态炎凉的不屑,更有对幸福生活的坚守。在孙儿阿郎被同学嘲笑奚落时,奶奶用温暖的怀抱驱散他潮湿的心灵。当阿梅的钢琴演奏节目无故被取消的时候,奶奶在院子里亲自为她举办钢琴演奏会,这个法国女人一句铿锵有力的话语,惊醒了那个看不到底的茫茫夜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拒绝音乐!”随即,琴声在月光里蔓延,情感在这一刻汇集,整个杜家在空中满是“打倒”火药味浓厚的时候,依然留住了掌声和欢乐,为孙女阿梅的成长,为新生活的期盼!那美妙的琴声是力量,是不屈,是驱散阴霾的阳光!当阿梅离开上海,住在宜宾的时候,奶奶不远十几天的水路赶过去,为她隆重地过了最后一个生日,并送上珍爱一辈子的两颗蜻蜓眼,将爱传递给孙女阿梅。当爸爸妈妈希望奶奶多住些日子的时候,她却怕连累孩子,选择了离开。似乎,这一趟宜宾之行,成全了奶奶在中国的全部使命。养儿育女,可怜天下父母心呐!至此,我掩住了泪湿的脸庞,缓缓地舒了一口气。窗外夏虫们的呢喃,正轻轻撩拨着我颤抖的心弦。

  生活日渐窘迫不停遭到那些“打倒派”迫害的时刻,一个中国老太太,一个被“人”陷害为“间谍”的法国女人,依然保持着生命的尊严,保持着自己的格调,干干净净,体体面面。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奶奶穿着一件崭新的旗袍,头上扎着蓝色的丝巾,穿着干干净净的鞋袜,一动不动地平躺在她的床上”。至此,我对奥莎妮肃然起敬!

  孙女阿梅,一个幼小年龄就懂事的女孩,一个让奶奶牵肠挂肚的艾娜,经历了怎样的成长?在动荡不安的世道里,阿梅虽然经历了很多不堪痛苦,但依然有着算是最幸福最快乐的童年,因为有奶奶,有爷爷,有姑姑,有那么一大家子人都深深地爱着她,宠着她。她的衣服可以是奶奶最好的长裙改做,可以是爷爷的最心疼的水手服改装。她可以提着奶奶最疼爱的小皮箱远走。在饥饿的时候她的口袋总有颗奶糖,或着饼干,还有钢琴陪伴。她是感恩的,她是有孝心的,她无时不刻地牵挂着奶奶。阿梅去看劳动改造的奶奶,帮着雨里搬砖,给奶奶唱歌,给奶奶精神最大的安慰。给快要饿坏的小女孩面包。而这些,在那个非常年代,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又是多么的弥足珍贵!

  回家——在那个充满战争、动荡的年代,“回家”是那么的艰难!爸爸妈妈离开宜宾,回趟上海不容易,奶奶去宜宾看望阿梅不容易。一家人在灾难面前妻离子散,重归家门不容易!

  当初爷爷离开法国的时候,跟奥莎妮说:“你带着孩子留在这里,等我回来。”她说:“不,我要跟你一起走!”而这一走,就是整个后半辈子,她把余下的年华全部留在了杜家,留在了中国。从此,那个“一见钟情”的咖啡屋再相聚便成了永远的奢想。最多的时候,奶奶只是看着滚滚的黄浦江水跟阿梅说,当年奶奶就只从这里跟着爷爷来的。她想念法国,想念家乡。而当奶奶平静躺在自己的床上闭上了双眼,阿梅扒开奶奶攥着的手,手上竟然写着“我要回家”四个字!回法国?回家乡?回爷爷早走一步的天堂?回儿孙们曾经在一起的大家?叶落归根。无需多言,不用表白,只要回家!多么悲叹的一生!多么感人的字眼!潸然泪下!

  不但这些会触动你的灵魂,令你感动,单就小说中的名字,曹先生可谓费劲了心思。杜梅溪、奥莎妮,很好听的名字。爸爸也有法国名字——托尼。阿梅又叫艾娜,只有阿梅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叫,奶奶取的。当孙儿阿郎离开上海前往山区的时候,弯下腰,看着他最信任的阿梅说:“艾娜,我知道你的另一个名字,艾娜!”无时不刻,有一种柔柔的爱意荡漾在杜家的每一个角落。在特殊时期,倍加珍惜。同时,又保留了一份浪漫和亲昵。

  当我读到“走了一个”“又走了一个”“打劫”几个章节的时候,觉得心里堵堵的,很痛,很沉,感觉那场浩劫简直不可思议,好坏不分,黑白颠倒,而杜家却在苦难、悲痛面前手牵手,肩并肩,共同坚强走过,这正是我们今天的人需要的宝贵品质!也是《蜻蜓眼》的精神内核所在,更是曹先生作品的不懈追求。是的,人类无法避免乱世的伤残,但人类可以永远诊视初心和童真,去勇敢地应对生活!

  “苦难是送给孩子们的成年礼”我非常赞同这句话。曹先生的最新力作《蜻蜓眼》的悲悯、纯粹、向善向美就是给孩子们成长最好的礼物。在充满喧嚣与骚动的今天,人们处于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的时候是飘着脚丫子走路。“感动”两字似乎很难寻见,一切变得无所谓,人与人之间关系淡薄,甚至恣意滥踏生命。可以慎重地说,苦难教育在当今教育(社会、家庭、学校)中已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而曹文轩先生的《蜻蜓眼》却是一部让人沉静下来的高品质的书,它就是一轮太阳,会照亮你躁动且正在成长的心房。它给人以启迪,以省悟,让我们重新定位自己,反思昨天,憧憬明天,向着前方稳稳地走去。

  所以,打开《蜻蜓眼》,你不会有遗憾!

  夜深了,一股凉意袭上肩头,我耸了耸,却不想去看时间,只想让时间凝滞在《蜻蜓眼》。空中闪烁着那么几只星星,可是与我共同分享书中的感动?

  末了,对《蜻蜓眼》的唯一建议就是:马上拍电影!让更多的人从中感应,开启生命的追问!

  张冠秀随笔于2018年5月30日22:00

【选读】?曹文轩:蜻蜓眼

  蜻 蜓 眼曹文轩

  第一章 咖啡馆

  1

  有个小女孩叫阿梅。

  因长相、神态与众不同,她的身影一旦出现在什么地方,便会立即将四周的目光统统吸引过来。在那一双双来自不同角度的目光默默注视之下,她会显得有点儿害臊,有点儿发窘,而与此同时,她的心底里也会油然生起一番喜欢和自得。那时,她会微微踮起脚尖,直起细长的脖子,抬起头来,小小的、嫩白的面孔,微微上扬,四处张望,好像是在等一个人,好像是要从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找到她要找的人一样。

  人们都不说话——本来还在说话的,一见到她,也不再说话了。人们像是走在静悄悄的河边,看河水流淌,本无心思,却正走着,河面上忽地吹来一阵清凉的风,刹那间惊了一下。接下来,一个个站住了——有事没事的都站住了。然后,就情不自禁地看着她。就这么出神地、肆无忌惮地看着她,一双双目光随着她身影的移动而移动,全然不管人家阿梅是否乐意。

  仿佛,这个小女孩是从天上飘落到地上的,而他们的神情有点儿像在梦里。阿梅打记事开始,就感受到了这样的目光——惊叹、好奇、着迷和赞叹不已的目光。这目光随时随地,无处不在。阿梅心里很明白:这一切,皆与奶奶有关。

  奶奶是法国人。奶奶出生于法国一个叫马赛的城市。那是一座著名的港口城市。假如没有这个在蓝色海岸线长大的奶奶,自然,这个世界上也就不可能有这样一个叫阿梅的小女孩。

  这个小女孩生活在上海——当然,这是说她在十三岁之前。

  2

  从阿梅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直到奶奶去世——那年,阿梅十五岁——奶奶一直都在断断续续地向阿梅讲述她和爷爷的故事。那些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和浪漫情调。奶奶情深意长地给阿梅讲述这些故事,即便是在阿梅还很小的时候。奶奶完全不考虑阿梅是否能够听得明白,只顾看着阿梅扑闪扑闪的眼睛,用那柔和多情的上海话软款款地讲着,其间还会夹杂着一些好听的法语单词。等她终于想起阿梅还听不明白这些故事时,她笑了笑,但并没因此停止她的故事,还是一路讲下去,一路情深意长。那时,她知道,这是自己在说给自己听。讲呀,讲呀,在用童车推着阿梅缓缓行进在北京西路的时候,在搀着阿梅的小手慢慢走向杏树下的时候,在和阿梅懒洋洋地躺在床上同枕着一个枕头的时候……从不讲究故事的顺序,许多细节也不知重复了多少次。但阿梅每一次听,都好像是在听一个崭新崭新的故事,并不时地问奶奶:“然后呢?然后呢?”无数闪闪发亮的小故事串成了一个迷人的大故事。但阿梅在大脑中联结成的这个看似有头有尾的大故事,却并不十分完整。因为,很明显,奶奶省略了一些十分重要的细节。

  阿梅渐渐长大,阿梅似乎已知道奶奶故意省略掉的是一些什么。她懵懵懂懂地懂得:奶奶羞于将一切都仔细描述给她听。阿梅永远记得奶奶害羞的样子。那时,她会盯着奶奶那对湛蓝的眼睛看,甚至伸出手指在奶奶高高的鼻梁上刮一下。奶奶就会装出咬牙切齿的样子,用手揪一揪阿梅的腮帮,或者紧紧地将阿梅搂在怀里,让阿梅感到呼吸困难——当然,只要阿梅一猛劲挣扎,奶奶就会放开她,咯咯咯地笑着。那时,阿梅会觉得奶奶的笑声与她认识的所有女人的笑声都不一样。奶奶虽然早已经是一个上海人了,能流畅地说一口上海话,但,奶奶一笑起来,就立即成为一个法国人。

  3

  爷爷出生于一个十分富有——甚至极其富有的人家。家族的丝绸生意漂洋过海,一直做到了欧洲。太爷爷一心想把生意做大,将上海总公司的所有事务,都委托给了他的一位堂弟,自己去了欧洲。整个欧洲走了一遍,太爷爷最后喜欢上了法国。他把欧洲的公司设在了里昂,生意越做越大,许多欧洲人都知道这家中国丝绸公司,都很喜欢他们的丝绸产品。

  爷爷二十五岁时,太爷爷一心想让爷爷出来主持这份家业,却被爷爷不留任何余地地拒绝了,理由是他的妻子得病去世了,他的心情很不好。太爷爷心里明白,这并不是爷爷拒绝他的根本原因。这门婚事,是太爷爷做主强行定下的,爷爷一直不快乐。这一回,一向严厉的太爷爷,没有生硬地违背爷爷的意愿,只是转过身去,背对着爷爷,叹息了一声:“随你吧。”

  过去的日子实在沉闷,一直心情忧郁的爷爷甚至感到绝望。现在,他决心重新活一次。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他居然抛弃一切,昂首挺胸地登上了一艘远洋海轮,做了水手。这艘远洋海轮归属于一家法国公司,一年四季不断地来往于上海港与马赛港之间。

  无边无际的大海,天上风起云涌的苍穹,波涛连绵起伏的海面,遥远犹如沉浮于梦幻之中的岛屿,追逐船尾的浪花而上下飞舞的海鸥,皎洁的月光下一跃而起的空中大鱼,水天一色的苍茫……这一切,都让爷爷兴奋与着迷。空气无比湿润而清新,世界变得十分深邃而辽阔,海轮上的生活单纯而充满各种意想不到的艰险。这使一向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却又备感无聊的爷爷,觉得这番散发着海水咸味的时光无比美好。爷爷从见习水手老老实实地做起,很快升至船舵助手,又很快升至二副。

  其间,家族的丝绸生意,如同天空的云彩,几乎覆盖了整个欧洲,甚至开始走向美洲。

  然而,天性向往自由、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的爷爷,面对那一派兴旺发达的丝绸生意,了无兴趣,甚至无动于衷。太爷爷只能仰天发出长长的叹息,让家人悉心照料爷爷的一双小儿女,由着他在海上风里浪里,终年漂泊。

  4

  海轮又一次停靠在了马赛港。

  装满一船的货物卸下去就要花上好几天时间,卸完货物,海轮还要停泊在港口进行一次例行的检修,因此,爷爷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在马赛游玩。这古老的港口,有数千年的历史,满眼沧桑,总让人凝神遐想,百看不厌。一条条石头路,或宽或窄,或长或短,或弯或直,两侧是大大小小的商铺,五花八门的商品来自世界各地。他们并不想购买什么东西,只是有太多的闲暇需要打发,便在这些商铺之间毫无目的地闲逛。最让他们感兴趣的自然是马赛的美食。海轮在海上行驶,一个行程就是数十天,而海轮上的伙食永远单调、无味,现在,他们看到任何一种食品,都会两眼放光,喉咙里呼噜噜涌起一股压抑不住的馋涎。意大利熏火腿,薄如纸片,撩人胃口;平底锅煎出的乌贼,加上欧芹、大蒜,百步之外就能刺激起食欲;意大利面,配以扇贝,浇上乌贼鱼汁,看上去有点儿吓人,但鲜味扑鼻……名扬四海的马赛鱼汤,是他们每次上岸之后,一定要喝的。那至少有四种海鱼精心熬成的大汤,大概算是世界第一汤了。喝着马赛鱼汤,会使人觉得世道虽然艰辛,但活着还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

  这一天,爷爷和其他几个海员一整天都在马赛城闲逛,眼见天色向晚,一伙人进了一家小小的餐馆。晚餐自然是要喝马赛鱼汤的。满满一大盆鱼汤端上来了,一伙人低头赶紧将它围住。那汤乳汁一般,爷爷喝了一勺,眯起双眼,发一声感叹:“这汤啊!鲜得能让人的舌头掉下来哟!”接下来是一片吸溜吸溜的喝汤声。自然要了葡萄酒——人在马赛,怎能不喝葡萄酒呢?他们是漂泊在海上的水手,而水手与酒天生有缘。他们不停地吃,不停地喝,天色终于暗淡下来时,除了爷爷还勉强清醒,其他几个都已喝得醉眼蒙眬、东摇西晃。爷爷知道他们已不再可能继续游逛下去了,就让他们互相搀扶着,先摸索着回海轮,而自己却留了下来,开始了夜色之下的游逛。一座城市的真正面目,它的灵魂,只有当夜幕降临时才会流露出来,尤其是像马赛这样充满神秘感的城市。

  爷爷沿着那些上千年的、坑洼不平的石头路,散漫地游荡着。终于觉得有点累了的时候,他走进了一家位于街角的咖啡馆。爷爷当然不会想到,当他的脚跨进咖啡馆的那一刻,他的整个人生将从此改变。爷爷身高一米八五,体魄魁梧,当他走向一个空座时,在金黄色的烛光映照下,他那巨大并飘动的身影,把坐在墙角里的一个法国姑娘完全笼罩了。

  那个姑娘正在一边喝咖啡一边看书。她马上感觉到了这黑翅一般掠过的影子,不禁抬头去看——她看到了爷爷的面孔,而爷爷却没有看到她。爷爷坐下后要了一杯咖啡。

  那位法国姑娘,可以清楚地看到爷爷:那张被海风吹成古铜色的脸,在烛光下闪烁着微微有点儿清冷的光泽;一对已垂挂了眼袋的眼睛,在浓黑的眉毛下炯炯有神;乌黑,但有点儿干涩的头发如野草一般蓬乱;领口大敞,胸脯显得幅员辽阔,皮肤同样是那迷人的古铜色。这张面孔和形象,留给法国姑娘的印象不是英俊,而是威武——雕塑一般的威武。

  小小的咖啡桌,在爷爷魁梧的身材映衬下显得有点儿不合比例,法国姑娘看着看着,不禁微微一笑。慵懒而疲倦的爷爷,舒坦地喝着咖啡,一副什么也不去思量的样子。法国姑娘有意无意地,不时地向爷爷投去一瞥目光。

  爷爷用勺在杯中轻轻搅拌着,低头开始想一个问题:现在,我有足够多时间,是否去一趟里昂看看父亲呢?他发现,他的内心原来是很想念父亲的。勺在杯中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不一会儿,眼睛开始潮湿,犹如蒙上雾水。

  法国姑娘低头看她的书去了,好像已将爷爷忘记。爷爷却在转头看窗外的景色时注意到了她,而她此时却又将目光投了过来。两对目光,在安静的咖啡馆发出了碰撞的声音。

  法国姑娘在咖啡馆坐到很晚的时候才起身离去,而爷爷离去的时间更晚。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一直朝那个法国姑娘坐过的空位上看着。

  第二天,差不多还是在那个时候,爷爷又走到这家位于街角的咖啡馆。他一踏进咖啡馆,马上看到了那个法国姑娘。她坐的还是昨天晚上坐的那个位置。爷爷向她微微点了点头,算是向她打了一个招呼。而她回了爷爷一个微笑,一个有点儿羞涩的微笑。

  一连三天,爷爷每天都在那个时间来到这家咖啡馆。在走进咖啡馆之前,他早就在咖啡馆附近溜达了。一边溜达,一边在心里反复问着:她还会来吗?答案是:她肯定不再来了。然而,每当他走进咖啡馆时,总能马上就看到她。她坐在那儿——仿佛许多年前就坐在那儿了。爷爷向她轻轻地摆了摆手,她也向爷爷摆一摆手。爷爷发现,她看的是同一本书。爷爷还发现,这些天,她的阅读好像永远停止在了那儿。

  这一天,爷爷提前到了,但,法国姑娘比他更早。而这一回,她没有走进咖啡馆,而是倚在咖啡馆的廊柱上,好像在等人……

  5

  多少年以后,当奶奶向阿梅讲到这一段故事时,阿梅会眨巴着眼睛问:“你和爷爷,是谁在等谁?”奶奶说:“当然是你爷爷在等我。”“可是爷爷说,是你在等他。”奶奶说:“他们男人,总是在一些关键的事情上显得记忆力很差。”当阿梅的目光里闪动着疑惑时,奶奶问:“你是相信奶奶,还是相信你爷爷?”阿梅不假思索,立即回答:“我相信奶奶!”在一旁的爷爷全听到了,他不加一句辩解,笑着,端着一杯刚煮好的咖啡递给奶奶。

  爷爷和奶奶的这段故事进展得极其顺利,毫无悬念与曲折。他们沿着蓝色海岸线,从早晨一直走到天黑。又去普罗旺斯,在那里看了成片成片的一直延伸到天边的薰衣草花田。奶奶没有很快将爷爷领回家与她的家人见面,但,奶奶将爷爷领到离家不远处的一片林子里,指着一座带院子的红顶房子说:“我家!”爷爷则带着她,登上了他的海轮。

  事情前后,一共十五天时间。十五天时间,爷爷奶奶走完了一段美丽而温馨的旅程。

  阿梅读五年级时,那天,她偷偷地看一本藏在课桌肚里的小说,看到了“一见钟情”这个词,而那时,语文老师正把几个词写在黑板上让孩子们造句,她马上在心中把“一见钟情”添加到了黑板上,并很快在心中造了一个句子:“那天,爷爷和奶奶在马赛的一家咖啡馆,一见钟情。”

  第十六天,爷爷和奶奶又来到这家咖啡馆。他们面对面,坐了很久很久。

  第十七天,他们踏上了去里昂的路程……

  第二章 爷爷的码头

  1

  奶奶,奥莎妮,出现在太爷爷面前时,仿佛一道纱帘哗地拉开,清澈的阳光,水一般从大窗里倾泻到屋内,太爷爷身体微微摇晃了一下,差一点儿用手遮在他的眼睛上。那时,奥莎妮二十岁。她的出现,让高大明亮的客厅顿时飘满了青春气息。

  太爷爷一时忘记了打量已很久没有见过面的爷爷,却一个劲地打量着奥莎妮,然后情不自禁地对爷爷说:“她的眼睛这么蓝!”

  爷爷对太爷爷说:“她叫奥莎妮。”

  太爷爷在嘴里小声重复着:“奥莎妮,奥莎妮……”

  “海洋的意思。”爷爷说。

  “怪不得眼睛这么蓝。”

  在太爷爷打量奥莎妮时,奥莎妮将身子微微躲闪到爷爷高大的身躯后面,脸上本就有淡淡的红晕,这回红得更明显了。太爷爷对爷爷说:“她不像一个法国姑娘,倒更像是一个中国姑娘。”太爷爷抑制不住一脸的喜欢。

  爷爷往一旁闪了一下,让奥莎妮完全地站在太爷爷的面前。可奥莎妮随即又微微闪到了爷爷后面。爷爷便伸出一只强有力的胳膊,放在了奥莎妮的腰上,稍稍使了一点儿力量,将奥莎妮推到了太爷爷的面前。

  慢慢地,奶奶奥莎妮,奥莎妮奶奶才变得自然起来。

  终于谈到了爷爷的未来。太爷爷说:“你总不能还终年漂泊在大海上,把你的奥莎妮一人丢在一旁吧?”

  爷爷说:“我已经辞掉我水手的工作了。”

  太爷爷有点儿惊讶,但并不特别惊讶。更准确地说,太爷爷心里更多的是惊叹——惊叹奥莎妮的力量。他摇了摇头,对爷爷说:“当初,我那么劝说你,也没能使你放弃你的选择,可现在,这个法国娘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让你回到了岸上。神奇!”他看着脸上已经有了少许沧桑的爷爷,心里像有一股温热的水漫过,他想对爷爷说:“这些年,你也太辛苦了。”

  爷爷对太爷爷说:“那是因为我已经有码头了。”他看了一眼奥莎妮,“她就是我的码头。”

  太爷爷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这么说,我可以回上海了?”

  爷爷笑笑。

  太爷爷感到无比欣慰。“看来,我真的可以告别里昂了。”

  “如果您放心的话。”

  “你突然一下改变了你的想法,我还有点儿不适应呢。”太爷爷与爷爷开玩笑。

  “可我,就这么突然地一下子就改变了想法。”爷爷微微转头,看了奥莎妮一眼。

  太爷爷走到窗口,打开窗子,望着里昂湛蓝的天空:“好啊!”他回头对爷爷说,“我还真有点儿舍不得离开这儿呢。”

  “那您就继续留下。”

  太爷爷说:“不了,不打扰你们的生活了。”他想到爷爷有了奥莎妮,想到爷爷“浪子回头”,心满意足。

  2

  这天晚上,太爷爷将爷爷叫到了他的卧室,打开柜子,从里面取出一只精致的檀香木的小木盒,打开,轻轻地揭开包裹着什么的奶白色丝绸,从里面取出两枚奇特的物件。当这两枚物件放在太爷爷的手掌上,处于明亮的灯光下时,只见它们光泽闪闪。那光泽华丽而又高贵。

  “过来瞧瞧!”太爷爷招呼爷爷。

  爷爷走上前去,望着这两件迷人的物件:都为扁鼓形状,不大,直径也就两厘米左右,其中一只是深蓝色的底子,在深蓝色的底子上是一圈一圈的白色,那一圈圈的白色之中,又是一圈圈的蓝色,但这蓝色比底色稍微淡一些,却更明亮一些,在这一圈一圈蓝色的中央,是微微鼓起的一小坨绛色;另一只的底色为红色,在红色的底色上也是一圈圈的白色,在这一圈一圈的白色之中,是一圈圈绿色,在这一圈圈绿色中是微微鼓起的一小坨金黄色;图案都为椭圆,层层相叠,看上去像眨巴着并闪动着目光的眼睛。

  “像一只只眼睛。”爷爷说。

  太爷爷点了点头:“蜻蜓眼!它们叫蜻蜓眼。”他用手一直托着这两枚珠子,“它们是用琉璃制作而成,最早出现于公元前两千五百年的西亚、埃及,然后流传到中国。当时的王公贵族极度喜爱。制作一枚这样的珠子,工艺十分复杂,无法满足需求,大约是在战国时代,中国的玻璃工匠们也开始研制,最终制造出与西亚、埃及、地中海的珠子配方很不一样的珠子——战国蜻蜓眼。你看看,这层层叠叠的,像不像蜻蜓的眼睛?”

  当太爷爷将手抬高,更接近光源时,那手中的珠子似乎是活的一样,一只只眼睛,都在不住地眨巴着,就像有蜻蜓停在树枝上,在转动着脑袋。

  “很宝贵是吗?”爷爷问。

  “无价,”太爷爷说,“早些年,我从一位收藏家那里得到的。现在,我要把它们送给你。”

  “给我?”

  “不,”太爷爷摇了摇头,“是让你给奥莎妮。你去找一个好一点儿的珠宝店,配上一串配得上这两枚珠子的其他宝石,做成一条项链吧。你们结婚的那一天,你给她戴上。我喜欢这个姑娘,第一眼就从心里喜欢上了。”太爷爷看了看手掌上的那两枚珠子,“说来也是奇怪,我怎么就把它们带到里昂了呢?我本可以将它们放在上海呀!可我偏偏把它们带在了身边,好像就要在这儿,要把它们给你们似的。这只能看成是天意了。”

  太爷爷很快就把里昂以及欧洲的生意都向爷爷交代清楚,没过几天就起程回上海去了。临别时,他对爷爷只说了一句话:“你说得对,奥莎妮就是你的码头。”

  [责任编辑 徐则臣]

  以上为节选。长篇小说《蜻蜓眼》全本刊发于《人民文学》2018年6期。

优文网欢迎您转载分享:http://www.u522.com/zw/1096816.html

上一篇:最是花影难扫读后感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