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心得 > 手机访问:m.u522.com

成大事者不纠结读后感

来源:www.u522.com时间:2024年08月17日

读书人那点事

  读书小记

  朋友给推荐的书,虽然之前也看过《罗辑思维》,也知道有这么一本书,但是本来不太想要看的,对于这个书名有着莫名的不喜,从来就不喜欢这类看似有些哗众取宠的书名。这次长假也就带回来看了,读完以后,甚喜,有酣畅淋漓之感。

  这是一本好书,从书中我收获甚多。如曾国藩以中人之资能成晚清中兴名臣,在其乡居两年再次出山,前后为人处事的巨大反差让我明白做人确实是需要圆融。如隋炀帝文治武功,本可成就千古一帝,最后却落到遗臭万年的下场让我明白如果不能战胜挫折,有可能万劫不覆。

  读书是为了稍解心头的困顿,书就像一面镜子,在你读的过程中会把你的所思所想照映出来,与写书人的思想交叠碰撞,这个过程并不是一个死板的过程,也不是一个可以复制的过程。随着人的成长,随着每次读书时心境的不同,每次读同一本书也会得到不同的体验。所以在我看来一本真正的好书是可以反复的阅读的,不断的把玩的。而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也是这样,本书的内容还是比较丰富,但是甘地那章说‘不要强制他人,也不要被他人强制’这段,对我的触动就远远不如‘未来不迎,过往不恋’来得深刻。因为对当时当下的我而言,这句话可能解答我心中的很多困惑,但是以后呢?

  成大事者不纠结

  先来说说罗胖倒底都说了些什么吧,成大事者不纠结,那么纠结的是什么呢?人这一生纠结于过去,过去的成功。纠结于现在,现在的妄念。什么是妄念?所有你想要做的,却要依赖于他人实现的都是妄念。纠结于未来,总是想要未来能有多大成就,追寻你所无法达成的目标。

  第一章是未来不迎,过往不恋,此为破题之作全书中心。书中两个故事,一个是老公务员张廷玉的故事,张廷玉是三朝元老,兢兢业业一生,得雍正帝赐配享太庙的荣誉,什么是配享太庙呢?就是死后牌位可入太庙,从此皇帝的龙子龙孙们在祭祀的时候也需要叩拜,做为人臣,这可是至高的荣誉了。可是乾隆帝登基就注定了这位老公务员悲剧的后半生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生前被乾隆玩残了,爵位被夺,配享太庙的荣誉被夺,连赏下的东西都收回了,可谓凄惨啊。如果老先生不恋这入太庙的身外之物,以其政治智慧,应该可以做到软着陆的。另一个故事是曾国藩战天京的故事,主要讲的是曾公虽无名将之才,但用其结硬寨,打呆仗的坚持成功剿灭太平军,笨虽笨矣,有效就成。曾公要对付的除了太平军的名将以外,还有自身的笨拙,他本就不是知兵之人,所有的行军打仗都需要自己摸索,另外还有一帮猪一样的队友在拖后腿,他能做到的只有不动如山,专注于当下,如果要纠结于官场斗争,纠结于自己不擅兵事,那也就没有办法成事了。

  书中的剩下各个章节说的都是关于各种纠结的故事,列在附中。那么怎么破呢?曾文正公给出了解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人生当执着于当下,而非外物妄念。

  着眼在当前是破除纠结的不二法门。很多的时候我们会面对的是二选一的决择,人生就是由很多的岔路口构成的,而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纠结。要不要出去创业,要不要嫁他,要不要买房,要不要跳槽。不要用未来的事情让现在的自己烦恼,既然现在在纠结,而且没有结论,那么就顺其自然,很多时候到了将来,问题已经解决。

  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意思不是说不要去做长远的规划,而是说要在做规划的时候要立足当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规划要做的是定方向,而不是让自己的纠结。如果连方向也定不了,那么说明一定是现在的自己没有办法解决的,要做的也仅仅是加强现在自己的储备,而不是彷徨妄动。

  书里书外的收获

  跳出书中原有的框架,来看自己的收获。有的是故事中的为人处世的机理。有的是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

  人生转折

  曾国藩智商不过中等,考了七次秀才,到23岁才考上,还是个倒数第二。从来都以自己的道德标准要求别人,不光是同僚,连皇帝也敢上折挑刺,说咸丰皇帝小事精明,大事糊涂。一副众人皆浑我清的姿态,为自己树敌颇多。在父亲过世后回家守孝两年之后一改之前的态度,放低姿态长袖善舞。皇帝夺情让其重新出山,按他之前的做事方法的话,一定会借此机会要挟皇帝,给他各种资源,现在却是二话不说,直接上阵。对于皇帝也从来不直接拒绝了,各种周旋,皇帝让他去四川,他一会儿说我正在打景德镇,马上就要打下来了,您再等等我。不再像原来那样刚性,而是一个拖字决做得柔软无波。

  杨广文治武功,不光开启了科举制度,还定立大隋律,从律法上施行改革,另外多次下令减免税务,能给百姓减轻负担。国力强盛万国来朝,只是一征高丽,大败而归。却没有吸取教训,一而再,再而三的压榨民力,最后竟致亡国。

  曾国藩,杨广似乎都有一个特点,都是在某个人生的转折点上发生了足以影响一生的事情。有的是前半生走到了人生顶峰,然后忽转直下,有的是在困境发顿悟,从此一路顺风。

  平庸的人的失败也就只是平庸而己,伟大的人失败才会沉沦。没有人是天生的loser,能在历史留名的人,很少有真正的平庸者,所以他们的失败总是有迹可循的。如杨广般无法接受挫折,在人生最高峰之时来了次巨大的失败,这是生命无法承受之重,之后才缩在龟壳中不愿面对现实。曾国藩从来就不是什么天才,一生经历5大堑,每次面对挫折,越挫越勇,最后还能顿悟。生命也从来不是什么单行道,它存在无数的随机事件。但是也许,人生的经历,至少很大程度上注定了可能的结局。

  如果按一贯的思维去做事,那么也会得到一贯的结果。如果想要改变,那么就需要自身做出改变,这是我能从曾文正公那里学到的东西。

  被挫折打败,那么你败给的就是自己。如果我会被现实打败,那所有人都会被现实打败,我可以败给现实,但是不可以败给自己。这是我能从杨广那里学得的。

  想要不被注定的人生,那么就不要纠结于外物,凡事从自身出发,从自身寻找原因,能改变自身可能注定失败特质,那么人生就可能转折。

  关系的转折

  人的关系也是极其复杂的,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有没有永恒的敌人。如何不让朋友变成敌人,如何让敌人变成朋友是非常需要智慧的。先不说这个转变的手法,只说转变的指标。目光如炬,能实时发现关系转变的指标,在这个时候做出一些正确的选择,可能改变自身的命运。

  张廷玉三朝元老,一生为朝廷贡献不知多少,却落得惨淡收场。其实在其人生当中出现过几次关系转变的指标,他却没有抓住。一个是乾隆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时候就要想着如何软着陆了。第二个指标是皇帝开始让他可以晚些上朝了。这个时候就要真正的考虑如何着陆了,而做法却是需要看皇帝的性格来做了,这时候做的每一个小小的决定,只要是跟皇帝打交道的事情就需要好好琢磨了。当然,从乾隆的做为来看,张廷玉做什么都没有用了,乾隆只是抓住个机会就会打压,做为皇帝莫需有的罪名也是可以,能做的只是从中找出皇帝的诉求,再看自己的诉求,看是否能有两全,投石问路就是一个方法。

  如炒股一样,指标出现了是否能毫不恋栈的去执行预定的操作,这个对心态的要求非常之高,为什么炒股的人这么多,却没有几个能挣钱的?我也一样。很多的时候炼心就非常的重要了。解决方案一直都在那里,但是世上又有几人能真正的执行下来,而且有个好的结局收场呢?人跟人的差距不在于知识的多少,而更多的在于这

  思维定式

  所有的人都不是刻板的。我们在读历史的时候,经常是可以看到书上对人物的下的定论,红脸的白脸的好不热闹。谁曾想红脸的可能是曹操,白脸的可能是关公呢?

  罗胖此书算是颠覆了我对很多历史人物的看法,也让我感慨颇深。确实,只有绝对的白痴,没有绝对的恶棍。从来不知道杨广本身可能是如此神武,从来不知道胡适的摇摆可能是他对自我的执着。

  每个人都是立体的,是矛盾的,是有血肉的,而不是平面的,为什么要给人物下一个定论呢?大兴文字狱的是暴君,可是确是一生朱批两千万字的勤政之君,同时也留下了一个富庶的中央财政。李鸿章一生因为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而国人皆约可杀,可仗也不是他打的,只不过是背了个黑锅而己,但其晚年苦苦探索的却是中华文明的出路。

  每个人都是极其复杂的,每个行为都是有其因果的。不要给自己的眼光套上一个枷锁,不要让追求对人的盖棺定论,而要寻求每个人之所以如此的源初动力。

  如何读书

  罗胖的这么一本书让我真实的收获不是知识本身,因为我知道知识对于人来说只是汽油而己,而思维却是人生的发动机。罗胖做学问的态度是我最最想要学习的,把一本书拆开了揉碎了去读去看,再用自己的语言放入自己重新构建好的框架中,这样才算真正的读懂了一本书。当然,正如前文所说,真的好书不光只是要读一遍,每个人生阶段,带着不同的心境,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框架去读,会得到不同的体验。

  这样的读书态度是我需要坚持的。

  如何看待一个历史人物

  前文说到了思维定式,具体到去品味一个历史人物的方法。其一,人总有盖棺定论,虽然我们不希望这么去做,但是为了快速了解一个人,先总是要了解时人对此人的刻板印象。其二,要理解每个人都是有历史局限性的,不要以今人的眼光去要求一个历史人物。罗胖的书中用的一个方法是挺不错的,那就是有同时代的人与之对比,这样可以尽可能的有同样的标准来看待人物。其三,看人物是否对今人有所启迪,一是看他的人际关系与为人处理,一是看他如何处理困境,解决问题。

  附

  第二章说的是不要追求妄念,坚持自己。拿破仑三世妄求恢复拿破仑被教皇加冕的荣光,而纠结一世,所做所为都是为了讨好教皇,甚至每次战争的胜利也没有为法国争取到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最后普法战争时候一败途地。卢梭坚持自己从不向旧的文化势力和政治势力妥协,总算活出了自己的风格,并成为欧洲很多青年的精神导师。

  第三章说的是在迷茫的困局中怎么破境。嘉庆皇帝自继位以来一直以圣人之行要求己身,生活检朴,又勤于处理政事,也能体贴臣下。但是在那个迷局中却也无力回转局面,晚年又一改锐意进取的心态,转为守成之主,造就了个死气沉沉的大清朝廷。李鸿章在那个中西方文明的碰撞时期却能坚持自己,不沉浸于过往,不跟未来较劲,日拱一卒,哪松了拱哪,也把洋务运动办得轰轰烈烈,虽不能挽回晚清颓势,但真正做到了执着于当下。

  第四章说的是不强制别人,也不被别人强制。雍正皇帝其实是一个大男孩一般的人物,在奏批中竟能回到朕就是这样的汉子,尔等不负朕,朕心不负尔等。但在他处理跟年羹尧的关系的过程,就是爱你爱得要死,你不爱我你就去死。爱时如火山般热烈,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为其千里送水果,不爱时又如万载寒冰般,在赐年自尽还不够,还要年自己推荐的门下亲眼看着他去死。这份爱,雍正爷送出去的时候是义无返顾,却也要求对方如他一般的热烈,如果对方做不到的话,就将之沉沦地狱。甘地无疑是道德上的圣人,他自己是能做到知行合一。但是同时又反对现代化的进程污染了道德心灵的净土,这无疑是人类社会的退步,不应该用道德去绑架他人。

  第五章说的是有的人原本的好棋可以下烂,有的人拿到一手烂牌,却可以打到三家通吃的地步。隋炀帝杨广本身文治武功,科举的开启就足以让所有读书人歌功颂德。但是三征高丽却让他从原本可能的千古一帝沦为亡国之君。其纠结的是不可得之物,一败之后本可收手。罗马帝国屋大维在凯撒死后的一摊烂棋中建立新的规矩,让所有玩家都遵循他的规则。在各自退让的基础上,放出利益,自己把握军权。步步为营,成就奥古斯都大帝。

  第六章说的是别让人际关系毁了你。曾国藩在乡居两年后,一改之前刚烈的态度,放下身段长袖善舞,不让他人难堪。不再纠结于用自己的道德标准要求别人。原先的时候对自己部下要求很高,升职的也不多,乡居两年之后,再次出山,每战之后为自己部下争取保举。三品以上保举竟有万人之多。胡适本来在政治上也忽左忽右,但是也坚守自己的原则,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在孤独中成就学问。不要纠结于站位。

读《成大事者不纠结》有感

《成大事者不纠结》读后感

  看完了这本罗振宇的《成大事者 不纠结》。我想说说我的几点读后感:第一章讲的是未来不迎,过往不恋。作者通过一个叫张廷玉的清朝官员例子,从雍正一朝配享太庙的荣誉,到最后落寞而死,从中让人感到了:一个人如果背负的太多,他就会被现实所累,从而影响对现实的判断,失去理智,最终造成悲惨的命运。所以我们要扎实根底,有自己的立命之处,同时不要过多的追求妄念。另外作者通过,举曾国藩的例子,体现出了,一个人想要立于世,必须要有自己的信念,坚定自己的想法,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做到不纠结。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市场经济,现在的社会更需要的是能力,而不是学历。所以,我们想要在这个社会中,活得更好,必须要具备,足够的才能,敏锐的眼光,突破常人的思维,才能走出适合自己的那一条道路,才能得到社会馈赠。作者通过李鸿章的例子表达出来了,如果想成为一个明白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活在当下。作者通过雍正和年羹尧的例子,说明了雍正(包括一部分人)有一个很大的思想缺陷:一个人会在首先对你很好,但是如果你没有达到他的期望,就会进行报复。我们对别人的付出仅仅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关别人什么事?如果付出是需要索求回报的,那付出的意义是什么呢?所以,如果你想对一个人付出,那么请单纯地付出吧,这和别人无关,也就不要想着图什么回报了。我怎么对别人是我的事,别人怎么对我是别人的事。通过隋炀帝的这个例子,向我们表达了,一个人可以有宏伟的目标,但是必须立足于当下。当一个目标超出了我们能力范围之外的时候,如果我们仅仅和目标本身死磕的话,最终换来的必然是遍体鳞伤,这时候要适当的对目标进行一些调整。比如说降低目标的标准,延长目标达成的时间,调整目标实现的途径等等,如果经过尝试,依然发现不合适的话,甚至可以放弃这个目标。最后通过曾国藩和胡适的例子,让我们知道了,一个人不管再有能力,他终将是要融入于这个社会的,而想融入于这个社会,就必须遵循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在学界,在官场,在商场,各有各的游戏规则。而有些规则,甚至被我们的道德所不齿。但如果要成功,我们就必须遵循这些规则。这里面一个最简单的逻辑就是:不给他人难堪。我们可以有自己的道德准则,但是我们不能将自己的道德准则强加于他人。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社会里,我们所遵循的是大家所认同的道德准则和游戏规则,只有在这里面我们才能够,愉快的玩耍。然而回归本性,我们依然要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

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读后感10篇

  《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是一本由罗振宇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读后感(一):为了自己的人格健全。

  身外之物没有什么可追求的,我一切的行为、一切奋勇的追求,都是为了我自己的成长,为了自己的人格健全。在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尊严和人格空间的前提下,尽可能释放善意。因为一个人做事是否能够成功,不取决自己有多牛,多能干,关键取决于你能调动多少资源来帮助你。

  可怜的张廷玉,他当一个人生活的全部,取决于他人的赏赐的时候,追求一个身体之外的目标,并因为这个目标戕害了自己的生命。这样一个挥之不去妄念,需确实要别人来满足的期望。没有看清楚身体外的东西,因为身体外的东西没什么可追求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非此不可的目标。生命中一切的行为和追求,都是为需要是为了自己的成长。

  《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读后感(二):读书笔记

  并不是为之而不能,而是能之而不为

  扎马步只有两个动作要领,第一,扎稳底盘。你得有自己的生活和价值源头,自己要有和他人协作产生财富的方式。第二,意守丹田。所有的东西都不在身外,身外之物没什么可追求的,我一切的行为、一切奋勇的追求都是为了我自己的成长,为了自己的人格健全

  不管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都是人,人都讲道理。只要你用一个“诚”字,该怎样就怎样,对方就不会欺负你;即使他欺负你,那也只是实力差距带来的正常结果,总比你耍无赖、使巧计,最后吃一个大大的暗亏要好得多,对谁我们都应该秉承一个“诚”字

  同治九年(1870年),两江总督马新贻遇刺,这就是晚清史上著名的刺马案。慈禧怀疑是曾国藩和他的湘军干的,于是把他叫来,阴阳怪气地问:“此事甚奇呀!”曾国藩回答得非常简单:“我也觉得此事甚奇。”一个字也不多说,完全不跟老佛爷辩解。老佛爷拿他一点儿招都没有。

  都是明白人,千万不要跟老中医玩偏方。

  有人问我什么是自由主义?我找到了自由主义的反面。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如果没法说清楚一件事物的定义,你就找到它的反面,说清楚它不是什么。

  自由主义,第一,根底扎实,有自己的立命之处;第二,意守丹田,永远不向外追逐妄念。

  君臣之间,有时候像身处一桩完全没法离婚的婚姻之中。臣子最后跟皇帝分手,说白了也不是离婚,只是分床睡。“我老了,陪不动你了,我能不能到那屋待着去?”但是在传统的社会结构中,臣子所有的东西都是皇帝的,皇帝跟臣子博弈的内容是什么?不是你能不能干,不是你是不是清廉,而是你爱不爱我。

  人不能有妄念。

  妄念就是一个自己挥之不去,但又必须靠他人才能够实现的愿望

  曾国藩在祁门设立大营的时候,《湘军志》的作者王闿运就在营中。当时太平天国的军队将祁门大营四面围住,猛烈攻打,情况非常之危急。 有一天晚上,曾国藩派仆人去看王闿运在干什么。仆人回来说,老人家在读《汉书》,夜半时分,点灯熬油,继续用功。 曾国藩说,你再去看看他的仆人在干什么。一会儿仆人回报说,他的仆人正在收拾行李。曾国藩说,我就说嘛,像王闿运这样的经学大家,《汉书》早就背得滚瓜烂熟了,怎么还会在这么紧急的时候读《汉书》呢?他这是假装镇定,等着仆人收拾好行李好开溜呢。

  历史上很多成就了一番事业的大人物,在本质上都是孤独的,谁都靠不住,即便是那些亲如手足的人。

  当一个人要做大事,而身边所有人都要对付时,那该怎么办呢?曾国藩的心法是:“结硬寨,打呆仗。”

  处理天津教案。中国民众打死法国传教士,顺便杀了几个外国人。朝廷派曾国藩处理。

  一方面是国内的舆论压力,谁要是偏向洋人,谁就是汉奸,肯定会遗臭万年。另一方面洋人也不是吃素的,当时法国人已经把军舰开到大沽口

  曾国藩处理整件事件:第一步,谁杀的人?谁杀人就是谁犯法,抓起来就得杀头。

  二、其他国家的大使、领事、外交官也别围着我闹,你们说我们赔多少,我们就赔多少,

  三、单独再跟法国谈判。天津的通商大臣崇厚没处理好这件事,就要代表中国政府到法国去赔礼道歉。

  我们一般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往往就是因为欠缺就事论事的能力。

  总防范别人,自己先犯错

  专注于当下,就是破纠结最好的法门。切忌“目光远大”,一定要“鼠目寸光”,把眼下该办的事办好。这样所有的矛盾,都会在你往前走的过程当中自然化解掉。

  左宗棠经常在背后给曾国藩捅刀子,曾国藩的处理方式也非常简单,该解释这件事就解释这件事,过后我全当没发生过;该帮你左宗棠的时候,我还是要帮你。

  鼠目寸光:我就处理眼下这一件事,处理好了,不考虑周边的第二层、第三层博弈关系,这反而是在乱局中、变局中最最聪明的方法。

  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

  不问是非,埋头业务,屁股干净,尽力协调

  戴高乐将军评价法国:法国所取得的胜利总是一时的辉煌,而遭受的灾难却是永久性的

  第一,利用手艺

  第二,会抓机会

  也许我们不能对更大的国家、民族、人类负责,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做到,不再抱定我们认可的那个绝对正确。我们可以用一种欣赏的思维,来看待每一个为我们左冲右突的人,这样我们的生命就会被点亮一点

  我们必须承认,有些困局是无解的。梁启超写《李鸿章传》,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就是说李鸿章很有才能,但是可惜他的见识不够,而且他一生的遭遇、情境、境遇都很悲哀。 知识分子这么说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同时代的人这么说,就缺少一份谅解。什么叫见识不够呢?每一个人所处的环境都是在具体的经验、传统、境遇当中,无论是悲也好、惜也好、敬也好,我们都只是作为局外人在旁观罢了。一旦我们置身到他的环境中,你遇到的全部是每一个时刻最具体的选择。 现在回头去看那段历史,知道当时只要改革、维新就能富强,当时谁不想富国强兵?可是眼前这一步,遇到的最具体的一个问题是,该怎么做?不是说造舰、造炮、建工厂,推动市场经济,国家就会马上繁荣起来的,具体负责的人有具体的难处。包括写《李鸿章传》的梁启超,后来在民国时期也当过司法总长、财政总长,却干得一塌糊涂。所以每一个具体情境里的人,都有他具体的难处。

  曾国藩:“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替手就是接班人、继承人,他就找了李鸿章这么一个替手。这就是不往后看、向前看的一种人生观

  李鸿章:从来不沉浸在过去的恩怨之中。

  人在面对未来的时候,是有两种心态的,第一种是贪婪,第二种是恐惧。

  李鸿章搞洋务运动跟张之洞完全不一样,没有什么巨大的动静,只是一步一步地往前拱,从来也不说我这个伟大的计划受到挫折之后我有多受伤,我一颗玻璃心碎一地。只要是他想干的事,他是有机会就往前拱一截,有机会就往前走一步。

  李鸿章随时都在变方案,从来没有什么激进的口号,但是一旦他发现哪儿松动了一点儿,立马就往前拱一点儿,叫“日拱一卒”。他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推动着中国的进步。

  李鸿章,既不跟历史叫板,也不跟未来较劲,他就活在当下。

  李鸿章好不好用巧妙呢?当然也好,一个老官僚、老滑头,他能不好用巧妙吗?但是李鸿章有一条,他用巧妙,不是为人是为事。比如我要造铁路,我要造北洋舰队,我要去谈判一个什么具体成果,他是为这些事好用巧妙。不是说他不为自己考虑,他考虑的基础是一个具体的事件,而不是一个具体的人际关系

  1898年,夏秋季节山东段的黄河决口,朝廷要李鸿章勘河,就是勘探黄河。那时候李鸿章已经75岁了,不太能走了。他就上了一个折子,说我老了,岁数大了,精力都不够用了。这个折子写得非常短,前面引了圣旨,后面只有几句话,意思就是表明态度,你让我去我就去,但你最好别让我去。后来清廷给驳回了,就是要折腾他,甚至是惩罚他。李鸿章这个人就是这样。我不跟你意气用事,不跟你生气,你让我去,我就说最好别让我去;你非得让我去,那我就去。而且一旦我去了,不管我多大岁数,我都会踏踏实实地把这件事干成。这就是李鸿章这一生最狠的地方。他不被任何所谓的周边关系所绑定,所有的注意力都在事上。

  李鸿章张目而卧,张之洞闭目而奔

  自由主义就是自己对自己负责。第一句,我们绝不去强制他人;第二句,我们尽可能地不让他人来强制我们

  一个好的制度会生产出两样东西:第一,是力量;第二,是对力量的控制。这两者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上,缺一不可。

  屋大维为了建立帝制都做了什么呢?第一,把牌桌支好,大家不准掀桌子;第二,确定玩的内容,不玩争上游,而是玩麻将,打一张吃一张;第三,定规矩,是玩四川麻将还是北京麻将;第四,搞氛围,大家融融洽洽,和气一堂;第五,等你们把所有高帽子都给我戴上,每个人都愿意到我家来打麻将的时候,对不起,我就要坐庄了,而且是连庄。我就可以把这个职位一代一代地往下传了,罗马帝国就此建立。

  一个人做事的时候,关键不取决于你自己有多牛、多能干,关键取决于你能调动多少资源来帮助你。这个时候技巧就出现了,如果你不仅要追逐内圣,而且要追逐外王,那就不仅要当一个君子,还要有能力调动一切能够帮助你的力量,来帮助你做成这一番事。

  曾国藩自己写道:“我有美名,则人必有受不美之名与虽美而远不能及己名者,相形之际,盖难为情。”就是说,我喜欢美名,别人也喜欢。如果我一味地图自己的美名,那不美之名就归于他人。

  不能让他人难为情,让人有台阶下

  《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读后感(三):专注当下,做对的事

  做到深入浅出,罗辑思维可以算一个,能把说不清道不明的道理,通过生动的例子掰扯清楚是本事。

  1、妄念就是一个人自己挥之不去,但又必须靠他人才能够实现的愿望。

  2、人不能有妄念,不追求身外之物,一切都是只是为了自己的成长、人格健全。

  3、立身之本,自己的生活和价值源头,与他人协作产生财富的方式。

  4、对手不止是敌人,

  5、为人处事切忌“目光远大”,而要“鼠目寸光”,就事论事,专注解决当下的问题。

  6、不要因为防范别人会怎么样,而扭曲了自己原本的行为和判断。

  7、诚以待人,全力以赴,无愧于人,无愧于心。

  8、专注当下,别想太多,顾虑重重,举步维艰。

  9、曾国藩: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

  10、刘春:不问是非,埋头业务,屁股干净,尽力协调。

  待续。

  11、不要让情绪性的东西迷住了双眼,影响了判断。

  12、人一生不管从事什么职业,混得有多好,哪怕你是国王,都应该有一门手艺,这是人生定立根基最重要的基础。

  13、对过去的贪恋,对未来的恐惧,会让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不得自由。

  14、不被人际恩怨,周边关系所绑定,所有的注意力都是在如何把现在的事情做好。

  15、临行喝妈一口奶:不要想未来会怎么样,利用好现在有的资源,做现在岗位上最漂亮的事。

  16、为老板打工的同时,利用现在老板的资源做出名堂,让所有人看到你。

  《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读后感(四):未来不迎 过往不恋

  失业了,可以腾出大段的时间阅读,搬家的时候带了一皮箱的书,多半是买了还没有读过。

  因为结婚,常年的驻外与家庭产生了不小的矛盾,艰难抉择后,决定离开我喜欢的海天公司和岗位。坚决背后是对未来或者说是未知的恐惧,没有工作的日子在车贷房贷的压力下,显得更加彷徨,不知所措。

  《成大事者不纠结》第三章怎么做个明白人(时代迷茫的明白人:李鸿章)中说:“让一个人思想和行为不自由的,有两个牢笼:一个是对过去的贪恋;一个是对未来的恐惧。”读到这里,让我赶到了深深的共鸣。我从书中找到的答案是“日拱一卒”我找到的答案与书表方法论不同,书中是说不是当前体制较近,我看到的是其扎马步的核心方式,底盘稳,气凝丹田。

  结硬寨,打呆仗。曾国藩的历史故事,在我们村头常年靠墙而坐晒太阳的爷爷辈口中,已经讲得透透的了,但是听到最多是关于命运有关的,讲曾国藩属于何种命数,什么卦象,封王拜相是命中注定,对于其于中兴之功,则谈之很少,作为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正正经经的谈论前朝野史的快感就如同村里的七大姑八大姨家长里短的快感是一样的。结硬寨,打呆仗是从战术上曾国藩的基础方针,是湘军能够打胜仗技术层面的保障,而文人能打仗,不在于一夫当关,不在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不在于视敌将如插标卖首,而在于能够在在晚清已经腐朽和顽固的封建体制之内,游走于其官僚一系统,从而将整个战争起机器运转,故曾国藩胜在聚财,拢权。而对于曾国藩,对于后是最大的影响,则是其在私德方面,梳理的近百年的道德标准。剿灭太平太平天国最终会作为一个历史事件,逐渐再历史长河中变轻,而曾氏道德,则会随历史长河,浩浩汤汤前进。

  向来我对于由其他形式的传播方式转换为文字乃至成书的作品不太感冒,购买这本书的本意也是为了免运费凑的一本书,积压半年使得有时间去看。这样的书我一般认为多有拼凑之嫌,全书上下不能够连贯,通过传播媒体表现出的语言落实到书面,总感觉口语化过重,有极大的圈钱嫌疑,而这本书在我的看法内,也不能免俗,何况《罗辑思维》这个强大的ip,使得这本书的出现带有那么强的功利感,但是我还是能够接受,因为小人或者君子, 罗 都将其做在了明面上,就像是说我做了不要脸的事情,我承认啊,但是我不伤害别人,我只求自己一点利益加上一点一点自我感觉良好的具有分分享精神的道德情操,你管我干嘛。胡林翼就曾用此种态度为左宗棠求情。我觉得这种作为不讨厌,个人还比较喜欢。

  全书章节均出自逻辑思维的视频,因为逻辑思维每一集均有独立的主题,因此全书读完并不觉得凌乱,没有什么拼凑之感,同时每一个章节均有一个完整的题目的论证逻辑,这是逻辑思维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里面逻辑清晰,知识面甚广,论证简单直接清晰,里面多段的论证亦是我们思考及处理事情的样本,因此这本书我是难以厌倦,用一上午的时间加上中午吃饭的时间,一口气读完,并辅以《战天京》《铜官感旧》等书比照阅读,甚是兴趣盎然。

  《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读后感(五):挺好看的

  新式鸡汤?至少书名是,但书名和内容没什么联系,标题党滚粗。

  这是一本历史读物,给我们讲了曾国藩、卢梭、雍正、渥大维(奥古斯都)、胡适……等历史名人的故事,每章小节有个总结,给后人的经验教训、有什么启发blabla,鸡汤主要就是这一小部分,建议忽略。

  如果你看过《逻辑思维》这个节目,这本书大概会比较无趣;如果你没接触过节目,这本书可以读读。

  《成大不纠》一书最大优点在于能训练你的逆向(反式)思维,破除常规,历史尤其如此。历史是谁写的?后人、胜利者,历史是他们来定的,如果有需要,完全可以将一个人从历史中抹掉,就像《1984》中描述的那样。

  所以,我们长久所受的教育中,有些定论并不一定是“神圣不可更改”的,这本书就换了一个角度,说了一些不那么正统的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本书中的内容也有明显的偏向性,因为它是围绕着一个观点来展开论述的,那就必然导致符合论点的材料被采用,无用又与论点相违的材料被抛弃,这种避重就轻的手法用在历史上可不行。

  看过一部分今人写的历史,基本就是一家一个说法和态度。从目前所了解的来看,本书大致属实。

  对于历史,一点一点去了解就好了,不要强分对错,人都是一个多面体,历史怎可能黑白分明?

  教科书除外。

  《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读后感(六):看得我有些纠结

  成大事者不纠结,但我看这本书的时候确实是有些纠结。

  罗胖的《罗辑思维》从成立的那天到现在,我基本上是一期不落的看完优酷视频听喜马拉雅音频,偶尔也会凑凑热闹买几本图书,但如同其他几本《罗辑思维》的书一样,我越来越纠结是因为对这些书的内容我越来越无感。

  私认为,《罗辑思维》的内容非常适合音频,视频次之,图书更次之。因为《罗》这档节目最初的定位,是为大家而读书,所以无可避免的节目中必然包含了很多自己的心灵鸡汤似的观点,这些内容,在音视频中听听也就罢了,但如果集合在书中却显得十分单薄。在我看来,《罗辑思维》还在探索属于自己的盈利模式,集合所有的节目出书不是不好,但读者希望看到的是更多的干货,而不是行距巨大的音视频内容简单的重复。

  不过话说回来,我对节目或书中的很多观点却是颇为认同的:什么是自由主义的人生观?在我看来无非是两句话。第一句,我们绝不去强制他人;第二句,我们尽可能地不让他人来强制我们。也可以换一种方式来说,我们在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尊严和人格空间的前提下,尽可能对他人释放善意。

  《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读后感(七):入门级读物

  这本书更像是《罗辑思维》这一节目的文字版,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上,罗胖以说书人的身份,透过一本书,摆出观点,讲明道理给我们,帮我们读书。

  所以在书里面你能看到不少真知灼见,本书所选取的人物:张廷玉、曾国藩、拿破仑三世、卢梭、嘉庆、李鸿章、雍正、甘地、隋炀帝、屋大维、胡适,他们的命运和结局无论好坏,在各自的历史里都是不能忽略的人物,这也从侧面加深了本书的论据。曾国藩作为唯一出场两次的人物,可见作者对曾的推崇。

  作者讲述的每一个人物基本上都参考了相关书籍,这些书籍如下:

  《饥饿的盛世》、《战天京》、《中国崛起》、《罗马人的故事》、《共同的底线》、《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等。

  如果想对这些人物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不读这些书不行。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可以把这本书当作是了解这些人物的一些入门书籍,读完之后选择你感兴趣的人物进行深入研究,也许作者的目的就达到了。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本书竭力在为我们提供一条解决现实困境的方法和路子,这种困境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有所涉及,也是一本开启思想的入门书籍,值得对人生迷茫和困惑的人拿来一读!

  《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读后感(八):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偶然的机会读了这本书,以前也没听过罗胖这个人,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关注了逻辑思维,有空也看一看,也算是鸡汤界的精品吧。书中对隋炀帝、嘉庆帝甚至是秦桧的评价跟我们接受的历史知识不一样,我无法确定谁是谁非,但书中有句话我觉得特别有道理,大意是站在你的立场和时代对其他人的决定没有显得你多英明的必要,因为时代不同,处境不同,作出的决定不可能相同,可能也算不上明智,所以不要苛责别人的决定,接纳别人的想法,尊重他人的决定。

  对于我这种比较纠结的人,读这书还真的有点用,起码让我思考了一两天,我究竟在纠结什么,我为什么纠结,虽然不一定能成大事,但至少让自己少点纠结和矛盾也挺不错的,这日子已经很苦逼了,就少点纠结来折腾自己吧。

  《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读后感(九):修炼“不纠结”

  看到书名直到读完整本,一直没有刻意理清罗胖想要说什么,倒像是看了一本读者文摘,听了几个精彩历史人物故事,学到了些许人生道理。

  看了豆瓣其他人的书评才恍然大悟,其实从书名到罗胖讲的每一个历史人物都在围绕着一个中心“不纠结”。

  纠结这个词不够震慑人心,罗胖想要说明的是如何“为人”“处事”的大道。如何做到不纠结?借用书中提到曾国藩的一句话“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然后也就是说要专注当下!能有如此胸襟的人方可不纠结、成大事。

  从另一个角度,罗胖借用了冯唐对“妄念”的定义:一个自己挥之不去,但又必须靠他人才能够实现的愿望。来说明不要被过去的功绩以及未来别人可能会给予的恩惠绑架,应该跳出来,专注自身,专注当下。

  “这种对他人力量的希冀自然而然引出了人际关系的互动博弈。我们希望别人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但同时又在不自觉地防范别人。当我们抱有这种心境时,就容易对对方的举动过度解读,导致过度反应,而这种态度也会转嫁到对方头上,做出符合我们预期的行为。我们反而感叹自己的先见之明,觉得自己的防范果然不无道理,殊不知我们自己才是始作俑者。 ”(这里引用的是另一篇书评非常棒的解读)

  罗胖还列举了自己的两个朋友,在大企业、大组织这种复杂人际关系网络中非常混得非常好,他们的相同点便是就事论事,专注当下,专注把自己的业务做到最好,做到无可取代。

  做到以上这些还不够,我们除了让自己从人际关系的泥潭里解救出来以外,我们还应反思自己是否将他人置入这桎梏中。这里提到曾国藩“尽量对他人释放善意”的处事方式:不要让他人感到尴尬或难堪,更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道德标准去要求他人。比如曾国藩并非不收礼,但是绝不多要,20两银子以内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断然拒绝会他人难堪甚至猜疑。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不要纠结于人际关系(但是就像曾国藩那样对他人释放善意、让他人舒服是基本的要求),不要纠结于过去的成败,每做一件事不要纠结于可能带来什么样的回报。从现在这个点出发,做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

  就比如,现在做的事既是给现在的老板做的,同时也是做给未来的老板或投资人看的,终归到底是做给自己的。

  全书六章,每章解析两个历史人物,大体是一正一反,列举几位:

  一个公务员的海市蜃楼:张廷玉;被一个”配享太庙“(灵位入太庙,与历代帝王同享后世祭奠)的妄念支配了一生,最终落寞而死。罗胖引用冯唐对妄念的定义,一个自己挥之不去,但又必须靠他人才能够实现的愿望。

  被过去绑架:拿破仑三世;因拿破仑家族的血统,出人意料地登上帝位,为了恢复拿破仑一世时代的荣光,陷入了巨大的虚荣牢笼。

  玩坏一盘好棋:隋炀帝杨广;隋炀帝称不上贤明,但绝不像教科书中写的那般,相反他极有谋略跟野心,他要让自己成为”千古一帝“。隋炀帝的年号大业(霸气!),大业5年,东都洛阳和大运河已经出现在了帝国的版图上(实际上是两步非常重要非常正确的棋),凿通了西域和丝绸之路,而且文治武功一时鼎盛。如果就此打住,隋炀帝可称得上是千古一帝,唐宗宋祖无能出其右。

  但是。。。膨胀的自信心,过高的目标,大业5年,在民力殆尽的时候,隋炀帝举全国之力三征辽东,全国上下民不聊生。隋炀帝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破罐破摔最终从千古一帝的位置上摔落。

  正面例子提到了曾国藩、卢梭、李鸿章、甘地等,提到曾国藩的部分最多,也是一直钦佩的人。“笨蛋”曾国藩、一个“诚”字走天下的曾国藩、对自己要求极严,但不会把自己道德标准强加给别人的曾国藩。更多细节以及更多人物大家可以去看书~

  《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读后感(十):有趣史料包裹下的一本大写的鸡汤

  从书的文体上来说,就是议论文啦,我有一个中心论点,然后引用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来反复论证我的观点的正确,从而引申我的论点如何为今所用。

  想为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普遍迷惘的时代的普罗大众提供一本心灵以及行动手册,说是一本大写的鸡汤不算冤枉。

  光看一个论点本身真的很单薄。任何一个事情起作用都有很多因素在促进,缺一不可。天时地利人和,单单引用出一个点来效仿,那这鸡汤喝得必须要反胃的。但在看论点的过程中读些史料倒是很有趣的,作为一只懒人,要去啃资治通鉴啊历史读本,相信是读不下来的,逻辑思维好的是把一个一个的事件和人物择出来对比讨论,很清晰有可读性。

  就说用曾国藩的例子来讲明的专注在当下,我就不是很同意。埋头苦干是好的呢,可是我一直有的一个观点是,做正确的事情比如何正确地做事情更加重要。所以在埋头苦干前,先把大方向理理好,知道自己要往哪儿走,再使出大力气干,对我来说更make sense些。

  当然噜,一个道理和论点本身是很难去支撑的,在不同的情况和历史条件下,使用方法都不同。鸡汤虽好,可咱们也要学会怎么喝好。

  喝好,身体才能好呢!

读《成大事者不纠结》有感(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书评

  我原以为待人接物都是技巧性的东西,读了这本书以后发现时思维层面方面的差距。好吧,读到这里,你更加以为这本书是一本市面上流行的成功励志书吧。没错,从这本书粗糙的包装,硕大无比的字体和行间距加上不菲的价格,你完全有理由从卖书卖的是纸来抨击这是一本普通的成功学书。但是就像我不因蔡崇达写作手法偏向特稿写作而对《皮囊》有偏见,对《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同样一碗水端平。

  《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用的是一种《明朝那些事儿》的口吻讲述了明朝,清朝,民国时期以及外国里关于李鸿章,曾国藩,嘉庆皇帝,雍正皇帝,拿破仑三世,卢梭,甘地等的一些思维与轶事。全书精选自视频《罗辑思维》节目12小段,分为6大章节,每个章节有关一个人的小故事,印象中有“成大事者不纠结”、“做当代的明白人”几个章节。

  这本书最核心的思想是“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往不恋”,这句话,这种思想出自于曾国藩,这本书提及次数最多的人物恐怕就数曾国藩了。曾国藩这个人智商不多,据说当时他在家背书的时候,家中有个梁上君子,曾国藩在家背了很多遍也没有背会,结果在房梁上听他背书的盗贼实在看不下去了,当曾国藩背不下来的时候,盗贼自己接上背了。还说曾国藩笨。不过,最后曾国藩的成就比盗贼大。曾国藩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往不恋”。说白了就是保持专注,这个思想,我初中的时候特别引以为豪,因为我觉得自己有一种“实时专注”的能力,就是可以突然地从一件事转移到现在另外一件事,从刚才的事瞬间转移到现在这件事,即使到了高中,有一天我跟方老师说,老师,我不烦躁了,我找到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专注”。当时我还特别推荐她一片关于罗丹的文章就是讲成功的秘诀就是专注来着。现在看来呵呵,我是说,我现在好难专注呀 !!

  曾国藩成功秘诀之二,是这本书里我最看重的。也是我深有体会的。就是就事论事的能力,咱们说这个事就是这个事,不涉及个人情感,不涉及过往,不担心未来发生什么,不牵扯对你的态度。这点太重要了,关系到你是否能很随意很充分地表达自己。大意是说,哦,这个事呢,你以前确实与我或者曾国藩有矛盾;哦,这个事呢,我觉得应该这么做,嗯,可能对你从某种意义来说是一种批评;这个事呢,我觉得应该这么做,肯能未来会比较麻烦。但是,今天咱们抛开矛盾甚至忘掉矛盾,就就事论事解决问题;但是,但是这种批评并非我本意,我本意是想把这个是做好;但是,但是未来可能麻烦的事我们可以再商量怎么去做,或者去改进我的看法,不过现在这种想法我必须要提出来,因为这是我就事论事的一个思考过程一个解决问题的看法,它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同样的,这件事,过去了就过去了。我所有的事,所有的想法,所有的行为都是针对这件事有关。如果你感到了不爽,不好意思,我拒绝赔礼道歉,因为我无意也本来就没有冒犯你的意思。如果,我在这件事中觉得你这个人不错,也同样不好意思,不要那么矫情,这件事都结束了,还跟着人家屁股后面,想要笑呵呵地给人一个笑脸,小心人说你bt。结束了结束了,如果你希望表达你的好意,请在另外的事第二件事情上解决与表达。那样既不矫情,也很充分。就事论事,这样既保证了事情解决的效率。又解决了事情之间的连续性问题。哎,看来我明白这个道理太晚了。其实,我曾经是模模糊糊地懂这个道理的,不过是以另外一种形式,以一种类似孩子般单纯简单的思想。我初中的时候对人特别主动,看着那些内向的同学,总是感觉有事找他们,而且找他们说过话,接过东西,帮忙点上眼药水之后觉得没啥事,不就是坐在一起聊个天嘛,不就是隔好远还比下考试成绩,不就是前后桌点个眼药水嘛。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当年龄增长后,事情的复杂程度增加了,事与事的间隔变短了于是很容易夹杂一些情感在里面,这种本来就是处在启蒙阶段的思想也逐渐消失了。哎。大学来我是一个特别害怕事的人,可以这么说吧应该,讨厌直至害怕。因为我不知道如何处理事。我是一个特别讨厌事多的人的人。是一个讨厌看起来事事儿的通过会来事搞关系的人的人。因为总觉得技巧性太大。但其实他们根本没有这种思想,他们只是觉得这是一件普通的事而已。也是一个特别讨厌别人老是为了一件事折腾到底的人,觉得他们没有给你留余地。希望从今往后我希望我不讨厌事儿,不害怕事,也不讨厌这三类人。

  书中还有另外一人,令我印象深刻。甘地。甘地一生提倡非暴力不合作,拥有极高的道德威望。英国人占了我的土地,好,我不跟你打,你有枪杆子,我有天顶盖。你伤我我不反抗 ,我死命向前,最终我获得了舆论的胜利。最终英国就是这样被赶出了印度,印度解放。甘地获得了极高的威望,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印度总统竞选,有一个名字读音比较像甘地的人竞选,百姓一听说是“甘地”就投票给他,最终他获得胜利;另外有一次忘了是什么战争爆发,甘地思索一件事突然对外片宣布绝食,一段时间后,战争双方就担心,啊,那个老人怎么样了啊,还在绝食,最后没办法了,说算了我们不打啦不打啦,老人家您吃口饭吧。最后甘地说,我的绝食跟你们没关系,坚持把绝食进行到底。但战争就是这样被平息了,可见甘地的道德威望有多高。抛开英国人有普遍的文明素养和印度人有超强的忍耐力这部分。甘地确确实实成功引导印度人民获得独立战争的胜利是很伟大的功绩,甘地一生对道德的追求为他赢得的威望不容小觑。但在这里,我并不是想谈这些丰功伟绩以及个人崇拜。我是想说,甘地,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反对现代化这样第二件事。他说印度不需要现代化,他说现代化都是恶俗腐朽的。但他的徒弟没听他的,在他的徒弟执政期间,印度走向了现代化的行列。他在最可能影响的一个人都没能影响。不过这也恰恰说明,书中另外一个道理,道德标准不能进行绑架,你有你的道德标准,我有我的道德标准,雍正皇帝你不能因为你爱我就要我爱你。(顾城说得好,我爱你,与你无关。这才是新世纪我们的自由主义爱情观。)甘地以身作则,不吃肉,不喝牛奶。亲信寡欲。他反对现代化,因为现代化是为人的欲望服务的。但书中给出了包括,人不能以自己的道德标准要求别人的三个理由。里外两个理由是。欲望乃人性,而人性是挡不住的;现代化的问题终将由现代化本身解决,是发达国家更环保,环境更好,还是印度更环保,环境更好呢?我很同意。曾经在大二的时候,我是一个清心寡欲的人,每天吃两顿饭,不进商场,不怎么消费,后来电脑和一大笔钱在刷夜的时候被偷,我对自己说,得不到的就不重要,这些让我更理解甘地的想法。也更能理解这本书的观点。

  书的最后,有关曾国藩“内圣外王”的观点也很有意思,不过我并不追求那种境界,我只要内圣,然后能和这个世界平和相处就好,这里就不说啦,哈哈~~

  书还是不错的说,罗振宇讲的很有意思,不过大部分人给分不高,我个人觉得还是很给人启发。不过,时间有限,这篇读后感,写的时候也不像上篇《皮囊》的读后感是重读了一遍再写的,完成仓促。文章结构不清晰,语言不通顺。望阅者谅解。

两分钟读懂《成大事者不纠结》——读书笔记

  版权声明:转载请标注:blog。csdn/yzzst 。 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作者:周圣韬(北漂周) blog。csdn/yzzst/article/details/47361117

  迷茫的时候,就将眼前的事做好。将眼前的事情做到了极致,下一步就会自然而然的出现到你面前。 ——北漂周

  听说罗胖已经很久了,一直没有机会去看他的节目。最近刚好有空买了一本逻辑思维主力推荐的《成大事者不纠结》,确实写的不错。下面就总结一下对本书的看法和心得。

  不恋历史,不畏将来,活在当下

  其实,老罗的整本书都是围绕着这个主题来说的。而这个话题有能够分为三个问题来仔细讨论:

  1。 不恋历史: 貌似就是在说,“想当年怎么样怎么样…”,现在时代已经改变了,当年的辉煌,当年的成就,今日不一定适用了。

  2。 不畏将来: 也还是我们平时挂载嘴边的那句话,“计划赶不上变化”,对未来不能没有计划却不能过于计划。

  3。 活在当下:看似很简单,活好每一天,实际则不然。

  书中举例了多个历史人物事例,

  张廷玉,永远活在雍正的“配享太庙”荣誉光环中,从而无视乾隆,导致自己落寞而死。曾国藩,不管未来的对手如何强大,只顾当下“结硬寨,打呆仗”打好每一场小战争,专注当下。拿破仑三世,活在拿破仑一世的光辉牢笼中。卢梭,配合当代人的额口味,写大家喜欢的书。嘉庆,恐惧未来,不敢犯错…。…………………

  多个历史人物,有正面有反面都是在论证这个问题。然而, 看完了这么多大道理之后和我们这么一个小程序员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我想说然并卵)。

  ————————————————————————

  今天有幸和春雨医生的副总裁,谢呈老师喝了杯咖啡,也说出了自己自身的迷惑。估计也是众多的底层程序员的迷惑。

  感觉自己现在干的活很细致,没有提升,未来很迷茫。以前我是写ssh的,现在过来写android了,但是感觉android在一个项目中担任的还是一个客户端的工作,不能挑起大旗。我是不是改换一个技术学习学习?大公司里干的事情太琐碎,没有发展空间,是不是该跳槽创业去?发现自己除了互联网什么都不懂,又不敢去创业?(可能连互联网都不懂)网上各种90后成功创业的报道太多,看的心里直痒痒。

  ……。

  谢老师对我的建议非常真肯,而主要的重点就是像告诉我,别想太多,别看太多,做好眼前的事。(活在当下)

  将自己的手动工作做好;将自己的代码写好;将前端、后端、服务端的知识都有一定量的储备;熟悉团队中的每一个人,了解他们的喜好;这样,下一步就自然而然的来了。

  /*

  * @author zhoushengtao(周圣韬)

  * @since 2018年8月10日 20:51:32

  * @weixin stchou_zst

  * @blog blog。csdn/yzzst

  * @交流学习qq群:341989536

  * @私人qq:445914891

  /

《成大事者不纠结》读书笔记

  《成大事者不纠结》读书笔记

  推荐罗振宁《成大事者不纠结》。读书的目的有很多,但是有一种是奔作者去的,是一种崇拜的体现,跟随 罗辑思维 一晃已经不知道有几年了,不是她的会员,但是确实她的粉丝,几乎每天早上都会去做的一件事就是听罗老师的语音,或许有自认为的收获,但是收获也许是潜移默化的行为。

  推荐理由:1。我是先读书后看简介的和概括的,前期对于 不纠结 大为赞同,观更为实在和赞同,有种、有趣、有料。2。后期是最吸引我的根源所在,中国老话讲到 以史为鉴/以人为鉴 ,不知道是不是罗辑思维的原因(也读过基本关于清朝的书籍),对于清朝的正史和野史都很感兴趣,这一点和我们打小从影视作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品的认知完全不一样,而书中的人物、事件更加 真实化 ,不同的人物让我们更加认识他们的同时也更加认识自己。3、当我们在认知一件事的观点时,这主要和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但是在通过不同时期的对比,建立了新的理论和基础,视野突然间就展开了,这也是我们喜欢翻阅史书的原因所在。

  总之,古人也好,今人也罢,其实谈论进步不是最好的话题,大家都一直在忙活一件事,这件事我说不好,但是不同人展现出不同的风格,方法等等,也许我们比古人进步了很多,但是也可以说我们比不上古人的地方也很多!

读《成大事者不纠结》有感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又是一本百无聊奈的鸡汤书,并不愿意去读去理解去感受。但是这却是会长推荐读的书,于是耐着性子读了下去,却发现远不向我想的这样。

  引经据典

   ?明清时期的张廷钰,民国时期的曾国藩等这些真实例子一次次论证了作者的观点“成大事者不纠结”。

  若说纠结,我就是个最典型的例子。当有两件事情一前一后摆在我的面前时,我便很快乱了章法,不知所措。其实,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的捋一捋时,便很快有了对策。

   ?纠结,其实是一种潜在的心里暗示。当繁杂的事情摆在眼前的时候,人便会有一种惰性,想要偷懒,想要放弃。可是为什么有的人就没有偷懒,没有放弃呢?

   ?我猜,不偷懒,不放弃。这便是作者心中的成大事者应具有的基本素养吧!

  意味深长

   其中某些句子从出现到结束,一直蕴含著作者的特殊感情。第一次读很平常,再看一次,“咦,怎么意思就变了呢?”再反复看一次,似乎就有点明白作者为什么将这句子放这儿了。细细的品味,着实挺有趣呢。

   ?比如:“一想多,他的行为机会变形;行为一变形,对方心里就会结疙瘩;对方心里结疙瘩,对方的行为也会变形,最后双方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冲突。”

   这句话是肃顺被杀后作者的反思结果。当然,只有读了肃顺的事情,这句话才能读懂啦。这句话我已经读了三遍,我还在慢慢的回味中喔,不知道等会再读是不是又有另外一番感受呢?

   我认为呢,这其实是作者告诉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收获良多

   ?在读的过程中,有很多地方我是深有体会的。就比如第二章:除了你自己,没人靠的住。里面讲了拿破仑,卢梭的例子,但在这里,我想说我自己的例子。

   从小,我便一直生活在众人的宠爱中,所以公主病的形成竟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事情我还没有开始想就已经有人帮我安排好了,我很享受这种不劳而获的感觉,慢慢地,我便觉得所有人把好处让给我,好东西分享给我,这是理所应当的。

   可是到了高三,在生活的忙碌,学习的紧张等多种压力下,我活的越来越痛苦。朋友们忙碌的时候不小心地忽略,不经意地遗忘,学习上的压力,老师的教导,让我越来越觉得很多事情都应该靠自己去争取。我开始自己一个人去吃饭,自己单独的刷题,自己独自去请教老师,自己去。。。成绩的上升,朋友的理解,自我能力的提高。我忽然觉得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的成果让我觉得很满足,很充实。

   但是我知道,我还有很多坏毛病没有改掉,但是我有信心去改,有意愿去改,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提高。

   “自己的提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提高”这便是这本书告诉我的道理。

《逻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读后感

  这本书以罗氏幽默通俗易懂的讲了中外帝王兴盛荣辱。列举了罗马帝王,凯撒大帝,隋炀帝杨广,乾隆,嘉庆,光绪,曾国藩,甘地等影响中外帝王,政治家。

  一、未来不迎,过往不恋

  罗胖用一个形象的动作说明未来不迎,过往不恋,即扎马步动作,第一,扎稳底盘。你得有自己的生活和价值源头,自己要有和他人协作产生财富的方式。第二,意守丹田。所有的东西都不在身外,身外之物没什么可追求的,我一切的行为,一切奋勇的追求都是为了我自己的成长,为了自己的人格的健全。人要活在当下。不管过去,不管未来,不管周边,做当下最该做的事。

  二、罗胖总结,一个政治家是否成功至少需要几个条件:1、明确的目标;2、坚定的决心;3、柔软的身段;4、高超的技巧;5、共同的底线;6、设计元规则制度的能力;7、崇高的道德声望。回观历史,他总结的很深刻。三、活的通透的智慧

  人人都在找自己如何活的自在的终极法门,寻寻觅觅,罗胖总结,自由主义的人生观就是:11、我们绝不去强制他人;2、我们尽可能的不让他人来强制我们。换一种方式来说,我们在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尊严和人格空间的前提下,尽可能对他人释放善意。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一本好书,对于我这个世界历史的白痴来说,为我打开了一扇窗。书总结的很好,但要让我们在生活中去开悟。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优文网欢迎您转载分享:http://www.u522.com/zw/1096600.html

上一篇:梦里花落知多少读后感

其他网友都在看: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