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心得 > 手机访问:m.u522.com
来源:www.u522.com时间:2024年08月17日
猜想与反驳的读后感10篇
《猜想与反驳》是一本由[英] 卡尔·波普尔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1.50元,页数:57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一):《猜想与反驳》随手笔记
最早知道作者是高中时读乔治·索罗斯的故事开始了解这个哲学家的,然后震惊于哲学竟然有这样的巨大力量。(实际上哲学本来就有这样巨大的力量,只不过是那个时候年纪太小感受不到。)
读这本书的时候特别有趣的一点是发现很多哲学理念都是会和科学的发展相关联,如最初宗教的地心说,到后面哥白尼的日心说,以及各个不同时代对于科学发展的观念的演变,进而推动了哲学的发展,而非如同我国的哲学,很多哲学观念接近于玄学,很多东西无法证实也没有衡量方法。这大概是我国向来都缺少严谨的逻辑思维导致的。
这本书翻译的有些艰涩难懂,又加之阅读的时候昏昏欲睡,很多细节还是没有读到位,等有空看能否去读一读英文原版吧。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二):摘取该书的一段序言,非常之可笑
“波普尔的错误在于把科学中的革命和批判加以绝对化,把整个科学及其历史发展归结为这样的局部方面和环节。这样,科学发展中的规律性就不见了。沿着这条路,他在社会领域中必然走向历史唯心主义。所以,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攻击和所谓‘批判’,是根本错误的。
波普尔早年一度信仰马克思主义,但他始终坚持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在社会哲学上又把他在科学哲学的基本观点上的错误极端的加以发挥,终于走向了反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事实上,波普尔以后的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发展力图克服他的科学哲学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这样,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诋毁和歪曲,也就不攻自破了。相反,马克思主义的光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再次显示出了不可战胜的理论力量。”
以上是《猜想与反驳》中译本序的最后三段,我做几点说明好了,首先,可能作者自己都不好意思写了这段话,所以没有署名,不用过多责怪这篇序的作者,这些未必是真心话。
而真正令我一读完这段文字就笑不停的,也并非主要是那几个常见词汇,而是这段文字试图为这些常见词汇辩护所采用的逻辑方法,恩,大家自己把握一下。
最后,我想问在序言里把书的作者贬的一文不值完全否定,是不是我们的特色?《历史主义的贫困》的序言貌似也是这样的。。。
多少年后的补充:大家好像都不看我评论写的第一句话~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三):一段摘录和感受
“我所说讲授哲学的初看有效的方法,并且似乎是唯一的方法,就是给初学者(我们认为这些初学者并不懂得数学史、宇宙学史以及其它科学的思想和政治思想)阅读一些大哲学家的著作,譬如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和莱布尼兹、洛克、贝克莱、休谟、康德和穆勒的著作。这样一个阅读的效果是什么?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惊人微妙而广大的抽象的新世界;一种极端高深而艰巨的抽象。这些哲学家的思想和论证在学生看来有时不仅难于理解,而且好像是不相干的,因为他发现不了有什么事情与他们有关系。然而学生知道这些人都是伟大的哲学家,而哲学就是这个样子。因此他就努力使自己的思想适应他认为是(我们将看到是错误地认为是)这些哲学家的思维方式。他将试图将这些哲学家的奇怪语言,模仿他们的转弯抹角的螺旋论证,甚至把自己束缚在它们古怪的难题中。有的可能肤浅地学会这些手法,别的人则可能成为这些手法的真正醉心者。然后有些人经过努力最后可能达到如维特根斯坦所描述的结论:‘我已经和任何人一样,学会了行话。这是很巧妙而且吸引人的。事实上,它的吸引人到了危险的地步;因为事情的简单真相是,它只是庸人自扰—只是一派胡言乱语。’我觉得我们应当尊重这种人。”
应当尊重哪种人?维特根斯坦,还是其他的哪些人?!
我认为,波普尔对维特根斯坦是有抵触情绪,虽然这种抵触缘自于维特根斯坦的目中无人,却同样显示了波普尔的心胸不够宽大和他在哲学才能上并没有超过维特根斯坦。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四):科学追求的不是证实,而是证伪
念书的时候,费了很大的力气找它,当时“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还没有重印。
最重要的收获是,科学不是为了求证实,而是为了求证伪:证实是容易的,甚至很依赖技巧的;证伪则包含了不确定性,有风险,能够经受考验的理论,才是好的理论——正因为如此,爱因斯坦敢于说,“如果观测到的爱丁顿日全食不符合他的预期,他愿意放弃相对论”,这一点给年少的波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现实生活中的伪科学,伪理论,大多没有这样的勇气,不敢接受这样的考验,它们更喜欢列举一个个特殊(ad hoc)的条件(打上一个个补丁),然后告诉你“看,是这样吧”、“看,我又对了吧”,绕来绕去,往往就骗得了人的信任。读过这本书的人,对此应该有相当的免疫力。
波普的论述能力很强,读过这本书很久了,但仍有许多细节,记忆犹新:他告诉我们要避免“无穷上溯”,讨论的双方必须有统一的前提(“至少我相信,我们能够通过语言来解决分歧,所以,请坐下来讨论吧”),对本质论和唯名论的划分(“小狗是一条小的狗”,本质论和唯名论者对它的解释是不一样的)。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很重要,也很值得看的书。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五):《猜想与反驳》读后感
前段时间抽空阅读了karl popper的名作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英文版参照着上海译文1987年《猜想与反驳》的中文版阅读,做了一些笔记。popper的科学哲学论作主要是三本书:《科学发现的逻辑》,《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和《客观知识——一个演化论的研究》。通过这三本著作,popper较为全面地阐述了他的科学“证伪主义 (refutability or falsifiability) 的观点和“三个世界”的学说,并且和当时流行的分析哲学观点做了详细的论战。
《猜想与反驳》延续了《科学发现的逻辑》中集中体现的popper招牌精神:科学的可证伪性。相比哲学(形而上学)和各类社会学乌托邦理想,科学的意义在于提出全称命题的猜想假说,而这类假说必须可以被实验观察证伪。更详细的关于falsifiability的介绍可参见wiki百科:
en。wikipedia/wiki/falsifiability
和实证主义者认为科学来自归纳演绎不同,popper认为归纳演绎法则永远无法论证“所有天鹅都是白的”这样的全称判断,而“所有天鹅都是白的”只能通过证伪法来予以否定。所以科学的意义不在于“可证实性”,而在于“可证伪性”,因为证实是不可能的,而证伪是可能的。科学理论永远不能宣称揭开了自然的真理,而只有在证伪意义的检验下比别的理论更接近自然的真理。popper的这种证伪观是大卫休默(david hume) 对于因果律不可知论证的一种延续,而受到了相对论天文检验的启发。popper认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证伪意义下是地地道道的科学,而占星说、freud的心理分析、进化论和马克思主义都是不可证伪,因而是非科学的。注意,虽然占星说之类的学说在得到反例现象的时候依旧可以给出解释,使得理论依旧和观察现象符合,但是在popper看来这种解释和科学不同,不过是依赖于现象的一种牵强的ad hoc理论,所以是不可证伪的。
在阅读《猜想和反驳》前,我以为karl popper为了阐明他的科学证伪观,会在书中举大量的科学史的例子,并且从证伪观来做详细地分析。比如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托勒密、阿里斯塔克到哥白尼、伽利略的地心 vs日心说发展,以太学说的发展和放弃,newton-einstein力学的发展,都是很好地审查科学猜想—反驳步骤的实在例子。但是书中只是详细分析了前苏格拉底哲学、柏拉图哲学和康德哲学作为例子;而书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和别的哲学学派,特别是围绕wittgenstein的语言分析哲学和由此产生的科学-哲学分界论(demarcation) 做的比较和辩论。所以,该书的定位不是以实例分析的科学史论作,而是观念分析为主导并且和别的学派做斗争的哲学泛论。
我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不在于popper和语言分析学家的论战,而在于他对科学观念的介绍和讨论,特别是第三章《关于人类知识的三种观点》,第六章关于berkeley对于牛顿力学评述的摘录,第九章关于逻辑和数学为何能运用到实在的论述。这三章和数学、物理的直接意义联系比较紧密,所以我个人首先推荐这三章。另外,第十章《真理、合理性和科学知识增长》详细地讨论了popper的证伪观念下的科学知识增长,不过写得比较抽象,建议读者可以结合popper的后继作品《客观知识》阅读,我个人认为《客观知识》是对本书中第十章的更为成熟的展开论述。
在第三章中,popper提到了三种科学理论观念,即本质主义essentialism、工具主义instrumentalism和popper本人的猜想反驳观。本质主义者认为自然界的现象背后有一个终极本质的法则natural law,而科学家可以通过可观察事物而找到其背后的终极法则。比如从加速度的想象观测,物理学家可以找到其背后的“重力”和“力”的法则。工具主义者认为科学理论只是一种工具上的方便,人们通过自然现象建立一种(数学上)的工具,并且用这种工具来描述预测自然现象。popper认为本质主义来自于传统的宗教关怀而转变的理性主义,即认为自然界有法则,并且可以被理性认识。但是这种教条式的信仰容易对思想设置障碍。工具主义作为对ockham razor的一种极端运用,本着实用的原则,乃至于被驳斥也可以继续运用,失去了真实科学理论的意义。popper认为只有通过观测得到猜想的理论,并且从实在中通过批判检验来证伪猜想、更新理论,这个猜想-反驳的不断更新的步骤,才是人类发展科学知识的正途。相对于本质主义来说,猜想反驳的步骤是一种不可知论,即终极实在这样的观念是不可知而且毫无意义的,科学家永远不可能知道自己的理论是否是对于自然界真理的终极解释,而所有的理论只不过是不同程度的猜测而已。另一个方面,这种猜测是为了认识自然界的真理,而不是为了方便而设置的计算工具。所以猜想-反驳观和本质主义和工具主义都是不同的。
伽利略和牛顿都是本质主义者,或者说现代科学初创时代的很多大科学家都是本质主义者,他们认为自然背后必然有一个实在的法则。这种理性主义观念很可能是来自过去基督教的宗教关怀,认为圣经背后是上帝的终极关怀,而早期科学家只是把圣经换成了大自然而已。而后,18世纪的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berkeley对于newton的本质主义做了一系列的诘难,在《猜想与反驳》的第六章被摘录出二十一个论点,berkeley认为“力”和“重力”这类无法观测的物理量不过是形而上学的观念,而不是物理实在。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等词语毫无经验的意义。物理学本身作为经验的归总无法找到真正的原因,而只能给出描述性的解释。popper认为berkeley对于牛顿力学的批判观念可以算作是19世纪马赫的先驱,乃至于爱因斯坦的先驱。所不同的是,berkeley作为基督教徒,扬弃了科学本质主义的观点而回到神学,认为终极的因果法则来自神;而马赫作为反形而上学的斗士,则放弃了对物理本质的讨论而走向了纯粹的工具主义。
第九章中,popper饶有兴趣地讨论了逻辑和算术演算两个层面的意义。作为纯粹的演算系统,逻辑和算术是不可证伪的封闭公式系统;而一旦它们运用于实在,就是可以证伪的科学假说了。为此popper举了2+2=4的例子。作为符号运算,这是永远正确的。但是作为一种诸如“两个苹果加两个苹果等于四个苹果”,“两个个体之和是四个个体”的物理理论,则是可以被证伪的,比如繁衍的两对兔子或者相对论速度相加都是这个物理理论的反例。其实,在popper的后继作品《客观知识》中,他更详细地区分了所谓第三世界(plato世界)和实在世界的区别,而算术逻辑是属于第三世界并且运用到实际世界的一个范例。
******************************************
对于分析哲学我并不在行,而《猜想与反驳》一书中以大量笔墨来和分析哲学论战,所以我试着也做一下小结。以wittgenstein为代表的分析哲学家具有一种强烈的反形而上学(anti-metaphysics) 的观念。他们试图提供一种语言学的方法,通过一种人工语言构造来区分科学和形而上学,而最终只有科学是有意义的,而自古以来的形而上学论题则变成是毫无意义的。popper并不赞同这类观念,这主要体现在书中第二部分《反驳》的第十一章,popper详细地反驳了carnap对于科学-形而上学通过语言学构造而得到分界的观念。在popper看来,形而上学和科学尽管不同,但未必是没意义的,因为无论怎样的构造性语言和“意义”的定义法都不能排除自古以来的形而上学的论题,而反而会排除优秀的新颖的科学理论尝试。只有通过不断提出猜想和试图反驳猜想的严格验证得到的理论才有科学的本质意义。
针对wittgenstein为代表的形而上学无意义论,popper的论点在于:哲学的核心在于解答一个时代中的代表问题,哲学问题来自外界,通过哲学思辨批判问题,并且把原有问题转化为别的问题和新的哲学观念。我个人认为,对哲学课题感兴趣的人,可以先看本书的第二章,popper举了两个例子——以无理数导致古希腊原子论哲学向plato几何论发展,和kant的先验哲学,表明popper观念下哲学本身的意义。第五章以前苏格拉底的古希腊哲学作为一个例子,认为古希腊哲学能取得如此进展的原因在于critical discussion,基于批判的observation。这种传统的建立者可能是thales,而经过了两、三个世纪后终归消失,而希腊自然哲学的真谛也就消失了。第七、第八两章讨论了kant的理性批判哲学,kant认为人通过自己的理性而认识自然,而这样的先验观念受到了证伪主义popper的批判。另外,本书的第十二、十三、十四三章是针对分析哲学语言分析的技术性的讨论。比如,body-mind problem不可以通过人工语言构造来得到解答,指向自身的命题也可能是有意义的,分析哲学家所谓无意义的一些命题在另外公理体系下可以是有意义的。对于语言逻辑分析的这些论述非常具有时代性,这是由二十世纪初数学基础的讨论而进入哲学话题的,并在某种程度上分散了karl popper的注意力,使得他不能完完整整地从科学史的具体例子来讨论他的猜想-反驳科学哲学观,而陷入到科学-形而上学demarcation的论战中去。
******************************************
本书的后半部分popper还讨论了猜想反驳在社会科学中的意义。我遇到过一些朋友,认为popper的证伪观念和辩证法的正反合命题有相似之处。popper似乎注意到了这个误解,所以在第十五章中批判了hegel的辩证法。在popper看来,黑氏门徒把辩证法抬到很高的高度,但是辩证法本身却是非常含糊、意义不清、使用随意,而且无理外推到政治,总之辩证法由于其随意不严谨性,是一种对我们认知世界实在没有太大帮助的方法。
作为一个反马克思主义者,popper批判了历史预测论,认为马克思主义把历史观放到一个本体论的主导地位,是类似把圣经、大自然放到至高无上地位的一种新信念,而并不符合科学的精神(第十六章)。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popper批判了公众舆论的决断权,认为public opinion是含糊不清,不可捉摸,应用批判精神的自由主义传统加以节制,用公众舆论作导向是危险的,而以公众舆论为真理仲裁者更是不可取的。
考虑到篇幅,我并不想对popper哲学的反对意见再做进一步的展开。值得提出的几点就是,popper本人特别看重科学理论革命的意义,而他的证伪观是和科学革命息息相关的,这强烈地体现了他身处物理变革时代的时代认识,而这样的认识在物理平稳发展的19世纪是不可能获得的。19世纪的实证主义是时代的产物,而popper的证伪主义也是时代的产物。比如,在popper看来,观察实验得到的细节积累,达不到解决核心问题的标准,不能算做知识积累,而只是背景知识的扩充,这样的观点就和科学平稳发展时代的知识积累观格格不入。试问动植物观察记录的研究就不算科学知识积累而只算是生物背景知识的补充吗?恐怕大多数科学家并不是这样认为。另外,很遗憾popper没有就具体的科学史详细展开他的观点,我不知道是否有人详细地写作过一部科学史著作,来看看自古以来的科学史到底更支持实证主义还是证伪主义。
作为一个summary,我给读者的建议如下:
对从数理角度出发的科学哲学感兴趣的,可以阅读第三章、第六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讨论科学和形而上学的分界,但仅仅作为一种哲学层面的思辨讨论。
对popper和分析哲学家论战,并对哲学史感兴趣的,可以阅读第二章、第五章、第七、八章。如果近一步对语言分析感兴趣的,可以阅读第十一章到十四章。
第十六章到二十章讲述popper的社会哲学观,如果感兴趣这方面的内容,在我看来已经跃出了科学哲学的范畴,应该结合popper的《开放的社会》阅读。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猜想与反驳)书评
前段时间抽空阅读了karl popper的名作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英文版参照着上海译文1987年《猜想与反驳》的中文版阅读,做了一些笔记。popper的科学哲学论作主要是三本书:《科学发现的逻辑》,《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和《客观知识——一个演化论的研究》。通过这三本著作,popper较为全面地阐述了他的科学“证伪主义 (refutability or falsifiability) 的观点和“三个世界”的学说,并且和当时流行的分析哲学观点做了详细的论战。
《猜想与反驳》延续了《科学发现的逻辑》中集中体现的popper招牌精神:科学的可证伪性。相比哲学(形而上学)和各类社会学乌托邦理想,科学的意义在于提出全称命题的猜想假说,而这类假说必须可以被实验观察证伪。更详细的关于falsifiability的介绍可参见wiki百科:
en。wikipedia/wiki/falsifiability
和实证主义者认为科学来自归纳演绎不同,popper认为归纳演绎法则永远无法论证“所有天鹅都是白的”这样的全称判断,而“所有天鹅都是白的”只能通过证伪法来予以否定。所以科学的意义不在于“可证实性”,而在于“可证伪性”,因为证实是不可能的,而证伪是可能的。科学理论永远不能宣称揭开了自然的真理,而只有在证伪意义的检验下比别的理论更接近自然的真理。popper的这种证伪观是大卫休默(david hume) 对于因果律不可知论证的一种延续,而受到了相对论天文检验的启发。popper认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证伪意义下是地地道道的科学,而占星说、freud的心理分析、进化论和马克思主义都是不可证伪,因而是非科学的。注意,虽然占星说之类的学说在得到反例现象的时候依旧可以给出解释,使得理论依旧和观察现象符合,但是在popper看来这种解释和科学不同,不过是依赖于现象的一种牵强的ad hoc理论,所以是不可证伪的。
在阅读《猜想和反驳》前,我以为karl popper为了阐明他的科学证伪观,会在书中举大量的科学史的例子,并且从证伪观来做详细地分析。比如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托勒密、阿里斯塔克到哥白尼、伽利略的地心 vs日心说发展,以太学说的发展和放弃,newton-einstein力学的发展,都是很好地审查科学猜想—反驳步骤的实在例子。但是书中只是详细分析了前苏格拉底哲学、柏拉图哲学和康德哲学作为例子;而书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和别的哲学学派,特别是围绕wittgenstein的语言分析哲学和由此产生的科学-哲学分界论(demarcation) 做的比较和辩论。所以,该书的定位不是以实例分析的科学史论作,而是观念分析为主导并且和别的学派做斗争的哲学泛论。
我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不在于popper和语言分析学家的论战,而在于他对科学观念的介绍和讨论,特别是第三章《关于人类知识的三种观点》,第六章关于berkeley对于牛顿力学评述的摘录,第九章关于逻辑和数学为何能运用到实在的论述。这三章和数学、物理的直接意义联系比较紧密,所以我个人首先推荐这三章。另外,第十章《真理、合理性和科学知识增长》详细地讨论了popper的证伪观念下的科学知识增长,不过写得比较抽象,建议读者可以结合popper的后继作品《客观知识》阅读,我个人认为《客观知识》是对本书中第十章的更为成熟的展开论述。
在第三章中,popper提到了三种科学理论观念,即本质主义essentialism、工具主义instrumentalism和popper本人的猜想反驳观。本质主义者认为自然界的现象背后有一个终极本质的法则natural law,而科学家可以通过可观察事物而找到其背后的终极法则。比如从加速度的想象观测,物理学家可以找到其背后的“重力”和“力”的法则。工具主义者认为科学理论只是一种工具上的方便,人们通过自然现象建立一种(数学上)的工具,并且用这种工具来描述预测自然现象。popper认为本质主义来自于传统的宗教关怀而转变的理性主义,即认为自然界有法则,并且可以被理性认识。但是这种教条式的信仰容易对思想设置障碍。工具主义作为对ockham razor的一种极端运用,本着实用的原则,乃至于被驳斥也可以继续运用,失去了真实科学理论的意义。popper认为只有通过观测得到猜想的理论,并且从实在中通过批判检验来证伪猜想、更新理论,这个猜想-反驳的不断更新的步骤,才是人类发展科学知识的正途。相对于本质主义来说,猜想反驳的步骤是一种不可知论,即终极实在这样的观念是不可知而且毫无意义的,科学家永远不可能知道自己的理论是否是对于自然界真理的终极解释,而所有的理论只不过是不同程度的猜测而已。另一个方面,这种猜测是为了认识自然界的真理,而不是为了方便而设置的计算工具。所以猜想-反驳观和本质主义和工具主义都是不同的。
伽利略和牛顿都是本质主义者,或者说现代科学初创时代的很多大科学家都是本质主义者,他们认为自然背后必然有一个实在的法则。这种理性主义观念很可能是来自过去基督教的宗教关怀,认为圣经背后是上帝的终极关怀,而早期科学家只是把圣经换成了大自然而已。而后,18世纪的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berkeley对于newton的本质主义做了一系列的诘难,在《猜想与反驳》的第六章被摘录出二十一个论点,berkeley认为“力”和“重力”这类无法观测的物理量不过是形而上学的观念,而不是物理实在。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等词语毫无经验的意义。物理学本身作为经验的归总无法找到真正的原因,而只能给出描述性的解释。popper认为berkeley对于牛顿力学的批判观念可以算作是19世纪马赫的先驱,乃至于爱因斯坦的先驱。所不同的是,berkeley作为基督教徒,扬弃了科学本质主义的观点而回到神学,认为终极的因果法则来自神;而马赫作为反形而上学的斗士,则放弃了对物理本质的讨论而走向了纯粹的工具主义。
第九章中,popper饶有兴趣地讨论了逻辑和算术演算两个层面的意义。作为纯粹的演算系统,逻辑和算术是不可证伪的封闭公式系统;而一旦它们运用于实在,就是可以证伪的科学假说了。为此popper举了2+2=4的例子。作为符号运算,这是永远正确的。但是作为一种诸如“两个苹果加两个苹果等于四个苹果”,“两个个体之和是四个个体”的物理理论,则是可以被证伪的,比如繁衍的两对兔子或者相对论速度相加都是这个物理理论的反例。其实,在popper的后继作品《客观知识》中,他更详细地区分了所谓第三世界(plato世界)和实在世界的区别,而算术逻辑是属于第三世界并且运用到实际世界的一个范例。
******************************************
对于分析哲学我并不在行,而《猜想与反驳》一书中以大量笔墨来和分析哲学论战,所以我试着也做一下小结。以wittgenstein为代表的分析哲学家具有一种强烈的反形而上学(anti-metaphysics) 的观念。他们试图提供一种语言学的方法,通过一种人工语言构造来区分科学和形而上学,而最终只有科学是有意义的,而自古以来的形而上学论题则变成是毫无意义的。popper并不赞同这类观念,这主要体现在书中第二部分《反驳》的第十一章,popper详细地反驳了carnap对于科学-形而上学通过语言学构造而得到分界的观念。在popper看来,形而上学和科学尽管不同,但未必是没意义的,因为无论怎样的构造性语言和“意义”的定义法都不能排除自古以来的形而上学的论题,而反而会排除优秀的新颖的科学理论尝试。只有通过不断提出猜想和试图反驳猜想的严格验证得到的理论才有科学的本质意义。
针对wittgenstein为代表的形而上学无意义论,popper的论点在于:哲学的核心在于解答一个时代中的代表问题,哲学问题来自外界,通过哲学思辨批判问题,并且把原有问题转化为别的问题和新的哲学观念。我个人认为,对哲学课题感兴趣的人,可以先看本书的第二章,popper举了两个例子——以无理数导致古希腊原子论哲学向plato几何论发展,和kant的先验哲学,表明popper观念下哲学本身的意义。第五章以前苏格拉底的古希腊哲学作为一个例子,认为古希腊哲学能取得如此进展的原因在于critical discussion,基于批判的observation。这种传统的建立者可能是thales,而经过了两、三个世纪后终归消失,而希腊自然哲学的真谛也就消失了。第七、第八两章讨论了kant的理性批判哲学,kant认为人通过自己的理性而认识自然,而这样的先验观念受到了证伪主义popper的批判。另外,本书的第十二、十三、十四三章是针对分析哲学语言分析的技术性的讨论。比如,body-mind problem不可以通过人工语言构造来得到解答,指向自身的命题也可能是有意义的,分析哲学家所谓无意义的一些命题在另外公理体系下可以是有意义的。对于语言逻辑分析的这些论述非常具有时代性,这是由二十世纪初数学基础的讨论而进入哲学话题的,并在某种程度上分散了karl popper的注意力,使得他不能完完整整地从科学史的具体例子来讨论他的猜想-反驳科学哲学观,而陷入到科学-形而上学demarcation的论战中去。
******************************************
本书的后半部分popper还讨论了猜想反驳在社会科学中的意义。我遇到过一些朋友,认为popper的证伪观念和辩证法的正反合命题有相似之处。popper似乎注意到了这个误解,所以在第十五章中批判了hegel的辩证法。在popper看来,黑氏门徒把辩证法抬到很高的高度,但是辩证法本身却是非常含糊、意义不清、使用随意,而且无理外推到政治,总之辩证法由于其随意不严谨性,是一种对我们认知世界实在没有太大帮助的方法。
作为一个反马克思主义者,popper批判了历史预测论,认为马克思主义把历史观放到一个本体论的主导地位,是类似把圣经、大自然放到至高无上地位的一种新信念,而并不符合科学的精神(第十六章)。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popper批判了公众舆论的决断权,认为public opinion是含糊不清,不可捉摸,应用批判精神的自由主义传统加以节制,用公众舆论作导向是危险的,而以公众舆论为真理仲裁者更是不可取的。
考虑到篇幅,我并不想对popper哲学的反对意见再做进一步的展开。值得提出的几点就是,popper本人特别看重科学理论革命的意义,而他的证伪观是和科学革命息息相关的,这强烈地体现了他身处物理变革时代的时代认识,而这样的认识在物理平稳发展的19世纪是不可能获得的。19世纪的实证主义是时代的产物,而popper的证伪主义也是时代的产物。比如,在popper看来,观察实验得到的细节积累,达不到解决核心问题的标准,不能算做知识积累,而只是背景知识的扩充,这样的观点就和科学平稳发展时代的知识积累观格格不入。试问动植物观察记录的研究就不算科学知识积累而只算是生物背景知识的补充吗?恐怕大多数科学家并不是这样认为。另外,很遗憾popper没有就具体的科学史详细展开他的观点,我不知道是否有人详细地写作过一部科学史著作,来看看自古以来的科学史到底更支持实证主义还是证伪主义。
作为一个summary,我给读者的建议如下:
对从数理角度出发的科学哲学感兴趣的,可以阅读第三章、第六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讨论科学和形而上学的分界,但仅仅作为一种哲学层面的思辨讨论。
对popper和分析哲学家论战,并对哲学史感兴趣的,可以阅读第二章、第五章、第七、八章。如果近一步对语言分析感兴趣的,可以阅读第十一章到十四章。
第十六章到二十章讲述popper的社会哲学观,如果感兴趣这方面的内容,在我看来已经跃出了科学哲学的范畴,应该结合popper的《开放的社会》阅读。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6篇)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大全(6篇)
【篇一:《猜想与反驳》读后感】
《猜想与反驳》围绕着知识通过猜想与反驳、不断清除错误而增长这一主题展开论述,广泛涉猎知识论、科学论、真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史和社会科学史等领域。卡尔 波普尔(karl r popper,1902-1994)是当代西方最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社会哲学家之一。他继承德国爱因斯坦的批判精神和康德的唯理主义思想,形成 批判理性主义哲学 ,建立同逻辑实证主义相对的科学知识观,提出反归纳主义和证伪主义的知识理论。
波普尔的错误在于把科学中的革命和批判加以绝对化,把整个科学及其历史发展归结为这样的局部方面和环节。这样,科学发展中的规律性就不见了。沿着这条路,他在社会领域中必然走向历史唯心主义。所以,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攻击和所谓 批判 ,是根本错误的。波普尔早年一度信仰马克思主义,但他始终坚持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在社会哲学上又把他在科学哲学的基本观点上的错误极端的加以发挥,终于走向了反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事实上,波普尔以后的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发展力图克服他的科学哲学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这样,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诋毁和歪曲,也就不攻自破了。相反,马克思主义的光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再次显示出了不可战胜的理论力量。
最近大体看了看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这本书,可是我看了这本书之后感觉自己对哲学的看法改变了很多,有些东西是我以前就模模糊糊有过的念头,但却一直并不清晰,通过这本书觉得有些东西一下子清晰了许多。而有些观点则是以前所从未接触或很少接触的,通过这本书对这些方面又有了新的认识,而且以前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却是知之甚少。虽然只用了很少的时间,也没有在细节上深入分析研究,但我通过这本书和我所查找的一些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思考和关于波普尔的文献资料中,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在这里不仅了解了波普尔的对于科学哲学的思想,还对自己的哲学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重新的定位;从这里我改变了对传统的看法,对我们一直所接触的和学习的主流科学与哲学有了另外的较为理性的思考;另外从这里我再一次深刻思考了关于理性和感性,其中有些观点我并不能完全明白。
【篇二:《猜想与反驳》读后感】
《猜想与反驳》是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 波普尔的著作。书中提出了判断理论(命题)是否科学的标准是:可证伪性。该书集中体现了波普尔思想的精华,它吸收了西方多种文化的精华;颇具辩证法大师的谦逊风度;深刻地掌握了逻辑分析与各领域科学技术并运用于哲学思考;创新跃迁的科学态度与对人类的深情之爱完善结合。
该书的重要价值在于它向我们提示出中国学术改造的当务之急 辩证法本质的还原,此书用重笔刻画这个问题。波普尔真诚地发问,辩证法是什么?然后自问自答,是试探和纠正错误的方法。他猛烈抨击了黑格尔的神秘主义辩证法,批判黑格尔滥用 斗争 、 矛盾 之类的隐喻,批评其排斥了逻辑思维的不矛盾律。波普尔甚至主张不要再用黑格尔意义上的辩证法这个词,可以用 试错法 取而代之。另一方面波普尔高度赞扬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以对话、提问、讨论、反驳把知识和真理推陈出新的原初意义上的辩证法。,苏格拉底概念辩证法实质就是要打破任何人对真理的惟一性独断,用提问和反例来打破偏见以达到净化灵魂,在某种意义上讲,一问一答即为哲学。波普尔实质是要求用猜想与反驳法来复兴古代柏拉图意义上的辩证法-要求辩证法的本质还原。
如果,缺失了怀疑和批判的规范,理论学术和整个社会就必然会假货横溢,万屋倾复。当代中国是市场经济的原始阶段,物质产品假冒伪劣甚多,精神产品的状况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承认中国理论学术中也存在假冒伪劣,就必须看到没有哪一个领域像哲学领域的情况这样严峻了。哲学本来就是自由思维的学术,没有确定的对象、性质和方法。在别的学术中混不来的人却都可以到哲学中钻哲学软约束的空子,现在有了一大批不读而博,不学而论,只埋头构造自己的一、二、三,不管别人看不看和怎么看的哲学家。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弊端就是两汉以来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所形成的专言独断。任何对权威与传统的怀疑和批判都被看成是对****政权最大威胁而加以取缔。新中国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但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在斯大林搞了 联共(布)党史四章二节 之后也进了专言独断的死胡同。假冒伪劣与专言独断构成了当代中国的两大学术灾害,使得东方文明的千古摇篮如今却成为当代世界哲学智慧舞台上的 黑洞 与 隐形人 。只有本质还原了的辩证法重新统治,重新成为人文学术的规范时,伪劣和独断才会被清扫出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以反驳和批判为本质的哲学辩证法是排除谬误的照妖镜,两者结合才能为中国学术消灾解难。
【篇三:《猜想与反驳》读后感作文】
问题:对于科学理论我们是否应该质疑?
中国的传统教育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只是被动的接受,而不会主动的提出合理质疑。波普尔在《猜想与反驳 科学知识的增长》一书中提出了大胆假设,合理质疑,严谨证伪的观点为人类科学的进步做出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字:猜想,反驳,证伪
引言
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吗?对于这个问题,现在我们能够很肯定的回答:不!但是生活在十七世纪的欧洲人却都相信这个命题: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因为当时的额他们所能见到的所有天鹅确确实实是都是白色的,直到澳大利亚被发现,探险家在1697年发现了黑天鹅,才打破了人们的这一观点。天鹅都是白色的观点是人们在观察了几千几万甚至几百万只天鹅之后才得出的结论,但是只需要一只黑天鹅就能将这一命题彻底的****。这就是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思想的核心。
波普尔认为:任何学术的探索,包括科学探索都是可错的。世界时开放的,而不是决定论的。因此我们应当不断地追求真理,但永远不能说我们拥有了真理。
1、批判理性主义的提出
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是对立的,批判理性主义的提出是针对逻辑实证主义的经验主义科学哲学的,是对现代自然科学作出的唯理主义的反反应。它的证伪理论与西方古代哲学尤其是从古希腊开始的理性主义批判传统有着传承的关系。波普尔对于 科学知识是如何发现的 这一问题十分关注。波普尔认为极权主义是科学知识发现的最大障碍,对经验主义论者和唯理主义论者,尤其是培根和笛卡儿的思想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和深刻的批判。在波普尔的观点中,无论是古典经验主义还是古典理性主义,他们在获得科学知识的过程中都忽略了 人 这一主体因素。波普尔提出 在探索真理时,从批判我们所钟爱的信念开始,这可能是我们的最佳方案。
波普尔的理论更为注重批判的作用,他将理性定位在批判本身,并提出了批判理性观。他将理性主义分为了两种,一种是批判理性主义,一种是非批判理性主义,并认为 任何不能在论据上也不能在经验上得到支持的假设都将被抛弃 。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观点更加关注 人 的作用。波普尔说: 理性主义传统、批判讨论的传统,理所当然代表了扩展我们的知识 猜想或假设的唯一可行的途径 , 在我们认识世界的尝试中,只有一种理性要素:就是对我们的理论进行批判性审查。
2、猜想 反驳法
波普尔认为所有科学的理论原则上都应该是可以被反驳和否证的,因为世界的发展是无止境的,而人获取知识的能力却是有限的,因此科学理论最终是不能被证实而只能被证伪或进行否证的。
在这本《猜想与反驳 科学知识的增长》一书中,波普尔分了两部分对它的证伪理论观点进行了解释,即猜想和反驳。在猜想部分,波普尔提出了他对归纳分析法和观察证实法的驳斥,波普尔提出 科学理论是真正的猜测,他们不可能被证实但是可以被批判。
在波普尔看来对科学理论,我们只能进行猜想,并在一些情况下证明他是正确的,但我们没有能力把所有的情况都证明出来,因此,归纳法是不成立的。正如引言中提到的,在澳大利亚被发现之前,欧洲人根据看到的所有情况,认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一命题在当时的情况和当时人们的认知范围内是正确的,也就是观察归纳法的应用。人们从无数次的观察中得到了这一命题,并且在当时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他是错误的。但根据波普尔的观点,依据我们所观察到的,人们只能证明世界上所有的天鹅中,有限的部分是白色的,而不能证明全部,因为这是无法实际进行操作的。这同时也是波普尔提出的反驳的依据。波普尔认为对于科学命题的提出,我们要进行大胆的猜想,但是他的真实性,需要的不是证实而是证伪,也就是对这些猜想进行反驳。
在反驳这一部分,波普尔认为对于科学命题的验证,应该通过证伪来批判。回到上面所提到的有关 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 这一命题。随着人们对这个世界不断地探索,澳大利亚被发现后,人们的知识面扩展了,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加深了,也发现了非白色的天鹅,这时 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 这个曾经的真命题就自然成为了假命题。正是黑天鹅的发现反驳了这一命题,打破了人们一直以来对天鹅的认识。黑天鹅的存在就是对这一命题最有力的反驳。
因此通过观察的归纳法是无法符合逻辑的来证明命题的正确性的。一种特殊情况的出现,就能够将观察法和归纳法得出的真命题的结论****了。这也就是波特尔所说的证伪。
3、证伪主义的应用
波普尔的证伪理论的出现对人类科学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哥白尼基于对 地心说 的怀疑,创立了 日心说 达尔文对 物种不变论 的怀疑而创立了 生物进化论 。
人们通过理论的批判,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波普尔的证伪理论告诉我们要敢于合理的质疑,不主观臆断,在理性批判的过程中,客观而严谨的进行验证。1 2 3 下一页
猜想与反驳读书笔记大全(3篇)
猜想与反驳读书笔记
纳和证实。由这样的区别确实可以有很多的不一样的认识,因此波普尔的体系也是建立在这样的基本观点之上的。与传统的认识体系不同,从实际观察 猜想 理论体系 证伪的检验,每一个的理论体系我们都不能称其为真理,只是至今没有被证伪的理论。对于已成体系的反驳和改进也成为科学工作的必然,而不是应当被奉为神明,由是科学逐渐接近真理。
对于波普尔的观点,我是基本支持的,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永远没有什么绝对的真理,只有在一定范围内的适用度。只有暂时的、一定范围内的适用,而没有绝对的和永恒的真理。譬如我们所熟知牛顿力学及三大运动定律,在牛顿体系建立以后有很长时间人们认为这就是科学的终极理论了,因为利用这些理论可以解释当时所能观察到的绝大部分现象,从微观到宏观,一直到星球的轨道运行,并且运用这个理论可以很准确的预测许多现象,并得到了证实。但是随着科学的深入发展和观测技术的不断提高,许多这个理论体系所不能解释的现象出现了,从而导致了二十世纪初期的物理基础理论的一次大革命。另外我联想到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很有趣的是爱因斯坦的理论大都来源于他的思考,而不是从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中归纳总结出来的。
如果我们运用波普尔的观点来看,也许这个就很容易解释了:在牛顿体系建立的时期及其以后的很长时间里,人们是用证实主义来分析科学问题的,人们从当时所观测到的现象,运用了证实主义 证实 了这个体系的绝对正确性,并把它推为了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的终极真理(其中出现了关于机械的人和机械的社会的哲学观点)。而当科技的发展最终打破了这个 终极理论 的适用范围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它是具有一定适用范围的,于是作为终极理论,这个牛顿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被证伪了的(被反驳掉的)。这个时候,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科学体系正在逐渐建立成熟起来,这两个科学理论都是在假设的基础上提出的,而且是基于科学家的思考想象提出来的,我想这个或许就是波普尔理论中所说的由思辨而提出猜想吧。关于这两个理论的证伪,现在还没有重大的突破,不过已经有些矛盾的东西出现了,例如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理论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但是这两个理论却是不相容的。我个人认为这将是另一个更高级的理论的生长之地,当然了,或许这两个理论本身的不断修正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波普尔的观点,我有一点不太明白,或许是我还没有深入的研究过这个哲学体系的原因,就是关于数学中的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确实可以证明命题的正确性,而不是所谓的证伪,我想这个或许是因为这个方法中的 完全 的因素,因为它就包含了直到永远的成分。还有ε 语言证明关于极限的问题,也许也是因为它包含了直到极大或者极小的成分在里面。但是有的数学方法确实可以证实命题的正确性,这是研究工具的问题了,至于由这个工具所证明的命题是不是真的正确则是不一定的)
通过这本书我又重新定位了我的哲学观,我以前的哲学观(也可能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基本上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哲学观,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排他性很强,而且我们所受到的哲学教育也有故意贬低其他哲学流派和观点的嫌疑;对于其他的哲学理论批判的态度很多而且对于西方的其他的哲学观点也是知之甚少。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发现如果真正的要想了解哲学,就需要稍微抛开阶级和政治的思想;学习西方哲学家们的思辩和逻辑的思维,学习他们的认识世界的方法;不去考虑他的流派的问题,每一位伟大的哲学家都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想财富,从古代的苏格拉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复兴时期的笛卡尔、牛顿、康德等,到近代的罗素、维特根斯坦等。这里面我对康德的看法是改变最大的,在我们的学习里一般认为他是唯心主义的代表,但是康德的很多观点确实值得让我们好好的思考;他说: 我们的理智不是从自然界中引出规律而是把自己的规律强加于自然。 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大,我认为我们现在的人类社会正是如此,我们很多东西都是人造出来的都是人为的制度和规律,这些东西是随着人的变化而变化的,即我们的知识是人的思想,虽然我们存在与物质之中,但是我们的知识是我们自己的意识,我们无法证明这样的规律在自然中是正确的,我们只能批判它的错误;这正是波普尔的观点的来源。
所以宣扬一种终极理论,无论是关于自然科学的,还是关于社会科学的,都只是当时的统治阶级的一种愚民手段,用来巩固自己的统治,这是历史的必然,但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时间会证明这一切的,这就是证伪主义,只是时间的问题。
【篇三:《猜想与反驳》读书笔记作文】
问题:对于科学理论我们是否应该质疑?
摘要
首页1234尾页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
更新时间:07-04 12:24 编辑:优秀范文网 手机版 字体:大中小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
平时很少看纯哲学方面的书籍,总认为纯粹讨论哲学的书籍太过于枯燥和复杂。由于辩证法课程的关系,最近大体看了看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这本书,可是我看了这本书之后感觉自己对哲学的看法改变了很多,有些东西是我以前就模模糊糊有过的念头,但却一直并不清晰,通过这本书觉得有些东西一下子清晰了许多。而有些观点则是以前所从未接触或很少接触的,通过这本书对这些方面又有了新的认识,而且以前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却是知之甚少。虽然只用了很少的时间,也没有在细节上深入分析研究,但我通过这本书和我所查找的一些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思考和关于波普尔的文献资料中,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在这里不仅了解了波普尔的对于科学哲学的思想,还对自己的哲学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重新的定位;从这里我改变了对传统的看法,对我们一直所接触的和学习的主流科学与哲学有了另外的较为理性的思考;另外从这里我再一次深刻思考了关于理性和感性,其中有些观点我并不能完全明白。
首先我认为波普尔科学哲学的观点基本上和他的书的结构是相同的,即包含猜想与反驳两部分:对于他的猜想,他通过驳斥了归纳分析法和观察证实的方法,提出 科学理论是真正的猜测,他们不可能被证实但是可以北批判。 其意思就是说科学理论并不是在观察和实践中归纳出来的,而是一些大胆的猜测,这些猜测我们是无法证明的,因为我们只能在个别的场合下证明它的正确性,但是我们无法把所有的场合都证明出来,因此归纳法也是不能成立的;犹如我们在孙老师的课上所讨论的 天下乌鸦一般黑 这个命题一样,我们只能证明世界上所有乌鸦中有限的部分,而不能证明所有的乌鸦都是黑的,因为这个实际操作是不可能的,因此通过观察的归纳法是无法符合逻辑的来证明命题的正确性的。那么波普尔认为我们是通过大胆的猜想来引出命题的,哲学家的思辩才是命题的源泉。而且这些命题并不具有可证实性。
对于反驳,波普尔认为对于科学命题的验证,应该是通过证伪来批判;具体就是说我们看一个命题是否是假的如果是假的,这个命题就被证伪了,如果是真的,我们继续进行证伪,知道它被证伪为止。波普尔在这里批判了逻辑实证主义,他认为用实证的方法是不能证明命题的正确性的,原因和猜想部分里的是一样的。
对于实证主义,它认为科学的发展或者说关于命题的提出和证实是这样的路线:由观察到归纳到命题证实。这样就是命题的提出到其成立的证明。而对于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则不是这样,证伪主义的关于命题的提出发展路线是这样的:思辩到猜想到证伪如果是到下一猜想如果否到继续证伪。也就是说首先一个命题的提出并不是由实际观察所得到的,而是由哲学家(科学家)的思辨所得到的,而且关于命题的证明,波普尔认为命题的永远不能够被证实正确的,我们只能通过实际的观察实验来证明这个命题还没有错误,而这个证明过程将一直持续下去,直到这个命题被证明是错误的(即证伪),从而通过思辨提出下一个命题,并接着进行证伪,推动科学的不断向前发展。
通过以上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波普尔认为科学的构建是建立在猜想与反驳之上,而不是一般认为的归纳和证实。由这样的区别确实可以有很多的不一样的认识,因此波普尔的体系也是建立在这样的基本观点之上的。与传统的认识体系不同,从实际观察 猜想 理论体系 证伪的检验,每一个的理论体系我们都不能称其为真理,只是至今没有被证伪的理论。对于已成体系的反驳和改进也成为科学工作的必然,而不是应当被奉为神明,由是科学逐渐接近真理。
对于波普尔的观点,我是基本支持的,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永远没有什么绝对的真理,只有在一定范围内的适用度。只有暂时的、一定范围内的适用,而没有绝对的和永恒的真理。譬如我们所熟知牛顿力学及三大运动定律,在牛顿体系建立以后有很长时间人们认为这就是科学的终极理论了,因为利用这些理论可以解释当时所能观察到的绝大部分现象,从微观到宏观,一直到星球的轨道运行,并且运用这个理论可以很准确的预测许多现象,并得到了证实。但是随着科学的深入发展和观测技术的不断提高,许多这个理论体系所不能解释的现象出现了,从而导致了二十世纪初期的物理基础理论的一次大革命。另外我联想到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很有趣的是爱因斯坦的理论大都来源于他的思考,而不是从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中归纳总结出来的。
如果我们运用波普尔的观点来看,也许这个就很容易解释了:在牛顿体系建立的时期及其以后的很长时间里,人们是用证实主义来分析科学问题的,人们从当时所观测到的现象,运用了证实主义 证实 了这个体系的绝对正确性,并把它推为了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的终极真理(其中出现了关于机械的人和机械的社会的哲学观点)。而当科技的发展最终打破了这个 终极理论 的适用范围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它是具有一定适用范围的,于是作为终极理论,这个牛顿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被证伪了的(被反驳掉的)。这个时候,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科学体系正在逐渐建立成熟起来,这两个科学理论都是在假设的基础上提出的,而且是基于科学家的思考想象提出来的,我想这个或许就是波普尔理论中所说的由思辨而提出猜想吧。关于这两个理论的证伪,现在还没有重大的突破,不过已经有些矛盾的东西出现了,例如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理论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但是这两个理论却是不相容的。我个人认为这将是另一个更高级的理论的生长之地,当然了,或许这两个理论本身的不断修正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波普尔的观点,我有一点不太明白,或许是我还没有深入的研究过这个哲学体系的原因,就是关于数学中的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确实可以证明命题的正确性,而不是所谓的证伪,我想这个或许是因为这个方法中的 完全 的因素,因为它就包含了直到永远的成分。还有ε 语言证明关于极限的问题,也许也是因为它包含了直到极大或者极小的成分在里面。但是有的数学方法确实可以证实命题的正确性,这是研究工具的问题了,至于由这个工具所证明的命题是不是真的正确则是不一定的)
通过这本书我又重新定位了我的哲学观,我以前的哲学观(也可能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基本上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哲学观,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排他性很强,而且我们所受到的哲学教育也有故意贬低其他哲学流派和观点的嫌疑;对于其他的哲学理论批判的态度很多而且对于西方的其他的哲学观点也是知之甚少。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发现如果真正的要想了解哲学,就需要稍微抛开阶级和政治的思想;学习西方哲学家们的思辩和逻辑的思维,学习他们的认识世界的方法;不去考虑他的流派的问题,每一位伟大的哲学家都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想财富,从古代的苏格拉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复兴时期的笛卡尔、牛顿、康德等,到近代的罗素、维特根斯坦等。这里面我对康德的看法是改变最大的,在我们的学习里一般认为他是唯心主义的代表,但是康德的很多观点确实值得让我们好好的思考;他说: 我们的理智不是从自然界中引出规律而是把自己的规律强加于自然。 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大,我认为我们现在的人类社会正是如此,我们很多东西都是人造出来的都是人为的制度和规律,这些东西是随着人的变化而变化的,即我们的知识是人的思想,虽然我们存在与物质之中,但是我们的知识是我们自己的意识,我们无法证明这样的规律在自然中是正确的,我们只能批判它的错误;这正是波普尔的观点的来源。
所以宣扬一种终极理论,无论是关于自然科学的,还是关于社会科学的,都只是当时的统治阶级的一种愚民手段,用来巩固自己的统治,这是历史的必然,但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时间会证明这一切的,这就是证伪主义,只是时间的问题。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相关文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作文红樱桃绿芭蕉读后感一个伟大的人,一本励志的书!《居里夫人自传》读后感有困难不上交读后感不要把读后感写成检讨书三分能力七分责任读后感科学发展观与中小学教育读后感2010寒假读书笔记:《贝多芬传》读后感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杨惠霄030101517《猜想与反驳》是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的著作。书中提出了判断理论(命题)是否科学的标准是:可证伪性。该书集中体现了波普尔思想的精华,它吸收了西方多种文化的精华;颇具辩证法大师的谦逊风度;深刻地掌握了逻辑分析与各领域科学技术并运用于哲学思考;创新跃迁的科学态度与对人类的深情之爱完善结合。该书的重要价值在于它向我们提示出中国学术改造的当务之急--辩证法本质的还原,此书用重笔刻画这个问题。波普尔真诚地发问,辩证法是什么?然后自问自答,是试探和纠正错误的方法。他猛烈抨击了黑格尔的神秘主义辩证法,批判黑格尔滥用 斗争 、 矛盾 之类的隐喻,批评其排斥了逻辑思维的不矛盾律。波普尔甚至主张不要再用黑格尔意义上的辩证法这个词,可以用 试错法 取而代之。另一方面波普尔高度赞扬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以对话、提问、讨论、反驳把知识和真理推陈出新的原初意义上的辩证法。,苏格拉底概念辩证法实质就是要打破任何人对真理的惟一性独断,用提问和反例来打破偏见以达到净化灵魂,在某种意义上讲,一问一答即为哲学。波普尔实质是要求用猜想与反驳法来复兴古代柏拉图意义上的辩证法-要求辩证法的本质还原。如果,缺失了怀疑和批判的规范,理论学术和整个社会就必然会假货横溢,万屋倾复。当代中国是市场经济的原始阶段,物质产品假冒伪劣甚多,精神产品的状况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承认中国理论学术中也存在假冒伪劣,就必须看到没有哪一个领域像哲学领域的情况这样严峻了。哲学本来就是自由思维的学术,没有确定的对象、性质和方法。在别的学术中混不来的人却都可以到哲学中钻哲学软约束的空子,现在有了一大批不读而博,不学而论,只埋头构造自己的一、二、三,不管别人看不看和怎么看的哲学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弊端就是两汉以来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所形成的专言独断。任何对权威与传统的怀疑和批判都被看成是对专制政权最大威胁而加以取缔。新中国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但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在斯大林搞了 联共(布)党史四章二节 之后也进了专言独断的死胡同。假冒伪劣与专言独断构成了当代中国的两大学术灾害,使得东方文明的千古摇篮如今却成为当代世界哲学智慧舞台上的 黑洞 与 隐形人 。只有本质还原了的辩证法重新统治,重新成为人文学术的规范时,伪劣和独断才会被清扫出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以反驳和批判为本质的哲学辩证法是排除谬误的照妖镜,两者结合才能为中国学术消灾解难。
《猜想与反驳》读书笔记:之一 是什么阻碍我们得到。。。
是什么阻碍我们得到真理
第一次读到《猜想与反驳》,是在大学的图书馆。读完颠覆震撼了我的世界观。那时正巧很意外地接触了经济学。正巧在大二的物理课里学习了狭义相对论。那时,只恨人还需要睡觉。
之后,反复翻阅《猜反》十几年。谋生之余的消遣,我少有持久的兴趣。一本书就读了十几年,无论如何要整理出一篇读书笔记才能对自己交待得过去。尤其是,我对知识理论的现状多有不满。太多需要解答的问题。又深信经济学的出路在知识理论,而引入现代信息论的理念框架是知识理论唯一的出路。我要把所思所想记录下来。
生活在娱乐致死的时代,读图的时代,周围的人大多几乎不读书。我不替他们可惜。人生而志趣不同。“有情才饮酒,无聊才读书”。我倒是替很多盲目选择读物,沉溺于似是而非的理论的人可惜。所谓“知识”是什么?一个好的理论的标准是什么?他们没有回答过这两个问题。甚至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和重要。我个人的经历,阅读《猜反》最重要的收获,就是知道如何选择读物和过滤信息。在这个知识爆炸,信息泛滥的时代,这太重要了。
人类知识浩繁庞杂。但谱系泾渭分明。在可证伪的标准之上,是经验科学。经验科学之上,是先验科学(数学和逻辑)。在可证伪的标准之下,已不能称之为“知识”。可证伪的标准,可以剔除诸如易经、佛学、精神分析之类的读物。除了可证伪,波普尔在《猜反》里关于人类语言功能的论述也是我选择读物的一个标准。此二者之外,就是个人的志趣了。
人生的意义,无休止地思考、讨论,也还是那样。我个人的经历是,在人生的某个年龄段后,只要是讨论这个话题的文艺、“哲学”我都会略过。
生活的经验,生存的智慧,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经历中习得。不需要从那些夹杂着废话、鸡汤和迂腐教导的书中获取。
每个人的性格、毅力、禀赋、际遇都不同。因而成功不可以复制。成功无哲学。
人性是可以说尽的。故事可以讲尽。技巧可以用尽。时至今日,文艺不容易给人新鲜感。时至今日,文艺欣赏,容易给人像在看一个魔术师已经被看穿了把戏的表演的感觉。
读真实的历史常常让人觉得憋屈难受。
……
这样,大部分的读物都可以剔除。
阅读《猜反》,须有足够的数学和物理知识。我不肯定了解哲学史是否必要的准备。实际上,《猜反》在前十章猜想部分,包含了全部有价值的哲学史。是源于古希腊的批判理性传统(西方文明的特质)的历史。几千年的哲学史,就剩下这点值得保留的东西。知识的进步是沙里淘金。
阅读《猜反》,可以培养对理性的忠诚、常识判断力的自信、对清晰理念和诚实负责的语言的偏好。波普尔在《论知识和无知的来源》中说,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知识的来源。没有一个是绝对权威的。我们也在各种场合被教导不要迷信权威。要独立思考并诚实负责地发言。但事实是,对不同的知识来源赋予有差别的权威是人的认知机制的一部分。是人的天性。对每个人而言,不同的知识来源具有不同程度的权威。这些权威程度不同的来源构成人类知识传播与传承的秩序。专家的称谓、学历的头衔、职称评定的程序、报社选择投稿的方式、新闻审查制度,都是这种秩序的一部分。理解这种秩序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它和谣言、谬误、不好的(不可检验的)理论能够流行有关。例如,很多人沉迷于非理性主义哲学的语言游戏里。是因为当初选择读物时,依据哲学家的历史地位来判断哪些著作是重要的,“权威的”。非读不可。而在流行版本的哲学史里,黑格尔、海德格尔这样的哲学家都有一席之地。
“自从黑格尔主义兴起以来,科学与哲学之间就存在着一条危险的鸿沟。哲学家被指摘为——我认为是正当的——‘不掌握事实知识而进行哲学论述’;它们的哲学被描述为‘只是幻想,甚至愚蠢的幻想’。虽然黑格尔主义在英国和大陆起了主导的作用,但它的对立面,以及对它的自命不凡的轻蔑,都从未完全熄灭。它的垮台是由一位哲学家造成的;这位哲学家像他以前的莱布尼茨、贝克莱和康德一样,对科学特别是数学具有丰富知识。我讲的就是罗素。”(p95)
罗素并没有真的结束这一切。 在他之后,存在主义——这种“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很难理解怎么能被认为是一种哲学上的新东西(p277脚注)”的学说大行其道。可见胡说八道在什么时代都会有市场(另一个例子是经济学)。科斯曾用到了“思想的自由市场”的概念。并说到,中国当下缺少一个思想的自由市场。这是个比喻性的概念——不那么恰当的比喻。需求定律会让质优价廉的产品赢得市场。但没有一个站得住的人性假设,可以在逻辑上推断思想市场淘汰下来的是真理。认为人听到不通观点,通过比较,会选择真理的假设显然不符合真实世界发生的事情。即使在比较后,真理有较大的机会胜出,言论自由还有一个问题是会导致言论的贬值。真理、更有价值的思想、冷静理性的声音会被淹没。这样说不是主张言论要管制。而是说,另一种做法即使更好也只是两害取其轻。不会尽如我们所愿。我想,人类社会历史现在将来都是这样,我们能够获得知识的进步。但真理与谬误却会共存。在思想的市场里,卖家卖力吆喝。买家则各取所需各取所好。而真理常常不是最畅销的。我怀疑,自由的(没有市场准入限制)和不自由的思想市场相比究竟能好多少。
在那些爱好智慧和理性并且诚实的人中,哲学和哲学家有着很不好的名声。钱钟书就说过哲学家、政治家和诗人是三种骗子。但是真实的哲学问题是存在的。而且这些问题重要。波普尔在《猜反》得开篇中也为此辩护。哲学落得一个坏名声的另一个原因是,什么人都拿哲学往自家的门面上贴。《猜反》里谈论的哲学,是历史上的形而上学和现在还应当保留的关于知识的理论。这是我认为应当保留“哲学”称谓的学问。是西方才有的玩意。中国的先秦哲学,是关于政治与人性的智慧。两者讨论的领域相去甚远。冠以“哲学”为后缀的思想理论很多。这样做大概是为了易于推销。他们都应该把这个称谓让给《猜反》里谈论的哲学——关于知识的理论。否则会误导人。
我们应该多思考这样的问题:阻碍我们获取真理和事情的真相的是什么。每一次纠正对一个事物的错误认识之后,都应该回想认知的过程。反思这个问题。这样的习惯可以练习我们辨别真理的能力。阻碍我们获得真理的,除了被人误导,更多的责任在我们自身。在于人性与生俱来的弱点——偏见;狭隘;先入为主的观念;意识形态的成见;价值观、感情的左右;人性中追求浪漫、戏剧化、理想化的倾向;人无所适从的本性,会认为美好的事物总在过去的黄金时代,在远方;缺少真诚的人喜欢含混的语言、模糊不清的理念和神秘主义……
这一系列笔记共有六篇。这是之一。
之二是人类知识的三种观点。讨论的是什么是知识的认识论基本问题。证伪主义与工具主义的分歧是那背后是否还有一个世界。有或无都只是人的形而上学的信念。人永远无法确知。形而上学的问题是不值得费力去争论的。证伪主义和工具主义都对形而上学的讨论嗤之以鼻。怎么会为了一个形而上学的信念争论?所以我怀疑证伪主义和工具主义真正的分歧不是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效仿波普尔 “一个假问题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真实的问题”的思维程序规则,这个分歧背后隐藏着一个更为真实的问题——证伪主义与工具主义都同意康德的知识观“我们的理性并不是从自然引出规律,而是把它的规律强加于自然”。但为自然界立法的是否是人的自由意志? 这是背后隐藏的更为真实的问题。
工具主义“理论就是好用”的说辞,隐含着这样的含义:我们如何为世界建立规则是我们的自由意志决定的事。知识不是客观的。此篇阐述的是一种修正的证伪主义知识观。知识是客观的。知识的客观性不在于是否有一个背后的世界。而在于把规律强加于自然界的不是人的自由意志。而是人的一种与生俱来的先验机制。这种先验机制只有引入现代信息论的理念框架才可以探讨。这样的“客观性”也同样不允许我们用两套“互补”的理论来解释现象世界。之所以说是修正的。一是知识理论没有必要坚持主张一个形而上学的信念。形而上学的信念不在理性的范围内。信则有,不信则无。知识理论应该与形而上学尽可能划清界线。二是,波普尔在p26关于语词的意义中实际上是认为词的定义是自由意志约定的。但这是太明显的错误。定义不是约定,而是不约而同!
之三读《谈贝克莱、马赫是爱因斯坦的先驱》。会谈到知识理论的学科属性和功用问题。知识理论应该属于经验科学。讨论的是我们事实上是如何得到知识的问题。它首先是要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它不是工程。不是用于指导我们应该如何得到知识。科学史上的科学发现也不是在某种方法论指导下做出的。相对论的发现大概是一个例外。爱因斯坦如果对“什么是知识”没有深入的理解,不可能发现相对论。
科学哲学无助于知识发现。但可以在知识传播环节减少坏的理论的流行。科学哲学对此负有责任。
之四决定论和其他形而上学问题。讨论形而上学与知识理论的边界问题。及如何对待吊诡的形而上学问题。提倡一种角度转换去看待形而上学问题。即思维的生物进化意义的角度。在现代的信息论的理念框架下,将人为什么会有某个形而上学观念问题,和人为什么会有饥饿的本能的问题等同。将形而上学问题经验科学化。例如,将“因果必然律是否成立” 的形而上学问题,置换成“人为什么会有因果必然的信念”的问题。这可算是波普尔在p293中,“一个假问题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真实的问题”的思维程序规则的效仿。
之五经济学的出路和科学哲学的前景。知识理论的现状不能让人满意。许多真实的问题需要回答。经济学门派林立,胡说八道大行其道的现状,知识理论也要负上责任。人们信奉“好的经济学”和“坏的经济学”,缘于科学方法论素养的差异。即使在没有学过一门逻辑课程,没有接受过方法论训练的人群中,“方法论直觉”素养的差异也是存在的。经济学家之间的争论也多是源于经济学方法论的分歧。经济学的出路在科学哲学。它的发展不大可能是因为这门学问本身的进步。如提出一个新的更好的理论。更大的机会在于科学哲学的进步,可以缩小胡说八道的市场。利于经济学通识的普及。让价格理论的基本理念深入人心。
最重要的是第六篇《由归纳问题的问题引出的一条思路》。内容是试图将现代信息论的理念框架引入知识理论。
在上篇,会论及猜想与反驳的知识进步图式致命的逻辑漏洞。证伪主义面临的诘难逻辑上都可以归为这个漏洞。而归纳问题的问题是这个漏洞的一个简化表述版本。波普尔意识到“意义和真理之间存在深刻的相似”。但他还是把如何约定的问题,与如何得到知识的认识论基本问题分割开。这个逻辑漏洞始于一个要命的低级错误——波普尔在p26关于语词的意义中忽略了一个简单浅显的事实:一个词的定义,不是表面看来的那样,由人的自由意志在约定,而是不约而同!所以人们有时才会去争论一个词的定义这样约定比那样约定更合理。这表明存在一种先验机制,使得人们不约而同地“约定”一个词的含义。如何约定的先验机制是我们如何认识世界,如何为世界建立规则的一部分。波普尔却把它们分割开了。这是波普尔囿于时代局限,不得不犯而又低级的错误。只有将信息论的理念框架引入知识理论,才可以探讨这种机制是怎样的。这一篇举到我们熟悉的乌鸦的例子和需求曲线的例子。当“例外”出现,是否允许白色的乌鸦,与是否允许向上的需求曲线是同一个问题的两种“约定”选择。信息论的理念框架可以解释。这是一个最优(生物进化意义上)算法决定的。对于给定的已经验现象事件的几率分布,存在一个数学意义上的拐点使得我们允许白色的乌鸦,却不允许向上的需求曲线。
这里所谓一条思路,正是以“定义不是约定,而是不约而同”作为起点的思路。这是浅显简单的事实。在信息论理念框架下,如何获取知识,包括如何约定定义,是对“信息论初始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可以“寻找在约束下的最优解”的思维去探讨知识理论的问题。
知识理论的一个最大困难是它和形而上学历史以来就是纠缠不清的。这门学科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是它在多大程度上能撇清与形而上学的关系。引入信息论理念框架,将在知识理论和形而上学之间划出一条较为明晰的界线。
引入信息论理念框架,在lzwe算法的例子中的一个微型形式系统,还可以给我们关于第九章题目《逻辑演算和算术演算为什么可应用于实在》的问题一个新的视角。可以直观地看清数学的本质。
引入信息论理念框架的知识理论,并不是关于人类知识的第四种观点。只是第三种观点的修正发展。修补逻辑上的一个漏洞。并使之更形式化,也更严谨。这也意味着一种新的语言。语言是重要的。想要一门学问门声败坏大概有两个方法:一是引入虚假的问题。二是使用自欺欺人的论述语言。关于二,在《猜反》里就有前罗素时代的哲学史、和理性的当代敌人两个例子。
(p100)他将试图讲这些哲学家的奇怪语言,模仿他们的转弯抹角的螺旋论证,甚至把自己束缚在他们古怪的难题中。有的可能肤浅地学会这些手法,别的人则可能成为这些手法的真正醉心者。然而有些人经过努力最后可能达到如维特根斯坦所描述的结论:“我已经和任何人一样,学会了行话。这是很巧妙而且吸引人的。事实上,它的吸引人到了危险的地步;因为事情的简单真相是,它只是庸人自扰——只是一派胡言乱语。”
(p191)“理性的当代敌人想破坏这种传统。为此,他们想破坏和歪曲人类语言的论证功能甚至描述功能;想不切实际地回复到语言的情感功能——表达功能(关于“自我表现”已谈得太多了),也许还有发出信号或激发的功能。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在某些类型的现代诗歌、散文和哲学(这种哲学不作论证,因为它没有可论证的问题)中,这种倾向还在起作用。理性的新敌人有时候是反传统主义者,他们寻找新的和给人深刻印象的自我表现或“交流”的手段,有时候又是赞颂语言传统智慧的传统主义者。这两种人都隐含地坚持一种语言理论,它只看到语言的第一或第二种功能,而实际上则是支持逃避理性,逃避理智来负责的伟大传统。”
然而,波普尔的哲学使用的语言仍然不够形式化,不够严谨。例如,一个理论比另一个理论更好的判定标准是“更简单,更优美”。但简单、优美实际上是直观感觉。更严谨的是某个明确量化的观念。又如,比“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样的语言表述更严谨的,是工程应用中,将奥卡姆剃刀形式化的最小描述长度准则(mdl)。没有严谨的语言,一门学问很容易变得像玄学讨论。将信息论引入知识理论,正是尝试用信息论的语言重新描述猜想与反驳的知识演进理论。
我深信,引入信息论的理念框架,用信息论的语言重新描述猜想与反驳的知识演进图式是知识理论唯一的出路。
没有人像我这样痴迷了。一本书反复阅读十几年。围绕它的问题挥之不去十几年。而我只是一个整天忙着讨生活的人。
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猜想与反驳》读后感【上帝创造天地吧】
要判断一个理论(或者说法)是否正确,首先要分析它的陈述是否科学。如果它对概念的定义以及它作出的结论模棱两可,你就没有办法针对其定义和结论进行反驳或验证。用卡尔·波普尔的话说,这样的理论就是不科学的(不可验证,不可证伪,不可反驳)。
例如古希腊时期有一个著名的预言。公元前547年,吕底亚国王克罗索斯想对波斯发动攻势,就派使者去希腊德尔斐阿波罗神殿请求神谕。女巫回复说有一个帝国将会陷落。克罗索斯断定是波斯帝国将陷落,于是便挥军向波斯发起攻击。结果,灭亡的不是波斯帝国,而是吕底亚自己。这个预言在陈述上就是不科学的,因为它作出的结论模棱两可。当战争结果出来之后,你无法指出它的预言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假如女巫预言:“波斯帝国将陷落。”那么这个预言作出的结论就是明确的,具有可检验性,可证伪性和可反驳性。按照卡尔·波普尔的划分,这样的预言在陈述上就是科学的,因为你可以对其进行验证,证伪和反驳。当战争结果出来之后,你可以肯定的指出它的预言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只有陈述清晰明确的理论才是可验证和可证伪的理论。陈述不清不楚、模棱两可的理论都是不可验证和不可证伪的理论,这样的理论都是用来愚弄傻子的。遗憾的是,这个世界上大量的理论都是不清不楚模棱两可的,宗教领域尤其如此(基督教和犹太教除外)。可以不夸张的说,宗教领域(基督教和犹太教除外)绝对是愚弄傻子的天然乐园。
0回复贴,共1页
优文网欢迎您转载分享:http://www.u522.com/zw/1096419.html
上一篇:魅力教师的修炼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