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大全 > 手机访问:m.u522.com
来源:www.u522.com时间:2024年08月17日
关于人生境界的句子
1、有为有不为,知足知不足;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才气见于事,义气施于人。
2、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3、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爱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4、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是喜是怒,看涵养;有舍有得,看智慧;是成是败,看坚持。
5、走正确的路,放无心的手,结有道之朋,断无义之友,饮清净之茶,戒色花之酒,开方便之门,闭是非之口。
6、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
7、投资人的失败不是市场的结果,消灭我们的往往就是我们自己。尤其是在市场风声鹤唳的时候,也许我们更应该保持一份冷静:也许事情没有像想象的那么坏!同样在市场人声鼎沸的时候,也应该保留一份平和:也许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8、天黑的时候直面艰难,本身就是您未来获得收获的源泉,因为天下没有不付出的收获。天黑,其实只不过是天亮前的一个过程,又何必大惊小怪。天一定会亮的,关键是天亮的时候您还在吗?成功和失败也许就是在天亮以前,最黑暗的一刻坚守与放弃的区别,坚守者成了成功者,甚至成了我们景仰的投资大师,而放弃的人就成了“先驱”——先行而死了的人。
9、世界上聪明的人特点千差万别,愚蠢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总以为自己是聪明人。
10、财富是流动的,您的心胸和视野也许正是财富获取的源泉。有多大的心胸做多大的事业,有多远的视野聚拢多大的财富。
11、我们与成功之间并不遥远,许多非凡的成就只不过是简单坚持的结果,关键是要守住你的心!
12、社会财富演进的速度不会因您发生改变,关键是您今天真的准备好了吗?(好词好句)寻求财富的路上,过程的美丽与结果的绚烂通常不会同时出现。苦苦寻觅财富,却未必得到财富。尽心竭力做好过程、正确的过程,却可以实现财富自由。
13、世界上越是复杂的问题越有一个简单的解;越是大的道理越是简单而朴素的!所谓“大道至简”。
14、我们通常只是简单地和下意识地去做一件事情,却没有事先问一问自己:“这样做真的对吗?”
15、如果你心里阳光明媚,天就总是蓝的;如果你心里阴云密布,天就总是灰的。阳光明媚的投资者可能赢得幸福,因为在他们的投资过程中没有牛市和熊市,只有收获的时刻和等待收获的过程。并会怀着感激之心与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道理。阴云密布的投资者将会饱受痛苦煎熬因为在他们的投资过程中,有的只是恐慌和担心下一个恐慌什么时间到来的过程。
王阳明,被《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
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
他还领兵平乱剿匪,用极少的代价闪电般地彻底击败了数倍于己的敌人。作为史上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人,王阳明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经典语录。
下面这十句,尤其精彩,堪称说尽了心学的高明境界。
1、王阳明: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立什么样的志,成什么样的人。
故事背景:
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地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相当于是在问,人生的终极价值是什么?
他的老师吃了一惊,因为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但他还是很快作出了坚定的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
王阳明严肃地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顿了顿,一脸郑重地继续说道:“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岁看老。中国的古人,也一向高度强调立志的重要性。王阳明从小立志做圣贤,后来果然成为圣贤,则为此作出了最好的诠释和证明。
立志为什么重要?因为志向就是意志,就是方向。只有如此,人在有限的时间精力和复杂的现实之下,才可能意志坚定、少走弯路,而大大提高完成目标的可能性。
2、王阳明:我以落第动心为耻。
——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故事背景:
1496年,王阳明在会试中再度名落孙山。有人在发榜现场未见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阳明却无动于衷。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于是都来安慰他。
王阳明脸上略过一丝沧桑的笑,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人生中会遇到很多的艰难困苦,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能体现人的心性修养。寻常人往往慌乱悲戚,唯有修养深厚者能做到泰然处之。文天祥说:时穷节乃现。
如何才能拥有这种自觉和修养呢?王阳明还有一句话,道出了所有: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艰难困苦,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3、王阳明:他一疑,事就成了。
——人没有坚定的信念,就容易被人利用。
故事背景:
王阳明在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中,曾用过一个伪造公文的计谋。
他伪造了答复朱宸濠手下重臣李士实和刘养正投诚的书信,再伪造朱宸濠手下指挥官们的投降密状。
然后让人去和平时与朱宸濠结交的人相谈,在会谈结束后故意把这些公文遗落。自然,这些伪造的公文统统都到了朱宸濠手里。
有地方官员对王阳明的这些计谋不以为然,问他“这有用吗?”王阳明不答反问:“先不说是否有用,只说朱宸濠疑不疑。”有官员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会疑。”王阳明笑道:“他一疑,事就成了。”
这个故事,同时告诉了我们修养和做事的秘诀。
对于修养,为什么“他一疑,事就成了”?因为这样的人做不到一心不动,于是就有了被人迷惑和利用的可能。计谋、策略只能应对一事,修养则可以应对一生。前者总是悔之晚矣,后者往往有备无患。
对于做事,人往往要么怯懦,要么只有血气之勇。王阳明则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要攻心为上,力求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4、王阳明: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便能无往而不胜。
故事背景:
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王阳明举例子说,当时和朱宸濠对战时,我们处于劣势,我向身边的人发布准备火攻的命令,那人无动于衷,我说了四次,他才从茫然中回过神来。这种人就是平时学问不到家,一临事,就慌乱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飞来的,而是平时学问纯笃的功劳。
为什么“此心不动”是唯一的技巧呢?因为心不动才能冷静,冷静才能沉着,沉着才能在危机面前正常甚至超常发挥,所谓急中生智。如阳明先生所说,这不是天外飞来的。
事事讲技巧,似乎看着聪明,其实都是投机者的小聪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会从大本大源上找依靠,老老实实做功夫。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大巧若拙”。
如何做功夫呢?王阳明在这里指出了另一条路——努力做学问。诸葛亮说“非学无以广才”,对于才能和修养,读书学习就算不是唯一的路,也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一条路。
5、王阳明: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
——顺应自己的本性,保持自己的良知。
故事背景:
王阳明在一座寺庙中看到一个枯坐的和尚,据说已不视不言静坐三年。
王阳明笑了笑,就绕着和尚走了几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
最后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准了和尚,冷不防地大喝一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
不知是王阳明的禅机触动了和尚,还是王阳明的大嗓门惊动了和尚。总之,和尚惊慌地睁开眼,“啊呀”一声。
王阳明盯紧他,问:“家里还有何人?”和尚答:“还有老母。”王阳明再问:“想念她吗?”和尚不语。一片寂静,静的能听到和尚头上的汗水流淌的声音。最后,和尚打破了这一死寂,用一种愧疚的语气回答:“怎能不想念啊!”
王阳明露出满意的神色,向和尚轻轻地摆手说:“去吧,回家去照顾你的母亲吧。”第二天,和尚离开寺庙,重回人间。
这个打坐的和尚明明不言不视已经三年,王阳明为什么偏偏问他口巴巴说什么、眼睁睁看什么?
因为他看到了和尚表面不说、不看,心里却终日在说、在看。说和看的,正是绝思绝欲与人的天然良知之间的冲突。
王阳明其实就跟他说了一句话:顺应自己的本性,顺从自己的良知,才是人,才合道。绝不是要别处再求一个凌驾于人心万物的道。那也不是道,是妄。
真心诚意想做王阳明心学的信徒,好好生活,好好做人,听到自己内心善的声音,听从自己内心的良知召唤,也就够了。
6、王阳明:光不仅在烛上。
——真正的光明,只存在于心中。
故事背景:
一个叫徐樾的弟子,在岸边如信徒朝圣一样虔敬地希望和王阳明见面,王阳明答应了。
徐樾还处于王阳明心学的初级阶段——静坐。他确信在静坐中理解了王阳明心学,得到了真谛。王阳明就让他举例子说明,徐樾就兴奋地举起例子来,他举一个,王阳明否定一个。这样举了十几个,已无例可举,徐樾相当沮丧。
王阳明指点他道:你太执着于事物。徐樾不理解。王阳明就指着船里蜡烛的光说:“这是光。”在空中画了个圈说:“这也是光。”又指向船外被烛光照耀的湖面说:“这也是光。”再指向目力所及处:“这还是光。”
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兴奋起来,说:“老师我懂了。”王阳明说:“不要执着,光不仅在烛上,记住这点。”徐樾拜谢而去。
蜡烛能发光,光却不仅在蜡烛上,还可以在太阳上、月亮上、火把上。如果心中有光,那么光便无处不在,因为你的心已经是太阳,正大光明,普照万物。这就是王阳明要告诉我们的。
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推导,如果一个人眼中看到的全是阴暗,那么其实不是这个世界出了什么问题,而是他的心里没有光明,是他的心态出了问题。看到这点,力求扭转,那么光明便已不远。
7、王阳明: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么?
——没有一无是处的人,只有自暴自弃的心。
故事背景:
王阳明在庐陵担任县令时,抓到了一个罪恶滔天的大盗。这个大盗冥顽不灵,面对各种讯问强烈顽抗。
王阳明亲自审问他,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说:“要杀要剐随便,就别废话了!”王阳明于是说:“那好,今天就不审了。不过,天气太热,你还是把外衣脱了,我们随便聊聊。”大盗说:“脱就脱!”
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天气实在是热,不如把内衣也脱了吧!”
大盗仍然是不以为然的样子:“光着膀子也是经常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又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内裤也脱了,一丝不挂岂不更自在?”大盗这回一点都不“豪爽”了,慌忙摆手说:“不方便,不方便!”
王阳明说:“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吗?看来你还是有廉耻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并非一无是处呀!”
总有人感叹人心险恶,可王阳明告诉我们,哪怕是罪恶滔天的罪犯,心中也是有良知的。明白了这一点,就能明白他们最需要的不是惩罚,而是感化。这就是慈悲。
总有人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从而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王阳明则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一无是处的,每个人身上都有美好的东西、珍贵的品质。所以人要对自己有信心,坚信自己的价值。
喜欢蔑视、贬低和打压别人的人,修养品行往往都是下乘,这种人的看法不值得放在心上。
反而是王阳明这种修养精深、境界高明的人,往往能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很多时候,并不是你错了或者没有用,你只是还没等到有能力欣赏你的人。
8、王阳明: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我心由我不由天。只要此心不动,如何都是安然。
故事背景:
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王阳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花当然是自开自落的,可是能不能扰动我心,却是由我来决定的。哪怕天崩地裂、洪水滔天、电闪雷鸣、暴雨大作,只要我心中安然,便永远是在桃花源、艳阳天。
这就是佛所说的“万法唯心造”。心灵的一切问题,追到根子上,其实都只是心自己的问题。世间种种无论怎样险恶,只要我心不动,便奈何不得我分毫。
9、王阳明: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这个世界不欠你的,是你自己亏欠了自己。
故事背景:
有一天,个性极强的王艮出游归来,王阳明问他:“都见到了什么?”王艮以一副异常惊讶的声调说:“我看到满街都是圣人。”
王艮这句话别有深意,他来拜王阳明为师前就是狂傲不羁的人,拜师后也未改变“傲”的气质。
王阳明多次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王艮不相信。他始终认为圣人是遥不可及的,所以他说的“我看满街都是圣人”,是在讥笑王阳明。
王阳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于是就借力打力:“你看到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最有深意的就是王阳明的最后一句话——“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表明你心中有着无限的包容、友爱和善意;而这样的人,谁不愿亲近?谁不会爱戴?自然“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而能做到如此,也确实已经是真正的圣人。
仅仅一句话,既说出了一个人应该具有的修养,也说出了教化世人的最好方式——以身作则,感化世人。所以别再怀疑和抱怨了,你只是修养不够深,做得不够好。不是这个世间亏欠你,是你自己亏欠了自己。
10、王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用尽一生,去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
故事背景:
1528年阴历十一月二十八日夜,王阳明从一个美的出奇的梦中醒来,他问弟子:“到哪里了?”弟子回答:“青龙铺。”王阳明又问:“船好像停了?”弟子回答:“在章江河畔。”王阳明笑了一下:“到南康还有多远?”弟子回答:还有一大段距离。王阳明又是一笑,恐怕来不及了。
他让人帮他更换了衣冠,倚着一个侍从坐正了,就那样坐了一夜。第二天凌晨,他叫人把弟子周积叫进来。周积匆忙地跑了进来,王阳明已倒了下去,很久才睁开眼,看向周积说:“我走了。”
周积无声的落泪,问:“老师有何遗言?”船里静的只有王阳明咝咝的呼吸声。王阳明用他人生中最后的一点力气向周积笑了一下,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坦荡必光明,光明必坦荡,所以说坦荡荡光明磊落。生当如此,死亦如此。阳明先生死时都已经做到了,而我们连生时都还做不到,这就是差距,也是方向。他的学问是心学,他帮我们指出的方向,则是光明磊落的心地。
南师学习专栏“两天一课”已更新至第三十八期,为了更好的方便大家学习,平台将南老师经典开示统一加入“学习专栏”中,请各位仁者在菜单栏点击“学习专栏”,打开“两天一课”,查看南老师经典开示。学点传统文化,更好地和这个世界相处。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他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曾国藩曾评价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1、欲修身,先养心
2、不忙不乱,不焦不躁
人生启迪:忙碌是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状态。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给内心留一份悠闲,而使其深受烦恼与担忧所累,便更难在为人处世之时做到游刃有余、潇洒自在。
3、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4、回归简单
人生启迪:圣人做学问追求一种“大道至简”的境界,值得我们学习。人活一生也应如此,尝试以一颗简单的心,追求一种简单的生活。
5、至诚胜于至巧
6、做人要“诚”
人生启迪:在王阳明看来,人的本心就是真、真诚、真挚、真君子。求真必然务实,求假自然务虚,虚实之间,体现的不仅是对人的态度,更是对自己的认识。糊弄别人容易,糊弄自己很难。
7、去做才是孝
人生启迪:人的一生难免有很多遗憾,其中最大的可能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要孝敬父母不能光有外表的花哨言行,还必须有真正付诸行动的爱。
8、克己才是真功夫
人生启迪:克己不是压抑自己,而是修炼自己的心,修养自己的境界。能够克制约束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9、世间磨难,皆是砥砺
人生启迪:人间是道场,淤泥生莲花。这是一种心态,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境界。
10、参破生死,尽性知命
人生启迪:人生,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儿。很多东西放下一些,心才能更豁达一些。如此方能活得明白,活出深邃,活成自在。
7、爱的最高境界是要经得起平淡的流年。
8、有时候,错过也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
9、做该做的事是智慧,做不该做的事是愚痴。
10、你成功时最危险的敌人,是你自己的傲慢心。
11、知“因果”即知进退。知佛法,即得开心果。
12、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13、要批评别人时,首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无缺。
14、小事不做,难成大事。小气不忍,则坏大事。
15、只有经得起忍耐,才有办法在人世间生存的更自在。
16、真正用该的人,应当能够智慧地忍受最难堪的侮辱。
17、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为。
18、人的忧悲苦乐,皆建立在一个有“我”的观念之中。
19、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2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二、养心语录
1、一份爱情有一颗温婉的心,才会有面对山高水远和悲欢离合的勇气。
2、没有人会在原处等你,所以,在遇到真爱的时候,绝不要轻率地放弃。
3、手把青秧插稻田,抬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4、如果爱情是婚姻的基石,那么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就不会成为一座危房。
5、只有守住内心的淡定与宁静,才能在茫茫的人生旅程中欣赏到美丽的风景。
6、最经典、最浪漫、最深情不渝的情话永远来自淡定的生活,来自不悔的真心。
7、平平淡淡的爱情就是两个人各自保留一片自己的天空,谁也别左右谁的方向。
8、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所以要活在当下。
9、珍惜爱你的人,珍惜在你身边一直保护你,一直把你当宝贝的人。那个人真的很珍贵。
10、有智慧的人能够舍,能舍就能得,能得无限的快乐;不能舍就会有失,失去了心境的安宁。
11、不知足的人,即使再富有,也是有个穷人;因为他总有贪心,“贪”字无厌,就变成“贫”了。
12、学佛,就是在学做人,佛法,就是完成生命觉醒的方法,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思想,见解。
13、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
14、寒山问拾得:世人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我当如何处之?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15、罗马人凯撒大帝,威震欧,亚,非三大陆,临终告诉侍者说: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世人看看,伟大的如我凯撒者也,死后也是两手空空。
16、同样是过一辈子,欲望大的人得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满足需求;而欲望淡薄的人,少欲,少烦恼,也能够安稳地度过一生。
17、语言之间最可积德,如见人为善,以一言赞成;见人为恶,以一言谏之;人有争讼,以一言解劝;人有冤抑,以一言辩明;以至勿谈人隐私,勿论人是非,其功德皆是无量
18、如果有人犯下错误,我们要学会去关怀他,宽恕他,以及以身作则地去感化他,而不是去发脾气,发怒讨厌和打击他。否则我们就与他一样,同样是无知的人,因为我们也犯下了无知的错误。
19、春天才见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百年浑是戏一场,死后空持手一双。
20、生气的时候,一根手指指向别人的同时,你留意到没有,三根手指指向了自己。这就提醒我们:要多反省自己,观照内心。
三、人的修行最高境界句子
1、与人相处,淡淡相交;遇到事情,冷静思考;对于不值得烦心的人和事,果断忘记。对人对己,都不必太偏执,学会看轻。不要随心所欲,不要随便去埋怨,有时无心的埋怨或许会给他人带来误会。每个人心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不满,当不如意时,不要先想到去发牢骚,应当学会过滤和化解心中的不满。
2、只有在一个人的时候,阅读、写作、锻炼才是最有效的,思考、想象、规划才是最深入的;也只有在一个人的时候,才可以不顾及世间所有的琐事和压力,不用带着身份和面具,让自己的本真和天性释放出来。
3、佛家言:颜施、言施、眼施、心施、身施。对人敞开心扉,真诚相处,以一颗慈悲心对待每一个熟悉或陌生的人。表情柔和,言语亲切,眼神宽厚,敞开心扉,尽量帮助别人。仔细想来,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些,那就不会有怨家,假如我们都能以德报怨,那我们就不会痛苦。人之烦恼与痛苦,皆来自本心。
4、因为太长时间以来都习惯同他人在一起,留给自己的时间少到不曾想过自己是谁,而面对空荡荡的内心,那种巨大的空白像无尽的黑夜一般,让人只想逃离。
5、不要去问付出与回报为什么不能成正比,也不要去问为什么你爱的人不爱你。世间的事,没有一件是公平的,总会有所倾斜,有所偏离。包容一切你得不到的回报。付出,就不要去问何时才能得到回报;付出,就不要去问为何不公平。付出,快乐了,忘记了,就是最好的回报。
6、生命,不惊不扰;感情,不浓不淡;人际,不远不近;缘份,不多不少;时光,不长不短;岁月,不慌不忙。活着,一份淡定从容。一份美好,镌刻岁月的雅致。无论风雨凄迷,或是阳光明媚;无论命运多舛,或是道路坎坷。微笑始终藏于心中,浮于表情。活着,就是一份品尝,无论是苦是甜,都是调节。衡量一个人,不能以读书多少来判断。
7、人的一生,什么都不属于你,你不过是使用者而已。如果想开,看开,放开,还会痛苦吗?不好的,删除;美好的,留下。人生就是一删一留,生活就是一加一减。遇到气愤事,赶紧忘记;遇到难过事,尽快遗忘。不要奢望这世上所有的人都能遵循规则,尊重原则。
8、一个人,目不识丁,却明白做人的道理,才是真正有内涵的人;一个人,纵然饱读诗书,却无法灵活运用,一言一行皆透出庸俗,等于浪费了青春。一个人,整日诵经拜佛,却不懂得慈悲为怀,等于是假修行;一个人,虽没念过一句佛经,却能从身边人,身边事做好,恭敬他人,实则已经是在修行。心是一条河,若浅,就容不下太多;心是一条河,若深,就容得下巨石暗礁。
9、心如清水,难免会被世俗的浮灰所沾染,但假如你不去理会,浮灰终会沉底,你的心依旧会清澈。抱着欢喜心去看每一件事情的发生。有些事,或许第一感觉会让你皱眉,但换个思路你就会发现惊喜。把一切你认为的糟糕事当成好事来看,这件事就会变成好事。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面对的事有很多,只要抱一颗欢喜心就能有所收获。
10、寡言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修养。面对是非,少说多听才能明白原委;置身喧嚣,人进我退才不会迷失自我。口,不能随心,得有尺度;欲,不能随性,得有节制。尘世的喧嚣,皆因人心;世间的浮躁,皆因人言。寡言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修养,静下来,才能听到最真的声音。
王阳明,被《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他还领兵平乱剿匪,用极少的代价闪电般地彻底击败了数倍于己的敌人。作为史上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人,王阳明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经典语录。下面这十句,尤其精彩,堪称说尽了心学的高明境界。
1、王阳明: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点题:立什么样的志,成什么样的人。
故事背景:
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地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相当于是在问,人生的终极价值是什么?
他的老师吃了一惊,因为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但他还是很快作出了坚定的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
王阳明严肃地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顿了顿,一脸郑重地继续说道:“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人生感悟:
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岁看老。中国的古人,也一向高度强调立志的重要性。王阳明从小立志做圣贤,后来果然成为圣贤,则为此作出了最好的诠释和证明。
立志为什么重要?因为志向就是意志,就是方向。只有如此,人在有限的时间精力和复杂的现实之下,才可能意志坚定、少走弯路,而大大提高完成目标的可能性。
古人言:求其上而得其中,求其中而得其下。所以立志一定要高,那样即使不能完全实现人生目标,至少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2、王阳明:我以落第动心为耻。
点题: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故事背景:
1496年,王阳明在会试中再度名落孙山。有人在发榜现场未见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阳明却无动于衷。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于是都来安慰他。
王阳明脸上略过一丝沧桑的笑,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人生感悟:
人生中会遇到很多的艰难困苦,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能体现人的心性修养。寻常人往往慌乱悲戚,唯有修养深厚者能做到泰然处之。文天祥说:时穷节乃现。
如何才能拥有这种自觉和修养呢?王阳明还有一句话,道出了所有: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艰难困苦,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3、王阳明:他一疑,事就成了。
点题:人没有坚定的信念,就容易被人利用。
故事背景:
王阳明在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中,曾用过一个伪造公文的计谋。
他伪造了答复朱宸濠手下重臣李士实和刘养正投诚的书信,再伪造朱宸濠手下指挥官们的投降密状。然后让人去和平时与朱宸濠结交的人相谈,在会谈结束后故意把这些公文遗落。自然,这些伪造的公文统统都到了朱宸濠手里。
有地方官员对王阳明的这些计谋不以为然,问他“这有用吗?”王阳明不答反问:“先不说是否有用,只说朱宸濠疑不疑。”有官员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会疑。”王阳明笑道:“他一疑,事就成了。”
人生感悟:
这个故事,同时告诉了我们修养和做事的秘诀。
对于修养,为什么“他一疑,事就成了”?因为这样的人做不到一心不动,于是就有了被人迷惑和利用的可能。计谋、策略只能应对一事,修养则可以应对一生。前者总是悔之晚矣,后者往往有备无患。
对于做事,人往往要么怯懦,要么只有血气之勇。王阳明则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要攻心为上,力求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4、王阳明: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点题: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便能无往而不胜。
故事背景:
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王阳明举例子说,当时和朱宸濠对战时,我们处于劣势,我向身边的人发布准备火攻的命令,那人无动于衷,我说了四次,他才从茫然中回过神来。这种人就是平时学问不到家,一临事,就慌乱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飞来的,而是平时学问纯笃的功劳。
人生感悟:
为什么“此心不动”是唯一的技巧呢?因为心不动才能冷静,冷静才能沉着,沉着才能在危机面前正常甚至超常发挥,所谓急中生智。如阳明先生所说,这不是天外飞来的。
事事讲技巧,似乎看着聪明,其实都是投机者的小聪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会从大本大源上找依靠,老老实实做功夫。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大巧若拙”。
如何做功夫呢?王阳明在这里指出了另一条路——努力做学问。诸葛亮说“非学无以广才”,对于才能和修养,读书学习就算不是唯一的路,也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一条路。
5、王阳明: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
点题:顺应自己的本性,保持自己的良知。
故事背景:
王阳明在一座寺庙中看到一个枯坐的和尚,据说已不视不言静坐三年。
王阳明笑了笑,就绕着和尚走了几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最后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准了和尚,冷不防地大喝一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不知是王阳明的禅机触动了和尚,还是王阳明的大嗓门惊动了和尚。总之,和尚惊慌地睁开眼,“啊呀”一声。
王阳明盯紧他,问:“家里还有何人?”和尚答:“还有老母。”王阳明再问:“想念她吗?”和尚不语。一片寂静,静的能听到和尚头上的汗水流淌的声音。最后,和尚打破了这一死寂,用一种愧疚的语气回答:“怎能不想念啊!”
王阳明露出满意的神色,向和尚轻轻地摆手说:“去吧,回家去照顾你的母亲吧。”第二天,和尚离开寺庙,重回人间。
人生感悟:
这个打坐的和尚明明不言不视已经三年,王阳明为什么偏偏问他口巴巴说什么、眼睁睁看什么?
因为他看到了和尚表面不说、不看,心里却终日在说、在看。说和看的,正是绝思绝欲与人的天然良知之间的冲突。王阳明其实就跟他说了一句话:顺应自己的本性,顺从自己的良知,才是人,才合道。绝不是要别处再求一个凌驾于人心万物的道。那也不是道,是妄。
真心诚意想做王阳明心学的信徒,好好生活,好好做人,听到自己内心善的声音,听从自己内心的良知召唤,也就够了。
6、王阳明:光不仅在烛上。
点题:真正的光明,只存在于心中。
故事背景:
一个叫徐樾的弟子,在岸边如信徒朝圣一样虔敬地希望和王阳明见面,王阳明答应了。
徐樾还处于王阳明心学的初级阶段——静坐。他确信在静坐中理解了王阳明心学,得到了真谛。王阳明就让他举例子说明,徐樾就兴奋地举起例子来,他举一个,王阳明否定一个。这样举了十几个,已无例可举,徐樾相当沮丧。
王阳明指点他道:你太执着于事物。徐樾不理解。王阳明就指着船里蜡烛的光说:“这是光。”在空中画了个圈说:“这也是光。”又指向船外被烛光照耀的湖面说:“这也是光。”再指向目力所及处:“这还是光。”
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兴奋起来,说:“老师我懂了。”王阳明说:“不要执着,光不仅在烛上,记住这点。”徐樾拜谢而去。
人生感悟:
蜡烛能发光,光却不仅在蜡烛上,还可以在太阳上、月亮上、火把上。如果心中有光,那么光便无处不在,因为你的心已经是太阳,正大光明,普照万物。这就是王阳明要告诉我们的。
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推导,如果一个人眼中看到的全是阴暗,那么其实不是这个世界出了什么问题,而是他的心里没有光明,是他的心态出了问题。看到这点,力求扭转,那么光明便已不远。
7、王阳明: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么?
点题:没有一无是处的人,只有自暴自弃的心。
故事背景:
王阳明在庐陵担任县令时,抓到了一个罪恶滔天的大盗。这个大盗冥顽不灵,面对各种讯问强烈顽抗。王阳明亲自审问他,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说:“要杀要剐随便,就别废话了!”王阳明于是说:“那好,今天就不审了。不过,天气太热,你还是把外衣脱了,我们随便聊聊。”大盗说:“脱就脱!”
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天气实在是热,不如把内衣也脱了吧!”大盗仍然是不以为然的样子:“光着膀子也是经常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又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内裤也脱了,一丝不挂岂不更自在?”大盗这回一点都不“豪爽”了,慌忙摆手说:“不方便,不方便!”
王阳明说:“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吗?看来你还是有廉耻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并非一无是处呀!”
人生感悟:
总有人感叹人心险恶,可王阳明告诉我们,哪怕是罪恶滔天的罪犯,心中也是有良知的。明白了这一点,就能明白他们最需要的不是惩罚,而是感化。这就是慈悲。
总有人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从而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王阳明则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一无是处的,每个人身上都有美好的东西、珍贵的品质。所以人要对自己有信心,坚信自己的价值。
喜欢蔑视、贬低和打压别人的人,修养品行往往都是下乘,这种人的看法不值得放在心上。反而是王阳明这种修养精深、境界高明的人,往往能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很多时候,并不是你错了或者没有用,你只是还没等到有能力欣赏你的人。
8、王阳明: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点题:我心由我不由天。只要此心不动,如何都是安然。
故事背景:
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王阳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人生感悟:
花当然是自开自落的,可是能不能扰动我心,却是由我来决定的。哪怕天崩地裂、洪水滔天、电闪雷鸣、暴雨大作,只要我心中安然,便永远是在桃花源、艳阳天。
这就是佛所说的“万法唯心造”。心灵的一切问题,追到根子上,其实都只是心自己的问题。世间种种无论怎样险恶,只要我心不动,便奈何不得我分毫。
9、王阳明: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点题:这个世界不欠你的,是你自己亏欠了自己。
故事背景:
有一天,个性极强的王艮出游归来,王阳明问他:“都见到了什么?”王艮以一副异常惊讶的声调说:“我看到满街都是圣人。”
王艮这句话别有深意,他来拜王阳明为师前就是狂傲不羁的人,拜师后也未改变“傲”的气质。王阳明多次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王艮不相信。他始终认为圣人是遥不可及的,所以他说的“我看满街都是圣人”,是在讥笑王阳明。
王阳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于是就借力打力:“你看到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人生感悟:
最有深意的就是王阳明的最后一句话——“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表明你心中有着无限的包容、友爱和善意;而这样的人,谁不愿亲近?谁不会爱戴?自然“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而能做到如此,也确实已经是真正的圣人。
仅仅一句话,既说出了一个人应该具有的修养,也说出了教化世人的最好方式——以身作则,感化世人。所以别再怀疑和抱怨了,你只是修养不够深,做得不够好。不是这个世间亏欠你,是你自己亏欠了自己。
10、王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点题:用尽一生,去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
故事背景:
1528年阴历十一月二十八日夜,王阳明从一个美的出奇的梦中醒来,他问弟子:“到哪里了?”弟子回答:“青龙铺。”王阳明又问:“船好像停了?”弟子回答:“在章江河畔。”王阳明笑了一下:“到南康还有多远?”弟子回答:还有一大段距离。王阳明又是一笑,恐怕来不及了。
他让人帮他更换了衣冠,倚着一个侍从坐正了,就那样坐了一夜。第二天凌晨,他叫人把弟子周积叫进来。周积匆忙地跑了进来,王阳明已倒了下去,很久才睁开眼,看向周积说:“我走了。”
周积无声的落泪,问:“老师有何遗言?”船里静的只有王阳明咝咝的呼吸声。王阳明用他人生中最后的一点力气向周积笑了一下,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人生感悟:
坦荡必光明,光明必坦荡,所以说坦荡荡光明磊落。生当如此,死亦如此。阳明先生死时都已经做到了,而我们连生时都还做不到,这就是差距,也是方向。他的学问是心学,他帮我们指出的方向,则是光明磊落的心地。
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编撰
转载须注明
比喻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是
1“得心应手”心手相应形容手法熟练,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
2、心闲手敏闲:熟悉;敏:灵敏。形容技艺熟练了,心里闲静,手法灵敏。
3、游刃有余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在有回旋的余地。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4、运用自如运用得非常熟练自然。
5、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关于境界的句子
1、有为有不为,知足知不足;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才气见于事,义气施于人。
2、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3、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爱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人生一场,修行不是为了遇见佛,而是为了遇见自己。
我们总以为要寻找真正的生活,就得逃离当下的生活。其实,能把日常生活过得简单、专注、温暖,本身就是一种修行。能在红尘中澄明自己,于种种的喧嚣繁华中还依然保持一颗灵明通透的心,这才是修行的至高境界。
生活即道场。如果,心在喧嚣里却不起一丝丝的波澜,即是在红尘滚滚里无痕的修炼。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寻求宁静,在平凡淡泊的日子里感受温暖,反而更能让人看清生活如实的本质,进而更加热爱它。经历生活的风雨,你终会明白,最好的人生不是去远方,而是在车水马龙间修一个诗意的“山居”,在那里遇见最好的自己。
平常心是道。只要你认真带着一颗自觉觉察的心去生活,试着时时刻刻检查自我,丢弃自己的傲慢、贪求、期待与恐惧,以一颗清净心,看到生命的不同次第,你我都会成为生活中的智者。到最后你会发现,原来信仰真的不在别处,它就在当下,在每一刻认真专注的生活里。
人生如梦亦如幻,朝如晨露暮如霞。在这喧闹的凡尘,心安之处便是故乡。在红尘中,内心修篱种菊,保持方寸灵台的淡然宁静,何尝不是一场人生的盛大。
优文网欢迎您转载分享:http://www.u522.com/juzi/1111136/
上一篇:描写夏季的景色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