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心得 > 手机访问:m.u522.com

一寸河山一寸血读后感

来源:www.u522.com时间:2024年08月17日

一寸河山一寸血。1的读后感10篇

  《一寸河山一寸血。1》是一本由关河五十州著作,武汉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寸河山一寸血。1》读后感(一):触摸历史的细节脉络

  这是一部酣畅淋漓的作品。

  以前读历史,可能是受了教科书上的影响,对历史总没有多少感觉,总以为那是过去的一些陈旧而乏味的东西,没有半点新意,没有一丝生机和活力。教科书上的历史,似乎不是历史,而是后人得出的一套套理论,古板生硬,冰冷无情,没有故事,没有温情,没有战场上的厮杀声,没有失去故国家园的悲愤和失去亲人的死心裂分。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爱恨纠葛,没有军阀割据的混乱场面,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小丑一样的所谓历史专家在那里一个人且歌且舞,没有音乐,没有观众,即使有,也是被强制进来的。

  很多时候,80后90后的我们看不到历史的本来面目,我们在别人为我们预设好的场景和结局里转圈,我们失去了兴趣,失去了方面。其实历史是可以很生动的,诸如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诸如百家讲坛的那些历史名嘴。同样的一件事,有的人可以描述的生动形象,一切仿佛跃然纸上,近在眼前。有的人描述的味同嚼蜡,毫无生气,往往还没说完,已经没了听众。

  每个人都会铭记自己的过去,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同样,一个国家也绝不能忘记自己的过去,无论是繁荣的、落后的,骄傲的或屈辱的,并进要铭记过去,我们还要把这过去传承下去,这是我们的历史,这是一个国家的祭奠。但现如今,历史多数时候告诉我们的是一条单行道,是一个结局,谁输了,谁赢了,死了多少人,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们要的不是这个“鱼”,而是“授人以渔”的“渔”,我们不要结果论,我们要过程,我们要自己去发现,去感知,去思考。

  历史的吸引人之处,往往是发生了很多离奇巧合和让人难以想象的故事,说是故事,其实就是历史,就是史实。我们喜欢多那些战场上的点滴故事,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失去了有利的形势,因为一个英明的决策,扭转了整个战争局势,那些斗智斗勇的故事,读来总能让人热血沸腾、跃跃欲试。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进入了历史,加入了正义的一方,为其摇旗呐喊,期望在民族危亡的国难之时,能力往狂澜于既倒,可树英雄之名于万世。

  可以说,十九世纪中期以来到新中国成立的20世纪中叶,前后跨度一个世纪的历史,是我中华民族最苦难深重的时期,是我华夏儿女最痛心疾首、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妻离子散的时期,是我爱国志士奋发图强、力王狂澜、拯救家国、启迪民智的时期。对于家国,不是只放在口头的爱国唱诵,也不是街头巷尾的谩骂,而是要抛头颅洒热血的豪情壮志,是敢于扛起振兴民族家国的大旗,敢于同一些帝国主义、反对派作殊死的较量,敢于发出国人最响彻云空的呐喊。

  这部书让我看的热血沸腾,让我知晓了历史中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让我对历史人物有了一个立体的评价,让我感同身受了那些决定国家民族危亡的著名战役,更深切感受到了那些长眠地下的英灵的期望。作者的文字功底不可谓不厚,文风不可谓不犀利幽默,叙述方式不可谓不流畅完美。深厚的文字和历史功底,翔实的历史资料,加上切合当今人们口味的语言风格和流畅的叙述,共同撑起了一个完美而有深度的历史书。

  《一寸河山一寸血。1》读后感(二):看当年的耻,免以后的辱

  这套书买了很久了,却一直没静下心去看,如今养伤在床,翻出来看了一眼,却看下去了。

  对于抗战,每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认知,而且这种认知是从小被培养的。但是我们的认知是否正确?这到是个关键的问题!

  这本书的文学意义不大,用词并不绚丽唯美,但却字字入目,不忍释卷!

  看得出,作者是在用良知和心去写这本书!

  内容就不累述了,大家有时间自己去读吧!总之只要是个中国人,只要是希望这片土地好的中国人,都应该看看!

  我们从整个抗战史中应该去反思的很多,我觉得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最好的答案就是:日本人为什么打我们?我们为什么被打的如此不堪?

  我觉得当看完这套书后,大家能琢磨清楚这两个问题,这套书的作者就已功不可没!

  学史知古事,读书晓天下!

  一起共勉

  《一寸河山一寸血。1》读后感(三):写在日本投降67年纪念日——《一寸山河一寸血》系列读后感

  第一次看到这个系列的书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尺度。在这个敏感的国度里到处都是敏感词,这本书能写到怎样的尺度呢?果然不出所料,看着看着,作者老关在天涯被封号、已出的图书被禁等事情就出现了,最后原先的《正面抗日战场》系列只能戛然而止,改头换面成《一寸山河一寸血》继续出版。这一点,在我看完全书之后,心里更是悲哀,正面战场上无数牺牲的官兵们,在我朝这么多年的正统历史教育中得到的只是选择性遗忘。一寸山河一寸血,绝无夸张之处,这血从黑龙江流到了河北,流到了上海、山西、湖北、内蒙、湖南、广西、四川、安徽甚至流到了缅甸,中华民族之所以还存在而没有变成大和民族的一部分,是真的因为无数我族的鲜血流淌在这片土地上。最终这些牺牲的官兵得到的是遗忘,那些离开大陆到台湾去的官兵得到的是污蔑。正面战场不比敌后游击战场,敌后战场是用面对伪军和日本战斗力相对低下的驻防兵士,而正面战场许多时候是比敌后战场好不了多少的装备面对飞机坦克大炮以及战斗力最为强劲的敌兵;敌后战场是游击战,打不过就跑,正面战场可以一直撤退吗?那么全国都不要了好了。我朝的影视节目总是给观众造成误导,好像国军不抗日,日军只是装备比我军好。何止如此,日军的人员素质、将官指挥水准、单兵作战能力都比国共两军强得太多太多,正面战场的前几年,杀死一个日本兵需要牺牲十几个甚至三四十个我国士兵,双方的战斗力天差地别,死尸如山,血流成河,某些人却说尽风凉话。

  前几年日本说要申请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国内民众闹得沸沸腾腾,甚至多地还爆发了少见的游行,我朝官方则是全力让民众不要闹事,要维稳,在上海市大学团干部的会议上,貌似是从中央党校的某位教授教育我们,不要用冲动掩盖理智,要给中央政府留有外交政策空间和余地,要讲政治,多替政府考虑。恩,这些话的确是有些道理的,就算是对的吧。那么,我倒要问一句,当初民国政府和日本外交,在国联上与众多国家交涉的时候,当时的所谓在野党和民众怎么就没有考虑到当时政府的难处,没有考虑到国力的悬殊,没有考虑到要给政府留有外交政策空间和余地呢?蒋中正政府需要的是时间来完成备战和所谓80个德械师的装备与训练,需要时间进行财政改革提高政府的财力进行备战,也无法在多地割据的情况下专心备战。站着说话不腰疼,在后方喊一喊,做一个高姿态,这个谁不会啊。抗战全面爆发一年左右,政府的主力部队一半都打光了,到头来,换到的却是“消极抗日”,所有的屎盆子都往你头上扣,功劳却都被抢光了。张学良丢了东北、热河的罪人,到头来凭这个西安事变,反而成了我朝的千秋英雄,真是可笑可悲。

  那些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甚至牺牲的人们,绝对不应该这样被刻意地淡化和遗忘,甚至是抹黑。马占山、冯占海、宋哲元、张自忠、顾维钧、薛岳、张灵甫、汤恩伯、廖耀湘、宋希濂。。。。。。这一串说也说不完的名字,我辈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们当年的英雄事迹呢。回想我朝教育体系中的所谓正统历史,心里忍不住有种愤怒和屈辱的感觉,为那千千万万战死在正面战场上的人而愤怒,为我朝这样扭曲失实而愤怒,为我朝到了如今仍不敢直面历史而屈辱。

  《一寸河山一寸血。1》读后感(四):真实的历史、生动的人物

  《一寸山河一寸血》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一段时期的故事,前半部从早期的东北抗战开始,以张作霖、马占山为核心人物,通过他们的人生轨迹来看长城以北的抗战历史;后半部则讲了上海滩的战争、国民政府的外交努力以及华北的危机。对于那段历史,广大普通的读者了解得不多,我记得上次在上海的新虹口公园内看到了马占山的雕塑,却一点也不熟悉他为何人,通过了这部书的解读,才知道他尽管是土匪出身,却是善于战争,是连当时的日本关东军都不敢小看的大人物。也让大家从中了解到了九一八事件的来龙去脉,对张作霖、张学良父子的身世和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

  战争本身是残酷的,但关于战争的故事又是精彩的。尤其是作者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来写人物,以现代社会网络流行的语言来阐释过去的种种现象,让人感到格外亲切,也使沉重的历史不再枯燥无味。比较典型的是些大家熟知的西安事变英雄张学良,其实他在作者的眼中只不过是一个“老子英雄儿混蛋”的官二代,手中掌握着东北军的重兵,却对日军的进犯毫不抵抗,关键时刻居然在外寻欢作乐,而这段历史也是近来不断被其他历史学家所证实的。写历史当然就要这样尊重历史,好的要写,坏的也不能隐瞒,这样才能让大家看出一个有血有肉,生动而有趣的生活和人。比如写马占山就比较有起伏,从土匪到抗战的英雄,又突然沦落为汉奸而服务于伪满政府,再上演了一出中国版的“越狱”而重返抗日的现场,这些都是精彩又有前因后果的连贯故事,割裂开了看会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有失偏颇。在长城以内的战场上,这本书中主要提到的是十九路军和二十九路军的抗战历史,有更多的细节披露了当时的实际情况,也把华北危机和当时的中华局势展现给了读者。

  作者在书中写的最精彩就属人物,是通过一些关键的人物来透视历史,也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熟悉历史的人物。同时也反映了抗日正面战场上的壮烈和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以往因为政治的原因并不为广大的读者熟知,如今有机会展示给大家阅读,特别是很多历史的场面还有亲自参加过的在世见证人,所以这些资料就显得极其珍贵并有丰富的参考价值。无论如何,这也是一本精彩而生动的书!

  《一寸河山一寸血。1》读后感(五):历史的限度

  《一寸河山一寸血》的作者关河五十洲,是一位素有“田野历史学家”之称的民间历史狂人,他不属于任何研究组织和机构,仅仅是出于个人热情和对历史真相的好奇而专注于中国正面抗日史的研究多年,期间广泛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做笔记四百余万字,并亲自采访幸存老兵,甚至于重走正面抗日战场,以一个着史者的严谨态度,尽可能真实地再现了这段气势恢弘的民族历史。

  作者的“业余”身份和这本书的“草根性”可能会令一些人对它产生某种顾虑和质疑,但我恰恰觉得,正是这种纯民间的视角,成就了这本书。

  众所周知,历史是属于全人类的宝贵遗产,即便某个国家和种族的历史,也不仅仅属于这个国家和种族自身,它们作为人类文明进程的一部分,对于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会带来一定的启示和影响,而后人对于历史的书写,也应该放在这样一个范畴和视界,进行客观、真实的记录,而不应该仅仅从一个国家或者组织的利益出发,来加以甄选、取舍,甚至掩盖和歪曲。

  也因此,作为后来者,尤其事是作为一个历史的书写和记录者,要有勇气去面对和坦承那些进程中难免会出现的是与非,正义与邪恶,对前人犯下的错进行承担和总结,这样历史才成其为历史,才能成为人类进步的经验库和推动力。

  《一寸河山一寸血》这个系列,基本上就是基于这样一种态度,来重新梳理和记录正面抗日战场这段历史的。《长城以北》这本书作为这个系列的第一部,时间上以著名的皇姑屯事件为开端,终于长城抗战。这段历史的大体脉络,对于很多人来讲并不陌生,所以作者的主要志向也并不在于对这段历史的重述,而是用新的史料从更加细致的部分来加以梳理和印证。就像一块马蹄铁影响到了拿破仑的整个帝国一样,在历史的范围内没有小事,个人的喜怒哀乐和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变化,虽然看上去微不足道,但是具体到每一个决策上,桩桩件件都可能成为影响甚至改变历史的大事件。

  本书就是从这样细微的角度出发,在还原大的历史环境的同时,注重对特定历史条件下人物的分析和揣摩,使之前比较模糊或者平面的人物,变得清晰和立体,所谓时代的大事件,也就在这些大人物的细枝末节上一一变得真实、舒顺起来。

  《一寸河山一寸血》发端于民间研究者的热情,最初是在网络上连载的,所以除了这种视角上的优势之外,它的另一个明显特点是语言上的别开生面,区别于以往正史书写的种种规范,这本书在语言上更加生动活泼,一些时下非常流行的词汇甚至事件,被纳入历史的讲述中,既能够准确地表情达意,同时也增加了作品的可看性。

  《一寸河山一寸血。1》读后感(六):看民族英雄如何丢失山河

  《一寸山河一寸血》是作者在多年历史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走访当年抗战老兵的真实经历,对正面抗日战场的可观展示。第一部《长城以北》主要讲述了东北沦陷全过程,以及马占山、蔡廷锴、宋哲元分别在东北、上海、喜峰口领导的抗日战争。虽然,作者的语言非常幽默,对历史事件本质的解读往往一针见血,但是回顾这段让中华民族遭受屈辱和蹂躏的历史,即使再幽默的语言,我们根本幽默不起来;即使再经典的解读,也无法抹平每个中国人心灵深处的创伤。可悲的是,由于意识形态原因,这一段历史的真相常常被掩饰,甚至被歪曲。

  今天,我们习惯了八年抗战的说法,也习惯了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后不抵抗的命令导致东北沦陷的结论。但事实上,这些都是经不起推敲的,读完《一寸山河一寸血》后,我们不禁要问,1931年,国土面积十倍于日本的整个东三省都沦陷了,马占山领导的军队从齐齐哈尔一直打到黑河,这不是抗日难道是玩儿?为什么历史教科书里还说抗日战争只有八年,而不是十四年?“九一八事变”后,从头至尾,都没有看到蒋介石关于不抵抗的密令,相反,我们看到了“民族英雄”、“爱国将领”张学良在东北易帜后,在“老虎厅事件”枪杀杨宇霆以后,这个治国无能,治军无能的花花公子把东北搞得一团糟。即使“九一八”后的不抵抗是蒋介石下的命令,但是,以当时国民党内部四分五裂的情形,以东北军的势力,张学良如果真的是民族英雄,他完全有违抗命令的资本,即使不违抗命令,也没有必要把东北军全部撤到山海关、锦州一线,把整个东北拱手相让以求“自保”的道理吧。退一万步讲,当马占山取得江桥战役的胜利后,张学良即使不回师,哪怕做出一点北上夹击日军的假象,东北也不至于那么快沦陷。如果没有东北的沦陷,即使日本全面侵华的战略不可改变,但没有东北这个大后方,中国抗日战争应不至于如此不堪。

  历史习惯于把段祺瑞、张作霖、吴佩孚等人称为旧军阀,把蒋介石、张学良称为新军阀,按照一般的思维逻辑,新旧更替,推陈出新,所以新东西要比旧的好,但是,在民族大义方面,很遗憾,旧军阀中很少有卖国贼,张作霖的寸土不让,吴佩孚的宁死不住外国租界无不如此。但是,新军阀中,张学良在东北的不抵抗,其他军阀在抗战期间的自保,实在脱不了“卖国贼“的干系。虽然,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有功,但这无法掩盖他丢失东北的罪行,更不能用蒋介石“莫须有”的不抵抗命令为张学良开脱。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东北易帜”只是国民政府从形式上统一了中国,那时的东北,比今天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要牛逼的多得多,不但财税自留,而且有自己的军队,中原大战后,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军阀的势力大大削弱,张学良是当时名副其实的头号军阀,其势力丝毫不亚于当年的张作霖,即使不能把日本彻底赶出东北,但维持现状应该没问题。抗日卫国本来不需要理由,但张学良丢失大好东北的罪行却被一大堆的借口掩饰过去,如果明白了“谁控制了历史,谁就控制了将来;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历史”的道理,个中理由,不言自明。

  读完第一部《长城以北》,最大的感触有两点,一是马占山、蔡廷锴等人的抗日形象有多光辉,张少帅的形象就有多龌龊,因为丢失东北,是整个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二是日本之所以敢于“蛇吞象”,根本原因不在于中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而在于军阀割据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战争虽然是政治的延续,但战争自有战争的逻辑,虽然,当时中国经济落后于日本,武器落后于日本,但如果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中央的命令到哪里,地方的枪打到哪里,是能够避免东北三声这样的庞然大物早早落入日本口中,即使拖到6年以后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绝不会遭受大半国土沦陷的灾难。当年张学良之所以不抵抗并放弃东北,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割据之下的自保意识在作祟。但是,长于玩弄女性的张少帅,却不知道如果丢了东北根据地,又凭借什么去自保?虽然手里握有几十万军队,但是军队是需要土地供养的,更何况东北军大部分都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当然,张学良为此也付出了代价,丢失东北后不久,张学良便被蒋介石赶到西北去“剿共”,从当年的“东北王”变成了后来的丧家犬。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后,周恩来对其评价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但是,功过充其量勉强相抵,决不能以功掩过。

  《一寸河山一寸血。1》读后感(七):我说作者,你还能再贫一点吗?

  看这本书你会觉得国民党军很牛逼,但是又会很奇怪。

  马占山那么牛逼,怎么最后逃到苏联去了,黑龙江也丢了?

  19军,5军那么牛逼,怎么最后还是撤了,签了淞沪协定?

  29军那么牛逼,怎么还是丢了喜峰口,长城3关全没了?

  其实这些部队真的是牛逼的部队,但是作者整本书对他们实在是着墨太多,简直就是在讲这些部队的光荣史。但是对那些战争最后的失败却是一笔带过(妈的,真的是一笔就带过了)。

  讲历史的书,就应该尽可能的还原历史嘛。老是讲自己好的一半,另外一半就没了。

  看这本书,你会有一个错觉,就是在看前些日子很流行的抗日神剧。中国军人那是相当的神勇,小日本鬼子那是相当的怯懦,不堪一击!

  还有,我说作者,你的写作风格还能再贫一点吗?

  《一寸河山一寸血。1》读后感(八):破碎山河里的东北面孔︱读《一寸河山一寸血》

  苍茫的大地上,黑黝黝的土壤里,藏着人参这样的宝贝,在大小兴安岭的森林,郁郁葱葱里面,还有紫貂、梅花鹿这样的生机,在经久冰封的河面上,人们艰苦的劳作,凿开厚厚的冰,还有很多味道鲜美的鱼。东北土地就是这样的富饶,四处都是宝藏。

  沿着漠河,连接了俄罗斯,隔着长白山,就是朝鲜,遥望着渤海湾,面对着日本。于是,国人开始闯关东,周围的邻居们也都没闲着,到近代日俄在这片土地上也活跃得很,而东北人民也演绎了自己的壮烈故事。

  《一寸河山一寸血》讲的就是从张作霖起家,到日本九一八事变的一段历史,我记得课本里好像就只有一句话,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但是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了解更多的细节,连那些过往尘封的每一个面孔都跟着鲜活起来。

  东北王——张作霖

  张作霖,一个被日本人杀掉的东北土匪。我心里的他,瘦瘦小小,留着大胡子,见人总是笑眯眯的,治军治家的时候,又是满嘴大茬子味儿的脏话土话,不容得半点模糊。但他的一生戎马长城内外,却一时间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我把“被日本杀掉”当作了张大帅的一个重要标签,一生与日本人斗智斗勇,最终让日本人忍无可忍,谈不上民族英雄,因为老张同志一直在周旋,从来没抵抗,到皇姑屯事件,算个总账,日本人在跟老张的合作里,绝对是入不敷出的,也自然表现的气急败坏,可也不能说张大帅是一个汉奸,口头承诺的无耻协议确实不少,但是签了一大堆“阅”之后,并没有什么是真的执行了。张大帅给日本人题字,落款写张作霖手黑,遭到了一众精通中国文化的日本人嘲笑,老张却掷地有声解释道,“妈那个巴子的!我还不知道‘墨’字怎样写?对付日本人,手不黑行吗?这叫‘寸土不让!’”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有气血的东北汉子。但在实际斗争中,就发现这好像也只是灵光一现的玩笑话而已,在真正的对日态度上张大帅几乎就没有真正的强硬过,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笑意盈盈,要么是捞着好处,要么装着糊涂。靠着日本人, 在东北建立起来兵工厂,靠着日本人,把郭松龄的叛军打趴下,靠着日本人,保持着南满铁路控制权问题上的平衡。这就是张作霖身上最有趣的地方,一个真正头脑清楚的人,不讲朋友,也不讲敌人,讲的不过是利益而已。

  在这样一个多事之秋,对内之争,张大哥也是这样的原则,在人来人往的中间,要把切实利益摆在第一位的。老张是真的是白手起家,从一无所有到东北王,从厚黑学的角度上而言,张作霖也是一个个人奋斗故事的好范本。老张自幼家贫,没上过几天学,甚至饱饭也值得被记在日记本上念叨念叨,十几岁就在街头巷尾学木匠当货郎卖包子学兽医,用现在的说法应该是混口饭吃,后来就加入了冯玉麟的匪部,当了胡子,不过是用脑袋当赌注混几顿好饭的营生。可是这差事倒是被老张经营的有声有色,义和团运动的时候,摇身一变竟然成了保安,真的遵章守纪,保一方平安,一时间声名鹊起。袁世凯称帝之后,又在官场做的步步高升,直到做到奉天省长,在当时政府里成了东北第一号人物。乱世多枭雄,可想想谁的生活死水一般,从来不乱呢?在这个意义上讲,在问题里求生存才是绝大多数人的谋生之道。民族情怀,还是国家利益,还是个人权益等,在老张奋斗的每一个阶段,先是把事情办漂亮。当胡子就是仗义天下保住命,当保安就做好安全工作,当东北省长就保一地军民平安,长城内外,老张的朋友敌人对手都多了去了,但从来没有哪一个真正能阻碍老张去完成自己的目标,确保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个土匪的平衡和兜兜转转里,确实有很多给我们启发让我们回味的地方。

  历史无定论,关于老张的是是非非到今天依然被反复说起,依然有各种观点和态度,但我非常喜欢这本书里作者的一个结论“这是一个集狐狸的狡黠与虎狮的勇猛于一身的人。

  少帅——张学良

  我用少帅二字写小张同学,仅仅是一个当时的称谓,这绝对不可能是对他的一个后世定位。如果我来说,他是一个爱国的富二代青年而已。

  张学良活过的岁月很长,但遗憾的是,100多年的生命里绝大多数都是在被监禁中度过,真正可劲折腾的也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在我们的历史课本里,活跃着的也只有两件事,一件叫改旗易帜,一件叫西安事变,这两件事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国家统一。小张同学是一个开始受西方思想影响的现代青年,在他的心里已经有了懵懂的国家意识。中国历史上并没有国家这个概念,就是真正让所有人认同的利益共同体,让所有人都站在同一个战线上的这个概念。但长期的封建统治下,对于绝大数中国人来说,只知道君主,并不知道有国家,所以,在我们的政治职权里,首先是为君主服务,为大人服务,为权势服务,从来不曾为国家服务。我们的利益认同点是身份,而不是现代国家契约。甚至,直到今天,现代商业社会里,中国人都缺乏这种现代化的契约精神。所以,小张,是真爱国,扔下了家族利益在爱国,豁出命去在爱国。这一下让我想到了《少年维特的烦恼》,爱是真爱,可这爱里太多青春期荷尔蒙作祟版的非理性。

  富二代是最明显的一个特征,除了确实血液流淌的有一个东北王老爹之外,他也有各种符合我们心中纨绔子弟的特征,黄赌毒无所不占。小张一生八卦花边儿要比漂亮的胜仗多得多,自己写诗说“平生无憾事,唯一爱女人”,岁数一把还自诩为“潘驴邓小闲”的好手艺。另外,毒也是一度侵入骨髓,影响办公的程度,开会的中间都要离场打针,这也是当时被很多前朝遗老诟病的东西,给人的印象不过是不务正业。跟这些比起来,赌钱也都没什么必要讨论是怡情还是伤身的部分,至少以张家的资产而言,随便玩也足以让普通人睁目结舌了。不谈论历史,在这些生活踪迹里总有一种游戏人生的态度,这就是他的富二代特征。

  日本有个动漫叫“男人至死是少年”,我用青年二字也着实客气,虽然我不能完全断定这是否真的伴随一生的状态。但是,在策略上来讲,张少帅的段位确实比老爹差了太多。我前面说他爱国,这里就不得不解释在九一八的时候,我们的少帅为什么会奉行不抵抗策略,这确实是判断上的失误和政治上的幼稚。但这其中还有一个前情的铺垫,在改旗易帜之后,小张同学贸然攻打俄国,结果是一败涂地,匆匆决定打,打得又稀里糊涂,好大喜功的冒险精神换来的不过是草草失败收场。另一个就是老虎厅事件杀杨常二人。杀杨宇霆和常荫槐两个人,倒下的是连根心头刺,寒心的是一众元老。所以,在日本人打过来的,小张心里对打仗这时是没底的,手里也压根没什么好用的将领,就自欺欺人的告诉自己相信国联,不抵抗。不作死就不会死,一路作,早晚会捅一个大窟窿出来。

  杜月笙说,人生三碗面,人面情面场面,碗碗难咽。可是小张偏偏不信邪,一路撞南墙,这个故事可以叫做一个现代青年的求死之路。

  汉奸民族英雄——马占山

  汉奸和民族英雄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两种天壤之别的角色身份让马占山的人生充满各种戏剧化曲折,这是一个聪慧的怪咖。

  马占山率领的江桥之战打响了中国人民抗战的第一枪,在九一八之后,日本军大举向北吞占整个东北的路上,给了重要一击。这是八年抗战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一战,如果我们细翻这些历史的细节发现,马占山不仅是敢打敢干有血性,更是用奇兵,奇用兵,在黑土地上打出一次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漂亮仗。带兵打仗绝对不可能逞一时之勇,在一边抵抗张学良“避免正面冲突”在军中拍案而起,一边琢磨着日本人这一路的进攻,再盘算自己的钱粮兵,这确实是一场艰苦的战役。

  几经盘算,老马的想法不过打地打时打人。打地,战争伊始,就是在围着大兴站,打的是铁路,一旦兵不能行,要么毫无后援,要么被围困。但是从铁路开始打,又不固守铁路。放弃阵地战的作战方式几乎是在整个八年抗战中最有效的作战方式之一,敌强我弱,让敌人不断镇守新地盘,我们只集中兵力打七寸。老马也算是创始人了。更妙的是,老马利用了东北军更熟悉当地地形的优势,在芦苇地,也直接让日本人眼花缭乱,目眩神迷。打时,也是利用了东北入冬以来夜长昼短的特点,组织一次次有效的埋伏战,歼敌无数。打人,是老马最如火纯青的战术,识人简直是一阵见血。日本军打了几百公里从奉天到齐齐哈尔都没有受到像样的阻击,到了黑龙江已经心高到上天,右脸没能直接奉上让日军浑身不自在。而且,这群日本军官学校出身的高级将领始终相信精神大过天。老马就把战死的鬼子脑袋做成了马路绿化带,给鬼子情绪上的巨大打击,让他们犯错。

  老马在东北打得风生水起,各路记者写得生动曲折,全国人民热情高涨,甚至开始了捐钱捐物,可是没几天,马占山同学自己投敌了。后来,据老马自己说,他是诈降,这多少有点生搬了马扎当台阶下的嫌疑。不过中国智慧向来喜欢塑造完人,要么十恶不赦,要么高尚如神,只是与现实格格不入。

  如果是说诈降,肯定就有策略有目标的,但就后来的事情来看,老马这次投降给自己找的别扭远远多过收获的利益,当然准确的说,获利为零,麻烦却是一大堆。首先民心没有了,不仅远在全国各地的声援或者物资援助没有了,反过来开始一轮谩骂舆论,还要求退钱退货。连自己的兵一听说要投降也远走,最让老马伤心的是,远在上海的儿子写信说断绝关系。然后,老马做这个决定是一身匪气,琢磨着走当年张作霖的路子,先占个黑龙江再说。可是日军毕竟今时不同往了,你马占山手里的饵压根吊不住皇军的口味。更何况打这半天,日本人也看清楚了马占山的油滑狡诈,怎么可能给你扑腾的空间。第一件事就是承认伪满洲国,然后再没你什么事。老马到了哈尔滨一折腾也明白了这招彻底是臭棋。最后,马占山一看没有任何可能的黑龙江权益,那就跑呗。这个过程也是无比艰辛的。总之,这个所谓诈降,确实是对自己的高级黑。

  马占山,一直到建国后才病逝,也经历了后来的解放战争。在实践检验中,他一次次证明了自己的作战能力,用兵带兵的稳扎稳打又出其不意。但这不以为着完美,豆大的字儿认识得不多,更不要说家国情怀民族信仰了(战争开始的时候),抢地抢钱抢权力,才是根植在土匪心中的本能意识,在某个恰好的时间点就会被唤醒,然后就是干!一生征战,老马是个了不起的将领,只是在年轻的时候也犯过不那么光彩的错。无论对错,都不要夸大渲染。

  《一寸河山一寸血》作者写得生动有趣,在挖掘了无数的历史细节之后,让那过去的事情都再度重现,让那过去的人都有血有肉鲜活起来。在书本里,还埋藏着许多许多有趣的人,他们可能悲惨的含恨而死,却又不得不说是自取灭亡,他们可能有血有肉有能耐,但又偏偏不受重用,他们一路抗争,也一路无奈,在错综复杂里,不抛弃不放弃,摸索一条生路。

  九一八,已经过去了整整八十五年,当年流离失所的东北人又在这片黑土地上写了一篇又一篇的新歌。我其实不愿意用地域去概括一批人,但我希望历史可以积淀一种力量,让这片土地越来越好。

  《一寸河山一寸血。1》读后感(九):最不应轻视的历史——评《一寸河山一寸血》

  两年前的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的纪念日。当时有一部很火的电视剧叫《解放战争》,有人说,正是这场战争奠定了我们民族的解放和崛起之路。对于这种说法,本人不能苟同。解放战争无论其意义有多大,毕竟还是中国人的内战,最多只是道路的选择,而非生死存亡的关口。真正决定我们这个民族命运的,是解放之前的那场战争。那场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抵御外敌入侵,是华夏民族最大的一次生存危机,是中国人民最深重的一次苦难,是中国发展与崛起的道路上永远也绕不过去的一道伤痕。这场战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以及对中国未来的影响无非一场国共内战能够比拟。所以在庆祝共和国六十周年的时候我就想,与其去讴歌解放战争,不如好好书写一下我们的抗日战争史。

  然而,因为种种原因,距我们仅六十多年的抗日战争史却是一片模糊。一些毫末之功被无限夸大,而有些惊天动地的伟大战役却被一笔带过甚至被湮灭在故纸堆里。我们中华民族为二战付出了那么多的代价做出那么大的贡献,却因为一些原因而自相抹杀功绩。反观美国,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宣传自己在二战时的贡献和牺牲,好像二战是他们美国一个人打下来的。而中国呢,一部分人说另一部分人不抗战,另一部分又反过来说这一部分不抗战。最后得出的结论必然是中国人不抗战。这是一个让人无比悲凉的结论,那些为抗战而长眠地下的亡灵们何以瞑目九泉?

  多年以来,一说到抗战正面战场,我们的印象只有两个:一是消极抗战甚至是不抵抗;二是一败涂地甚至是一触即溃。似乎同样的中国人,打游击就个个是英雄好汉,一到了正面战场就全部是懦夫软蛋。这不仅在逻辑上不可能,也严重违背历史的真实。事实上,抗日战争下面战场要惨烈得多,而且战绩也不俗。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是对历史的严重歪曲。

  另一个对抗战史的误解就是把日本人的精神力量无限拉高,似乎日本人永远不降、不逃、不败,而中国人却是未战先怯,汉奸无数。有的书甚至把日本人在拼刺刀时把退出全部子弹描绘为一种“武士道”精神,真不知道这些人是没长脑子还是天生就喜欢仰视别人。日本人不喜欢投降确实是真的,日本拥有神锋敢死队也是真的,但日本人并不是永远都打不垮的,只是看你的刀有多硬。我曾在一篇讨论汉奸问题的文章中说过:日本之所以没有“日奸”,不是他们有多坚强,而是中国人从来没有像他们对待中国人那样对对待过他们。

  抗战史,是最需要我们明晰的一段历史,可是它却成为了最暧昧的一段历史。这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无疑遗害无穷。随着史料的不断发掘和两岸关系的向好,以及我们历史观的改变,抗日战争的一些真实情况也逐渐浮出水面,为世人所了解并渐渐熟知,我相信这绝对是一件幸事。

  在越来越多的关于抗战的史实著作中,关河五十洲的《一寸河山一寸血》,无疑是其中比较精彩的一部。该书史料翔实,文笔多变,用最活泼的方式讲述了最深沉的历史,很值得一看。

  《一寸河山一寸血。1》读后感(十):只是读历史,谁隐瞒了什么

  关于国府抗日的事迹,似乎很多人特别感兴趣,我也如此,所以买来此书。但我想说,关于正面抗战只是为更了解那段历史,不要为颠覆什么政治目的。如果我们平心而论,抗战的历史今天的大陆已经没什么忌讳了,有些人也不必说起话来阴阳怪气,似乎知道什么政治隐晦的秘闻。

  历史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政治目的和叙述人的主观性,不要希望看到什么所谓真实的历史,不仅中国,各国截然。即使我们身在历史事件之中不也是很难得到真实的嘛。

  另外,我到觉得关于正面抗战谁也没有隐瞒什么啊。大陆那么多的抗战国军陵园,不就是例证嘛。而且,历史教科书并不像有些人说的或想的有什么不可告人。我学的是以前人教版的历史书,我记得很清楚。抗日战争一章一共三节,第一节是湖沟桥事变之前。第二节就是正面抗战,第三节是敌后根据地。正面战场的淞沪会战,太原会展,徐州会战,豫湘桂战役和中国远征军都有很大篇幅的叙述,怎么可以说是在隐瞒这段历史呢。张自忠将军殉国的事迹历史书清楚的写着,我不明白有些人说隐瞒,隐瞒什么了。

  正面战场国军固然壮烈,不可否认。但也不能就此还抹杀敌后根据地的历史功勋啊。国军固然有那么多像血战台儿庄那样的壮举,但也不能就此否认了国军一溃千里的事实啊。

  我想官方对抗战的定义很明确,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它的胜利是全民族的胜利。

  另外,有些人抨击八年抗战的说法不对。其实只要看一些很严谨的文件和历史教科书就会发现,那上面说的是八年全面抗战或是抗日战争。自九一八之后到37年有称为局部抗战的。

  读史就读史,别抱着什么获取秘闻的心态。真是秘闻话,你我也根本读不到的。

《一寸山河一寸血》观后感

一寸山河一寸血——《吾血吾土》读后感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久违的荡气回肠的一本书,看完无比的怅惘嗟叹,愤懑扼腕,惟愿这公道的世间还有双翻云覆雨手,仍有双无上清凉眼,能抚慰那些一生浮沉随浪又被家国两忘的抗日老兵们的哀荣无定。“国之重器非金非玉,是兵对国忠,是国对兵义,是兵不惧死,是国不敢忘”,以此文悼念那些我死而国生的老兵,青山埋骨处,忠义两昭然;也以此文祈祷“凋零”老兵的不被遗忘,国不能忘,民不敢忘。

  小说以1951年的主人公一次自我交代为起点,伴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历次政治运动的时间推移,赵广陵不断“洗澡”却不断洗出新的污点,由此,过往的历史由近及远一环扣一环地被揭露出来。从创办迎春剧艺社起向前追溯至逃离内战战场的复员时期,进而上溯至内战时期、抗战时期、赵广陵大学时期直至其父兄亲族与经年家世。与此同时,从4年人民管制到以历史反革命罪判处7年有期徒刑,再到卷入“文革”漩涡之中,小说推进着这位老兵新中国成立后令人唏嘘怅惘的艰难命途。

  哀荣无定在

  “过去的历史就是你背时的命运,也是你永远挣不脱的阳光下的阴影。”

  ”生活对人的塑造,正如一个木匠对一块圆木。剥皮锯断,改开成方,刨平为板,打眼斗榫,去弯就直,弯曲成扇。再刚直坚硬的原料,在一个木匠手里,要它方就方,让他圆就圆。“

  “疾风暴雨,泥沙俱下。那些在时光的流逝中被小心经营起来的脆弱生态,眨眼就被兜根兜底地翻一遍。”

  “乱世浊流中,命运其实简单到就是一个铜板的两面。”

  “我不当告密者,我只承担我自己的罪孽。”

  “你向往光明,却深陷黑暗;你一腔诗情,却沉默无言。世上最困难的事,莫过于有爱不能言,世上最浪漫的事,也是有爱不能言。而世上最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就是命运了。短短数年,故人四散,沧海桑田;浩渺天涯,关山万里,人各一方。”

  “在经历了多次政治审查以后,赵广陵才慢慢醒悟过来,有一种历史是后人用生命秉笔直书的,如司马迁写《史记》;而有一种历史是自己交代出来的,需要用余生去偿还;更有那么一种人,他们被迫写的交代材料,就像颇富传奇色彩的自传。”

  这么多,就是一个流浪汉八千里路云和月浸染到皮肤里的风尘和落魄以及哀荣无定在,哀荣无定在这一句引自陶潜《饮酒》诗一首:

  哀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

  陶潜尚能日夕欢相持,而中国大地上的老兵只能将其过往的英雄经历隐匿于繁杂多变的名字,承受着永远被“组织”怀疑的“罪过”或“负债”,说不清道不明的走上漫长的赎罪之路。罪人之罪,不在其罪证,而在一位忠诚刚直为国生死的英雄,众口莫辩的湮没为历史的一只不见天日的鬼?何其悖谬,何其不幸。

  无为在歧路

  1942年,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兵败野人山。

  1944年,中国驻印军从印度反攻缅甸时,新组建的滇西远征军也结束了为时两年的怒江对峙局面,开始了从云南重返缅甸的滇西大反攻。滇西大反攻是世界军事史上最为惨烈的殊死血战之一,其中松山战役和腾冲战役尤甚,堪称“焦土抗战”。

  松山战役是日军在二战亚洲战场上的第一场被全军歼灭的战役,也是中国军队第一场成功的攻坚战。1944年5月,滇西远征军强渡怒江后,在面积只有18平方公里的松山投入2万多兵力,攻打3个月,以伤亡7763人的代价,全歼据守的1300名日军。

  “在暗无天日的黑暗中,生命不过是烟头上一粒抖落的小火星。”

  “残阳在天上滴着血缓缓沉落,大半边天空血红血红的,不知是松山上的血染红了天,还是夕阳的血浸染了大地。这血色黄昏的世界在我的记忆中就像一幅永远印在脑子里的油画,凝固沉重,浓墨重彩,悲壮血腥。从山上俯瞰峡谷深处的怒江,竟然是一条血色的河流!怒江峡谷两边的大山荒蛮苍凉,地老天荒般沉默,像是为松山上漫坡遍野的战死者致哀,松山主峰山坡上已没有一棵树,横七竖八躺满了尸体,活着的人像梦游的游魂,是尸陀林中穿行。”

  “为打日本人,吃这些苦,我不后悔。生命中所有的付出,都是命运的安排,都有价值和意义。”

  “赵岑是学文的人,他看细节。见微知着,是智者的洞察力,也是文人的敏感和想象力,是他们的有点,也是他们的局限,他们很可能犯一叶障目的错误,也可能从一个眼神,就能敏感地扑捉到另一个世界的复杂乾坤。他们对人生走向的判断,如果不是理性的,便把它交付于激情了。而激情,是渗透在一个文人血脉里的因子,他会在血管里海潮般涨起,又潮水般退去。”

  “革命队伍的自我净化,自我斗争,不是那些深受小资产阶级自由起息熏染的人可以接受得了的。赵广陵这些年受到的审查、怀疑、“洗澡”、监禁、劳动改造,他周荣从延安时期到“文革”,也不比赵广陵少多少。不同的是周荣并不觉得委屈,好钢需要锻造。革命的队伍向太阳,阳光下也会有阴影。有的人即便在监狱里头发都蹲白了,还是坚定地信仰社会主义,而有的人稍微受点委屈,就对共产党丧失了信心。”

  生命中所有的付出,都是命运的安排,所以战争英雄各自踏上了通往不同命运的不归路:赵广陵作为一生不停变幻身份的国民军将领的隐忍负重,廖志弘作为滇缅战场远征军而战死他乡,周荣在坚定的共产主义道路上的于国有功。英雄不曾扼腕叹息,我以我血荐轩辕。

  儿女共沾巾

  “有一种大恩是苍天厚土,日月之光,从不用言说。”

  “历史是个旧情人,有反目成怨,情断义绝;有美好如初,相思绵绵;也有藕断丝连,情债难偿。你要想不麻烦,你就忘掉你的“旧情人”。可是我们这些过来人,哪个和她撇得清干系?过去和她海誓山盟,现在和她锦书难托。古人讲以史为鉴,我们报纸上却常说,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其实你背叛不了历史,历史也不会背叛你。它在时间里是最公正的。中国的历史,上下五千年,哪个是明主,哪个是暴君,哪个是民族英雄,哪个是奸佞小人、汉奸卖国贼,历史都给你记载着的。发生过的事情,都在你的生命里有烙印。我们不过是把这些烙印伪装掩饰起来罢了。

  “历史的悲怆正在于它被后人误读、漠视,乃至遗忘。这遗忘来得如此之快,仿佛花开一季。”

  “军人为国家而战,但国家被政客、军阀操弄,军人就是悲剧的主角了。”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在血与火的岁月里,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守望家国的赤子之心,战场上浴血奋战,殊死搏杀的为国争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军旅情怀,家乡和爱情支撑的人世间最后一缕温情脉脉,如同散落的珍珠般在老兵们的记忆中仔细收藏。直到一天皓首白头相逢一笑,又怎能不泪流满面。

  青春作伴好还乡

  “远方的天空有隐约的雷声传来,像一个人钱塘潮般涌动的心,也像无以计数战死异国他乡的忠魂野鬼匆匆赶来的脚步,他们呜咽成雷,倾诉化雨——把我们也带回家吧。”

  “廖志弘,你离家时十七岁,翩翩少年,踌躇满志,头顶朝阳,怀揣梦想;你回乡时二十五岁,一抔血土,忠魂凝结,热血燃烧,守土护国。你这二十五岁的浪子用了五十五年来等待。来吧,莫再迟疑徘徊,来吧,莫再近乡情怯。“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我们的酒呢?”

  “五十多年生死两茫茫,你还满头青丝,英姿勃发,我是壮心与身退,老病有孤舟。当年在松山战场上,你向我作死别,行军礼,自此壮士一去不复还。现在我要还你一个军礼了,我要还你一生的欠债了。尽管你在坟里,我在坟外;尽管我的胳膊已经抬不到位,我的手指已经不能利索并拢,我的腰板也挺不出你二十五岁的身姿。但是啊,廖上尉,敬礼!”

  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把很多人关在了那个时代的门外,只有青山埋骨处的松涛阵阵,只有无定河边的怒涛滚滚,诉说着无数忠魂不得归乡的悲愤。亲历了滇缅大撤退、败走野人山的穆旦,在他的著名诗篇《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中写道:

  在阴暗的树下,在急流的水边,

  逝去的六月和七月,

  在无人的山间,

  你们的身体还挣扎着想要回返,

  而无名的野花已在头上开满。

  那刻骨的饥饿,那山洪的冲击,

  那毒虫的啮咬和痛楚的夜晚,

  你们受不了要向人讲述,

  如今却是欣欣的树木把一切遗忘。

  过去的是你们对死的抗争,

  你们死去为了要活的人们的生存,

  那白热的纷争还没有停止,

  你们却在森林的周期内,不再听闻。

  静静的,在那被遗忘的山坡上,

  还下着密雨,还吹着细风,

  没有人知道历史曾在此走过,

  留下了英灵化入树干而滋生。

  愿你我珍记,不要忘记那风雨如晦的世界里的一个民族救亡图存的呐喊,不要忘记那些穿着草鞋就走向抗日战场的普通士兵,墓园里苍天掩面,人世间为云为雨,想必于故去的先烈和凋零的老兵来说,朗朗乾坤下呼吸着自由空气的中华二字足慰平生,但对他们,你我不曾忘,你我不能忘。

《一寸河山一寸血》读后感

  读关河的《一寸河山一寸血》,是在读了儿子从学校带回来的《正面抗日战场》之后。看完第一册想看第二册,没有了。儿子说在学校呢。就等。这一等半年过去了。看完第二册还想看,没了!儿子说,现在关河五十州在网上连载呢。还没写完,所以还没见正式的读本上市。这回等不及了。就跑到网上去熬夜。孩子要玩电脑的时候,就捧着孩子的手机看。我的手机上网一直上不去。书名改了,不叫正面战场了!为什么呢?我猜啊:可能是以前咱们不敢正面啊!一直侧面了。忽然你家伙正面了。人家侧面的不干啊。显不着人家了。人家当家就不名正言顺了!好在还有点心胸。怎么说撒谎的都不在了。说说虽然还是不痛快,但还是让说了。换个说法吧!中国就这样。你换个说法。事还是那个事。情况还是那么个情况。换个说法就让你说了。于是我就不能正面的看历史了。只能血淋淋的看了。这就是现在要说的《一寸河山一寸血》。书还没看完呢,可是感想颇多。就上来说说,痛快一下心情。不然憋的难受!

  关河开始写的时候,我估计是这么想的:书名叫《正面抗日战场》,之后分集。把各个历史时期,各个侧面的历史原貌展现。可是因为把名字改了。他的设想估计也多少有些改动吧。我还没看到最后的成书。所以也不能下定论。就说说咱自己的感受吧。

  《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这就是吸引我的地方。因为我老家就是齐齐哈尔的。嫩江是松花江的一个大的支流。江桥抗战就是在这里开始的。于是乎,我就开始了我的正面抗日战场的察看历程。齐齐哈尔,在昂昂溪有个江桥抗战纪念馆。在浏园有个江桥抗战纪念广场和平广场。

  是马占山的后人倡议修的。我因为经常去,却对江桥抗战不甚了了。很是郁闷。这次看了正面抗日战场才有了个具体的印象。这也是我惦记关河五十州,想把他写的书都看完的的原始动力。当然越看越想看也是真的。可是看着看着就开始憋屈了。为什么呢?这和我以前知道的差太远了。差可是差。以我的历史经验,我更相信关河的是真的。这就是说,我以前知道的不是假的也是很不准确的。那就是说有些人在蒙蔽我和我的那一代人。这些人是谁呢?骗子呗!呵呵呵骗子的名字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好在我被骗这么多年了,也不在乎了。习惯了。这让我想起今天早上看到的一个微博。中央电视台的赵普写的。他说:不要因为对主流媒体的有成见,就不相信感动中国。呵呵呵既然人家中央电视台自己人都说,大家对主流媒体有成见。显见这是个有共识的事情。那么我就更不应该,为我自己这么多年的被骗,有什么惊奇了。互相验证的结果是,主流的几乎都可以画问号。

  流言满天飞,信的人还多。这就是因为主流的都不敢让人相信了。狼来了!!!!你说你怨谁?重建道德规范。最先从谁做起?不言自明!为什么说这么多呢。原因是,大家都对日本人在中国做的那些事生气。一门的喊抗日。可是看看正面战场上那些抗日英雄,除了战死的。后来变质的。那些一门心思和日本人死拼。让日本恨得牙痒痒的那些人最后的下场。都是被谁打死了。活捉了。关起来了。就连跑到台湾在金门都被炮给轰死了。说说就让人气的牙痒痒啊。都说日本人可恨。可是把这些抗日的人都给干死了的。是不是更让人可恨啊。还不如汉奸呢。汉奸起码还能让人骂呢。可是有些人帮着日本人出气了,还把他们后代都祸祸的不像样。还说自己是正义的化身。代表了中国大多数人的利益。这些人是不是太可恨了。人家抗日的时候刀光剑影保家卫国的连个好下场都没有。你说看了这些让不让人憋屈?我真想有机会把这些人从坟里扒出来踢两脚。解解气。

  正面抗日战场,让我知道了一个不一样的蒋介石。一个意志坚定的抗日英雄。一个有担当,有气节的。一个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人。真的是不看不知道啊。好多好多的不一样的人,展现在我面前。让我耳目一新让我击节叫好。当然也理解了现在管理国家的人的苦衷。知道了外交是怎么一回事。军事是怎么一回事。气节表现在那里才是真正的气节。真是一本好书啊。一个包罗万象的好书给我的启迪,不仅仅是让我知道了历史,也知道了怎么去看现在。知道了给后人应该留下些什么!书还没写完呢!可是我的读后感却有了。这不合乎情理,却也在情理之中!不是吗?

一寸山河一寸血

读《一寸河山一寸血》(2)

  作者说,就勇气、才华、品格和亲和力,在国民党那个班底中汪是无出其右的。年轻时,就敢一人潜入清廷,谋刺摄政王;不仅仪表堂堂,温文尔雅,是出了名的民国美男,在演讲上还是一张名嘴,每次都收“舌乱群花”之效,拜倒在他皮鞋下的女粉丝一群又一群;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时,仍能吟出“为问青山绿水,能禁几度兴亡”这样的诗句。风流倜傥,却从一而终,无任何花边新闻;身居高位,却不像蒋介石一样,口出粗言,训人骂人。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让国人看好的帅才,民国女粉丝眼中的绅士,却因与蒋的龃龉,于胜利前夜悲观绝望,丧失了应有的判断力和良知,走向了无法回头的叛国之路。无法回头亦无法改正,任当时怎样辩解或近年的一些说词,什么汪的背叛“没半点私心”;使中国上了“双保险”,即“不管二战形势如何,我们都不会成为战败国”;汪伪统治下的人民“生活有保证”云云。

  可是,他们忘记了一点,历史不能假设。倘若不讲这点,世界将无对错可言。因此汪的叛国,是板上钉钉,翻不了案的。即使与蒋不和,也不能成为出亡的理由。陈立夫说得好,“一个国民有他自己应负的责任,责任所寄,不必求人合不合,也不必靠人留不留”。

  一失足成千古恨。可见,一些错误是犯不得的。作者在这里说得好,“是耶,非耶,纵有先辈尝炎凉,谅无后人续春秋”。

  一个蒋介石,一个汪精卫,让我也读懂了一点:国家也好,人也好,这个世界谁也不能毁掉你,除非你自己。

  (六)

  纵观整个抗战,绝非一帆风顺,也绝非所向披靡,更绝非一个胜利走向一个胜利,如果反过来形容日军的开头几年,倒还差不多。正如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说的,“只要日本人想要占的地方就没有他占不了的”。

  作者浓墨重彩的台儿庄大捷、上高大捷、万家岭大捷和昆仑关大捷,及湖南人挂在嘴边的长沙会战、常德会战等,其实战死的国军绝对比日军多,且最后都没守住。所以叫大捷,是消灭的敌人多一点,坚持的时间久一点,同时也是为了鼓舞士气,振奋国民。其实际战况多是平局而已,或正面交锋我方败退,一旦敌方撤了,才照着屁股打几下,然后就宣传消灭了多少。

  巧的是,当我看完这些大捷,上网时竟无意浏览到一解放军少将的署名文章,说一些文章对上述战役的宣传有水分,如敌军死亡人数,全歼一个师团一个旅团等,均有浮夸成分,甚至有的旅团都没参战,也说被歼了。

  虽然被本书感动,但我还是偏向那位少将。如果真有那么多大捷,也不至于两年不到就把包括武汉广州在内的几乎半个中国丢掉了,更不至于1943年英美为我们开了那次打气的开罗会议后,强弩之末的日军还来个豫鄂湘桂大进攻,导致国军节节败退,丧师百万,失地千里。面对逐步增加的美式装备,蒋委员长只好将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兵员素质太差。

  刚好这时兵源也越来越困难——前方战况泛善可陈,老百姓看不到胜利的希望,谁愿意把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儿子往战火里推呢——于是读书人凡年满18到35岁的,政府都要求入伍。于是就有了下面这句声闻当世亦名噪千秋的口号:“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学生十万兵”。该书书名亦出自于此。

  这一口号让我记起10年前,一位作家朋友的父亲死了,我去送花圈。老人是河南人,在这一口号的鼓舞下,光荣地成了一名国军汽车兵,进入缅甸后,在史迪威将军舔屁股沟子的瞎指挥下,护送打残的英军入印度,而后野人山,而后回国,而后成为解放战士,而后在解放军部队找了一名益阳籍夫人,而后落户益阳,最后受了整整30年不公正对待。面对这位老兵的遗像,我沉思了好久好久……

  其实说大捷,陈诚兼顾指挥下的宜昌会战(此时他还分管滇缅战场),在薛岳长沙会战的配合下,堵住了不可一世的横山勇军,倒是算一个,不然陪都重庆就门户洞开——摆摊子了。还有孙立人、杜聿明等在缅甸,凭着全幅美式装备,也打了几个漂亮仗。

  虽然国军最后胜了,但我以为是惨胜,如果不好听,叫险胜也可。因为如果不是日军偷袭珍珠港而惹毛了山姆大叔,如果不是山姆大叔发动太平洋战争将日军主力吸引过去,如果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中国形势逆转,如果不是美国在日本丢了两颗原子弹及苏军出兵东北,胜利绝不会来得这样快。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肯定正面战场,肯定蒋介石和国民党的付出。因为他们的抗战,消耗了日本的有生力量,使其陷入泥坑而不能自拔,客观上配合了共产党八路军的敌后战场,并为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尽管他们的表现与这样那样的不如人意,如开始的观望、消极,中间的派系、腐败等,但他们作为当时的合法政府,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是一致的。这个政府虽屡战屡败,但又屡败屡战,决不投降,用重大的牺牲唤起了国际舆论的支持,赢来了国际社会的尊重,这种战斗精神和爱国主义,是值得我们和我们的后代永远尊敬和纪念的。

  (七)

  谢谢作者,通过本书也让我认识到了抗日时的日本,为什么老虎吃天,要发动这场战争。

  作者虽没提及现在网上盛传的那份所谓协议,说什么孙中山“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不仅要消灭满清皇帝,还要将满洲土地也一并剔除,拱手让给日本。但这拱手有个条件,即换取一笔贷款,供他反清。可是辛亥革命成功后,合同尚未履行,孙中山就死了。于是日本便派特使来找蒋委员长。这事还有鼻子有眼,说特使携这份协议来了,委员长哪会认帐呢,便让好吃好住还三陪小姐地好陪着,然后趁他做东洋梦时,派一高级神偷潜入房间将那协议偷走了。日本人当然不高兴了,既然你们不按合同,那就来硬的吧,于是“九一八”就这样发生了。

  既然网上都这么说,还说我国的公开出版物《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也披露过,俺也姑幻说之吧。不过下面还是以作者为准。

  对觊觎已久的东西,强盗当然会不遗余力,可是却没料他们碰上了一位不抵抗将军,一个晚上就搞定了军事要地北大营,两年后,又只用一天拿下了形胜险要的榆关,接着占热河,也不费吹灰之力,仅花了七天。人家一想,我们准备这么久,实际只用了八天就长驱直入,还偷偷摸摸干哈呢,就明火执仗往里冲吧!

  于是,一个狂妄的口号由此诞生:“三个月解决中国!”虽然引来一片质疑,但也只用了四个月,就把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重要城市给占了,不到一年,又武汉、广州,半个中国也到手了。

  我们老班子有句话,肚子是吃大的,胆子是试大的。一个小孩,不给他加餐,永远是哺乳期那个定量,肚子绝对大不到哪里去。同样,我们如果扎紧篱笆,对敢于偷菜之贼严加防范,贼胆也绝对不会大到一开始就践踏你整个菜园。对日本人尤其这样,不能讲客气,什么孔孟之道,温良恭俭让,他不吃这一套。如果像当年戚继光抗倭、美国人丢原子弹一样,狠狠打他几下,他倒还对你客气了。

  对日本人还有两点印象。

  一是其军人为什么视死如归,很少做俘虏。因为他们接受的是皇道教育,说此次征战是受天皇之托,死后其亡魂都会安放在靖国神社,受到天皇和全体国民的纪念和怀念。为此,每次战斗,不管多么危险,也不管付出多大代价,他们都会把战死的同胞背回去。后来死的多了,就烧成灰,灰多了,就割一个手指头,装在坛子里,也要带回去,让天皇来纪念,让人民去怀念。由于受了这些灌输,他们作为神兵奔赴战场时,都会高喊“天皇万岁”,然后不惜战死,让灵魂供奉在靖国神社,认为这才是男人的本色。

  二是高层有不少战争狂人,但也不乏识时务者。如“九一八事变”的实际策划者石原莞尔,可能是根据孙中山那个协议,将东北搞到手了便想歇手,以为自己栽下的是棵参天大树,没想到是一株给本民族带来灭顶之灾的毒苗。面对“只要三个月”的鼓噪,他冷静下来,认为50亿日元砸下去不见得有水响。后来的事实证明,只开战两年,就砸进60亿,连小学生用于操练的枪都调到战场上来了。与任何专制国家一样,讲真话在日本也是不受待见的。这时的首相东条野心勃勃,以国运相赌,说石原老矣,还是回家吃老米饭吧。没想到,这位回家教书的“战争发起者”却因祸得福,在后来的远东军事法庭上,他虽叨陪末座,却连一个战犯也没混上。

  但愿石原的这种卓识,能引起现在的日本当局深思。不过他说的另一句话,希望也能引起我们反思:“某国的爱国学生是世界上最乱的,就是他们起哄闹事,把老百姓推到最前线,然后转身就走了”。

  这话怎这么耳熟?原来我们的胡适也说过,只不知谁先谁后,可能是“英雄所见略同”吧!

《一寸河山一寸血》读后感1200字

  《一寸河山一寸血》是一本讲述从1931-1945年有关抗日正面战场历史的书。读完此书,我感慨良多。了解了许多之前不知道的史实,接触了许多全新的观点。因此,也对这段历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对其中的历史人物有了一个全新的评价。

  其中,最颠覆我最初认识的人就是蒋介石。受到各种电视剧,各种教科书的影响,我对他的评价是很负面的。认为他不顾民族大义,说什么攘外必先安内,日军都打到家门口了,却还在剿共。但我读完此书,我发现这个评价有失偏颇,这只是在了解了不完全史实后做出的一个片面的评价。蒋介石虽在安内,但他从没停止过为攘外做准备。在外交,在军事,在经济,在政治上,他都做出了极大努力。只是这些不被我们,甚至不被当时的大部分人知道罢了。因为他要秘密地进行,尽量不引起日本方面的注意。因此,他只能活在别人的不理解,甚至谩骂之中。不顾民族大义的评价是对他最大的侮辱,因为他是一个为了民族大义,忍辱负重,甘受别人指责的伟大的爱国者。这种忍受,这种卧薪尝胆,从抗战开始一直延续到抗战的结束。

  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就节节败退,致使人民怨声载道。实际上,这就是国民党的战略,以空间换取时间。因为以中国当时的实力,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华北平原是没有战胜日军的实力的。坦克,野山炮,重炮,这些在平原上可以大发神威的武器,国民党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讲都远不及日军。因此,在这种地方与日军展开生死决战只是逞匹夫之勇,是自不量力。()

  而在抗战后期,人们指责国民党消极抗战这同样是有失公正的。其实并非蒋介石不想进行反攻,只是他实在没有能力了。多年的抗战已使后方濒临崩溃唯有靠美国的援助才能苟延残喘,为了获得美国的物资援助,蒋介石不得不对美国人有求必应。美国人让蒋介石出兵缅甸,蒋介石就不得不出兵,让他派精兵增援,他就不得不忍痛将一只只在中国战场上骁勇善战,让日军忌惮的主力部队掉往缅甸。试想,一位国家元首被一位美国派来的将军吆五喝六,像勤务兵一样只得遵照指示做事这是一种什么感觉。我想这是许多人所不能忍受,蒋介石这样自尊心极强的就更不能忍受,但是他还是忍了。为了后方的人民,为了前方的战士,他再次选择了以民族大义为重,将自己的自尊心,名誉放在了后面,承受着不知情民众的不理解甚至指责。当读到此处,我感觉到了蒋介石的委屈,更感受到了他的伟大。逞匹夫之勇易,要忍辱负重难。但蒋介石做到了,而且是忍了整整十八年。忍他人所不能忍,才能成他人所不能成。蒋介石的成就并非偶然。

  现在,我眼中的蒋介石已不再是一个反面角色。他虽有过,但给我留下更深印象的是他的功。蒋介石是特务头子,是反动分子。但他更是默默准备抗战,全力投入抗战,忍辱负重坚持抗战的坚定抗战分子,是不输于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的反法西斯同盟国的伟大领袖。

  其实,不仅是蒋介石,我对这段历史中许多其他人物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比如张学良、汪精卫、张自忠 让我产生不同认识的原因是我了解了更多有关他们的史实,看到了他之前并不为我所知的一面。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认识如果只有教科书中的一点,那么我们的观点就会片面。唯有了解更多,我们才会认识的更全面,只有有了全面的认识,我们才不会人云亦云,才会形成我们对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观点。

看一寸山河一寸血 有感【张灵甫吧】

  台湾 抗日纪录片 一寸山河一寸血 里面解说一句话令人感概万千:说一句真话 就那么难吗?

  在说谁呢?

  清廷是国民党推翻的,但其中解说还是很客观的赞扬李鸿章的贡献

  大陆什么时候能够自信客观的面对民众,面对历史,面对世界。

  送ta礼物

  回复举报|侵权举报有害信息举报1楼11-25 22:30

《一寸山河一寸血》观后感

  从昨天中午到晚上再到今天中午整整十二个小时,连续看完了从王yp那儿借来的光碟《一寸山河一寸血》。这是一部由台@湾影视工作者编辑讲述的中国正@面战场抗@日的纪录片,片中影像、图片、人物访谈、故事旧址、观点详实呼应,的确是一部真正了解抗@日@战争史实的好片子。

  片中展现了徐州会战、长沙会战等我们打小都闻所未闻的对@日正面战@场的大@会战,据说这样的大会战八年内有二十一次之多,更有详述蒋中@正先生“九一八”后从初期的不抵@抗,到西安事变后全面抗@战,以及中国远征军西赴缅甸征战的史实及背景,深为那时国人的中坚撑起这个国家的不易,即使没有人为他们颁发什么所谓的“中国脊梁”的奖项,但这种精神却是中华的永恒。

  从小对于抗日战争的了解不过从《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影片,相比之下这样的抗@日战争显得更为不易,几支土枪、几条地道、毁铁路、炸炮楼,还要应付汉奸、伪军的骚扰就夺取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确实这些也只能当做幼稚片在儿时观看。诚然并非这些先辈的努力不是贡献,但刻意夸大一个点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让民众在知道真实的史实后,多少会对这些被宣传、被利用人的付出,感到不那么敬仰了。

  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而为一己之私隐没历史,则是千古罪人。

  这种观念同样影响在当今的影视片中,每部影片中的各地鬼子都怕八路军、新四军,而且都是因为同他们遭遇而溃不成军,窃不知这两军的作战半径何以如此辽阔?

  更有一部描写一名叫顺溜的新四军战士抗战期间何等英勇善战,而片中的国军个个退缩胆怯,直到战后顺溜为报家仇擅自射杀已降的鬼子,但他却最终被国军消灭。

  《一寸山河一寸血》这部纪录片拍摄完成于1995年,时隔十六年后,我才看到。我们总是在谴责日@本当局如何不尊@重历史,修@改教@科书、篡@改历史等等,回头看看,我们自己又做了些什么?

优文网欢迎您转载分享:http://www.u522.com/zw/1096519.html

上一篇:朱自清的匆匆读后感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