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心得 > 手机访问:m.u522.com
来源:www.u522.com时间:2024年08月17日
读丹皮尔《科学史》(科学史)书评
观察和实验既是研究的起点,也是最后的裁判者。
《科学史》让我从一种意义上的蒙昧无知,展开了眼界,对身处的这个世界有了一些清醒客观的认识,和引起我对它的思考。
有许多大量科普性的客观知识的介绍,这一点本身首先就让我受益匪浅,广泛的数学、物理学、生理学、天体学、等许多具体的知识及其发展的脉络就让此书价值不菲。这些知识是破除愚昧、宗教中的利器;这些也是一个理性大厦的砖石基础。
我觉得对自己很大的一个影响或感化便是,自己以前看《西方哲学史》时,比较隔,既没有文学诗词上的美感,灵性享受,也难清明理性的信服它们;相比之下,《科学史》则是与我很贴的哲学。它的发展史其实也是逐渐摧毁一些虚妄或想当然哲学或“形而上学”哲学以及宗教愚昧的历史,它更让我信服,更亲近。它有很好的一致与逻辑性,而不是哲学中一些不入流的流派一旦遇到困难便用一种诡辩的伎俩使你陷入糊涂,抓不住问题,以为是自己太笨了。类似的是宗教遇到无法解释的事情时,无法在其体系中解释的也可能使出一些先知或天启式的大招震慑住无知无助的我,使我怀疑自己而无条件屈服于它们。
而科学便打开了一道曙光,让自己把握自己与外在的科学、理性、实验、分析,这本书里提到的这些及这两年的科研让我比较深的信服它。
这本《科学史》太适合于现在的自己,或者说自己为何没有早点读它?
原来世界的科学及哲学在70年前就已经发展到这种广度和深度。广深到我自感自己是处于原始社会的蒙昧无知的人,虽然自己已经年快30,且是浙大工学博士了。读了这本书,就让自己觉得这方面的科学知识与精神的大大不足,无论是为学还是为自己知识与理性都该狠狠的补充一番,我想捷径之一便是再精读本书一遍,之后找相关的书看一下,前两天在豆瓣上看上了两本书,虽然目前无闲暇读之,但可以留著名目,日后再读。《什么事数学》,这本书好似以一种非常引人入胜的方式逐渐全面较深入地介绍着数学及其魅力,让我痛感国外可以将数学也可以写的如此迷人!然后便是费曼的《费曼物理学讲义》了,喜欢费曼是因为看他的书觉得他是很有趣而有学问的人,更兼他讲义目录里面许多条目都是在《科学史》中提到的,我倒很想一探究竟,同时也想对身处的这个世界有这种这方面的深刻认识,丹皮尔本身也是教授物理的。故《科学史》里面许多物理学的内容。
天文学、数学、物理学、生理学、化学、哲学、充斥于本书始末,自己这个文艺小青年就像投身于陌生的知识海洋,虽然这些年来一知半解的几乎都有所涉及,但难得一部科学史将他们重新给我简要的梳理了一遍,让我认知世界与自我。
对我软性上的影响,自然是科学的精神与实验精神。许多哲学于我总感觉很隔,然而科学却是逻辑明白,条理清晰地容易让人信服的。若相信哲学的话,我便是坚信科学实验的哲学。而这种理性的方式正是我东方文化急缺的一环,想想现在的我们还自得于四大发明的古代不前,西方的科学都已层出不穷的发展到光电,以太,介子,量子时代了,让人猛醒!
自我感觉最好的该是,兼具东方陶渊明的智慧自然人生,及西方的科学理性,方可成为凯恩斯般奥德赛式的人物。
而这两方面的兼修便是我人生之主路。
科学史读后感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学院 科学史丹皮尔读后感1500字
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开展深入学习贯彻党。国内首部由大学生拍摄制作的观星台记录片新鲜。汪小虎 明代颁历仪式研究。中心成功举办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翻译4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上海数学。清末汉译西算在日本的传播及其影响 学院新。翻译4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上海数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五届 2018年 学术年会智。翻译4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上海数学。儿 刘徽和祖冲之曾计算π的近似值吗 学院新。……
W。C。丹皮尔的《科学简史》
英国人w。c。丹皮尔的《科学简史》,无疑是一本跨越时空的经典科学史专着。
它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从远古到20世纪人类在科学、哲学与宗教的相互联系、共同发展中的历史画卷,一幅人类向自然征服的瑰丽图景立体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它不是简单的对科学历史的陈述,而是将人类史上与科学发展息息相关的哲学、宗教、艺术、伦理等融会贯通于其中。从古代科学世界的萌芽,到科学在中世纪的蒙昧中缓缓前行,再到近代科学大突进,无一不贯穿着人文科学对自然科学发展的巨大影响。
至于科学的结果最终会走向哪里,作者并未给出答案,因为这是一个启示,一个促使你去思考的启示。透过它,我们可以完整地了解科学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的发展历程。该书详细探讨了科学的起源、发展与科学成就,是一座人类心灵建立的科学大厦。
从关照人类生命的高度,丹皮尔为我们描绘了这一幅人类征服自然的瑰丽图景。它的独特,就在于充满了深刻的思想力度。而正是这种思想性,使《科学简史》迥然不同于它的同类作品。丹皮尔以哲人的深邃、史家的文笔来叙述《科学简史》,它以准确的科学性、深刻的思想性而闻名于世,日久而弥新。
在丹皮尔看来,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开始,科学的发展就与哲学紧密相连,在古希腊,哲学与科学是混为一体的。自然科学中包含着朴素的哲学思想,哲学与科学相互联系,互相依存,二者不可分割。哲学一旦同科学相分割,科学就会成为唯机械论的奴隶,而哲学则会成为虚无对缥缈的海市辰楼。
15世纪以后以伽利略为代表的科学家们用实验方法来研究自然,哲学开始与科学分道扬镖。在牛顿时代,自然哲学开始建立在牛顿动力学的基础上,出于对牛顿的顶礼膜拜,牛顿的科学成为了机械论的科学哲学观,似乎人变成机器。
为了逃避这种机械主义,18世纪以后,康德和黑格尔建立了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从始就与当代科学完全脱离了关系。对于这种背离,丹皮尔“抨击黑格尔派用纯思辩的自然哲学否定和取代实验科学的企图,指出这实质上是历史的倒退,叙述了科学家对它的正当抵制,论证了它不可避免的失败命运。”
丹皮尔谈到“科学本身所处理的是高重复、有规律的普遍性事实。而科学史所处理的则是一次性的不可重复的独特历程,有鉴于此,历史感是重要的。”
丹皮尔还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要想观照生命,看到生命的整体,我们不但需要科学,更需要伦理学、艺术和哲学。”但是他那句“凭借权威接受一种哲学体系,然后再依据这个体系来论证种种事实应该如何如何。”却使我终身难忘!我们不就是只依赖寥寥几本所谓传统中医古籍经典,古圣先贤们怎么个说,我们就怎么个去做,反来复去地对它们的内容进行诠释,而不是关注人体本身和人类疾病的真实吗?
w。c。丹皮尔的《科学简史》是一本从事科学工作的每一位年青人都应当认真研读的好书。学习研究中医学的年青人更不例外,这对增进我们对自己专业的本质及其最终归宿的认识不会没有益处!〔京且〕
丹皮尔《科学史》的基本观点和思想
评丹皮尔《科学史》的基本观点和思想
鄢正刚;尹大明;李远国;刘晓博;;邪教冒用宗教的形式、危害及对策探讨[a];尊重宗教信仰自由 打击和防范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五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科学史
必读网()整理
----------------------- 页面 1-----------------------
----------------------- 页面 2-----------------------
绪 论
拉丁语词srientia (scire,学或知)就其最广泛的意义来说,xiii 是
学问或知识的意思。但英语词 “sciernce”却是natural science (自然科
学)的简称,虽然最接近的德语对应词wissenschaft 仍然包括一切有系统的
学问,不但包括我们所谓的 science (科学),而且包括历史,语言学及哲
学。所以,在我们看来,科学可以说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有条理的知识,可以
说是对于表达自然现象的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理性研究。
物理科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对于肉眼可见的天体运行一类自然现象的观
察,可以追溯到人们用来增进自己生活的安全和舒适的粗笨器具的发明。同
样,生物科学也一定是从动植物的观察以及原始医学和外科开始的。
但是,在早期阶段,人们差不多普遍地走错了路。他们以为同类事物可
以感应相生,因此就企图在交感巫术的仪式中,用模仿自然的办法,来为丰
富的土壤祈得雨水、日光或肥沃。有的人不满足于这样求得的结果,就进到
另一阶段,相信起精灵来了。他们以为自然界必定有种种精灵主宰,这些精
①
灵和他们一样反复无常,但却更有力量。太阳变成了菲巴斯 的火焰车,雷电
② ③
成了宙斯 或索尔 的武器。于是,人们就用和更原始时期一样的仪式,或者
是从更原始时期的仪式演变出来的仪式,来讨好这些精灵。另外一些人看到
天空星辰位置不变,行星运行颇有规律,就以为一定有一个不变的命运之神
在控制着人类的命运。而人类的命运是可以从天象中观察到的。巫术、占星
术和宗教显然必须同科学的起源一并加以研究,虽然它们在历史上和科学的
确切关系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关系还不得而知。
在古代埃及和巴比伦的记录中,经验知识已经有了一些条理——如度量
的单位和规则,简单的算术,年历,对天象的周期性的认识,以至对日食和
月食的认识。但是,首先对这些知识加以理性考察的,首先探索其各部分之
间的因果关系的,事实上也就是首先创立科学的,应该说是希腊爱奥尼亚
(ionia)的自然哲学家。这 xiv种活动中最早也最成功的活动,是把大量土
地的经验规则 (大部分是从埃及传来的)变成一门演绎科学——几何学。而
创始者相传是米利都的泰勒斯 (thales of miletus)和萨摩斯的毕达哥位
斯 (pythagoras of samos)。三百年后,亚历山大里亚的欧几里得(euclid
of alexartdria)才对古代几何学加以最后的系统化。
这些自然哲学家在物质中寻找实在,渐渐创立了关于基本元素的学说,
其最高峰就是留基伯 (leucipptis)和德馍克利特 (de- mocritus)的原子
比。另一方面,意大利南部的比较带有神秘色彩的毕达哥拉斯派却认为实在
不在于物质,而存在于形式和数中。他们自己就发现正方形的一边和对角线
没有公约数,这个发现同认为整数是存在的基本实体的观念,是很难调和起
来的。但是,这种观念在各时代中还是时常复活和重新出现。
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雅典学派兴起以后,形而上学就代替了爱奥尼亚
的自然哲学。希腊人对自己的心灵的作用入了迷,于是就不再去研究自然,
而把目光转向自身。他们把毕达哥拉顺派的学说加以发展,认为只有理念或
① 菲巴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即阿波罗。——译注
② 宙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天神。——译注
③ 索尔是北欧神话中的雷神。——译注
----------------------- 页面 3-----------------------
“理式”才具有充分的实在性,感官对象是不具有充分实在性的。亚里斯多
德在生物学上虽然重新回到观察和实验,但是在物理学和天文学上还是紧紧
遵循着他的老师柏拉图的内省方法。
亚历山大大帝东往西讨,把希腊化文明带到了东方,一个新的文化中心
就在亚历山大里亚形成。在那里,同时还在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南部,有一种
新的方法出现了。阿利斯塔克 (ari5tarchus)、阿基米得 (archltnedes)
和希帕克 (h1pparchus)并没有去制订完备的哲学体系,而提出了一些具体
的和范围有限的问题,并且用一些同现代科学方法相似的科学方法来加以解
决。就连天文学也发生了变化。在埃及人和巴比伦人的心目中,宇宙是一个
箱子,大地是这个箱子的底板。爱奥尼亚人以为大地是在空间中自由浮荡着
的,毕达哥拉斯派则以为大地是一个圆球,围绕着中央火运行。阿利斯塔克
研究了地球与日月的明确的几何学问题,以为把这个中央火看做是太阳,问
题就更加简单了。他还根据他的几何学对太阳的大小,作了估计。但是,大
多数人都不接受这个学说。希帕克仍然相信地球居于中心,其余各天体都按
照均轮与本轮的复杂体系绕地球运行。这个体系通过托勒密 (ptolerny)的
著作,一直流传到中世纪。
罗马人在军事、法律和行政方面有很大天才,在哲学方面却没有什么独
创能力。在罗马还没有陷落以前,科学就已经停止发展了。在这个当儿,早
期教会的教士们把基督教教义、新柏拉图主义的哲学和从东方祭仪宗教得来
的要素融合起来,形成基督教义的第一次大综合。在这个综合中,柏拉图和
奥古斯丁的哲学居于主导地位。在整个黑暗时代,西方人仅仅从一些提要和
注释中对希腊学术略有所知,虽然从希腊人那里得到最初动力的阿拉伯学派
兴起后,自然知识也有一些增加。
到十三世纪,亚里斯多德的完整的著作被重新发现了,并且译成了拉丁
语,最初是从阿拉伯语译本译过来,后来又从希腊语直接译过来。在圣托马
斯·阿奎那 (st thiomas aquinas)的经院哲学中,形成了另外一种新的综
合。他把基督教义同亚里斯多德的哲学和科学融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理性知识
体系。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任务,他却巧妙地完成了。
正如罗马法的存在使得秩序的理想在整个混乱时代和中世纪得以维持不
坠一样,经院哲学也维持了理性的崇高地位,断言上帝和宇宙是人的心灵所
能把握,甚至部分理解的。这样,它就为科学铺平了道路,因为科学必须假
定自然是可以理解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在创立现代科学时,应该感谢经
院学派作出这个假定。
不过,新的实验方法的本质,是离开完全理性的体系而诉诸无情事实的
裁判——这些事实与当时可能的任何哲学综合都毫无关系。自然科学在其探
讨的中间阶段,可以使用演绎推理,归纳推理也是它的方法的主要部分,但
是,由于科学主要是经验性的,它归根到底不得不诉诸观察和实验;它不象
中世纪的经院哲学那样凭借权威接受一种哲学体系,然后再依据这个体系来
论证种种事实应该如何如何。人们有时以为中世纪的哲学和神学不是充分运
用理性的,其实不然。它们的结果是运用逻辑方法从它们认为是权威的和肯
定的前提中演绎出来的。这些权威的和肯定的前提就是教会所解释的圣经以
及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著作。另一方面,科学则依靠经验,它所用的方法
就和填补字谜画时所用的方法一样。科学也要运用理性来解决确定的谜团问
题,并形成唯一可能的有限的综合和学说;但是,观察或实验既是研究的起
----------------------- 页面 4-----------------------
点,也是最后的裁判者。
在蛊惑中世纪人心的巫术、占星术和迷信 (大半是异教的遗迹)的浊流
中,托马斯·阿奎那所阐明的经院哲学保存了关于自然界可以理解的信仰。
但是,托马斯派哲学也包含了托勒密的地球为中心的天文学和亚里斯多德的
拟人观的物理学及他的许多错误见解,如运动需要不断施加力量,物之轻重
在于其本质,并自寻其天然位置等等。因此,经院哲学家反对哥白尼的学说,
不肯使用伽利略的望远镜,甚至当史特芬(stevin),德 ·格鲁特(de groot)
和伽利略用实验加以证明之后,仍然不肯承认轻重不同的物体可以以同样的
速度落向地面。
这些差异后面藏着更深刻的分歧。阿奎那及其同代人和亚里斯多德一
样,以为实在的世界是可以通过感官觉察出来的:这个世界是色、声、热的
世界;是美、善、真,或其反面丑、恶、假的世界。在伽利略的分析下,色、
声、热化为单纯的感觉,实在的世界只不过是运动中的物质微粒而已,表面
上同美、善、真或其反面毫无关系。于是,破天荒第一次出现了认识论的难
题:一个非物质的、无展延的心灵何以能了解运动着的物质。
由伽利略开始的工作,至牛顿集其大成。牛顿证明:物体靠相互引力而
运动的假说已足以解释太阳系中一切庄严的运动。结果,就形成了物理学上
的第一次大综合,虽然牛顿自己也指出万有引力的原因仍然不得而知。不过,
他的门徒们,尤其是十八世纪的法国哲学家,却忽视了他的明智的谨慎精神,
把牛顿的科学变成了机械论的哲学。根据这个哲学,整个过去和未来,在理
论上都是可以计算出来的,而人也就变成了一架机器。
有些头脑清晰的人认识到科学不一定能揭示实在。还有一些讲求实际的
人一方面接受决定论,作为科学上便利工作的假说 (事实上,这也是当时唯
一可能的假说),另一方面又在日常生活中把人看做是一个自由的、负责任
的主动者,并且继续毫不受打扰地信奉他们的宗教。存在的整体是太广大了,
人们在只研究它的一个方面的时候,是无法窥知它的秘密的。另一条逃避机
械论的道路是康德和黑格尔的追随者们所走的道路。他们建立了一个归根结
xvii 蒂溯源于柏拉图的哲学,即德国唯心主义。这个哲学同当代的科学差不
多完全脱离了关系。
虽然有这些反动思潮,牛顿的动力学仍然既加强了素朴的唯 物主义,又
加强了决定论的哲学。对于有逻辑头脑而不善深思的人来说,从科学推出哲
学似乎是一件必然的事。这种倾向随着物理科学的每一进步而得到加强。拉
瓦锡(lavoisier)把物质不灭的证据推广而及于化学变化,道尔顿(dalton)
最后建立了原子说,而焦耳 (joule)也证明了能量守恒的原理。每一个别的
分子的运动的确还是无法测定的,但是,在统计上,组成一定量物质的千万
个分子的行为却是可以计算和预测的。
十九世纪下半期,有些人觉得这种机械观可以扩大运用到生物学中来。
达尔文搜集了地质学上的和物种变异的种种事实,提出了自然选择的假说,
使古来的进化论更加为人相信。地位仅次于天使的人类本来是从宇宙的中心
地球上来俯览万物的,而今却变成了围绕着千万颗恒星之一旋转的一个偶然
的小行星上面有机发展锁链中的一环。他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物,是盲目
的、不可抵抗的造化力量的玩物,这些力量和人类的愿望和幸福是毫不相干
的。
生理学也开始扩大自己的研究范围,认定有生命的机体的功能可以用物
----------------------- 页面 5-----------------------
理和化学的原理来解释。在有些生物学问题上,有机体必须当做一个整体来
看待,这个事实是有其哲学上的重要性的。但是,科学校其本性来说,是分
析性的和抽象的,它不能不尽可能用物理学术语表述科学的知识,因为物理
学是一切自然科学中最基本的和最抽象的科学。当人们发现可以用物理学术
语来表述的东西愈来愈多的时候,人们也就更加信任这个方法了,结果就产
生一种信念,以为对于一切存在都可以完全从物理和机械的角度加以解释,
这从理论上来说是办得到的。
这就赋予某些物理学概念以极大重要性,这些物理学概念在任何时候都
是所达到的最基本的概念,不过哲学家采用这些概念往往为时过晚。十九世
纪的德国唯物主义者把他们的哲学放在力与物质的基础上,而当时的物理学
家却认识到力只不过是质量一加速度的一个拟人观的方面,同时,物质也由
德谟克利特和牛顿的具有质量的坚硬微粒上升到漩涡形的原子或以太介质中
的疙瘩。光则山杨 (young)与弗雷内尔 (fresnel)的半刚性和物质性的以
太中的机械波变成了麦克斯韦的某种未知物质中的电磁波——这对数学家讲
来,是把问题简单化了,但是对于实验家讲来,却失掉了可理解性。
尽管有以上种种迹象,当时的大多数科学家,尤其是生物学家仍然保持
着常识性的唯物主义,相信物理科学揭示了事物的实在。他们没有读过唯心
主义的哲学,无论如何不会变成这种哲学的信徒。但是,在 1887 年,马赫
(mach)用他们熟悉的语言,重申古来的学说,认为科学只能把我们的感官
所领会的现象的信息告诉我们。实在的最后性质不是我们的智力所能达到
的。也有人认为虽然就科学证据所能证明的而论,我们只能走到这种现象论
为止,但是,科学毕竟把自然现象合成一个前后一致的模型,这个事实却是
一个有效的形而上学上的论据,可以证明有某种和模型一致的实在存在于背
后。但是,各门科学都只是类似于模型据以构成的各种平面图,因此,举例
来说,力学所指明的决定论就只不过是我们的处理方法和作为这门科学的基
础的各种定义的结果而已。同样,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一类原理也是不可避
免的,因为在从一团混乱的现象中形成自然科学时,心灵为了方便的缘故,
总是不知不觉地挑出那些守恒的量,围绕它们来构成自己的模型。到后来,
实验家费了千辛万苦,才又重新发现它们的守恒性。
不过,十九世纪的科学家很少对哲学发生兴趣,就连对马赫的哲学也是
一样。他们大半以为他们所研究的是事物的实在,而可能的科学探讨的主要
轮廓已经是永远地规定好了。物理学家需要做的工作好象仅仅在于增加量度
的精确程度,和发明一种容易了解的方法,来说明传光以太的性质。
同时,生物学也接受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说,认为这可以充分解释物种
起源,并且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问题上去。只是到 1900 年重新发现孟德尔
(mendel)的被遗忘的研究成果后,这个问题才重新提出,再用达尔文的实
验方法来加以研究。虽然说明过去地质年代中进化过程的明显事实是确凿无
疑的,有些人却开始怀疑自然选择是否就是新品种的充分原因,因为在今天,
自然选择只是对小的变异产生作用。
从 1895 年起,物理学中又产生一种发人深思的新情况。汤姆生
(j。j。thomson)把原子分解为更微小的质点,这些质点更分解为带电的单
位,其质量被解释为仅是电磁动量的一个因子而已。 “电”真仿佛可以对物
理科学中的一切现象给予最后的和充分的解释了。卢瑟福从原子分裂的角度
来解释放射现象,照他的想象,原子是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周围有一些带
----------------------- 页面 6-----------------------
负电的电子围绕它运行。物质不但不是密实的塞满填满的东西,反而是空疏
的结构。其中的质点,即令作为解脱出来的电荷来看,其大小同空罅相比,
也差不多是微不足道的。不但这样,原子分裂的统计原理也发现了。一秒钟
内一毫克镭中有多少原子爆炸,也可以算出来,虽然某一个原子的寿命何时
结束,我们还无法知道。
如果光波具有电的性质的话,它们就必定是从运动中的电荷出发的,初
看起来,只要新发现的电子是按照牛顿的动力学运动的,我们就可以得到一
个令人满意的物质本源于电的学说。但是,如果电子围绕着原子核而运动,
就象行垦围绕着太阳运行一样,它们就应该放射出一切波长的辐射,能量就
应该随着波长的缩短按可以计算的方式增加。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为了
解释这个事实,普兰屯 (planck)就假定辐射是按确定的单位,即量子,而
射出和吸收的,每一个量子都是一定量的 “作用”,这个量相当于能量乘时
间。这个学说因为在它起源的领域以外的其他物理学领域中获得成功,而大
大增强自己的声誉,但是,这个学说也象古典的连续波动说一样,并不能很
容易地、很自然地解释光的衍射和因为光的干涉而产生的其他现象。我们在
有些问题上得用古典的理论来解释,在另外一些问题又得用量子理论来解
释,虽然两种理比似乎是彼此矛盾的;这样一个折衷的办法在物理学家来说
是少有的,因为物理学在过去始终是一切实验科学中最彻底地没有矛盾和最
能自圆其说的。
再有一个困难是,不论观察者怎样运动,所测量出的光速总是一个不变
数。这个困难由爱困斯坦的相对论澄清了。爱因斯坦指出,不论空间或时间
都不是绝对阶量,而总是同测量的人相对而言。这个相对性原理,按其全部
推论来说,不但是物理学学说方面的一场革命,而且是早先的物理学思想所
包含的假定方面的一场革命。这个原理把物质和万有引力解释做是四维时空
连续区中的曲率一类东西的必然结果。这个曲率甚至给空间确定了界限;光
如前进不已,在亿万年后,可以回到原来的出发点。
不但有质量的坚硬质点消失了,而且从哲学上我们也当会看到,把物质
看做是在空间中延展、在时间上连绵不断的古来的形而上学概念,也被摧毁
了,因为不论是空间还是时间,都不是绝对的,而只是想象的臆造,质点只
不过是时空中的一串事件而已。相对论加强了原子物理学的结论。
玻尔 (bohr)又沿着量子论的方向把卢瑟福关于原子的看法,加以发展。
玻尔假定氢原子中的单个电子只能在四个确定的轨道上运行,只有当它从一
个轨道突然跳到另一个轨道上的时刻,它才能发出辐射。他就根据这个假设
解释了许多事实。至少在把电子看做是一个简单质点时,这个假设和量子论
一样,是同牛顿的动力学不相符合的。
由玻尔自己和他人加以详细阐释的玻尔式的原子,有一个时期,似乎是
最可信赖的原子结构的模型,但是,1925年,在解释氢元素光谱中的某些比
较细的谱线时,它却肯定地失败了。次年,海森堡 (11eisenberg)的研究成
果在物理学上揭开了新的一页。他指出,任何关于电子轨道的学说,都没有
事实根据。我们研究原子时,只能观察什么进去,什么出来——辐射,电子,
有时还有放射性的粒子等;至于别的时候发生什么情况,我们是不知道的。
轨道是拿牛顿的动力学做类比,不知不觉地建立起的一种没有理由的假设。
因此,海森堡就用微分方程式来表达他的原子结构学说,并不想给予物理学
的解释。
----------------------- 页面 7-----------------------
后来,薛定谔 (schr0dinger)根据德布罗意 (de broglie)的波动力
学,提出一种新学说,说电子具有微粒的一部分特性,又具有波动的一部分
特性。这个见解后来得到实验证据的证明。薛定谔的学说是用同海森堡的方
程式相当的方程式表达出来的,所以,从数学上来说,这两种学说是完全一
样的。我们无法根据海森堡的学说构成一个物理模型,也很难根据薛定谔的
学说构成一个模型。事实上,所谓测不准原理至此就出现了。这就是说,我
们无法同时 〔准确〕测定一个电子的位置和速度。物理学陆续地发现过许多
终极的要素,如彼此吸引的质点,原子,电子等,每一次又都要更进一步地
发明一些模型,按照更基本的东西来解释这些要素。但是, “作用”量子以
及侧不准的微粒和微波的方程式却是心灵难以想象的一些概念。或许一种新
的原子模型还会再一次顺利地建立起来,但是,也可能我们所遇到的基本的
东西不是机械的术语所能表达的。
与此同时,近来的物理学的两个分支已经变得特别具有实用意义。自麦
克斯韦证明电波和光波具有同样性质以来,电波的学说的范围更大了,电波
的应用也更广了,到最后,我们就利用电波讯号的反射,制造出“雷达”来。
卢瑟福的核型原子,加上阿斯顿 (aston)的同位元素,促成了纯科学的长足
发展,并且帮助我们找到一种方法,在 “原子弹”中释放核能量,我们希望
今后这方面还会有和平的应用。
科学和哲学有过一段分离时期——一边是朴素的唯物主义,一边是多少
有些玄妙的德国唯心主义。在这段分离时期过后,科学和哲学又重新携起手
来,最先是在各种各样的进化论思想中携起手来,后来又通过更深刻的分析,
靠了数学和物理学的新发展,而携起手来。近来的数学原理和逻辑学原理的
研究更清楚地阐明了认识论,一种新的实在论也应运而生。这种新的实在论
抛弃了历来的全面哲学体系,而只研究一些有限的哲学问题,正象科学只研
究有限的科学问题一样,并且想寻找科学上的现象论下面的形而上学的实
在。
在有些现代哲学家看来,科学上的决定论似乎是由于科学的抽象方法而
产生的。科学概念,即柏拉图的理念的现代翻版,只和科学的抽象推理及学
说有关!科学的概念有其逻辑的推论,这些推论的确是必然的,并且是科学
概念的性质所决定的。但是,科学上的决定论却是一种具体性误置的谬误,
也就是把逻辑上的决定论转移到感官对象上面去了。此外,“活力论”认为,
在活的物质中,物理和化学定律都由于某种更高的作用力而失效了。这个观
念今天已信誉扫地了,不过,有些生理学家还是指出,生物机体的物理机能
和化学机能所表现出的调协和一体性仍然是纯机械论今天所无法解释的。尽
管这样,另外一些生理学家还是认为,在物理学和化学研究的每一阶段,都
曾经不得不接受机械论,因此,正象薛定谔所指出的,到头来,也许会有一
些目前还不得而知的新的物理和化学定律可以从根本上解释生命现象,虽然
机械论到最后也可能在物理学的一条最后的测不准原理中归于破灭。目的论
要想令人信服,可能必须把存在的整体考虑在内,而不能只考虑单个的机体。
当我们从力学的抽象观点来考察的时候,宇宙可能完全是机械性的,但是,
当我们从心灵的方面来看的时候,宇宙却仍然完全是精神性的。由星体而来
的一多光线,物理学可以从它的遥远的发源地一直追寻到它对感光神经的效
应,但是,当意识领悟到它的明亮、色彩和感受到它的美的时候,视觉的感
觉及对美的认识肯定是存在着的,然而它们却既不是机械的,也不是物理的。
----------------------- 页面 8-----------------------
物理科学所描绘的是实在的一个分析性的方面,经验告诉我们,物理学
所绘制的图表使我们能够预测,有时还能控制自然界的作用。知识的大综合
是时常进行的。字谜画中的各个方块突然配合起来了;不同的孤立的概念由
某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融合起来了,这时就会出现壮观的盛况——牛顿创立天
体演化学,麦克斯韦把光和电统一起来,爱因斯坦把万有引力归结为空间和
时间的一个共同特性,都是这样的情况。一切迹象都说明,还会有这样一次
综合。在这样一个综合中,相对论,量子论和波动力学可能会归入到某一个
包罗万象的、统一的、单一的基本概念里去。
在这样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物理科学似乎是至高无上的。但是,
只要我们根据现代科学哲学清晰地洞察到它的意义,我们就会知道,物理科
学按照它固有的本性和基本的定义来说,只不过是一个抽象的体系,不论它
有多么伟大的和不断增长的力量,它永远不可能反映存在的整体。科学可以
越出自己的天然领域,对当代思想的某些别的领域以及神学家用来表示自己
的信仰的某些教条,提出有益的批评。但是,要想观照生命,看到生命的整
体,我们不但需要科学,而且需要伦理学、艺术和哲学;我们需要领悟一个
神圣的奥秘,我们需要有同神灵一脉相通的感觉,而这就构成宗教的根本基
础。
----------------------- 页面 9-----------------------
第四版序
在把本书第三版改为第四版的时候, 《1930 年到 1940 年》一章里所讨
论的大多数问题,都分散到前面各章里去了。为了解决战时的具体问题,世
界各国,尤其是英美两国,都做了一些新的工作。这种工作附带地也使科学
知识有所增进。因此,我也尝试着对已经披露的比较重要的发现,作了叙述。
第三版序中所列的书目,应增添下列几种:贝里 (a。 j 。 berry)先生
的 《现代化学》(modern chemistry),汤姆森爵士(sirgeorge thomson)
的 《原子》的第三版;安德雷德教授(professorandrade)的 《原子和它的
能量》 (the atom and its energy)。
第三版发行后,值得深深哀悼的是,在某些阶殷帮助我写作本书的三位
友人:卢瑟福勋爵,爱丁顿爵士和秦斯爵士,先后不幸逝世。
丹皮尔
1947年 1月于剑桥
----------------------- 页面 10-----------------------
第三版序
本书第二版和第三版的印行之间相隔十一年之久,有一段时间还绝了
版。第三版迟迟不能发行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
后有许多紧急工作要做的缘故。
在 1930—1940 的十年间,人们进行了不少新的科学研究,获得很多惊人
的发现。而且,在那个期间,科学史本身也成为一门公认的专门学科。这方
面的系统研究使过去的情况更加大白于世。大量文献涌现出来,但是,在讨
论一般科学史的著作中,只要提到下 xi 列几种就够了:希思爵士 (sir
thomas heath)的 《希腊数学》(greek mathematics, 1931)和 《希腊
天文学》(greek astrono-my,1932);萨尔顿博士的《科学史导论》(1931
年)的第二卷的两册,这两册一直叙述到十三世纪末叶;沃尔夫教授
(professor a。 wolf)的 《科学、工艺和哲学的历史》 (history of
science, tech- nology and philosophy,1934和 1938),这部著作叙
述了十六、十七和十八三个世纪的情况;霍格本教授 (professor l。
hogben)的 《大众数学》(mathematics for the million,1937)及 《市
民科学》(science for the citizen, 1940);剑桥讲演集中题为《现
代科学的背景》) (the background to modern science,1938 年)的
一卷;普莱奇(h。t pledge)先生的《一五○○年以来的科学》(sciencesince
1500,1939)。专门讨论科学史的刊物 《爱两斯》继续按期出版,成为几乎
取用不竭的史料宝藏。因此,有必要对本书旧版大加修改,并增添一章来叙
述近十年来的进展。结果实际上是写出了一本新书。
朋友们又一次以他们的专门知识惠然相助,我愿对他们表示衷心、诚恳
的感谢。康福德教授 (professor cornford)审阅了原稿中讨论 《古代世界
的科学》的一章,并且提出许多改进意见。关于最近一个时期的新材料,向
我提供意见的有下列几位:物理学方面——阿斯顿博士 (dr aston)和费瑟
博士 (dr feather);化学方面——曼博士 (dr mann);地质学方面——
埃尔斯博士 (dr el- les);动物学方面——潘廷博士 (dr pantin)。有
关生物化学的章节是我的女儿玛格丽特写的,有关兔疫的章节是她的丈夫安
德森博士写的。埃利奥特小姐不辞劳苦地辨认我的相当潦草的手稿,并且把
它打印出来。我的妹妹丹皮尔小姐对索引作了必要的增补。剑桥大学出版社
更本着他们一贯的好意把本书精美地排印出来。
丹皮尔
1941年8 月于剑桥
----------------------- 页面 11-----------------------
第二版序
本书出版以后不到几个月就需要再版,很可以说明它所讨论x 的问题不
但是科学家感到兴趣的,也是比较广大的一般读者感到兴趣的。
再没有什么故事能比科学思想发展的故事更有魅力了一这是人类世世代
代努力了解他们所居住的世界的故事。不但这样,这个故事在目下还特别富
于兴趣,因为我们可以看见富于历史意义的知识的大综合之一正在我们的眼
底下进行,我们可以感觉到我们正处在重大事件的前夕。我坚信科学是历史
的适当题材,也是文学的基础。如果我能帮助把这个信念灌注到别人的心中,
我就心满意足了。
许多书评作家和记者对第一版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了有教益的批评。我
愿意向他们表示感谢。如果我没有采纳他们的全部意见的话,我也至少对他
们的意见作过仔细的考虑。我特别要感谢我的朋友秦斯爵士 (sir james
leans)和艾德里安教授 (professore。 d。 adrian)给予我的帮助。
丹皮尔—惠商
1930年3 月于剑桥
----------------------- 页面 12-----------------------
原 序
现代科学的巨大宏伟的大厦,或许是人类心灵的最伟大的胜vii 利。但
是,它的起源、发展和成就的故事却是历史当中人们知道得最少的部分之一,
而且我们也很难在一般文献中找到它的踪迹。历史学家所讲的不外是战争、
政治和经济;揭露原子秘密,在我们眼前揭开空间深度等活动,虽然使哲学
思想起了革命并使我们有可能把物质生活提高到历代梦想不到的水平,但是
关于这些活动的发展情况,大部分历史学家却没有讲到,或很少讲到。
在希腊人看来,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在中世纪,两者又和神学合为
一体。文艺复兴以后,采用实验方法研究自然,哲学和科学才分道扬镳,因
科学史丹皮尔txt
2018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视频课后答案
搜试试 4 悬赏文档 全部 doc ppt txt pdf xls 。。。从(d)开始,才有人专门地去关注科学过去的历史发展。。。【单选题】丹皮尔认为,经院哲学在(d)的手里已经。。。
科学史 (豆瓣)
接下来,我们继续讲讲科学史的一个比较详细的发展过程。可以说这里的“科学”并不是英汉词典对“science”的定义那么简单就能说明白的,也不是只限于我们所学过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可以说这本书的科学指的是自然现象中各种概念之间比较理性的关系研究。 这就涉及到很多东西了,我们先从我们熟悉的两大学科开始讲起,比如物理学,一般起源于人类看星星或对天体运行规律的观察,像是最早的北斗七星以及西方流行已久的星座说,还可以追溯到人类对于器具的使用,比如敲石头的杠杆和运东西的滚木,这些都是物理学最早的应用;生物学可以说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比如我们周边的动植物,还有人类受伤了,需要治疗所采用的最原始的医学以及处于探索阶段的外科技术。正如前一篇我说的,人类最初都相信自然和人类一样,可以通过言语沟通并且可以感知,所以就出现了交感巫术和所谓的仪式,试图使自然为土壤肥沃而降雨,也有些人把自然具体化为某人,比如精灵或天神,例如西方的太阳神阿波罗,雷神宙斯和索尔,东方的补天仙子女娲以及追日巨人夸父等,后来信奉的人越来越多,这些神仙的分支也就越来越多,从而演变出了巫术、占星术以及宗教,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最初科学的起源。 原始时期的科学在现在看来都太过异类,谈点现实的,最早出现比较类似于现在科学的是在古埃及和巴比伦,我们都知道他们早年就建起了非常宏伟的建筑,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和通天塔,这些建筑都需要精准的计算,因此这两块地域的数学相当发达,就比如他们把丈量土地的经验规律总结成为一门学问,现在这叫几何学,可以说直到三百年后著名的数学家欧几里德才将其系统化。这里说点题外话,我们都知道许多发达的文明起源于河水旁,比如中国的长江、印度的印度河、埃及的尼罗河以及巴比伦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发达的文明是由聪明的人手里诞生的,显然挨着河就会吃鱼,这正好可以间接解释为什么吃鱼聪明了,我想这里面不一定都是巧合吧。 显然每个地方自然都没有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因此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是不同的,比如留基伯的基本元素说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还有当时比较著名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所认为的形式与数,这是从数学的角度来认识世界,可以说当时大家还都是以自然为崇拜对象,但是在希腊则不然,在那里人们对自然失去了耐心与信心,转而把研究对象转为自己的心灵,因此形而上学也就取代了之前人们以自然为研究主体对世界的看法。亚利山大大帝的入侵与帝国的建立使得希腊的文化传播开来,当时由于人们过多的精灵是放在对自身的研究,从而他们对世界的观察以及方法也就停滞不前了,比如当时的天文学依旧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他们还用了当时并不发达的数学来解决地球与日月的几何问题,试图使其简化并更能自圆其说。 罗马人把柏拉图的哲学带到了西方,使得整个宗教文化来了一次大融合,其中规定以柏拉图的哲学以及奥古斯丁(忏悔录的作者)的神学作为主导。诚然这遏制了当时科学的发展,只有少数人从东方的阿拉伯学派才获取了更先进的自然知识,就比如阿拉伯数字。十三世纪是科学史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亚里士多德的出现使得科学与哲学融合为一个完整而又理性的知识体系,我们知道当时科学-哲学-科学是完全不同的三大学问,但是他竟然巧妙地完成了融合这个极其困难的任务。显然亚里士多德的科学论并不准确,比如他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标准”这一命题的认识。因此当时大部分人还是更倾向于接受比较亲近他们的哲学而不是抽象的科学,文艺复兴让大家更加深化了人文主义的含义,因此当时的教学主体哲学就做了统一,称为经院哲学。不过我们仔细想想会发现,哲学并不是非理性的,它同样需要进行演绎与推理,只不过它们是先想象出一个基本体系,再根据这个体系推理出你生活应该怎么过,而不是和科学一样有观察作为前提,有实践作为检验标准那么可靠,但是哲学的思想和思维方式是好的,它们都具有一定理性思想的价值,这一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功不可没。可能在那个哲学泛滥的时代,思考力成了当时的主流,可以说每个人都不缺思考,也都会思考,要不然牛顿也不会去想“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这么蛋疼的问题,然而这一思考便出了事儿,可以说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是当时科学的经典权威,但是伽利略和哥白尼分别发现了漏洞,比如运动需要不断施力以及轻重不同的物体会以同样的速度落地。 这个问题都后面细化研究会更加严重,比如拿唯物与唯心主义来说,我们能感受到的只是事物的表面,比如声光热、真善美,但我们很难看到事物的本质,比如当时认为世界只不过是运动中的颗粒罢了,因此科学与哲学进行了碰撞,由此产生了一个难题,那就是:一个非物质、无展延的心灵如何才能了解运动着的物质。因此直到牛顿和伽利略的出现,许多人才慢慢开始重视早已被他们遗忘的科学,牛顿通过万有引力解释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以及太阳系中各类行星的运动状态,但是牛顿自己却也没办法自圆其说他的理论根基,但由于成功显著,人们忽略了他那严谨的精神,转而把牛顿的科学变成了机械性的哲学,他们妄想以这种方式解释过去,预测未来,他们当时所想的就是整个世界从古至今都是设计好的,都是机械化的,这种思想也导致了当时的人也就渐渐变成了一台机器。显然,聪明的人还是会把他们分开,毕竟这样太过悲观了些,因此他们一边利用科学在工作上的便利,一边私下信仰着他们的宗教。当时的人们也为逃避机械论作出了挣扎,比如德国唯心主义,从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到《实践理性批判》就可以看出他的心路历程。对于这种思想的诞生,我们自然认为他是好的,人们试着摆脱了形而上学那种孤立、片面、静止的方法看问题,他们试着将事物彼此间联系来得出答案,比如牛顿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以及借助哲学的思想来解释力与物体的关系,还用运用神学推测出了宇宙第一推动力的存在和以太介质的假说,可以说那时人们的思想已经是联系、全面、发展的了。以此为诞生的方法论使得当时的科学有了很大的发展,比如拉瓦锡把物质不灭定律推广到化学变化,道尔顿根据古代对世界的猜测从而建立的原子论,还有焦耳也由拉瓦锡对宏观物体的定律推广到微观能量的守恒定律,生物学方面,达尔文搜集了地质学上的物种变异样本从而提出了自然选择假说,这也是基于古代进化论的一个肯定。人们渐渐意识到在神学中地位仅次于天使的人类只不过是宇宙万千恒星中旋转着的一颗偶然小行星上的有机生物的一环和生物链的组成部分。 生物学也开始借助物力和化学进行研究,他们发现有些东西是可以用其他学科的原理来解释的,但是生物学还存在这伦理上的问题,这也就不得不借助哲学的知识来进行研究了。生命是神奇的,我们很难通过分析和抽象的科学来对他进行解释,也不能用物理术语来对他进行表述,可以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科学是机械的这种看法。 科学的发展逐渐在西方普及,由于受到唯心主义的影响,十九世纪的德国的唯物主义才成熟,当时他们把目光都放在力与物质的基础上,但是其他各地很多的物理学家都已经认识到力只不过是质量-加速度的一个抽象化的方面,可以说德国还是没有彻底脱离唯心思想那种孤立的方法论,因此德国的哲学思想非常好,比如代表人物康德和黑格尔,我们信仰的马克思也同样出生在德国,本国文化造就了传承已就的政治立场,从而出现了希特勒这样的政治家,我们可以通过我们学的知识来推测,比如都德《最后一课》中普鲁士对法国的攻占,掀起一战的魏尔玛共和国和希特勒引领的纳粹德国,可以说德国这个国家的政治波动性非常强,归根结底在于他们的哲学或者思考力,哲学出政治家,思考力出科学家,比如爱因斯坦。我们都会发现相对论有些偏向于哲学的思考了,有些类似于思维与本源的存在问题。好我们撤回正题,由于当时人们看到了科学的成果,所以他们的发展动力也就来了,然而有些东西是超越了那个时代出现的,比如牛顿继续解释他的理论,解释不通只好触类旁通引用神学里的以太,还有由托马斯杨和弗雷内尔发现的机械波,麦克斯韦也强行解释为某种位置物质中的电磁波,我们表面上看这个问题简单了,是进步的,但是对于实验家来说它更难操作和理解了。为了追求简单的进步,科学家只在原有的领域进行研究,并且只是增加量度的精度,而很少思考此领域的正确性。 拯救这种思想的是后来居上的生物学家,由于生物学是借助其他学科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其他学科应用的基石—唯心主义哲学。随着时代的变迁,读过哲学的科学家越来越少了,他们又恢复了那种勤于思考和观察的好习惯。到1900年,他们又发现了一个亚里士多德—达尔文,而这个伽利略正是孟德尔,他偶然探究了自然选择是否是新品种诞生的充要条件,然而今天,大家都知道自然选择只对变异起到很小的作用。此时物理学也有了新的突破,汤姆孙把原子分解成了更小的质点,并且发现了带电单位,而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也推翻了他的假设。光到底是波还是粒子?为什么经典力学解释不了量子层面的问题,一个个问题扑面而来,但幸好有人及时站了出来,普朗克解释了量子能量的辐射单位,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澄清了牛顿的万有引力是四维时空连续区域中类似曲率一类东西的必然结果,这个曲率界定了空间界限,光如果一直前进,那么在亿万年后还会回到它原来的出发点。从科学的角度说,质量坚硬的质点消失了,从哲学上来说,物质在空间重视延展的、连绵不断的那种形而上学的思想是错误的。随着量子力学的出现,相对论也加强了原子物理学的结论。在卢瑟福的原子模型上,波尔和海森堡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薛定谔通过德布罗意的波动力学提出了波粒二象性,同时借助海森堡的方程式成功地解释了原子模型。很快一系列科学疑难暂时解决了,科学家很快就把他们运用到了生活中,比如麦克斯韦证明电波与光波具有同样的性质,因此我们就制造出来了雷达。卢瑟福的原子核式模型,再加上阿斯顿的同位素,我们制造出了原子弹。 总的来说,科学和哲学有过分离的时期,一边的朴素唯物主义,另一边的德国唯心主义,但在这之后,科学与哲学又一起在各种进化论思想中相互融合,后来依靠彼此的深刻分析和数学与物理学的新发展再度达成共识。科学与哲学都遇见过类似的问题,即研究有限的哲学/科学问题。哲学最反感的就是科学的决定论,这点在生物学家那里已经被推翻,比如生物机体的物理机能和化学机能所表现出的协调和一体性仍然是纯机械论今天所无法解释的,但是我们现在又不得不依靠它进行研究,因此薛定谔预言也许会有一些目前还不得而知的新的物理和化学定律可以从根本上解释生命现象,而且现在机械论也会在物理学中的一条测不准原理中被毁灭,比如概率波和电子的运动轨迹。说回哲学与科学的联系,当我们拿力学的抽象观点看宇宙时,它可能是完全机械性的,但当我们从心灵方面来看宇宙时,它会是精神性的。具体举个例子,哟星体而来的一条光线,物理学可以从它遥远的发源地一直追寻到它的感光神经的效应,但是当意识领悟到它的明亮、色彩和感受的美的时候,视觉的感觉及对美的认识肯定是存在的。然而它们既不是机械的,也不是物理的。可以说哲学与科学之间彼此区分而又相互联系,我们不能从单一学科大类来看问题,要用联系、全面、发展的方法论来对问题进行研究。 物理学是可以预测的,有时候还可以控制大自然,当人们越来越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时,各种孤立的概念也由某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开始融合了起来,像是牛顿创立的天体演化学,麦克斯韦统一了光和电,爱因斯坦把万有引力归结为空间和时间的共性。我们甚者还可以预测未来相对论,量子力学以及波动力学都会融入到某一个或者多个基本概念中去。在这样一个具有伟大历时意义的时刻,物理科学似乎至高无上,但是只要我们根据现代哲学来洞察它的意义,我们就会发现,就物理学的本性和定义来说,他只不过是一个抽象的体系,无论怎样它都不可能反映存在的整体。当然在这样一个互相联系的时代,科学可以突破自己的领域,来对哲学和神学进行批判。但对于三大学问研究的主体—生命,我们想要研究它,不但需要科学,还需要伦理学、艺术和哲学;同时我们也要领悟同属人类的那种一脉相通的感觉,也就是所谓的神学宗教的根本基础。
《科学史》([英]W。C。丹皮尔(Dampier。W。C。))【摘要 书评 试读】
凭质保证书及京东商城发票,可享受全国联保服务(奢侈品、钟表除外;奢侈品、钟表由京东联系保修,享受法定三包售后服务),与您亲临商场选购的商品享受相同的质量保证。京东商城还为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商品价格和运费政策,请您放心购买!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并且保证与当时市场上同样主流新品一致。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优文网欢迎您转载分享:http://www.u522.com/zw/1096436.html
上一篇:冯唐不二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