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大全 > 手机访问:m.u522.com
来源:www.u522.com时间:2024年08月17日
设计师励志名言
设计师励志名言
设计师励志名言
1、从实用的角度,到超载的发挥,构成艺术的主体!
2、原来设计真的可以改变生活!
3、如果耐不住寂寞,你就看不到繁华。
4、广告是人与人沟通的行业。我们应永远力行这个原则。
5、服装设计师是目的是:把男人对女人身体线条的批评转移到服装线条上。
6、给我一台电脑,我可以做完设计。
7、设计师是做设计给人用,不是做给自己看,或者让朋友称赞。
8、室内是建筑的灵魂,是人与环境的联系,是人类艺术与物质文明的结合。
9、世界的设计创造应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谋取金钱,人并非以金钱为对象而生活,人的对象往往是人。
10、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11、自然环境和建筑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建筑和自然是分不开的。
12、有趣却毫无销售力的广告,只是在原地踏步;但是有销售力却无趣的广告,却令人憎恶。
13、永远坚信:设计可以拯救你的国家,可以改变世界。
14、有效规划布局,合理使用空间,以小博大,画龙点睛,创造美味家居生活!
15、艺术源于生活,而生活是艺术的来源,在生活中追求艺术之美的存在。
16、设计源于生活,生活因设计而改变!成就空间和谐,让设计物有所值,让细节缔造完美。
17、用有限空间,做无限设计,成就梦想之家。
18、摩擦产生星星之火,星星之火点燃伟大创意的燎原巨焰。
19、你是设计师,不是战斗机,需要亲和力。
20、在物色创意人选时,那些对生命近乎天真般好奇的人,总会让我产生高度兴趣。
21、超乎一切之上的一件事,就是保持青春朝气。
22、生活本没有导演,但我们每个人都像演员一样,为了合乎剧情而认真地表演着。
23、用极简的线条勾勒出最具灵性的空间。
24、要单纯,要使人记忆深刻,要让人乐于注意、看得有趣。
25、人并非为获取而给予;给予本身即是无与伦比的欢乐。
26、我的设计中,有一半是有节制地发挥想象,有15%是完全疯狂的创意,剩下的则是为了面包和黄油的设计。
27、我们的行业,就是创意。创意在气味相投的气氛中,最能成长茁壮。
28、设计就是着重于点、线、面的灵活运用,把整个环境营造出家的温馨。
29、创造未来,领选于时代潮流。
30、不管别人脸上有没有饭粒,都请你先照照镜子。
31、把东西合理的利用,为每位辛苦者的世人设计一个健康、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
32、一个愉悦的空间、一种尊贵的生活、一方独享的天地,都在这里寻求最合适的表达。
33、设计就是空间、色彩、设计回归本位。
34、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人的财产安全;创造人的生活品味。
35、时尚不是设计师与顾客的对话,而是骗者与傻子的对话。
36、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可以影响人,而设计则可以改变人和环境。
37、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
38、同质化完全是个谎言,第一用材不同;第二设计不同;第三经营理念不同。
39、说话算数,遵守时限,信守承诺,这些不仅是固有的道德,而且做不做得到,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个性也是如此形成的。
40、什么是设计?自己想出来的是设计,拿别人的是抄袭!
41、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42、因生活而设计,因设计而美好。
43、唯一有价值的创意会议是,参与的每个人都以相同的事实开始为讨论的基准,不论点子乍听之下有多狂野,也都有雅量相待,并表现出谦冲的尊重。
44、贝壳虽然死了,却把它的美丽留给了整个世界。
45、我深信卓越的创意作品,永远是一个成功代理商前进巨轮的中轴-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亦如是。
46、谁都是从零开始,遇到虚心求教的朋友能帮就帮,没有时间也说明一下,就算你真牛b也要尊重人。
47、设计源于生活,精彩的生活才会有出彩的设计效果,我热爱工作,是为了更精彩地生活。
48、有乐趣的环境能滋养创意,没有人工作只是为了好玩,但并不意味工作不能变得有趣。
49、人的一生,贡献所作所为的意义和价值,比人们的预料更多地取决于心灵的生活。
50、即使不考虑道德因素,不诚实的广告也被证实无利可图。
51、在我们身旁的确有不可思议的东西存在,虽然不知道是存在什么,但是这种感觉是创造出龙猫非常重要的关键,设计成那样只是想给这种感觉一个外型而已。
52、相信信念能够战胜一切,这本身就是一个最伟大的信念。
53、强者向人们揭示的是确认人生的价值,弱者向人们揭示的却是对人生的怀疑。
54、眼高手低主要是由于见识太少,声名显赫主要是由于厚积薄发,设计师切忌浮躁。
55、宁可失败在你喜欢的事情上,也不要成功在你所憎恶的事情上。
56、没上过档的广告,做得再好,都永远无法创造销售。
57、没有一个法官比我对自己更严格,我对每件设计作品进行评判,这个适合市场吗?no,那就取消,这样的法官制度使我工作更有效率。
58、不要把个人情绪带入任何场合,那样很幼稚。
59、你不能像设计建筑一样设计生活,你好好生活,生活会自己规划的。听取别人的建议,思维大胆飞跃。
60、用极其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最具灵性的空间。
61、椅子不光要讲功能,还要创造一种景观。
62、设计就是着重于点、线、面的灵活运用,把整个环平境营造出家的温馨。
63、艺术是生活的升华,设计是艺术的呈现。
64、我设计了一万种方式遇见你,却没设计一种方法留住你,最后成为你的风景。
65、因为年轻我们一无所有,也正因为年轻我们将拥有一切。
66、我寻找了解并熟谙如何做好广告的撰文与艺术指导人员,他们必须技艺娴熟,盖下的一砖一瓦皆有其旨趣。
67、即流的最好方法,句子大全/就是善于利用时间,它直接影响我们实际的费用与利润。
68、创新是室内设计持续发展的动力。
69、好的设计师本身就应该是一位艺术家,他们该具有开启人们对美的想象的能力。
70、好广告不只在传达讯息,它能以信心和希望,穿透大众心灵。
71、咱们东北人以前老是图省事,自己来设计,钱都花在建筑上,弄得肥梁胖柱的,傻乎乎的一个建筑,真是不值得。
72、不可过分依赖电脑技术,切记,你是一名设计师,不是一名电脑修图员。
73、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74、人为的设计生活方式,是为了努力去创造一种更好的生活状态。
75、自然品质的物质家园不是简单地将自然要素引入室内,而是结合地方的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创造性地营造。
76、用心观察生活,感悟人生真谛,让设计与生活互动。
77、这是上天的安排,是生命对我们的选择,我们不用抱怨宇宙为我们选择的人生的设计,遵循这个设计,让它成为精致的艺术品就是人生的最终愿望。
78、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79、广告无法为一个人们不需要、不渴望拥有的产品塑造奇迹。但是一位有技巧的广告人可以将产品原被忽略的特点表现出来,而激起人们拥有的欲望。
80、把东西合理的利用,为每位辛苦的世人设计一个健康、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
81、各用10%的精力涉足十门设计学科,不如用100%的精力涉足于一门学科。
82、广告中原创的诀窍,不在制造新奇花俏的图像文字,而是组合那些熟悉的文字与图片,产生全新的趣味。
83、在演出的舞台上,广告不是一出独角戏。它是以行销领衔下各项活动集体演出中的一员。而且广告必须与其它活动和谐一致,方能有好的演出效果。
84、我渐渐学到,为当时不受欢迎的想法或观念而战,永远是值回票价的,千万别屈服匆促而轻率的大众协议。
85、不想做总工的设计师,不是好设计师。
86、我不喜欢用风格、个性等特定的词语限定设计师设计的作品。
87、精心设计的模型从根本上说,是经过审慎挑选的有关现实的一组谎言,或者说是经过审慎挑选的有关现实的部分真理。更一般地讲,世界上存在着三种谎言:谎言,该死的谎言,统计数字。
88、做生意的唯一目的,就在服务人群;而广告的唯一目的,就在对人们解释这项服务。
原标题:与建筑大师隈研吾对话,日本建筑师眼中的中国设计
隈研吾,日本著名建筑师,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建筑融合古典与现代风格为一体。曾获得国际石造建筑奖、自然木造建筑精神奖等。著有《十宅论》、《负建筑》。
他们的人都有审视的价值,他们的故事都充满令人沉思的魅力。正因如此,我们有闻必录,希望你一旦开始读,就愿意读到最后一个字。
问一个渴望让建筑消失的建筑师隈研吾:想跟农村小城的人说,请对自己所生存的地方保持自信。
比起扬扬得意、高高在上的「正建筑」,他更推崇俯于地面、隐于周遭的「负建筑」。他尝试着以无秩序的设计来消解建筑的存在感,使之成为「自然的建筑」。
建筑师隈研吾访谈
q:你曾为马云先生设计了阿里巴巴工作区,2019年阿里巴巴上市,成就了很多百万、千万富翁。有人说,现今优秀的建筑师只为权贵阶层服务,你是否思考过自己的建筑作品与社会金钱规则之间的关系?
隈研吾:在接这件差事的时候,我和阿里巴巴创立者马云先生聊过天,觉得非常有趣。现在他成为一位非常富有的商人,但那个时候,我事先并没有去猜测说阿里巴巴到底是不是一家有钱的公司。建筑是一个时代的镜子,跟这个时代中拥有权力(财富也是其中的一种)的人共事,对于建筑师而言,这是自然而然的事。
q:王澍设计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常常引发学生们迷路,它的实用性遭到很多异议,你却说「建筑作品不可能完全服务于功能」,这与你一直推崇的让建筑回归人的需求本身不相矛盾吗?
隈研吾:我们经常说,为了达到一个目的,如果选择a的话,就不能再选择b,我觉得这就是建筑的宿命。所以,我的意思不是说建筑的实用性不重要,而是王澍设计的校区非常独特,有让世界关注的价值,我是从这个层面去评判的。
q:近几年,你频繁往来于中国与日本之间,如何看待这几年中国建筑的变化?你最欣赏的中国建筑是?
隈研吾:感觉中国建筑正在尝试摆脱20世纪西方的后现代风格,开拓一种新的潮流,年轻建筑师的很多作品都很有意思。虽然如此,但要我选一个最欣赏的还是很难的,一定要说的话,我对之前你问题里提到的王澎的作品非常有共鸣。
q:你一直偏爱使用木质材料,但它的坚固性一直受到质疑。被称为纸建筑师的坂茂曾说材料与建筑的坚固性没有多大关系,最重要的是建筑的设计结构以及人为的保护。你如何理解材料与建筑的关系?
隈研吾:我觉得不管使用什么材料,都关乎建筑最深层次的思想,把材料作为一种附属或者外在的化妆品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我非常看重能将人类日常生活和自然融合的这种木质材料,至于它的坚固性和可燃性,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最大程度注意这些问题,只要运用现在的技术,木质这种材料一定可以适应各种各样的条件。
q:你曾说日本的建筑施工方虽然质量非常高,但很无趣,认为「犯错也会成为一种美」。但建筑质量的好坏与建筑使用者的安全息息相关,也决定建筑的最终价值,你没有这样的担忧吗?
隈研吾:安全问题始终是建筑的第一要素,这个问题决不能疏忽。日本的高层建筑确实质量很高,但中国的高楼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质量问题。比如说,我之前在长城脚下建造的竹屋,当时拿到要搭建结构用的竹子时,发现竹子粗细不一,跟日本市场可以看到的竹子材料相比,粗细非常不均衡。但在用的时候,反而觉得这些不一样的竹子有个性、很有趣,最后搭建出了让我非常满意的作品。但是,这并不是说,我无视建筑的安全问题。
q:你的「负建筑」理论提出建筑不应该追求象征意义,应该回归人本身,追求最适宜的建筑。这个「最适宜」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呢?
隈研吾:「最适宜」这个唯一的衡量标准是,在建筑里居住或者使用建筑的人说的那句「最适合」。生活它本身是多面性的,所以这个「最适合」你也无法用数值或者客观的一些尺度去衡量。
q:你曾说自己一直在找寻21世纪建筑材料的基本驱动力,为何对此如此着迷?目前有什么新的进展吗?
隈研吾:在此以前,我一直以木质材料和石头类材料为中心进行研究,但最近我开始关注布料这种材质,发现它既能作为建筑素材,也可以用作家具材料。而且我还发现,通过布这种材料,可以改变空间的整个布局和感觉。
q:你对文学一直很感兴趣,中国的作家里,喜欢哪几位?为什么?
隈研吾:我非常喜欢鲁迅先生。他写过《藤野先生》,而我跟藤野先生的曾孙是初中同学,是非常好的朋友,所以对这篇作品非常有亲切感。
q:如果不受金钱、地域等任何限制,你最想在什么地方设计一个什么样的作品?
隈研吾:我觉得正是因为限制,才能建造起建筑,如果没有限制,我是设计不出来任何建筑的。
q:对于那些想做一名优秀建筑师的年轻人,能否给几条建议?
隈研吾:想成为建筑师的话,年轻的时候就要多去旅行多去看。
q:如果你是一个游说家,2019年你最想去游说谁,解决什么问题?
隈研吾:我想去那些很小的农村,跟那里的人说:请对自己所生存的地方保持自信。
q:在你的专业领域里,谁现在突然站在你面前会让你从沙发上跳起来?为什么?
隈研吾:当然是原广司先生,到现在他都是建筑界一个恐怖的存在,先生如果突然出现在我面前,我会非常吃惊的。
q:除去当下的职业,你最想从事的职业是什么?
隈研吾:哈,想当兽医,我对能跟动物直接接触的工作充满期待。比如说,养养马什么的。
部分作品展示
书法的当代性讨论
陆一飞和杨志疆--建筑师与书法家的荷堂对话(节选)
时间:2
018、
4、29
地点:张家界荷堂艺术馆
人物:杨志疆(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
陆一飞(书法艺术家)
2019年4月荷堂艺术馆主办墨磨人一一陆一飞书法作品展
开幕前陆一飞和杨志疆就书法艺术对话
杨志疆,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艺筑建筑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2001年博士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研究专长为现代建筑与现代艺术的互动研究,历史环境中的新建筑设计研究,文化商业街区的策划及实践研究等方向。出版有学术专著:《当代艺术视野中的建筑》一书,设计作品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项。2008年获江苏省优秀青年建筑师称号。2010年获中国建筑学会第八届全国优秀青年建筑师奖。
陆一飞,号润庐,1971年生于上海松江。书法家、文化学者。书法与设计倡导者。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副院长、圆霖法师艺术研究会会长。书法创作与研究的同时长期致力于书法的当代性研究与公共空间艺术研究。著有《润庐翰墨》《陆一飞书法集》等,主编《圆霖法师书画集》《陆抑非书画集》《全乘长老墨迹》《禅画》《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作品集》《王伯敏画集》《圆霖法师研究》《一墨真如》《宋徽宗书画精品选》《当代高僧墨迹选》等。
杨志疆设计作品--张家界荷堂艺术馆
杨志疆(以下简称杨):在陆老师的《墨磨人--陆一飞书法作品展》开幕之前,有机会跟陆老师聊一聊跟书法、跟艺术相关的话题,其实之前我不太了解书法,由于做了这个艺术馆的设计师,于是我慢慢的对书法有了关注,刚才在正式的对谈之前,我认真看了一下您的作品,我觉得您的书法作品跟传统的书法作品有很大的不同,这是我的直观感受,您觉得您的书法与传统书法在哪些方面是有区别和继承的?
南北朝佛造像题记
陆一飞(以下简称陆):很高兴和杨老师坐在一起,讨论我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我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对书法思考始终在进行中,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符号,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对古法的学习,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一是可以具体的笔画、具体的间架结构。
紫砂大写意作品墨拓题记
具体地去学习;还一种是直接取它的神采。但是目前书法的教学以具体的点画、结体、空间学习为主,真正提出对神采的直取还不是主流。但是我觉得书法是心法,是内心世界的表达,书为心画,笔画的痕迹是作者心迹的流露。我始终在考虑,对书法也好,对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其实在我们面前的无非是两个课题,一个是怎么样继承,一个是怎么样发扬。
书法作品《梦》
我觉得,面对书法我们希望从古人留下来的那么多璀璨多姿的资料里面是得到法度的森严吗,当然,这很重要,传承下去一定是以法为基础,但是我觉得对这个时代来讲,源源不息的创造力似乎更重要,一般书法的学习以唐代作为一个标准,对唐楷的学习特别倾注精力,特别讲究法度,特别讲究法则。
书法作品《虚心》
南北朝佛造像题记
对这部分学习以后,可能更追溯到唐以前的书体,南北朝、东汉西汉、再往上推秦、再往上春秋战国,那个时候的书体跟当时的先民是一种心灵的呼应,烂漫、璀璨、多姿,当时人的思维状态是摇曳多姿的,是灿烂的,所以他表达的那种状态、那种生生不息的感觉,我觉得是民族自信,我特喜欢那种烂漫、率真、变化多姿的书法形式,我对唐之前的书法特别的倾心。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把那种不可捉摸的,变化多姿的状态作为我主要学习的方向。
荷堂艺术馆墨磨人一陆一飞作品展现场
南北朝佛造像题记
杨:我个人觉得呢,书法本身可能是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书写的形式,像刚刚您谈到的唐以前的书法,从笔迹到心迹,另外一部分可能是书法本身的内容,就我看到的来讲,我们大多数的书法内容更多是古典诗词的,但古诗词对现代人来讲,是不实用的,变成一种修养,就现在的书法来说,去书写现在的比较贴切的文字,会不会更合适?
陆一飞书法衍生品
南北朝佛造像题记
陆:我在做这方面尝试,刚刚您提出的这个问题,也是我思考的问题之一,古典诗词中动人诗句的书写是书家的创作源泉,另外,我觉得笔墨当随时代,这个时代有时代的语言,可以把鲜活的时代语汇表达到书法作品中。
荷堂艺术馆墨磨人一陆一飞作品展现场
这个我也在尝试,我作了很多,现在很多上班族,我作过书法作品《朝九》《晚五》,还有《花瓣雨》《不晚》等等很多古诗词中没有出现过的句子,与现在的生活中可以呼应的句子,我觉得打破一个固化的状态,寻找恰当的语言、语汇表达这个时代能够接受的艺术语言,这是我们应该可以去做的。
书法作品《朝九》
书法作品《晚五》
杨:现在,特别是有了互联网之后,与传统社会来比的话,它是一个地球村的概念,语言本身的进化也很快,例如会有很多的外来语言,用书法来书写现代语言,它会形成一种跟书法去书写传统诗句很不一样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我不知道该怎么去描述,也许可以用当代性这个词,因为表达的是现代的情感、现代的一种状态,那么这个时候你在去看书法它好像不仅是简单的空间布局,除此之外,我个人感受其中还有种特别的韵味在里面,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的。
紫砂大写意作品墨拓题记
南北朝佛造像题记
陆:您讲到的书法的当代性我是这么考虑的,我把当代理解为当下一念,每个人刹那、每时每刻,都是当下一念,我想寻找的一种表达的方式来呼应,当下不断变化中的心的迹象用书法的语言表达出来,呼应我们生生不息的生命状态,我希望每一笔、每一个点画、每一件作品、每一个创作的状态都是一个新的生命体,源源不断的通过笔迹表达心迹。书法的当代性我觉得就是当下。
陆一飞书法衍生品
目前我看到了很多的书家在尝试当代书法,我内心的感觉是大家有这个追求固然很好,但是有点牵强,为形式而做形式,是跟当下心的状态有点割裂,他是很刻意的做一种形式上的所谓的当代。我觉得当代的作品应该是心迹的刹那的流露,那种无障碍的表达。然后它的表现形式、表现语言是跟这个时代呼应的,是为这个时代所能够接受的东西。
杭州觅寻你我光采一一杭州嘉里中心题字
仙居民宿两卷题字
留住春天杭州嘉里中心inxx旗舰店
嘉里中心的润庐
《中国书画艺苑弥珍》版面版式
近日,英国建筑杂志巨头buildingdesign(《建筑设计》)宣布了年度最佳国际开创性建筑师奖提名名单,来自中国的waa(未觉建筑设计事务所)凭借银川美术馆等作品获得提名。
不同于其他建筑奖项,该奖项是唯一一个旨在奖励优秀建筑设计团队的国际奖项。这与waa强调的团队精神十分契合。
waa的全称是wearchitechanonymous,而在英文中,anonymous意为匿名的、没有特色的。对于为何要取这样一个名字,首席合伙人张迪的解释是,建筑师还是要靠具体项目说话,希望别人能够记住某个项目的名字而不是建筑师的名字,不想贴上个人的标签。“而且,建筑不是个人的工作,尤其是在现在的年代,项目内容及所处的市场环境都比以前要复杂得多。说到底,必须要突出团队而不是个人。”张迪说。而在采访中,“我们”也是她提到最多的一个字眼。
三人行之从伦敦到北京
在上世纪90年代的留学热潮中,17岁的张迪前往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学习建筑,研究生期间在伦敦深造,毕业后就职于英国著名的福斯特建筑事务所(以下简称福斯特)。“那三年的工作很辛苦,但是收获非常巨大。当时我从头到尾跟的项目是阿布扎比的无碳环保城第一期。”
这个项目结束后,张迪请长假回到北京,当时就萌生了想要留下来的念头。“我在建外soho那边找到一个有天台的复式楼,于是便租下来开工了。”张迪说。
半年之后,张迪在伦敦的同学兼同事jackyoung(杰克)也辞掉了伦敦的工作加入waa,这个决定对他来说显得很自然。“因为之前在英国也要做很多中国的项目,我觉得倒不如直接来项目发生的地方,感受更直接一些。”
waa正式开始工作是在2010年底,随着两年后福斯特另一位同事荷兰人rubenbergambagt(鲁本·贝佳贝特)的加入,waa形成了今天的核心团队。在这样一支国际化的团队中,中西方的建筑哲学持续碰撞,升华而出的思维火花将一座座建筑化虚为实。
对于很多事务所来说,核心成员的互补性是合作的基础,明确的角色分工是合作的前提。对此,张迪表示,虽然三个人的兴趣点略有不同,但是因为是在一个平台工作,所以设计理念很融合。“项目运营方面我负责得相对多一些,每个项目从头到尾都要盯,所以自己画图的时间也只是局限在项目的概念阶段了。jack和ruben有明确的分工,各负责几个项目,但是与设计相关的问题我们会在一起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因为我和jack都毕业于伦敦巴特莱特建筑学院,所以设计的理念很相似,但发生争执也是常有的事。”张迪说。
银川美术馆声名鹊起
waa目前共有11人,因为人手不多,所以基本做的都是文化艺术建筑和商业建筑。目前已经建成的项目有9月份即将开馆的银川美术馆和位于昌平的北京渔山国际度假休闲酒店。
银川美术馆令waa声名鹊起,而与这个项目的牵手源自2011年西安曲江二期创意谷项目的一次投标。“2000亩地的创意谷要建8个不同的博物馆,相当于一个旅游项目。因为当时我们的项目不多,所以很珍惜这次机会,也很幸运中标了。”张迪说。
一位之前认识的甲方朋友在报道中看到了这个项目,便邀请张迪为银川的一个大型生态城项目做设计。这个生态城里面有一个文化板块,包括银川美术馆和雕塑公园。
张迪说:“当时银川美术馆找的设计师是隈研吾,但最终甲方选择了waa的方案。一方面肯定是费用的问题,另一方面,我觉得虽然隈研吾做过很多博物馆,但是对于这个项目来说,其实甲方更关心的是业态如何发展,建完之后谁会来。所以他特别希望能看到一个整体的效果,而不是一个建筑单体。”
综合了曲江项目及在福斯特做过的一些博物馆项目的经验,张迪提出了生态圈的设计理念。“艺术要想成为一个活的生态系统,必须有展示、生产和销售的空间,形成一个闭环的系统。如果说美术馆是销售的地方,雕塑公园是展示的地方,那么还缺少一个生产的地方,我们可以建一个艺术家村。”
因为银川当地并没有很多艺术家,张迪找到了一位英国的策展人,希望能够邀请皇家艺术学院的学生在这边举办一个类似夏令营的活动。甲方对这个概念很感兴趣,于是把银川美术馆、雕塑公园和艺术家村都签给了waa。
但是,项目并没有按照预想的方向推进。出于各方面的考量,艺术家村最终没有实现。这也是让张迪感到非常遗憾的一件事。“如果有机会展示艺术家村,大家会看到,它的风格与美术馆是完全不同的,是一种车间式的、非常低碳的效果。”
感知东西方建筑环境的差异
由于三位合伙人之前都有过在福斯特的工作经历,处理项目的手段方式及管理方法自然受到了其潜移默化的影响。
“福斯特并不是一家商业公司,但在国际上拥有很高的地位,因为其项目的完成度非常高。效果图可能看起来很普通,但完成后会让你觉得每一个节点都那么好。”张迪认为这是建筑师最大的骄傲,“所以我们在项目中也尽量把每个节点都设计到。”
英国项目的完成度之所以高,是因为在英国,建筑师是一个合同管理者的角色,对项目的把控度非常高。“如果建筑师不签字,施工方拿不到钱,业主也不能付钱。而在中国,建筑师没有太大的话语权,最后还是要由业主决定,所以很多时候完成度可能都是凭运气。”张迪说。
jack认为,沟通是在中国做项目遇到的一大难题。“在欧洲,建筑师与工程部等各个项目组之间的沟通是非常紧密的。项目这么复杂,必须全方位沟通才能确认大家想的是一样的事情,做的是一样的事情。”jack以银川美术馆为例,“其实我们在合同以外做了很多工作,但是由于施工方之前做的大多数项目是住宅,不太了解如何做一个比较复杂的文化项目,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有很多遗憾的事情。很多我们认为在施工前应该沟通好的事情因为缺乏沟通,出现了一些问题。”
ruben则坦言,在英国,由于地域狭小,大家都在一个地方做设计,设计师和甲方的思维往往会禁锢在一种“小镇”模式里。而在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角度都会拓宽,中国的一些甲方也愿意给予设计师尝试新想法的机会。“但同时,中国的甲方也要对自己的产品和商业模式更有信心一些,将项目周期放长一些,给设计师和工程建造稍微多一点时间,这样才能做得更好。”
建筑应回归人性尺度
对于jack和ruben来说,北京是一座游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城市,胡同是其中最有魅力的一个元素。相比时下中国城市盛行的由大马路、大型门禁社区所拼凑的低步行乐趣的城市形态,胡同则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城市规划设计好不好,市民最有发言权。一些人认为宏伟壮观的空间意向有利于吸引投资,于是一味追求地标性建筑、大尺度的街道、繁琐装饰的街景和巨大的公共空间,追求航拍美观和视觉冲击的所谓精品。但实际上,这些对资源来说是过度浪费,对市民来说也经常是难以接近和过于昂贵的奢侈品。因此,城市设计必须回归人的尺度,强调人的存在和需求,注重每个市民在城市空间中的体验。
“欧洲的城市处于一种生长的状态,在城市里走你会觉得很舒服。比如我之前在伦敦市中心做的一个项目,花了很长时间在找这个项目怎么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很多灵感也是来自于周边的环境和一些历史性的东西。但是中国的很多项目都是在一大片空地上做总体规划,这就导致一些所谓地标性的建筑与周围环境完全不搭界。”ruben说。
如何在新旧环境中寻找到一种平衡的工作方式是waa一直在摸索的事情。“但是我们特别不希望,也从来不会对业主说我们在伦敦就是这样做的,你就应该按照这个方式做。我们会站在业主的角度,为他量身定做出一个本土的、适合他的方法,而不是把现有的西方的做法硬塞给他。”在采访的最后,张迪还向我们透露了事务所近期的工作动向,“今年会比较侧重商业类的项目,此外在银川做的另一家私人博物馆——复朴斋也刚刚通过规划,将于6月动工。”
——a+a杂志社
2019年3月31日,中国建筑学会a+a杂志社联合主流媒体隆重推出了
国内12名青年建筑师和12名青年室内设计师被授予年度人物称号,并共同参与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w1馆的展览活动。这是一次跨界的设计展览,也是一次中国建筑与室内年轻设计师们的集体亮相。在展览期间,建筑师和设计师们开展了《voice·无界建筑vs室内倾听设计之思》跨界对话。此次论坛由a+a杂志编辑部副主任侯立萍担当主持,参与本次活动的嘉宾有:中国建筑学会副秘书长顾勇新先生,和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原副会长、资深专家劳智权先生,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曹晓昕先生,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第七建筑设计院副院长窦志先生,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顾志宏先生,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祁斌先生,广州市设计院总工室副主任郑启皓先生,北京冠亚伟业民用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分公司经理梁思佳先生,深圳市美芝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总监赖旭东先生,创达维森设计机构执行总监麦德斌先生,河南鼎合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华锋先生,大木明威(香港/上海/佛山)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谢智明先生,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室主任张明杰先生,新加坡whd酒店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董事兼设计总监张震斌先生。
设计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设计无界。那么,中国的设计师们应如何在中国式的跨界设计中实现身份的转换?直面中国建筑与室内的共同未来?让我们倾听各位获得年度人物称号的青年建筑师和设计师们的声音。亲爱的读者,如果您也对此话题感兴趣,请积极参与我们ikuku建筑网新浪微博的讨论。相信,真理在众人心中越辩越明。
图1曹晓昕
图2窦志
图3刁睿
图4顾志宏
图5郭卫宏
图6郝建军
图7刘斌
图8祁斌
图9徐昀超
图10张可
图11张震洲
图12郑启皓
图13陈彬
图14洪忠轩
图15孔仲迅
图16赖旭东
图17梁思佳
图18林文格
图19麦德斌
图20孙华峰
图21谢英凯
图22谢智明
图23张明杰
图24张震斌
祁斌:刚刚在上海看了西岸龙美术馆。我觉得这个作品无论是从建筑的原创的构思到建筑跟室内,以至于跟展品的结合的完成度来讲,确实是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一体化的成就。其实真正的好的作品他不光是靠建筑外表,也不是靠建筑的室内,他是一种建筑从外而内,从内而外形成一种综合气场我觉得是感动人的。要形成这样一个连贯的气场,若建筑和室内有一体化的感受,我觉得一体化的工作必不可少的。
梁思佳:李宗盛说的挺好,只要这个人唱歌不跑调,他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歌手。只要这个人对生活有热爱,他对审美有自己的体验,他就能成为一个好的设计师。更有意思的是,日本更多建筑师做了茶具、餐具的设计同样也是优秀的作品。
窦志:现在跨界这个东西很时髦。不能单从时髦不时髦的角度来说,更主要的是一种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原来卖电脑的联想总裁柳传志是做水果的,电商淘宝的马云是搞物流平台的,而且也搞银行了,还差点把银行给颠覆了。所以这个跨界实际上是一种必然。从专业来说,这是一种人为的划分,我一直不认为我跟室内设计师有太多的区别。从建筑本身来说也是无法界定什么是室内,什么是室外。比如说我们经常设计一种叫“灰空间”,它就介于室内和室外之间,这个界限是很模糊的。
谢志明:目前整个社会正在发展阶段,我觉得很多问题的出现是因为我们中国的建筑领域发展速度太块。我们作为室内设计师也经常做建筑改造。很多旧楼因为和时代不吻合,就需要改造,结果室内设计师也会从事很多与建筑相关的问题。对于室内设计来说,跨界最大的难度就是建筑规范。
张杰明:我现在的单位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我平时的工作常态就是跟建筑师配合,就是把建筑师的建筑逻辑、材料逻辑、结构逻辑非常完整的延续到室内设计当中,这个是我们的常态。在国内我也能看到一些专门做室内设计的建筑师,他们的工作是界定在细部设计上;同时也可以见到相对独立的室内设计师如酒店设计师。酒店设计师的工作中有一些软装,他可能接近于产品,工作内容跟我之前说到的室内设计师还不一样。室内设计师表现的形态非常多,也会所做跨界的建筑。
顾志宏:今天第一次来看到“无界”这个词我特别喜欢。我想起《天下无贼》,到底天下有没有贼,你眼里没有贼就没有贼。我刚刚做了一个博物馆建筑,这个工程中和室内设计师的配合令我印象非常深刻。
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的良好配合依赖于几个方面:第一,尊重。第二,理解,然后就是协作,最后是融合。首先尊重是前提,就是互相之间要非常认可别人的价值,不能说室内设计阶段,设计师首先不是发现建筑设计里面的思想,而是上来就改造。所以我觉得建筑师要有责任搭一个好的框架,但是要留有余地。
张震斌:而且室内设计包括了很多,比如说照明设计、灯光设计专门延展分开,室内设计比如说博物馆要针对布展设计,任何小的细节都要进行专业的定制和加工,都是不同的。这种很可能从无界到跨界是一个大的范畴,我觉得需要一种配合关系。
孙华锋:跨界我其实挺讨厌的,建筑和室内,我觉得都是一样的东西,无非一个是外一个是里。在国外做一个设计项目,建筑要延伸到室内可能要两年,但是在国内三个月要完成。我们室内设计师目前作很多项目基本上是把建筑砸的面目全非再去改造,这就是跨界了!?然后就造成了业主认为现在建筑设计很浪费,干脆你们从建筑源头做起吧,从规划从建筑做起,这两年我们有很多项目,从规划一直到室内做完。
我觉得一定要把跨界给他消失掉,一定要合在一起才行。不然的话,不是我们这个专业的问题,而是带来我们整个社会大的浪费。虽然好听的是分工越来越细了,但是实际上把我们建筑给消磨没了。
郑启皓:我认为建筑室内两者根本是无界的,因而无所谓跨界一说。建筑都是属于大的城市景观、环境景观,包括它的结构形式、采光方式等等。我跟室内设计师交流的时候,会把整个方案介绍一遍——为什么这么做,跟这个山的关系怎么样,跟水的关系怎么样。这个关系我想让他呈现在室内。当他清楚我这些想法之后,就从源头上了解了建筑设计师的思路,可能这样室内设计师跟建筑师做到真正的无界的交流。所以我想双方都逆向思维可能配合的更加流畅。
麦德斌:建筑与室内,没有什么跨界不跨界,大家都是一个产业链的上下游。
赖旭东:国外的建筑和室内早已实现一体化。到国外,我们都不能说自己是室内设计师,室内设计师老外都不懂什么意思,我们现在出去的身份叫室内建筑师。
张震洲:建筑与室内专业的提法有工业化思维倾向,在讨论前,宜先去工业化,回归原点,释放思考广度;不同类型的空间与建成物,需要蕴含不同信息;信息多元化的当下,设计可借助元素很多,跨界是一种状态改变现象,也是设计思维体现的一方面。
郭卫宏:建筑与室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协同设计,平行推进,不过时间有先有后,在不同阶段有主有次。建筑师应根据项目的不同情况和构思,釆用相应设计。建筑师与室内设计师思想碰撞,可以使建筑更加完美。
劳智权:建筑是室内设计的基础,室内设计是建筑的延伸,这个大家都了解。建筑是技术的,也是艺术的。建筑光技术是不行的,光艺术也是不行的。这两个应该结合起来。我觉得要有界无界,首先把有界的工作做好,把本身的工作做好。
早些年代像这样的论坛大部分请了境外的设计师,发展到现在已经有
20、30年了。现在我们的宗旨就是尽可能把我们本土的设计推向台前,让社会认识到我们中国建筑师的社会地位。我觉得这是一个大的方位,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媒体要多多宣传我们中国设计师的优秀作品。
优文网欢迎您转载分享:http://www.u522.com/juzi/1115082/
上一篇:被别人抛弃的伤感句子